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红豆杉组织培养和紫杉醇含量测定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礼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3-455,共3页
比较了从南方红豆杉的芽及幼茎诱导愈伤组织的情况 ,并对愈伤组织的增殖条件进行了研究 ,利用 HPLC方法测定了愈伤组织合成紫杉醇的能力 ,结果表明以芽作为外植体在附加2 .0 mg/L 2 ,4-D和 0 .5 mg/L NAA的 MS培养基上 ,产生愈伤组织的... 比较了从南方红豆杉的芽及幼茎诱导愈伤组织的情况 ,并对愈伤组织的增殖条件进行了研究 ,利用 HPLC方法测定了愈伤组织合成紫杉醇的能力 ,结果表明以芽作为外植体在附加2 .0 mg/L 2 ,4-D和 0 .5 mg/L NAA的 MS培养基上 ,产生愈伤组织的速度较快 ,诱导效果最好 ,第 5天即有愈伤组织发生 ,且诱导率可达 1 0 0 % .附加 0 .5 mg/L 2 ,4-D,1 .0 mg/L NAA和0 .5 mg/L KT的 B5培养基较适合愈伤组织的增殖 ,生长率达 7.74g/L,紫杉醇含量达干重的0 .0 0 9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组织培养 紫杉醇 愈伤组织 增殖条件 含量测定 抗癌药物
下载PDF
SOD模型化合物(MSOD)对几种蔬菜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及脯氨酸含量的影晌 被引量:13
2
作者 袁均林 +1 位作者 张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94,共4页
用一定浓度的SOD模型化合物(0.015‰)以喷洒方式处理田间几种蔬菜(茄子、三叶芹、辣椒、甘蓝、花菜、黄瓜等),取其叶片,分别测定了抗氧化酶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叶绿素的含量及细胞... 用一定浓度的SOD模型化合物(0.015‰)以喷洒方式处理田间几种蔬菜(茄子、三叶芹、辣椒、甘蓝、花菜、黄瓜等),取其叶片,分别测定了抗氧化酶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叶绿素的含量及细胞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其结果表明,不同的蔬菜品种、同一品种不同生长时期,抗氧化酶系统中的几种酶活性表现不一致.同时也发现MSOD对叶绿素的合成、脯氨酸在细胞内的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OD 抗氧化酶 酶活性 蔬菜 叶绿素
下载PDF
包埋法固定SOD及固定化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袁均林 +2 位作者 贺红武 马玉涵 谭宏亮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7-99,共3页
采用包埋法固定SOD,并对固定化后的SOD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包埋剂聚丙烯酰胺的浓度为22.5%时,固定化的效果最好,固定化酶具有明显的热稳定,抗酸碱性,保存时间较长及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关键词 SOD 固定化 包埋
下载PDF
黑暗和光照对丹参培养细胞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冯玲玲 +3 位作者 杨春艳 高健 吉源 王秀平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4-26,共3页
以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unge)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在MS+2,4-D0.5mg/L+6BA1.5mg/L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置于不同条件下培养。探讨丹参细胞培养过程中蛋白质、酶活性的变化与细胞生长周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黑暗和光照下... 以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unge)幼嫩叶片为外植体,在MS+2,4-D0.5mg/L+6BA1.5mg/L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置于不同条件下培养。探讨丹参细胞培养过程中蛋白质、酶活性的变化与细胞生长周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黑暗和光照下,培养细胞的生长周期为27天;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出现两个明显峰值,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较复杂。丹参细胞生长呈"S"形周期性变化,其可溶性蛋白、酶活性也呈相应的周期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伤组织 细胞生长 可溶性蛋白 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丹参
下载PDF
红外热图术诊断偏头痛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胡俊德 胡巧英 +3 位作者 肖克娜 叶平 代俊国 《红外技术》 CSCD 1991年第2期23-28,共6页
对128例偏头痛患者的红外热图进行了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痛侧与健侧的红外热图明显不对称。红外热图显示偏头痛的痛侧头皮血管呈扩张状态者92例(72%),痛侧头皮血管呈收缩状态者14例(11%),说明偏头痛患者的红外热图有显著差异。因此,... 对128例偏头痛患者的红外热图进行了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痛侧与健侧的红外热图明显不对称。红外热图显示偏头痛的痛侧头皮血管呈扩张状态者92例(72%),痛侧头皮血管呈收缩状态者14例(11%),说明偏头痛患者的红外热图有显著差异。因此,可把红外热图作为诊断偏头痛的一项客观指标;此外,根据红外热图特征,还可判断偏头痛的病因系头部血管扩张抑或血管收缩所致,从而为临床治疗选择血管收缩药物或血管扩张药物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头痛 诊断 红外热像仪
下载PDF
丹参离体微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冯玲玲 郭胜娟 +2 位作者 范美华 吉源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4年第5期463-468,共6页
