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和CRD法施工下超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数值计算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会彬 +3 位作者 孔军 许硕 朱世超 张皓杰 《公路交通技术》 2018年第B09期66-69,75,共5页
为研究超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机制,系统开展CD及CRD开挖工法下不同支护方式的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支护方案随围岩强度等级变化对隧道拱顶位移、围岩塑性区应变的影响规律,明确了CRD开挖工法下不同临时支护拆除顺序对隧道围岩稳定性... 为研究超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机制,系统开展CD及CRD开挖工法下不同支护方式的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支护方案随围岩强度等级变化对隧道拱顶位移、围岩塑性区应变的影响规律,明确了CRD开挖工法下不同临时支护拆除顺序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规律。通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采用CRD开挖方法比CD法、I22b型钢拱架支护比I18拱架都具有更好的围岩控制效果,且围岩等级越差,控制效果差异越大;考虑到拱顶沉降安全值,采用I18型钢拱架在经济性和施工安全性及便捷性方面具有良好的可行性;采用先临时仰拱,后临时支撑拆除顺序对整个隧道围岩稳定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隧道 控制机制 施工方法 拱顶位移 塑性区应变
下载PDF
BIM施工综合管理平台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超 +1 位作者 徐润 宋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4-79,87,共7页
为实现隧道施工领域更高效的管理,基于隧道BIM自动化建模技术并结合GIS加物联网手段,研发了隧道施工综合管理平台,并成功应用于京沪青龙崮隧道项目管理当中。该平台实现七大功能模块:轻量化集成模型浏览与施工信息查询;施工进度、质量... 为实现隧道施工领域更高效的管理,基于隧道BIM自动化建模技术并结合GIS加物联网手段,研发了隧道施工综合管理平台,并成功应用于京沪青龙崮隧道项目管理当中。该平台实现七大功能模块:轻量化集成模型浏览与施工信息查询;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多方协同管理;隧道4D施工模拟;人员设备定位和视频监控;施工动态风险评估;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BIM综合管理决策看板。该平台实现了隧道项目管理的平台化、信息化、专业化和安全化,为推动BIM技术在隧道项目管理中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隧道BIM 施工管理平台 施工模拟 人员定位 安全预警
下载PDF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新沥青用量范围估算 被引量:12
3
作者 曹卫东 王彬 +2 位作者 刘树堂 齐辉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7-280,共4页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确定最佳新沥青用量。针对再生技术规范中沥青总用量经验公式得出的沥青用量偏大及马歇尔试验量较大的问题,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沥青总用量预估公式及新沥青用量范围估算方法。应用...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确定最佳新沥青用量。针对再生技术规范中沥青总用量经验公式得出的沥青用量偏大及马歇尔试验量较大的问题,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沥青总用量预估公式及新沥青用量范围估算方法。应用实例及验证表明:在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该方法可以快速得到包含最佳新沥青用量的新沥青用量小范围,然后在此小范围内进行少量的马歇尔试验即可确定最佳新沥青用量,因而可减少试验工作量,缩短配合比设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沥青总用量预估 最佳新沥青用量
下载PDF
基于帽盖模型的强夯地基应力–应变特征与有效加固范围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姚占勇 +4 位作者 蒋红光 毕玉峰 孙梦林 齐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69-977,共9页
为了揭示强夯过程中土体应力–应变特征和加固范围发展规律,基于帽盖模型建立二维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通过子程序二次开发实现土体模量等参数随夯击次数的变化。基于该数值模型,首先获得强夯过程中主应力–偏应力(p-q)平面内土体的应力... 为了揭示强夯过程中土体应力–应变特征和加固范围发展规律,基于帽盖模型建立二维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通过子程序二次开发实现土体模量等参数随夯击次数的变化。基于该数值模型,首先获得强夯过程中主应力–偏应力(p-q)平面内土体的应力路径和竖向与水平向的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土体帽盖面随着强夯压密而逐步扩大,但不同区域土体的加固过程因其应力–应变关系的不同而又有所差异:夯锤正下方土体的加固以竖向压缩变形为主,竖向应力在加固中起主导作用,但浅层土体因侧向惯性导致侧向挤密明显滞后于竖向压密,而较深处的土体侧向惯性作用不再明显,表现为三向压密同时发生;夯锤以外的土体以侧向挤密为主,水平向应力起主要作用。随后,采用偏应力峰值点与前一击帽盖面的相对位置定量表征强夯加固效果,峰值点位于前一击帽盖面之上时,土体屈服硬化;反之,土体得不到压密。最后,对比发现以90%压实度确定的有效加固范围保守于以5%相对密度增量确定的结果,同时提出砂土有效加固范围的计算公式,对类似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强夯 帽盖模型 p-q平面应力路径 屈服硬化 有效加固范围
