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4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48
1
作者 马长生 +6 位作者 马煜 郑知刚 颜红兵 王勇 李霄 柯元南 汤旦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 调查分析北京地区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单一中心的 5 2 0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进行随访调查 ,男 346例 ,女 174例 ,入选年龄 4 0~ 10 2(71 2± 12 2 )岁 ,平均随访 (6 75± 4... 目的 调查分析北京地区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单一中心的 5 2 0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进行随访调查 ,男 346例 ,女 174例 ,入选年龄 4 0~ 10 2(71 2± 12 2 )岁 ,平均随访 (6 75± 4 0 3)年 ,累计随访 32 2 7人年。结果 该组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平均为 5 3%。房颤患者各年龄段的脑卒中发生率 :<6 0岁为 1 2 % (95 %可信区间 0 6 7%~1 73% ,合并危险因素者 1 6 % ,不合并危险因素者 1 0 % ) ;6 0~ 70岁为 4 0 % (95 %可信区间 3 38%~4 6 2 % ,合并危险因素者 5 1% ,不合并危险因素者 3 1% ) ;71~ 80岁为 6 7% (95 %可信区间5 96 %~ 7 4 4 % ,合并危险因素者 8 8% ,不合并危险因素者 4 0 % ) ;>80岁为 7 8% (95 %可信区间6 75 %~ 8 85 % ,合并危险因素者 7 7% ,不合并危险因素者 7 9%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与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史等危险因素呈正相关 (P值均小于 0 0 5 )。结论 北京地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非抗凝状态下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 5 3% ;高龄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缺血性脑卒中史为其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缺血性脑卒中 发生率 影响因素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20
2
作者 艾德生 黄开胜 +4 位作者 马文川 郭英姿 江轶 朱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2,共5页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课题。在调研国外高校和企业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人(组织体系)、法(制度规范)、防(专业防护)、保(环境保护)、育(教育培训)、查(安全检查)等6个要素组成的实验室安...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课题。在调研国外高校和企业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人(组织体系)、法(制度规范)、防(专业防护)、保(环境保护)、育(教育培训)、查(安全检查)等6个要素组成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介绍了清华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基于六要素模式的探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安全 管理模式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3
3
作者 郭永和 张维君 +3 位作者 赵冬 志明 张红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相关性。方法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住院病例920例,其中确诊冠心病患者728例(占79.13%),排除冠心病患者192例(占20.87%)。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经造影是否诊断冠心病及病变Gen...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相关性。方法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住院病例920例,其中确诊冠心病患者728例(占79.13%),排除冠心病患者192例(占20.87%)。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经造影是否诊断冠心病及病变Gensini总积分表示。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吸烟、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在病变程度不同的各组间比较,随各组中存在单个危险因素病例百分率的增加,冠状动脉造影病变支数和病变Gensini总积分随之增加。(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进法)显示,高LDL C为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OR=2.816,95%可信区间1.903,4.167,P=0.001),其他危险因素依次为男性、吸烟、2型糖尿病、低HDL C、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和增龄。性别分组后分别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前进法)分析显示,男性组中高LDL C为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OR=2.965,95%可信区间1.880,4.676,P=0.009)。女性分组中吸烟(OR=2.840,95%可信区间0.553,5.378,P=0.001)和高尿酸血症(OR=2.132,95%可信区间1.048,3.641,P=0.017)为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高LDL C是冠状动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相关性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动脉造影诊断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相关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 冠心病患者 LDL-C 高尿酸血症 可信区间 高血压病 多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蝴蝶兰组织培养中的褐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55