以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unge)离体幼茎、叶、叶柄为外植体,对其丛生芽、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生根、移栽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探讨了有关丹参的离体快速微繁技术。试验表明:MS+6-BA1.0mg/L是诱导初代培养的芽产生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 以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unge)离体幼茎、叶、叶柄为外植体,对其丛生芽、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生根、移栽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探讨了有关丹参的离体快速微繁技术。试验表明:MS+6-BA1.0mg/L是诱导初代培养的芽产生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其诱导生芽率为100%,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01mg/L;以叶为外植体,用MS+6-BA0.5~2.0mg/L诱导不定芽可取得较好效果,其诱导生芽率为100%,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mg/L,其增殖倍数达24倍;诱导生根较好的培养基为1/2MS+0.1mg/LIBA,移栽先水培再土培,成活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繁技术 离体 丹参
下载PDF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丹参快速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冯玲玲 +1 位作者 范美华 吉源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年第6期54-57,共4页
探讨了丹参 (SalviamiltiorrhizaBunge)快速繁殖过程中不同生长调节剂的影响。实验表明 :MS +6 BA 2 .0mg/L +NAA 0 .0 5mg/L是诱导初代培养的芽产生大量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 ,其诱导生芽率为 10 0 % ;最佳的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 +6 B... 探讨了丹参 (SalviamiltiorrhizaBunge)快速繁殖过程中不同生长调节剂的影响。实验表明 :MS +6 BA 2 .0mg/L +NAA 0 .0 5mg/L是诱导初代培养的芽产生大量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 ,其诱导生芽率为 10 0 % ;最佳的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 +6 BA 1.0mg/L +NAA 0 .0 1mg/L ,其增殖倍数为 15倍 ;MS +6 BA 0 .5~ 2 .0mg/L是诱导大量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 ,其诱导生芽率为 10 0 % ,最佳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 +6 BA 1.0mg/L ,其增殖倍数为 2 4倍 ;诱导生根较好的培养基为 1/ 2MS +IBA 0 .1mg/L ,生根率为 98% ,移栽成活率为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BA 培养基 生长调节剂 增殖倍数 不定芽 丛生芽 快速繁殖 MS 诱导 丹参
下载PDF
八种氨基酸对水稻硝酸盐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晓菁 +1 位作者 黄建国 何光源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0,共3页
目的:在较低NO3-浓度下,研究不同氨基酸对水稻硝酸盐吸收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非侵害性硝酸盐检测系统测定了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赖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丝氨酸8种氨基酸对水稻硝酸盐吸收的动力学影响。结果:加... 目的:在较低NO3-浓度下,研究不同氨基酸对水稻硝酸盐吸收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非侵害性硝酸盐检测系统测定了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赖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丝氨酸8种氨基酸对水稻硝酸盐吸收的动力学影响。结果:加入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后对水稻硝酸盐的吸收有短暂的促进作用,硝酸盐净吸收率分别上升258±123%和217±34%;另外,加入赖氨酸和精氨酸以后发现水稻硝酸盐的吸收率降低-63±34%和-64±27%,反应延迟时间为30min以上,而其他4种氨基酸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结论:氨基酸不是直接调控水稻高亲和力NO3-转运系统,而可能是对NO3-同化过程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硝酸盐吸收 高亲和力转运系统 氨基酸
下载PDF
不同糖类对水稻硝酸盐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高轩 +1 位作者 何光源 WJ.Cram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7,共4页
使用非侵害性根吸收硝酸盐检测系统,在较低NO_3^-浓度下,测定10 m mol/L的蔗糖、葡萄糖、果精、半乳精、棉子糖、D-甘露醇、甘露糖、阿拉伯糖、乳糖对水稻品种"汕优63"硝酸盐吸收的影响,以10 min为间隔连续测定4 h,结果表明:... 使用非侵害性根吸收硝酸盐检测系统,在较低NO_3^-浓度下,测定10 m mol/L的蔗糖、葡萄糖、果精、半乳精、棉子糖、D-甘露醇、甘露糖、阿拉伯糖、乳糖对水稻品种"汕优63"硝酸盐吸收的影响,以10 min为间隔连续测定4 h,结果表明:加入蔗糖后对水稻硝酸盐的吸收有显著的、立即的、持续的促进作用,与加入蔗糖前相比,硝酸盐净吸收率上升了298%,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棉子糖对水稻硝酸盐的吸收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上升幅度140%~223%;乳糖、D-甘露醇、阿拉伯糖无明显影响;甘露糖则有抑制作用.蔗糖可能是作为主要的信号分子参与植物硝酸盐吸收的正反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硝酸盐吸收 高亲和力转运系统