原文传递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干燥收缩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高杰 +2 位作者 宋杰 羊勇位 葛智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0年第4期68-74,共7页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UHTCC)作为一种新型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其拉伸应变能达到3%以上,但是其胶凝材料用量较大且不含粗骨料,在凝结硬化及硬化后的服役过程中干燥收缩值较大。通过...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UHTCC)作为一种新型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其拉伸应变能达到3%以上,但是其胶凝材料用量较大且不含粗骨料,在凝结硬化及硬化后的服役过程中干燥收缩值较大。通过干燥收缩试验,结合对收缩应变及质量损失率的分析,本文探究了不同的纤维体积掺量、粉煤灰掺量、水胶比及前期养护时间对UHTCC干燥收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UHTCC的干燥收缩与质量损失在前期发展较快,掺入纤维后能够一定程度地降低收缩;粉煤灰掺入后会降低水化相生成速率,减小毛细水散失引起的水泥石拉力,从而降低UHTCC的收缩;水胶比增大后水化相毛细孔中存在的水分增多,毛细孔连通性增强,干缩增大;经过前期的养护,UHTCC水化程度提高,易产生收缩的水化相数量增加,收缩应变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干燥收缩 纤维体积掺量 粉煤灰掺量 水胶比 养护时间
下载PDF
大断面隧道装配式约束混凝土施工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孙会彬 李术才 +5 位作者 王琦 江贝 张晓 许硕 张皓杰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20-327,共8页
为解决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控制难题及人力施工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结合约束混凝土支护研究成果,研发拱架智能安装系列设备、装配式约束混凝土拱架(FCC拱架)及相应的配套装置,形成大断面隧道装配式约束混凝土施工体系。开展FCC拱架... 为解决大断面隧道软弱围岩控制难题及人力施工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结合约束混凝土支护研究成果,研发拱架智能安装系列设备、装配式约束混凝土拱架(FCC拱架)及相应的配套装置,形成大断面隧道装配式约束混凝土施工体系。开展FCC拱架机械施工过程力学模拟试验,对拱架机械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及受力进行实时监测,明确拱架机械施工过程力学特性,提出增设肩部节点区抗弯护板的加强措施,进行装配式约束混凝土支护机械化施工现场试验,分别对隧道围岩收敛变形、围岩与初支接触压力、加强后的拱架内力分布特征与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FCC拱架自重及机械施工双重影响下,拱架肩部节点区变形产生突变,发生明显的应力集中,为受力变形关键部位;加强后的FCC拱架现场举升安装过程中未见有明显的变形;现场试验段围岩偏压现象明显;上台阶围岩变形及受力呈现三阶段波动增长,以拱顶及拱肩部位波动最为强烈;拱架受力整体呈现"上大下小"的特点,最大应力值出现在拱顶外侧,其次左拱肩部位;机械化施工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及装配化水平,保障施工安全可靠,有效控制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装配式约束混凝土施工体系 机械化举升试验 拱架
原文传递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缝钢木组合端头模板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万利 孙昌海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0-205,共6页
山岭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缝渗漏水与隧道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密切相关。为解决传统衬砌台车堵头模板存在的施工缺陷,提高二次衬砌施工缝质量以及更好、更快捷地安装止水带,文章以济南二环路隧道工程为背景,对模板台车端头木模进行了改进,研... 山岭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缝渗漏水与隧道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密切相关。为解决传统衬砌台车堵头模板存在的施工缺陷,提高二次衬砌施工缝质量以及更好、更快捷地安装止水带,文章以济南二环路隧道工程为背景,对模板台车端头木模进行了改进,研制出了一种新型钢木组合式端头模板。该模板在浇筑二次衬砌时可为外露的半幅止水带提供弯起空间,并且取消了止水带固定筋与定位筋,避免了止水带受损,节约了安装成本,提高了二次衬砌施工缝防水质量;其节段化设计方便了端头模板的加工、安装与拆卸,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与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二次衬砌 施工缝 钢木组合端头模板 止水带
下载PDF
考虑行波效应的长联大跨径减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常勇 王志英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45,共5页