4
作者 刘真华 葛红 +4 位作者 郭绍霞 刘洪涛 曹灿景 李秋香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2-734,共3页
系统研究了吸附剂(活性炭、PVP)与柠檬酸、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维生素C和硫代硫酸钠5种抗氧化剂对蝴蝶兰组培中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能有效控制褐化和促进生长,但不利于分化;谷胱甘肽控制褐化的效果虽不及活性炭,但综合效果最佳。
关键词 蝴蝶兰 组织培养 褐化 褐化控制
下载PDF
心脏介入治疗拔鞘管后心血管迷走反射的预防 被引量:61
5
作者 成忠 +8 位作者 史冬梅 刘宇扬 赵迎新 成万钧 郭永和 张维君 龚新宇 刘同库 何东方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3期227-228,共2页
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拔除鞘管后“拔管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选择 1310例患者 ,其中经动脉逆行射频消融 810例、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介入治疗 5 0 0例 ,随机分为预防组 (80 0例 )和对照组 (5 10例 )。预防组拔管前给予生理盐水 10 0~ 2 0 ... 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拔除鞘管后“拔管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选择 1310例患者 ,其中经动脉逆行射频消融 810例、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介入治疗 5 0 0例 ,随机分为预防组 (80 0例 )和对照组 (5 10例 )。预防组拔管前给予生理盐水 10 0~ 2 0 0ml/h ,应用 3~ 4h ,拔管时局部应用 1%利多卡因于鞘管旁浸润麻醉 ;对照组未经上述处理直接拔管。结果 :预防组心血管迷走反射发生 10例 (1.2 5 % ) ;对照组发生 33例 (6 .4 7% )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 ,拔鞘管时应用利多卡因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治疗 拔鞘管 心血管迷走反射 预防
下载PDF
室性早搏的经导管射频消融评价 被引量:52
6
作者 马长生 王建安 +7 位作者 董建增 刘旭 王勇 颜红兵 赵瑞革 杜昕 刘兴鹏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第1期11-13,共3页
评价单形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 97例症状严重的正常心脏室早患者进行了导管射频消融 ,男 38例、女 5 9例 ,年龄 46 .2± 7.1岁。采用起搏标测和激动顺序标测 ,前者以起搏时与室早QRS波形态... 评价单形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 97例症状严重的正常心脏室早患者进行了导管射频消融 ,男 38例、女 5 9例 ,年龄 46 .2± 7.1岁。采用起搏标测和激动顺序标测 ,前者以起搏时与室早QRS波形态完全相同点为消融靶点 ,后者以早搏时最早心室激动点为消融靶点。 97例室早全部起源于心室流出道 ,右室流出道室早 95例 ,全部呈左束支阻滞形态 ;左室流出道室早 2例 ,QRS波均呈右束支阻滞形态 ,其中 1例V1导联呈Rs形态 ,1例呈rsr′形态。消融即刻成功率 95 .9% (93/ 97) ,2 4h动态心电图记录消融前后室早数为 2 0416± 1891次 / 2 4h和 12 2± 140次 / 2 4h(n =19,P <0 .0 0 1)。所有病人无任何并发症。随访 19± 6月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症状消除率为 91% ,复发率是 4.3% (4/ 93) ,随访期间亦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可有效而安全地消除正常心脏单形室早 ,可作为症状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心室流出道 心电图 经导管射频消融
下载PDF
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9
7
作者 何婧瑜 +9 位作者 付研 秦俭 覃数 陈晓敏 郭金城 王德昭 詹红 关卫 徐亚伟 华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676-680,共5页
目的比较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1月我国10个研究中心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各中心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及乌拉地尔组,其中硝酸甘... 目的比较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1月我国10个研究中心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各中心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及乌拉地尔组,其中硝酸甘油组125例,男性64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70.75±11.31)岁;乌拉地尔组123例,男性61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69.33±12.76)岁。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d、2d、3d、7d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d、7d后乌拉地尔组较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容积[(71.36±40.72)ml、(67.69±39.11)ml vs(75.23±42.69)ml,P=0.035]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139.61±52.08)ml、(140.93±53.10)ml vs(150.27±54.89)ml,P=0.027]明显下降,LVEF明显升高[(52.09±11.41)%、(56.74±11.48)%vs(50.94±8.90)%,P=0.042],乌拉地尔组胆固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硝酸甘油组(P〈0.05),2组患者7d及3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0d再住院或心功能恶化率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4.8%vs11.2%,P=0.000)。结论乌拉地尔为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血管扩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血管舒张 高血压 心力衰竭