下载PDF
正常成人TMJ与MPD患者之TMJ皮温变化的红外热像图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传铎 龙星 +2 位作者 李金荣 叶平 《红外技术》 CSCD 1994年第4期31-35,共5页
应用红外热像技术对50例正常人颞下颌关节(TMJ)表皮温度进行了检测,并对46例患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TMJDS)MPD型(即肌筋膜疼痛紊乱综合症)之TMJ表皮温度作了对比性检测研究。经统计学处理,正常组与MPD... 应用红外热像技术对50例正常人颞下颌关节(TMJ)表皮温度进行了检测,并对46例患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TMJDS)MPD型(即肌筋膜疼痛紊乱综合症)之TMJ表皮温度作了对比性检测研究。经统计学处理,正常组与MPD患病组TMJ表皮温度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并分别对两组之青年、中年、老年的TMJ皮温,对MPD组的患例与健侧的TMJ皮温进行统计学处理,各对比组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以上研究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颞下颌关节疾病和评估治疗MPD的疗效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参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紊乱综合症 红外热像图 MPD
下载PDF
手针治疗MPD的红外热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传铎 李金荣 +4 位作者 龙星 何三纲 陈冠明 叶平 《红外技术》 CSCD 1994年第6期42-46,共5页
报道应用红外热像研究手针合谷穴,面咽止痛穴治疗肌筋膜疼痛功能紊乱综合症(WyofacialPainDysfunctionMasticatoryMuscleSpasmSyndrome,MPD)30例的疗效。结果显示手针... 报道应用红外热像研究手针合谷穴,面咽止痛穴治疗肌筋膜疼痛功能紊乱综合症(WyofacialPainDysfunctionMasticatoryMuscleSpasmSyndrome,MPD)30例的疗效。结果显示手针治疗中、治疗后比治疗前的TMJ区皮温均有明显升高。经方差分析,升温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同时观察到MPD患者经手针治疗后,主要疼痛症状消失,下颌开闭及侧向运动受限明显改善。用红外热像对手针治疗组与按压治疗组、封闭治疗组作了对比研究,并经统计学处理后,证明手针比两对照组的升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又对手针治疗一年后随访8例与10例成人正常组对比研究,红外热像温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进而证实手针合谷穴、面咽止痛穴治疗MPD有相对特异性,疗效可靠。作者认为红外热像研究值为评定治疗MPD的疗效提供了客观的标准和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 MPD 筋膜疾病 针刺疗法 穴位 合谷穴
下载PDF
一种聚氨酯预聚体用于制备壳聚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宇 李倩 +3 位作者 邓樱花 李景蕻 伍强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080-8085,共6页
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以聚氨酯预聚体(PUP)作为增容剂,熔融制备壳聚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对PUP的增容作用以及PUP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索和研究。PUP的增容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PUP中所含的NCO... 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以聚氨酯预聚体(PUP)作为增容剂,熔融制备壳聚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对PUP的增容作用以及PUP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索和研究。PUP的增容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PUP中所含的NCO基团能与壳聚糖中的羟基或氨基发生作用使得两者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采用的合成PUP与TPU的原料是相似的,TPU与PUP之间也有很好的相容性。所以PUP的加入能明显的提高壳聚糖与TPU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容性。随着PUP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界面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其力学性能逐渐上升,结晶性能下降,此工作为亲水性壳聚糖/疏水性塑料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简单且有效的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氨酯预聚体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相容剂
下载PDF
应用红外热像仪观察穴位针刺前后的温度变化初步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辜祖谦 陈卫民 +1 位作者 叶平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89年第1期277-278,共2页