为探讨行波效应对长联大跨径减隔震连续梁桥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以某长联大跨径钢桁架连续梁桥为对象,建立了该桥采用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进行减隔震设计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基于大质量法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对该桥考虑行波效... 为探讨行波效应对长联大跨径减隔震连续梁桥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以某长联大跨径钢桁架连续梁桥为对象,建立了该桥采用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进行减隔震设计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基于大质量法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对该桥考虑行波效应和一致激励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行波效应对大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较为明显,且与一致激励工况相比,考虑行波效应后大桥内力响应可能发生明显增大,不利于结构安全,而导致响应增大所对应的地震波视波速则会随支座参数改变发生变化;同时主梁位移则随加载视波速的增加缓慢增大,在一致激励作用下达到峰值;在类似减隔震设计中,应考虑行波效应的影响以保证结构响应在安全范围内,主梁位移可偏安全地以一致激励所得结果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钢桁架桥 连续梁 大质量法 非线性时程分析 行波效应 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 地震响应
下载PDF
高性能可移动钢护栏设计及碰撞仿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于浩 +2 位作者 李月祥 徐俊德 夏永 《微型电脑应用》 2020年第2期109-113,共5页
依托经实车碰撞试验验证、防护等级满足A级的高性能金属护栏,开发了一种安装拆移简便、具备良好复用性和回收性、可作为永久或临时综合利用的高性能可移动钢护栏。在不改变原有护栏的受力结构基础上,优化护栏的安装、连接细部构造,在护... 依托经实车碰撞试验验证、防护等级满足A级的高性能金属护栏,开发了一种安装拆移简便、具备良好复用性和回收性、可作为永久或临时综合利用的高性能可移动钢护栏。在不改变原有护栏的受力结构基础上,优化护栏的安装、连接细部构造,在护栏的底部设置活动滚轮,便于转运。运用有限元软件对优化后的护栏进行碰撞仿真模拟,验证其防护性能仍满足A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护栏 可移动 数值模拟 防撞性能
下载PDF
公路陡坡路段高挡墙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牛圣宽 邹小龙 《交通世界》 2016年第30期6-8,共3页
云南省某山区公路K16+200~K16+400段路基设计高程与原地面高差超过18m,且外侧地形陡峻,无法进行路堤填筑施工,需要设置支挡工程。通过对桥梁、挡土墙+桩基托梁支挡和挡土墙+圬工基础支挡三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采用挡土墙+圬工... 云南省某山区公路K16+200~K16+400段路基设计高程与原地面高差超过18m,且外侧地形陡峻,无法进行路堤填筑施工,需要设置支挡工程。通过对桥梁、挡土墙+桩基托梁支挡和挡土墙+圬工基础支挡三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采用挡土墙+圬工基础方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和《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等规范均规定重力式挡土墙高度不宜超过12m。在保证挡土墙高度不超出规范的情况下,采用在挡土墙下部增设圬工基础的处理方案,并通过分析、计算,研究下部基础的设计方法,为高支挡工程设计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式挡土墙 圬工基础 稳定性验算 锚杆
下载PDF
独柱支撑桥梁抗倾覆加固设计及管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瑞明 《山东交通科技》 2015年第6期57-59,共3页
通过对枢纽立交独柱支撑匝道桥梁的倾覆安全风险分析和抗倾覆加固设计,提出了该类桥梁抗倾覆加固设计的建议方案及后期运营管理措施。
关键词 独柱支撑桥梁 抗倾覆 安全风险分析 加固设计 运营管理
下载PDF
基于kinect的隧道三维重建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辉 +2 位作者 刘银凤 朱世超 冉令强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02-208,共7页
为解决传统地质素描技术在隧道中施作效率低、数据不连续且原始数据难以再现的问题,采用基于kinect传感器和kintinuous算法的隧道岩体三维重建方法,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确定三维重建过程中光源、TSDF立方体等主要参数指标,将模型试验重建... 为解决传统地质素描技术在隧道中施作效率低、数据不连续且原始数据难以再现的问题,采用基于kinect传感器和kintinuous算法的隧道岩体三维重建方法,基于物理模型试验,确定三维重建过程中光源、TSDF立方体等主要参数指标,将模型试验重建误差控制在1.9%~2.5%,并将该参数指标应用于现场试验,重建出良好的隧道三维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重建模型的全局鲁棒性和细节还原方面较好,具有可视化程度高、数据连续性强、操作简易等优点,有效改善了传统地质素描对裂缝、结构面等数据记录不够准确和不完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地质三维建模 kinect传感器 地质素描 kintinuous算法 物理模型试验
下载PDF
公路桥梁应急管理及应急处置长效机制建设研究
13
作者 丁斌 《山东交通科技》 2016年第4期131-133,共3页
通过对应急处置流程和安全运行机制建设的分析,提出公路桥梁应急处置的建议,便于提高公路桥梁的应急处置能力。
关键词 公路 桥梁 应急处置 安全 机制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