下载PDF
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心房颤动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37
8
作者 马长生 刘兴鹏 +7 位作者 王勇 颜红兵 刘旭 杨延宗 秦永文 李霄 柯元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0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 探讨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电生理特征 ,并对其射频消融治疗的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38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常规放置高位右房、冠状静脉窦及左、右上肺静脉同步标测导管电极 ,进行标测。以房性早搏或... 目的 探讨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电生理特征 ,并对其射频消融治疗的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38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常规放置高位右房、冠状静脉窦及左、右上肺静脉同步标测导管电极 ,进行标测。以房性早搏或房颤开始发作时局部双极电位较体表心电图 P’波起点最提前处为消融靶点。结果 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房颤其电生理特征包括 :1异位兴奋灶主要分布于双上肺静脉 (占 87.0 % ) ;2房颤发作呈局灶触发 (87.1 % )和局灶驱动 (1 2 .9% )两种方式 ;3肺静脉内可见递减传导及传导阻滞 ,特别是右上肺静脉。术后随访 0 .5~ 1 8(2 .6± 4.1 )个月 ,1 8例 (47.4% )可以无需药物而维持窦性心律 ;8例 (2 1 .1 % )房颤发作明显减轻 ,且可被术前无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较好控制 ;1 2例 (31 .6 % )无明显改善。并发症 :3例心脏穿孔 ,其中 2例发生心包填塞。术中出现肺静脉狭窄(≥ 5 0 %的直径狭窄 ) 3例 ,随访均无症状。结论 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房颤有其特殊的电生理表现。射频消融治疗对于这类患者虽然方法可行 ,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 电生理 导管射频消融术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抑郁障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6
9
作者 郭敏 史冬梅 +2 位作者 姜明明 王志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对400例PCI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分...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对400例PCI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分别进行抑郁障碍评分,根据术后2周的抑郁障碍评分分为抑郁组(HAMD≥21分)和非抑郁组(HAMD<21分),并于出院后对两组患者进行12个月的临床随访。随访终点为12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病变重建(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TLR)。结果术前符合HAMD抑郁诊断标准的患者为102例(25.5%),术后2周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为154例(38.5%),PCI术后患者的抑郁患病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01)。术后抑郁患者出院后12个月内有31例(20.1%)发生了MACE,明显高于无抑郁的患者(19例,7.7%),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状态是PCI术后患者12个月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4,95%CI1.26~4.03,P=0.024)。结论PCI术后有较高比例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术后抑郁状态是PCI术后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抑郁症 预后
下载PDF
北京市军队干休所80岁以上老年人1002例高血压及治疗现状调查 被引量:44
10
作者 李艳芳 胡亦新 +5 位作者 谢英 李祝慈 赵瑞祥 高萍 陈宏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27-630,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军队干休所8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治疗现状及伴随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率.方法入户调查北京市28个军队干休所80~99岁的老年人1002例,测量血压,按调查表收集所需相关资...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军队干休所8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治疗现状及伴随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率.方法入户调查北京市28个军队干休所80~99岁的老年人1002例,测量血压,按调查表收集所需相关资料,并查阅干休所门诊部的体检表或定点医院的住院病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02例中,高血压患者673例,患病率为67.17%,其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455例,占高血压的67.61%;高血压的知晓率为91.08%,服药率为78.60%,控制率为60.03%;高血压组患者的冠心病、脑血管病、痴呆、致残、肾功能不全、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糖耐量减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结论北京市军队干休所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以ISH为主,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也高,药物治疗以服用钙拮抗剂为主,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对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军队干休所 老年人 高血压 治疗
