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R模型的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预警研究 被引量:67
1
作者 徐浩田 周林 成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8264-8274,共11页
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是辽河流域主要的湿地保护区域。选取1995年、2000年、2005年、2009年和2014年TM影像作为研究的数据源,在3S技术平台支撑下构建了凌河口湿地空间信息数据库,获取了5个时期的景观格局指数。运用PSR数学模型,从压力... 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是辽河流域主要的湿地保护区域。选取1995年、2000年、2005年、2009年和2014年TM影像作为研究的数据源,在3S技术平台支撑下构建了凌河口湿地空间信息数据库,获取了5个时期的景观格局指数。运用PSR数学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选取10个评价指数,构建了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方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指数,应用逻辑斯蒂增长模型(Logistic growth model)对各个单项指标进行单因子评价,最后用计算CEI的综合评价法对5个时期湿地的生态健康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5年、2000年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为0.642、0.617,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状态为比较健康;2005年、2009年和2014年生态健康指数为0.524、0.436和0.405,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应及时采取措施对该研究区进行生态系统保护。最后通过选取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预测模型,构建凌河口湿地生态健康预测模型GM(1,1),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发现灰色绝对关联度、后验差比值和小误差概率的精度检验等级均为一级,预测模型精度较为理想,因此采用GM(1,1)模型对凌河口湿地进行生态系统健康预测研究。预测结果表明:未来20年的湿地生态健康值分别为:0.357、0.321、0.291、0.267,研究区处于一般病态,并有向病态发展的趋势,生态健康面临愈来愈严重的威胁,对湿地进行保护和管理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R模型 健康评价 灰色系统预测 凌河口湿地
下载PDF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扎龙湿地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59
2
作者 周林 许士国 孙万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0-245,共6页
湿地水环境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将灰色聚类法应用到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适合于湿地的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为依据,污染程度共分为5个等级.利用白化权函数描述水质分级界限,利用... 湿地水环境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将灰色聚类法应用到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适合于湿地的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为依据,污染程度共分为5个等级.利用白化权函数描述水质分级界限,利用倒数法确定聚类权,构建了综合评判灰色数学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扎龙湿地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评价结果证实,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系列上,扎龙湿地水环境污染都比较严重.这种污染主要是由缺水型污染、超标型污染和内源型污染三者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缺水是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龙湿地 水环境质量 灰色聚类法 综合评价 成因
下载PDF
扎龙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安全阈值的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周林 许士国 +1 位作者 李青山 刘大庆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45-851,共7页
在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内涵剖析的基础上,将生态环境需水量分为存量(蓄水量)与通量(耗水量)两个部分。提出了基于生态水面法的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应用该方法对扎龙湿地长序列水面面积数据进行了频率分析,再与湿地生态系统... 在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内涵剖析的基础上,将生态环境需水量分为存量(蓄水量)与通量(耗水量)两个部分。提出了基于生态水面法的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模型。应用该方法对扎龙湿地长序列水面面积数据进行了频率分析,再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对照分析,确定生态水面系数,得出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安全阈值。安全阈值分为:最小、中等、理想三个级别,分别计算全年月均最小存量、中等存量和理想存量;全年最小通量、中等通量和理想通量,并分别给出了逐月需水过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扎龙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变化过程符合当地的自然水文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龙湿地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 生态水面法 生态系统健康 存量 通量
下载PDF
模糊数学在湿地水质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周林 高云彪 许士国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8,共4页
 本研究中将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引入到湿地水质评价中.参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把水质的污染程度分为5个级别,运用统计学法进行参评因子的遴选,正确地选择了隶属函数和各参评因子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湿地水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本研究中将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引入到湿地水质评价中.参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把水质的污染程度分为5个级别,运用统计学法进行参评因子的遴选,正确地选择了隶属函数和各参评因子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湿地水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以扎龙湿地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湿地水质评价 权重 隶属度
下载PDF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扎龙湿地健康水循环评价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周林 许士国 孙万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5-213,共9页
