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产业升级对提升长江经济带 生态效率的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马骏
周盼超
-
机构
河海大学商学院
沿海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
出处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73-88,112,共17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基于生态足迹的长江流域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2018B3111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基于供水成本的水费收益合理分摊机制研究”(2018B31014)
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苏北地区湖泊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机理与路径”(1202087C)。
-
文摘
提升城市生态效率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要求。以长江经济带107座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利用超效率SBM测度生态效率指数以及建立产业升级二维指标的基础上,构建广义动态空间模型,探讨产业高级化和产业合理化对生态效率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城市生态效率在长江经济带流域间存在梯级差异,下游城市生态效率普遍较高,中上游城市生态效率则进步明显。产业合理化在本地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双重作用下促进生态效率进步,产业高级化则更多体现在正向溢出效应,且在不同流域对城市生态效率产生异质性作用。伴随经济水平提升,产业升级对城市生态效率的促进效应愈发显著。
-
关键词
生态效率
长江经济带
产业高级化
产业合理化
空间效应
-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424.6
-
-
题名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效率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马骏
曹芳
周盼超
-
机构
河海大学商学院
沿海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
出处
《资源与产业》
2020年第1期32-40,共9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8B31114
2018B31014)
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1202087C)。
-
文摘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依托于生态效率的改善,基于2005-2016年长江经济带107座城市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slacks-based measure)模型测算生态效率,并结合探索性空间分析与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探讨生态效率时空演化格局的内在规律,实证分析生态效率驱动因素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2005-2016年经济带生态效率总体呈平稳态势,上、中、下游呈现"阶梯型"分布,下游依次优于中游和上游地区,部分地区生态效率呈"两级型"分化趋势;城市间生态效率发展存在空间联动效应,与生态效率高的城市为邻,其正向溢出作用促进城市状态向高水平跃迁,而与生态效率低的城市为邻,其负向作用拉动城市状态向低水平发展;人口规模与产业升级对经济带不同流域具有异质性作用,其提升下游生态效率而抑制中游和上游生态效率,产业升级与生态效率存在"U"型关联,意味着产业升级在短期内并不能使生态效率状态改善,而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率向高水平状态演变。
-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城市生态效率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
Keywords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urban ecological efficiency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driving forces
-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马骏
周盼超
-
机构
河海大学商学院
沿海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
出处
《水利经济》
2019年第6期8-12,52,85,共7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8B31114,2018B31014)
江苏省博士后基金(1202087C)
-
文摘
以长江经济带107座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效率SBM方法对2005-2016年城市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特征进行评价,并建立广义系统GMM估计模型,探讨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综合而言,城市生态效率存在正向时间滞后效应,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流域间差距逐步缩减,部分区域空间集聚态势加强,长江三角洲、成渝等地"高-高"集聚特征明显,而南昌、贵阳等周边地区负向集聚效应显著;产业升级的二维指标对生态效率存在异质性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抑制生态效率进步,产业结构合理化则促进生态效率发展;同时发现,环境EKC假说和"污染光环"假说在长江经济带依然成立。
-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效率
时空演变
空间异质性
-
Keywords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ecological efficiency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spatial heterogeneity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