原文传递
蝴蝶兰组培褐变与酚酸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37
11
作者 印芳 葛红 +3 位作者 彭克勤 赵伶俐 李秋香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197-2203,共7页
【目的】寻找与蝴蝶兰褐变相关的主要酚酸,并了解与总酚含量及相关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个褐变程度不同的蝴蝶兰品种P.‘China Best Girl’(A1)、P.amabilis BL.‘Jude Butterfly’(B3)和Dtps.King Shiang’sRose×Jetgree... 【目的】寻找与蝴蝶兰褐变相关的主要酚酸,并了解与总酚含量及相关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个褐变程度不同的蝴蝶兰品种P.‘China Best Girl’(A1)、P.amabilis BL.‘Jude Butterfly’(B3)和Dtps.King Shiang’sRose×Jetgreen Firbird(R4)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进行了9种酚酸的定性定量分析,并在以叶片为外植体的初代培养过程中,研究了总酚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动态变化。【结果】初步证明绿原酸、邻苯二酚、儿茶酚、咖啡酸及没食子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豆酸可能与蝴蝶兰褐变相关,苯甲酸对蝴蝶兰褐变影响很小;在褐变过程中,褐变程度高的品种,总酚含量也高;PAL和PPO活性与褐变程度呈正相关,POD与褐变有很大关系;总酚含量与PAL活性呈正相关,与PPO和POD活性呈负相关。【结论】初步阐明了与蝴蝶兰褐变相关的酚酸种类,以及褐变程度与总酚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褐变 酚酸 总酚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多酚氧化酶(PPO) 过氧化物酶(POD)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评价 被引量:35
12
作者 马长生 刘兴鹏 +6 位作者 刘旭 杨延宗 王建安 颜红兵 王勇 杜昕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4-217,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74例发作频繁、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 ,前 5 0例的消融靶点为房颤特异性早搏或房颤的起源部位 ,消融终点为自发和诱发的房颤特异性早搏或房颤消失 (终...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74例发作频繁、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 ,前 5 0例的消融靶点为房颤特异性早搏或房颤的起源部位 ,消融终点为自发和诱发的房颤特异性早搏或房颤消失 (终点 1) ;后 2 4例的消融靶点为致心律失常性肺静脉的开口部 ,消融终点为该肺静脉的肺静脉电位消失 (终点 2 )。结果 共发现 111个异位灶 ,行76次消融术 ,有 5 8例 (78 4% )达到消融终点。随访 1~ 31(12 9± 6 6 )个月 ,2 3例 (31 1% )消融成功 ,可以无需药物而维持窦性心律。术中达到消融终点者的成功率为 39 7% (2 3例 / 5 8例 ) ,其中达终点 1者为 34 1% (15例 / 44例 ) ,达终点 2者为 5 7 1% (8例 / 14例 )。并发症 :无症状的单支肺静脉狭窄 5例(6 8% )、气胸 1例 (1 4% ) ,均发生于本组的前 30例中。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较为安全 ,但成功率尚待提高 ,目前可用于部分发作频繁、症状严重、而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导管射频消融 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病构成比及住院死亡率变化趋势 被引量:41
13
作者 雍婧雯 王志坚 +6 位作者 林徐泽 高霏 杨丽霞 史冬梅 刘宇杨 赵迎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分析2004至2014年间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患病比例及其住院死亡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 目的分析2004至2014年间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患病比例及其住院死亡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且主要出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所有患者,收集其基线资料、AMI类型、住院日、血运重建及院内死亡信息。应用χ2趋势检验分析2004至2014年STEMI和NSTEMI构成比及其住院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共入选AMI患者23864例,其中STEMI患者5539例,NSTEMI患者18325例。与STEMI患者比较,NSTEMI患者年龄更大、男性比例更低,伴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史者更多,而有吸烟史者的比例更少(P均<0.001)。NSTEMI患者更多为再次梗死[12.6%(695/5539)比7.4%(1354/18325),P<0.001],且更多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史[2.7%(152/5539)比0.7%(124/18325),P<0.001]。NSTEMI占总AMI的患病比例在11年内呈明显上升趋势,由2004年的15.8%(107/802)上升至2014年的35.7%(1273/3583)(趋势χ2检验P<0.001)。观察期内NSTEMI患者院内死亡共102例(1.84%),明显低于STEMI患者(2.74%,502例,P<0.001)。二者11年内死亡率均呈明显降低趋势(趋势χ2检验,P均<0.001)。在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NSTEMI仍是住院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OR=0.50,95%CI0.40~0.63,P<0.001)。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中,NSTEMI的患者比例在2004至201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N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低于STEMI患者,二者死亡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医院死亡率 患病率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急性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 被引量:37