人眶、承颏这一对中西结合穴在拔牙术中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就只用这一对穴可以进行全口任何部位的拔牙术。自1988年对13名自愿受试者(男7,女6,其年龄在21~54岁之间,均系医务人员及医学生),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此二穴位针刺前后的温度... 人眶、承颏这一对中西结合穴在拔牙术中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就只用这一对穴可以进行全口任何部位的拔牙术。自1988年对13名自愿受试者(男7,女6,其年龄在21~54岁之间,均系医务人员及医学生),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此二穴位针刺前后的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像仪 温度变化 针刺前 穴位 初步 1988年 镇痛效果 医务人员 拔牙术 受试者 医学生
下载PDF
一种新型多环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对肺癌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巧巧 张彬 +2 位作者 匡政坤 谭芬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20-1727,共8页
目的探究一种新型多环螺环氧化吲哚化合物对肺细胞系生长抑制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首先通过MTT试验、流式细胞技术与细胞划痕试验检测化合物对肺癌细胞系的增殖、细胞凋亡以及细胞迁移的影响。接着通过PharmMapper平台预测其靶标蛋白,通过... 目的探究一种新型多环螺环氧化吲哚化合物对肺细胞系生长抑制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首先通过MTT试验、流式细胞技术与细胞划痕试验检测化合物对肺癌细胞系的增殖、细胞凋亡以及细胞迁移的影响。接着通过PharmMapper平台预测其靶标蛋白,通过GEPIA平台预测与该靶蛋白具有较强相关性的蛋白,最后分别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qPCR试验以及免疫印迹试验,在启动子水平、转录水平和表达水平检测化合物对目的基因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能够显著抑制SKLU1细胞系的增殖,IC_(50)值为11.38μmol·L^(–1),化合物浓度>2.85μmol·L^(–1)即能够抑制SKLU1的细胞迁移,浓度>5.69μmol·L^(–1)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其分子机理可能是通过靶向RhoGEF7蛋白,下调下游的Rac1蛋白表达量,从而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抑制细胞迁移;并且,下调的Rac1蛋白还能抑制NF-κB的激活,下调下游基因IL-6和IL-8的转录;下调的Rac1蛋白还能抑制IL-6/JAK/STAT3通路。结论本研究为这种新型多环螺环氧化吲哚化合物靶向肺癌细胞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螺环氧化吲哚 SKLU1 RhoGEF7 IL-6/JAK/STAT3 NF-ΚB激活
原文传递
异硫氰酸异丁酯抑制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效应与机理
15
作者 巧巧 匡政坤 +2 位作者 张洪权 熊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34-840,共7页
为了探究异硫氰酸异丁酯(isobutyl isothiocyanate)对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效应及其分子机制,该研究通过MTT实验检测化合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计算出IC_(50)值为3.5μg·mL^(-1);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现0.437μg·mL^(-1... 为了探究异硫氰酸异丁酯(isobutyl isothiocyanate)对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效应及其分子机制,该研究通过MTT实验检测化合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计算出IC_(50)值为3.5μg·mL^(-1);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现0.437μg·mL^(-1)以上浓度的化合物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通过划痕实验检测发现0.875μg·mL^(-1)以上浓度的化合物能抑制细胞迁移;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异硫氰酸异丁酯的靶蛋白可能为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且HepG2细胞中MIF表达量高于低敏感株.免疫印迹实验也进一步发现化合物不仅能够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还能下调p53蛋白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异硫氰酸异丁酯可能通过靶向HepG2细胞中的MIF蛋白,影响MIF与其受体CD74相互作用,从而下调p53蛋白表达,阻滞细胞周期的正常进行,诱导细胞凋亡,对肝癌具有特异性的抑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异丁酯 HEPG2细胞 JAK2/STAT3信号通路 MIF蛋白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红外线热图研究
16
作者 胡俊德 肖克娜 +3 位作者 张家仁 叶平 代俊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2-94,共3页
本文采用日本产6T61型红外线热象仪对32例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的红外热象图及其温度进行了测定,发现雷诺病与雷诺现象和肢端麻木症的肢端皮肤较正常组皮肤温度明显下降(P<0.01),其红外线热图象呈黑色或深兰色,而红斑性肢... 本文采用日本产6T61型红外线热象仪对32例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的红外热象图及其温度进行了测定,发现雷诺病与雷诺现象和肢端麻木症的肢端皮肤较正常组皮肤温度明显下降(P<0.01),其红外线热图象呈黑色或深兰色,而红斑性肢痛症则相反,其肢端皮肤温度较正常明显升高(P<0.01),其红外线热图呈灰白或红色,根据肢端皮肤温度下降抑或升高,从而为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一种新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神经系疾病 热图 红外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