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酶学测定参考方法实验室网络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23
1
作者 汪静 张传宝 +10 位作者 居漪 陈宝荣 张曼 但万春 宋耀虹 申子瑜 郭健 陈文祥 杨振华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8-263,共6页
目的总结我国实验室运行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酶学测定参考方法情况和参加IFCC参考实验室室间质评(RELA)结果,了解我国酶学参考测量水平。方法目前国内有8家实验室运行全部或部分IFCC酶学参考方法。各实验室按IFCC参考方法建... 目的总结我国实验室运行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酶学测定参考方法情况和参加IFCC参考实验室室间质评(RELA)结果,了解我国酶学参考测量水平。方法目前国内有8家实验室运行全部或部分IFCC酶学参考方法。各实验室按IFCC参考方法建立测量程序,评价各自程序的精密度与准确性,精密度评价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5进行,准确度评价采用国际有证参考物质。7家实验室参加2006年RELA。结果各实验室目前能达到的批内变异系数(CV)均在1.5%以内,批间精密度在2%以内。部分实验室进行了有证参考物质分析,测定结果偏倚在给定的不确定度范围内。我国酶学实验室在2006年RELA中具有与除外组相似的室间CV,只是样本A乳酸脱氢酶(LDH)及样本BALT的室间CV较大,但剔除可能离群值后室间CV与除外组相似。结论中国酶学实验室经过5年的发展,现在无论从硬件配置还是技术力量上均已接近国外同类实验室,我国临床酶学参考实验室网络已初步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试验 参考标准 实验室 医院 计算机通信网络
原文传递
银纳米粒子阵列的自组装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郑军伟 李晓伟 +1 位作者 顾仁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14-816,共3页
在以聚赖氨酸为表面耦联层分子的玻片基底制备了银纳米粒子阵列。SEM表征结果表明 ,银粒子以亚单层的形式排列在基底表面。比较银溶胶和纳米粒子阵列的紫外可见光谱可见聚赖氨酸耦联层对银纳米粒子的粒径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甲基紫精在... 在以聚赖氨酸为表面耦联层分子的玻片基底制备了银纳米粒子阵列。SEM表征结果表明 ,银粒子以亚单层的形式排列在基底表面。比较银溶胶和纳米粒子阵列的紫外可见光谱可见聚赖氨酸耦联层对银纳米粒子的粒径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甲基紫精在银纳米粒子阵列上的表面增强FT 拉曼光谱表明在近红外区拉曼散射的表面增强主要来自于化学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纳米粒子 自组装
下载PDF
健康人群322例口咽部非厌氧菌半定量调查报告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肇立 +7 位作者 郑遥奇 任萍 李键 苟文强 胡馥生 李俊如 刘克兰 《四川医学》 CAS 2002年第5期548-549,共2页
目的 把握口咽部非厌氧正常菌群的携带率和量 ,为准确识别呼吸道感染菌奠定基础。方法 随机采取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口咽拭子 ,分区划线于血、巧克力、TTC沙保罗平板 ;巧克力平板置烛缸 ,其余置空气环境 ,35℃孵育 48小时 ,分别挑取各... 目的 把握口咽部非厌氧正常菌群的携带率和量 ,为准确识别呼吸道感染菌奠定基础。方法 随机采取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口咽拭子 ,分区划线于血、巧克力、TTC沙保罗平板 ;巧克力平板置烛缸 ,其余置空气环境 ,35℃孵育 48小时 ,分别挑取各种菌落并于第 1区混合取材涂片 ,革兰染色镜检 ,必要者加作触酶、凝固酶等相关试验 ;TTC沙保罗平板培养 1周 ;于血和巧克力平板计数 10 0个菌落 ,用十分法记录各种细菌的数量。结果 口咽部非厌氧正常菌群以非β-溶血链 (肠 )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居主 ,携带率均 10 0 % ,平均携带量前者 0 .45 ,后者 0 .35 ;微球菌和棒状杆菌居次 ,携带率分别为 74%和 6 7% ,平均携带量均 <0 .1;革兰阴性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深部真菌较少 ,其携带率分别为 33%、2 8%、7.5 %和 4.7% ,平均携带量均 <0 .1。结论 若某种细菌数量明显增多 ,则有成为感染菌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群 口咽部 非厌氧菌 半定量 调查报告
下载PDF
ALT酶速率法测定时间位点的选择三步法 被引量:9
4
作者 李一松 唐承智 +2 位作者 黄亨健 左永太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 :确定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ALT酶速率法测定的最佳时间位点。方法 :通过酶速率法测定时间位点的选择三步法对ALT的试剂空白、不同酶活性单位的标准血清进行全反应连续监测 ,根据反应线性期ΔA1=ΔA2 =ΔA3=ΔAx 和测定时间位点ΔT(... 目的 :确定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ALT酶速率法测定的最佳时间位点。方法 :通过酶速率法测定时间位点的选择三步法对ALT的试剂空白、不同酶活性单位的标准血清进行全反应连续监测 ,根据反应线性期ΔA1=ΔA2 =ΔA3=ΔAx 和测定时间位点ΔT(ΔT =T2 -T1)应处在酶催化的零级反应阶段的原则 ,确定ΔA变化的线性范围 ,定义最佳测定时间位点。结果 :用日立 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的最佳测定位点为 2 0~ 2 4,酶活性单位可测至2 2 10U/L ,相关系数r =0 9997。结论 :时间位点的选择三步法不但确定了准确的ALT酶测定时间位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 连续监测 时间位点
下载PDF
TiO_2-H_2O纳米流体流变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玉东 +1 位作者 童明伟 小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16,共3页
测量了不同体积浓度的TiO2-H2O纳米流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结果表明,TiO2-H2O纳米流体的粘度显著大于未添加纳米粒子的纯水的粘度值,并且粘度随体积浓度的增大急剧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减小。流变特性表明,在所配制的体积浓度内,TiO... 测量了不同体积浓度的TiO2-H2O纳米流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结果表明,TiO2-H2O纳米流体的粘度显著大于未添加纳米粒子的纯水的粘度值,并且粘度随体积浓度的增大急剧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减小。流变特性表明,在所配制的体积浓度内,TiO2-H2O纳米流体是一种典型的牛顿型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TIO2 粘度 流变特性