14
作者 赵迎新 +6 位作者 曹政 傅向华 聂斌 刘宇扬 郭永和 成万钧 贾德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531-1534,共4页
目的观察接受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患者术后急性桡动脉闭塞(RAO)的发生率,并探讨影响患者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 RAO 的相关因素。方法 7215例行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 RAO 分为正常组和 RAO 组,通过多因素 Logis... 目的观察接受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患者术后急性桡动脉闭塞(RAO)的发生率,并探讨影响患者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 RAO 的相关因素。方法 7215例行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 RAO 分为正常组和 RAO 组,通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RAO 的危险因素。结果 7215例患者中共有68例患者术后发生急性桡动脉闭塞(0.94%),与正常组相比,RAO组患者中女性、糖尿病和既往曾行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患者的比例较高,RAO 组术中平均肝素用量明显低于正常组(3723 IU±556 IU vs 7603 IU±1533 IU,P<0.01),术后压迫时间长于正常组(103.8min±23.3 min vs 87.7 min±31.2 min,P=0.02),而亲水涂层鞘管的应用比例要低于正常组,且RAO 组患者应用7 F 动脉鞘的比例较高(11.8%vs 1.8%,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术中选择7 F 动脉鞘管、肝素用量偏低、术后压迫桡动脉时间过长及使用非亲水涂层动脉鞘是影响 RA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术中选择尺寸合适的动脉鞘管、足够强度的抗凝治疗、避免术后过长时间的压迫止血以及选用亲水涂层动脉鞘管有利于减少 RAO 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桡动脉闭塞 亲水涂层动脉鞘
原文传递
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5
作者 胡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8-329,共2页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心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体内集结的状态,主要组成包括肥胖、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等。MS具有普遍流行性和较高的患病率。
关键词 代谢疾病 肥胖症 心血管疾病 葡萄糖代谢障碍 血脂异常 高血压
下载PDF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第九版抗栓治疗及血栓预防指南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最新进展 被引量:38
16
作者 杨士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3期33-37,共5页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thromboembolism,VTE) 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落venous��thrombosis,DVT) 和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近 日,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merican��College��of��Chest��Physicians,ACCP)在Chest...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thromboembolism,VTE) 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落venous��thrombosis,DVT) 和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近 日,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merican��College��of��Chest��Physicians,ACCP)在Chest 杂志上公布了第9 版《抗栓治疗及血栓预防指南》(ACCP-9)[1-4]。此版指南在第8 版基础上,结合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抗栓治疗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推荐。本文将结合CCP-9 对VTE 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患者 抗栓治疗 预防指南 低分子量肝素 DVT 疾病 出血风险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溶栓治疗 VTE 栓塞性 胸科 最新进展 医师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下载PDF
蝴蝶兰组培中pH和温度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被引量:33
17
作者 赵伶俐 葛红 +3 位作者 范崇辉 印芳 李秋香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73-1376,共4页
以蝴蝶兰R4品种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pH培养基、培养温度对褐化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影响以及褐化率与PPO、总酚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培养基pH6.5或培养温度20℃时外植体褐化率最低。在相同温度(25℃)下,PPO活性、... 以蝴蝶兰R4品种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pH培养基、培养温度对褐化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影响以及褐化率与PPO、总酚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培养基pH6.5或培养温度20℃时外植体褐化率最低。在相同温度(25℃)下,PPO活性、总酚含量高低并不与pH值大小成正比,且褐化率与PPO无显著相关性,pH5.0时,褐化率与总酚含量显著相关;在相同pH(6.0)下,温度越高,褐化率越高,PPO活性越强,总酚含量越高,且20℃下,褐化率与PPO、总酚含量分别达到极显著、显著相关,30℃下,褐化率与总酚含量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褐化 PH 温度