在剖析湿地健康水循环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湿地健康水循环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并运用此模型构建湿地健康水循环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探索了压力与湿地健康水循环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有利于湿地管理工... 在剖析湿地健康水循环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湿地健康水循环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并运用此模型构建湿地健康水循环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探索了压力与湿地健康水循环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有利于湿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湿地健康水循环评价模型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各指标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根据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选取9个评价指标,提出了5级评价标准,对扎龙湿地8年的湿地水循环状况进行了评价,明确各年的健康状况及限制因子。评价结果与实际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评价结果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R模型 扎龙湿地 健康水循环 指标体系 评价
下载PDF
灰色聚类法在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周林 谢立群 +1 位作者 周林 高振东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4-598,共5页
将灰色聚类法应用到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旨在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适合于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体系。把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划分为6个级别,其阈值参照中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和湿地富营养化的特点。利用灰类白化权函数描述水... 将灰色聚类法应用到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旨在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适合于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体系。把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划分为6个级别,其阈值参照中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和湿地富营养化的特点。利用灰类白化权函数描述水体富营养化分级界限,正确地选择了各参评指标对于各等级的聚类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灰色聚类法综合评判模型。并以扎龙湿地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分析,验证了此模型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聚类法 湿地富营养化 评价 聚类权
下载PDF
辽宁浑河流域不同土地类型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氮、磷流失特征 被引量:28
7
作者 周林 郝利朋 孙中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7-742,共6页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试验方法,研究了辽宁浑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在地表径流和壤中流中所产生的氮、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1)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氮、磷流失特征差异显著,地表径流氮、磷输出浓度均表现为降雨初期较高而后逐渐趋于...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试验方法,研究了辽宁浑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在地表径流和壤中流中所产生的氮、磷流失特征。结果表明,(1)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氮、磷流失特征差异显著,地表径流氮、磷输出浓度均表现为降雨初期较高而后逐渐趋于稳定的特征;壤中流氮、磷输出浓度在整个径流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2)在整个降雨径流过程中,耕地与草地氮、磷流失均以地表径流为主,随壤中流流失的氮、磷占输出量的比例较小。(3)耕地与草地中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氮、磷流失差异表明,土壤的水分下渗滤减机制对氮、磷流失具有很大的削减作用,草地中对总磷的削减作用尤为显著,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模拟降雨 养分流失 土地利用类型 地表径流 壤中流
下载PDF
扎龙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周林 许士国 孙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7-171,共5页
扎龙湿地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调蓄洪水、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旅游服务、调节局地气候、补充地下水等。近50多年来,在人类活动和区域气候的相互作用下,扎龙湿地生态特征发生负面变化。具体表现如下:... 扎龙湿地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调蓄洪水、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旅游服务、调节局地气候、补充地下水等。近50多年来,在人类活动和区域气候的相互作用下,扎龙湿地生态特征发生负面变化。具体表现如下:水资源严重不足;水环境恶劣、水体净化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及生产能力的不可持续性;调蓄洪水能力降低等。为了阻止湿地的进一步退化,针对湿地的退化原因,提出了恢复湿地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特征 负面变化 恢复对策
下载PDF
沉水植物腐解对人工湿地水质的持续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周林 李颖卓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9-123,129,共6页
为研究石佛寺人工湿地主要沉水植物穗状狐尾藻、金鱼藻、眼子菜和黑藻腐解对水质的持续影响,进行室内腐解模拟桶装试验。为了对比加底泥与不加底泥以及不同生物量在沉水植物腐解过程中对水体的影响,每种沉水植物进行3例桶装试验,为两组... 为研究石佛寺人工湿地主要沉水植物穗状狐尾藻、金鱼藻、眼子菜和黑藻腐解对水质的持续影响,进行室内腐解模拟桶装试验。为了对比加底泥与不加底泥以及不同生物量在沉水植物腐解过程中对水体的影响,每种沉水植物进行3例桶装试验,为两组对照试验。监测指标有:温度、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Cr)、总氮、总磷。结果表明:(1)随着4种植物的腐解DO先升高后降低,处于低水平的时间相对较长,会影响水体中需氧生物的生存。(2)4种植物腐解过程中均会向水体中释放含氮、含磷物质和有机物,生物量越大向水体中释放的越多。(3)4种植物腐解后一部分含氮物质和含磷物质会进入底泥,底泥中磷的再释放是水中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内源。(4)4种沉水植物腐解对水体中有机物的影响是短期的,即初期上覆水体中含量高,待残体分解沉降后,CODCr浓度均小于1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佛寺人工湿地 沉水植物 腐解 水质 二次污染
下载PDF
石佛寺水库二维水动力及水质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胡艳海 周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8,共8页