下载PDF
潜热型纳米流体粘度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玉东 孙锐 +2 位作者 刘东方 小三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5,57,共4页
实验测量了潜热型纳米流体TiO2-BaCl2-H2O的粘度,分析了纳米粒子体积分数和温度对纳米流体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BaCl2水溶液中添加纳米TiO2会增加其粘度,且随着粒子浓度的增加,粘度增加越显著;粘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潜热型纳米... 实验测量了潜热型纳米流体TiO2-BaCl2-H2O的粘度,分析了纳米粒子体积分数和温度对纳米流体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BaCl2水溶液中添加纳米TiO2会增加其粘度,且随着粒子浓度的增加,粘度增加越显著;粘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潜热型纳米流体TiO2-BaCl2-H2O的粘度不随剪切应力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牛顿型流体的流变特性。基于实验数据,建立了潜热型纳米流体TiO2-BaCl2-H2O粘度的计算模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在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潜热 纳米流体 TIO2 粘度
下载PDF
脉动热管启动及运行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玉东 +1 位作者 小三 王超生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3,共7页
闭式循环型脉动热管作为一种高效、微型换热元件,被广泛应用于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冷却.论文首先对近年来脉动热管启动问题的研究成果做了全面总结,并分析了影响脉动热管启动运行的一些因素;然后结合热流型脉动理论对启动运行时的脉动... 闭式循环型脉动热管作为一种高效、微型换热元件,被广泛应用于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冷却.论文首先对近年来脉动热管启动问题的研究成果做了全面总结,并分析了影响脉动热管启动运行的一些因素;然后结合热流型脉动理论对启动运行时的脉动现象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启动 电子器件
下载PDF
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年第11期149-150,共2页
文章通过分析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深入探究模糊控制理论应用于控制中的可行性,以便利用模糊理论改进自动控制系统,使控制系统起到调节运行速度、平滑电流的作用,降低系统运行的能耗,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自动控制系统 模糊控制
下载PDF
脉动热管可视化实验前期难点问题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玉东 小三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1,共5页
对脉动热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等进行了简要介绍,针对脉动热管可视化实验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阀门不但可以控制工质的流动方向而且有利于更换充液率和工质种类;气液柱的分布是随机的,不能人为控制其分布的均匀... 对脉动热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等进行了简要介绍,针对脉动热管可视化实验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阀门不但可以控制工质的流动方向而且有利于更换充液率和工质种类;气液柱的分布是随机的,不能人为控制其分布的均匀性;加热和冷却方式的选择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应在脉动热管的弯头处布置热电偶并对测定的温度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脉动热管 内部容积 充液率 真空度 热电偶
下载PDF
吸油树脂的吸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玉东 小三 +1 位作者 孙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27,49,共4页
诠释了吸油树脂的吸油机理,得出吸油树脂的吸油性能是由吸油推动力及分子网容积决定的,其表现为吸油树脂的表面状况,聚合单体的种类和分子网结构。通过合理的调整影响上述三方面的众多合成因素,达到提高吸油树脂的吸油性能。另外,传统... 诠释了吸油树脂的吸油机理,得出吸油树脂的吸油性能是由吸油推动力及分子网容积决定的,其表现为吸油树脂的表面状况,聚合单体的种类和分子网结构。通过合理的调整影响上述三方面的众多合成因素,达到提高吸油树脂的吸油性能。另外,传统聚合单体与纤维、橡胶等载体接枝聚合也可以改善合成树脂的吸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油树脂 吸油过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脉动热管可视化实验普遍性问题研究
11
作者 刘玉东 小三 《制冷与空调》 2010年第3期65-69,共5页
对内径为3mm,外径为7mm的玻璃质闭合回路型脉动热管进行实验研究,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如脉动热管的结构形式、内部容积的确定、真空度的实现、热电偶的布置位置和固定方法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阀门不但可以控制工质的... 对内径为3mm,外径为7mm的玻璃质闭合回路型脉动热管进行实验研究,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如脉动热管的结构形式、内部容积的确定、真空度的实现、热电偶的布置位置和固定方法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阀门不但可以控制工质的流动方向,而且有利于工质的泵出。气液柱的分布是随机的,不能人为控制其分布的均匀性。热电偶宜布置在弯头处。应用间接测量加修正的方法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内部容积 充液率 真空度 热电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