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酯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江建宁 +7 位作者 苏明华 王荣明 胡伯斌 邓德丽 韦慧兰 梁先帅 何文明 郭荣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2-536,共5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与替诺福韦酯(TDF)对于高病毒载量初治患者的疗效及应答不佳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1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队列中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165例。入...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与替诺福韦酯(TDF)对于高病毒载量初治患者的疗效及应答不佳的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1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队列中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165例。入组患者为基线HBV DNA>6 lg拷贝/mL,使用ETV或TDF满48周的CHB初治患者,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统计48周治疗的病毒学应答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48周HBV DNA<500拷贝/mL和<100拷贝/mL应答的因素;分层分析比较48周后不同年龄、性别、基线HBV DNA、ALT、一线用药种类、HBeAg状态情况下HBV DNA<500拷贝/mL和<100拷贝/mL的应答率。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48周治疗后85.5%(141/165)的患者HBV DNA<500拷贝/mL,66.1%(109/165)的患者HBV DNA<100拷贝/mL,ETV与TDF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基线HBV DNA、基线ALT、基线HBeAg是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793、0.369、4.556、0.120,95%CI分别为1.197~6.517、0.142~0.959、1.770~11.732、0.033~0.429,P值均<0.05)。基线ALT正常(≤40 U/L)的患者,48周治疗后75.6%(34/45)的患者HBV DNA<500拷贝/mL,53.3%(24/45)的患者HBV DNA<100拷贝/mL,ETV组与TDF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ALT异常(>40 U/L)的患者,48周治疗后89.2%(107/120)的患者HBV DNA<500拷贝/mL,TDF组高于ETV组(96.1%vs 84.1%,χ^(2)=4.386,P=0.036);70.8%(85/120)的患者HBV DNA<100拷贝/mL,TDF组与ETV组(78.4%vs 65.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ALT正常组与异常组年龄≤30岁的患者HBV DNA<100拷贝/mL应答率与年龄>30岁的患者相比(77.8%vs 47.2%,85.2%vs 6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8周后未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即HBV DNA≥100拷贝/mL的患者,接受原方案延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病毒载量 核酸类 核苷酸类和核苷类 治疗结果
下载PDF
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学状态与转归 被引量:9
2
作者 邓德丽 江建宁 +8 位作者 苏明华 王荣明 臧伟伟 零小樟 韦慧兰 梁先帅 何文明 郭荣晟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HBeAg阴性的HBV DNA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血清学、病毒学、生物化学及肝组织学状态及其临床转归,探讨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的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方法从慢性:HBV感染者随访队列中纳入HBV DNA水平<... 目的回顾性分析HBeAg阴性的HBV DNA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血清学、病毒学、生物化学及肝组织学状态及其临床转归,探讨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的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方法从慢性:HBV感染者随访队列中纳入HBV DNA水平<4lg拷贝/ml,并做肝活组织病理检查的99例HBeAg阴性的CHB患者,其中23例做了第二次肝活组织病理检查。分析患者肝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及肝细胞HBSAg和HBcAg状态与年龄、性别、家族史,HBV DNA载量、血清学标志物等指标的关系。比较两次肝活组织病理检查病理肝组织学差异。分析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对患者转归的影响。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Log-Rank检验比较未NAs治疗患者与NAs治疗患者的肝细胞癌(HCC)累计发生率。结果基线肝组织学状况:58.6%(58/99)患者肝组织病理达到明显肝组织损伤(G≥2和/或S≥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LC)家族史、HBsAg阳性家族史、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四个因素与明显肝组织损伤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的LC家族史是患者明显肝组织损伤(G≥2和/或S≥2)的主要危险因素。23例患者间隔4.5年行第二次肝活组织病理检查,其中10例未治疗的患者第二次肝活组织病理检查肝组织学有进展,明显肝组织损伤从50.0%上升到90.0%,另13例NAs治疗后第二次肝活组织病理检查肝组织学有改善,明显肝组织损伤从61.5%下降到46.2%。未抗病毒治疗患者5年HCC累计发生率显著高于NAs治疗患者(17.7%对比3.8%,P=0.046)。结论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的CHB患者,大多数肝活组织病理检查达到抗病毒指征,尤其是有LC家族史的患者,不抗病毒治疗肝组织损伤进行性加重、HCC发生率高﹔建议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的CHB患者,尤其是年龄大于30岁、有LC或HCC家族史的患者,无论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如何,应该及早启动抗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细胞癌 核苷(酸)类似物 肝组织炎症活动度 肝组织纤维化
原文传递
不同部位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加强 +1 位作者 钱奇锋 朱海峰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左侧结肠癌与右侧结肠癌的临床症状、病情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257例结肠癌患者,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将结肠癌患者分成A组(左侧结肠癌患者101例)和B组(右侧结肠癌患者156例... 目的对比分析左侧结肠癌与右侧结肠癌的临床症状、病情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257例结肠癌患者,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将结肠癌患者分成A组(左侧结肠癌患者101例)和B组(右侧结肠癌患者156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首发临床症状、病理及生存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上的改变相较于B组有明显改变;腹胀腹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的肿瘤直径、大体形态及病理类型分布均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的肝脏转移及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一年生存率A组(89.1%)和B组(85.9%)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565,P=0.45); A组5年生存率(56.4%)明显高于B组(42.3%)(χ2=4.904,P=0.03)。结论与左侧结肠癌相比,右侧结肠癌的恶性程度更高,易出现肝脏及淋巴结转移,且预后情况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结肠癌 右侧结肠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