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公园社区规划方法探索——以成都交子公园社区规划为例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潇 +2 位作者 李果 薛爽 谈静泊 《城乡规划》 2019年第1期79-85,共7页
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公园社区作为公园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实践公园城市理念的空间载体,探索公园社区理论及规划方法,是城市发展新阶段的时代需求。本文以社区规划理论及方法为基础,研究公园城市背景下的公园社区理... 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公园社区作为公园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实践公园城市理念的空间载体,探索公园社区理论及规划方法,是城市发展新阶段的时代需求。本文以社区规划理论及方法为基础,研究公园城市背景下的公园社区理论及方法,以成都交子公园社区规划为例,探索规划理念、空间布局、建设重点三个方面的转变:从"产、城、人"到"人、城、产",从"社区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社区",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以期形成公园社区规划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社区规划 场景营造
下载PDF
城市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分析及改善建议——以成都市地铁二号线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邱崇珊 魏德刚 《城市公用事业》 2010年第4期23-27,共5页
针对地铁施工期间城市道路交通组织对策的实施情况,以成都市地铁二号线站点调查数据为基础,归纳分析各站点主要交通变动元素,对矛盾突出的典型站点进行深入调研,总结出各主要交通变动元素的组织对策,并分步行空间、机动车和公交系统三... 针对地铁施工期间城市道路交通组织对策的实施情况,以成都市地铁二号线站点调查数据为基础,归纳分析各站点主要交通变动元素,对矛盾突出的典型站点进行深入调研,总结出各主要交通变动元素的组织对策,并分步行空间、机动车和公交系统三类对象提出改善实施方法的思路及建议,以期改善地铁施工范围内交通状况,并为后续地铁施工制定交通组织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管理 交通组织 地铁施工 交通变动元素 改善建议
下载PDF
平原城市总体城市设计方法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毅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64,共6页
成都作为典型的平原城市,地形变化不突出,自然空间要素稀缺,人为意识主导空间形态的特征明显,因此总体城市设计对城市整体形态的引导把控尤为重要。文章基于对成都空间形态现状困境的分析,确定了"强格局、塑特色、保品质"的... 成都作为典型的平原城市,地形变化不突出,自然空间要素稀缺,人为意识主导空间形态的特征明显,因此总体城市设计对城市整体形态的引导把控尤为重要。文章基于对成都空间形态现状困境的分析,确定了"强格局、塑特色、保品质"的核心工作内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明确了管控要素,并制定了管控方式,以期形成适应平原城市特征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城市设计 平原城市 空间形态塑造 成都
下载PDF
成都“河道一体化”规划设计方法与导控路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永华 +1 位作者 董泽鑫 谈静泊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4-141,共8页
河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纽带,其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经历了由生产性功能向生活游憩型功能的转变。滨水空间已成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文章基于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示范区背景,以“河道一体化... 河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纽带,其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经历了由生产性功能向生活游憩型功能的转变。滨水空间已成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文章基于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示范区背景,以“河道一体化”为设计理念,以《成都市公园城市河道一体化规划设计导则》为抓手,探索河道规划设计与导控的新路径,以期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全域资源统筹,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品质滨水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河道 滨水空间 设计导则
下载PDF
公园城市街道场景营造一体化路径——以成都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实践为例
5
作者 李永华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7-253,共7页
从“小街区”到“街道一体化”,再到“公园城市街区场景营造”,是“公园城市”理念落地呈现的工作进阶。以成都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实践为例,探索基于场景营造的街区一体化路径,以及从街道设计向街区场景营造理念转变的思路,总结形成“... 从“小街区”到“街道一体化”,再到“公园城市街区场景营造”,是“公园城市”理念落地呈现的工作进阶。以成都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实践为例,探索基于场景营造的街区一体化路径,以及从街道设计向街区场景营造理念转变的思路,总结形成“五个一体化”的街区场景营造方法,探索全过程的一体化推进方式,通过街区管理与社区治理的有机融合,实现从规划管理到空间治理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场景营造 街区一体化