下载PDF
批阅三载 增删十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诞生记 被引量:37
18
作者 贾德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0年第4期20-21,共2页
自2007年受卫生部政法司委托,拟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2010年正式颁布,历时三年时间。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所作修改不下十余次,其过程可谓是百转千回,至今历历在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发布的报告,心脏病目前已经成... 自2007年受卫生部政法司委托,拟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2010年正式颁布,历时三年时间。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所作修改不下十余次,其过程可谓是百转千回,至今历历在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发布的报告,心脏病目前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诊断标准 冠心病诊断 制定过程 心肌梗死 心血管病学 标准制定 卫生部 可操作性 先进性
下载PDF
2011年美国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解读与实践 被引量:36
19
作者 杨士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5期100-107,共8页
当今医学的发展,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医学本身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层出不穷,解决了许多以往无法克服的难题,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例如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建立使急性... 当今医学的发展,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医学本身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层出不穷,解决了许多以往无法克服的难题,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例如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建立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由30%降至15%,静脉溶栓开展之后又降至10%以下,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tuminalcoronary angioplasty,PTCA)的应用使死亡率进一步下降至5%左右。这是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另一方面,许多根据经验或推理认为正确的治疗并没有经过循证医学的检验,即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治疗有效,有些甚至有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S 心肌梗死 冠脉造影术 不稳定型心绞痛 治疗指南 PCI β-受体阻滞剂 抗心律失常药 氯吡格雷 左前降支 血管病变 负荷试验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证据水平 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 CABG 无创检查 ST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常规止血与器械止血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5
20
作者 杨清 +3 位作者 聂斌 刘晓丽 成万钧 王建龙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0-723,共4页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检查与治疗(TRI)术后常规弹力绷带加压止血、专用桡动脉板式止血器和气囊加压式止血器3种方法在止血效果、预防穿刺血管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连续入选行TRI的3000例患者随机分入常规弹力绷带加压...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检查与治疗(TRI)术后常规弹力绷带加压止血、专用桡动脉板式止血器和气囊加压式止血器3种方法在止血效果、预防穿刺血管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连续入选行TRI的3000例患者随机分入常规弹力绷带加压止血组(ER组)、板式止血器组(TB组)和气囊加压式止血器组(TR组),最终合格入选研究的患者ER组963例,TB组976例,TR组971例.入选标准:Allen试验阳性;初次行TRI;成功置入6 F桡动脉鞘管.主要研究终点为住院期间术后桡动脉血管并发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桡动脉止血时间、纤维组织增生情况、患者舒适度.结果 ER组、TB组、TR组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7%、10.6%、10.7%,P=0.262).3组桡动脉闭塞发生率总体存在差异(P=0.049),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女性、低体重、手术时间、穿刺次数是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与ER组比较,TB组、TR组止血时间较短[(274±57)min、(265±61)min比(332±54)min,均P<0.001],术后穿刺部位纤维硬结发生率较低(8.8%、7.9%比13.6%,均P<0.001).术后患者舒适度TB组、TR组明显优于ER组(均P<0.001).结论 常规弹力绷带和桡动脉专用止血器械均安全有效,但后者止血时间更短、患者舒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桡动脉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