下载PDF
廊道空间模型重构下的乡村走廊振兴发展研究——以成都“蜀山乡韵”乡村振兴示范走廊规划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雨彤 谈静泊 《城乡规划》 2021年第4期76-83,共8页
乡村振兴走廊以解决乡村地区资源分散的现实问题为目标,通过整合沿线资源、强化对腹地的带动引领作用,实现走廊沿线地区的乡村振兴。本文以成都龙门山前"蜀山乡韵"乡村走廊为例,探索乡村走廊空间振兴发展模式,研究廊道空间模... 乡村振兴走廊以解决乡村地区资源分散的现实问题为目标,通过整合沿线资源、强化对腹地的带动引领作用,实现走廊沿线地区的乡村振兴。本文以成都龙门山前"蜀山乡韵"乡村走廊为例,探索乡村走廊空间振兴发展模式,研究廊道空间模型重构方法,通过识别乡村发展潜力极核,串联纵向发展轴带,形成辐射带动面域,构建"极核—轴带—辐射面"的空间格局,从产业、生态、文化、配套、土地五个方面制定振兴路径,引导乡村地区以线带面、连片策动的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走廊 廊道空间模型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试论城市设计公众参与的三阶段 被引量:2
7
作者 朱直君 《四川建筑》 2016年第6期54-56,60,共4页
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发展多年,却仍进展缓慢。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领域中的特殊类别,其非法定、形象生动、多层次的特性,使其有条件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突破口。文章基于对我国城市设计公众参与的三个期待,并通过借鉴美国经验... 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发展多年,却仍进展缓慢。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领域中的特殊类别,其非法定、形象生动、多层次的特性,使其有条件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突破口。文章基于对我国城市设计公众参与的三个期待,并通过借鉴美国经验与国内学界的讨论,对未来城市设计公众参与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同时明确了各阶段中规划编制单位的角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公众参与 三阶段
下载PDF
以文化复兴为导向的城市有机更新路径探索——以成都浣花草堂片区更新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毅 《四川建筑》 2021年第6期16-20,共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到存量时代,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高品质生活成为城市有机更新的主要目标。在建设公园城市的导向下,城市建设模式从单纯的空间建造到复合的场景营造,文化复兴成为老城区有机更新重要内容,综合带动片区产业升级和... 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到存量时代,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高品质生活成为城市有机更新的主要目标。在建设公园城市的导向下,城市建设模式从单纯的空间建造到复合的场景营造,文化复兴成为老城区有机更新重要内容,综合带动片区产业升级和活力提升。文章以成都浣花草堂片区为例,探索文化复兴导向下的城市片区有机更新路径,深入挖掘地区文化价值,以文化价值转化为目标,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制定城市更新路径,将旧城更新与文化复兴有机结合,以期对以文化驱动为特征的旧城更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复兴 旧城有机更新 路径
下载PDF
城市高架公路下空间再生的多种选择 被引量:1
9
作者 《四川建筑》 2016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在今天的许多城市景观中,高架公路设施分割了社区,形成了不受欢迎的景观,并且成为了社会公众的生理及心理障碍。通常情况下,高架公路被视为城市景观中的消极因素,但这样的空间仍然是有空间再生潜力的。对于如何利用高架公路下面的空间,... 在今天的许多城市景观中,高架公路设施分割了社区,形成了不受欢迎的景观,并且成为了社会公众的生理及心理障碍。通常情况下,高架公路被视为城市景观中的消极因素,但这样的空间仍然是有空间再生潜力的。对于如何利用高架公路下面的空间,美国和荷兰的一些案例研究值得注意。这些项目说明,现有的巨大交通基础设施可以通过激活未充分利用的空间,来融入到现有的建筑环境中,并且为社区互动和连接曾经隔断了的景观提供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高架桥 空间再生
下载PDF
城市意象视角下的空间特色对比研究——以成都、纽约为例
10
作者 张薇 《四川建筑》 2021年第6期77-79,84,共4页
在快速城市化及大规模旧城改造的浪潮中,城市古城格局被破坏、历史文化遗迹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高楼耸立、马路交错的城市森林,城市文化缺失、特色模糊已成为国内大多数城市的通病。文章以成都与纽约两座城市为例展开对比研究,通过对街... 在快速城市化及大规模旧城改造的浪潮中,城市古城格局被破坏、历史文化遗迹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高楼耸立、马路交错的城市森林,城市文化缺失、特色模糊已成为国内大多数城市的通病。文章以成都与纽约两座城市为例展开对比研究,通过对街巷、建筑、广场、公园、标志五个特色要素进行特征描述,追溯纽约其城市空间特色形成的原因,从而在政策研究、规划编制、平台构建三方面提出成都空间特色塑造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意象 空间特色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