石佛寺水库位于辽河干流,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以石佛寺水库为研究对象,基于MIKE21软件的二维水动力模块和水生态模块,对水库生态系统内物理、化学、生物反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以为水库水环境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首先,通过实测数... 石佛寺水库位于辽河干流,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以石佛寺水库为研究对象,基于MIKE21软件的二维水动力模块和水生态模块,对水库生态系统内物理、化学、生物反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以为水库水环境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首先,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确定了石佛寺水库二维水动力和水质模型的有效性;然后,运用该模型模拟分析了汛期和非汛期两种工况下的水动力情况,并以水库水动力条件为基础,分析了溶解氧、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6项水质指标的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来水量是影响水库水动力的主要因素;库区内水体流动性良好、无回流区,有利于水体的交换以及污染物的去除;辽河水流经水库后逐级得到了净化,且净化效果在汛期优于非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水质 水动力条件 数值模拟 石佛寺水库 辽河
下载PDF
6种水生植物腐烂过程中水质理化指标的变化室内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林 赵言稳 关秀婷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2-839,共8页
为了研究各类水生植物腐烂过程中产生的营养盐对石佛寺人工湿地水体水质的持续影响,在室内模拟4类6种水生植物[漂浮植物槐叶苹(Salvinia natans)、浮水植物丘角菱(Trapa japonica)、挺水植物水烛(Typha angustifolia)和荷花(Nelumbo nuc... 为了研究各类水生植物腐烂过程中产生的营养盐对石佛寺人工湿地水体水质的持续影响,在室内模拟4类6种水生植物[漂浮植物槐叶苹(Salvinia natans)、浮水植物丘角菱(Trapa japonica)、挺水植物水烛(Typha angustifolia)和荷花(Nelumbo nucifera)、沉水植物选择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的腐烂过程。漂浮植物和浮水植物组、挺水植物组、沉水植物组都进行了加底泥与不加底泥实验,沉水植物组同时还进行了不同生物量植物腐烂过程对比研究。测定的指标包括水温、水体p H和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化学需氧量含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以及底泥的全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漂浮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最易腐烂,挺水植物相对腐烂较慢,沉水植物腐烂、分解最彻底,植物生物量越大,其腐烂时释放的营养物质越多;放置同类植物实验桶内水的p H变化规律相同,加底泥与否不影响水的p H变化规律,挺水植物实验组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变化规律与其它实验组不同,主要与植物内部结构组织有关;挺水植物在腐烂过程中,释放有机物的过程最漫长,且释放量较大,底泥不影响水中总氮含量的变化规律,但影响水中总氮的含量;在漂浮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腐烂过程中,其向水中释放磷的速率高于沉水植物,是否加底泥和植物生物量能影响水中总磷含量,磷在水体和底泥之间存在明显的吸附、沉淀和迁移现象。在湖泊管理过程中,应减少向湖泊系统中输入过多的能量,及时清理湖中的底泥,以避免造成水体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腐烂 营养盐 水质
原文传递
不同生长期水生植物对湿地沉积物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关秀婷 周林 成遣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7,共8页
为了研究水生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湿地沉积物中有机质(OM)、氮(TN)、磷(TP)含量变化的影响,以石佛寺人工湿地为研究背景,连续3年(2013~2015年)采集4种水生植物(荷花、蒲草、芦苇、沉水与浮叶植物的混合)区域中同一点的表层底泥,并测出... 为了研究水生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湿地沉积物中有机质(OM)、氮(TN)、磷(TP)含量变化的影响,以石佛寺人工湿地为研究背景,连续3年(2013~2015年)采集4种水生植物(荷花、蒲草、芦苇、沉水与浮叶植物的混合)区域中同一点的表层底泥,并测出底泥中OM、TN、TP 3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计算3年含量的平均值,对底泥中3种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进行整体分析与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在植物的芽叶期,受植物快速生长的影响,沉积物中3种营养物质含量均减少;花果期,受雨洪的影响,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减少,氮和磷含量变化不稳定;果谢期,受植物腐解的影响,沉积物中3种营养物质的变化趋势是增加的,但整体含量最低;死腐期,沉积物中营养物质含量增加。温度对于沉积物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植物生发育的影响,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以及微生物的反作用。植株体的腐解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仅是在植物的死亡腐解期存在。荷花对于湿地沉积物中3种各营养物质的净化效果最佳,对有机质、氮、磷含量的净化率最高可达77.3%、64.8%、47.5%,蒲草的净化效果较差,对沉积物中磷含量的净化率最低,是39.1%。总体说,水生植物对于沉积物中3种营养物质含量的净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湿地沉积物 营养物质 变化影响
下载PDF
几种水生植物对湿地底泥中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林 关秀婷 王铁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8-284,共7页
采集石佛寺人工湿地5种不同植物区域(空白区域、荷花区域、芦苇区域、蒲草区域、沉水和浮叶植物混合区域)中指定点域的湿地底泥,测出底泥中OM、TN、TP这3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并进行其含量变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湿地底泥中营养物质... 采集石佛寺人工湿地5种不同植物区域(空白区域、荷花区域、芦苇区域、蒲草区域、沉水和浮叶植物混合区域)中指定点域的湿地底泥,测出底泥中OM、TN、TP这3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并进行其含量变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湿地底泥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因素有微生物因素、外源污染因素和水生植物因素。3种因素对于底泥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在不同的植物生长期内各不相同。在植物快速生长发育时期,底泥中营养物质受到植物生长吸收的影响最大;在植物平稳生长期,底泥中营养物质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最大;在植物死亡腐解期,底泥中营养物质受到植物腐解因素的影响最大。不同的温度,对于微生物的影响不同,进而影响底泥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综合以上结论可知底泥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受植物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湿地底泥 营养物质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遥感影像的湿地覆被监督分类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周林 姚雪 +1 位作者 王鹤翔 张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2-67,共6页
基于监督分类法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普遍应用,首先将研究区分为水体、养殖塘、碱蓬、芦苇、水田、滩地、居民点、其他等8个类型,然后采用辽宁省双台子河口湿地2014-05-26的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运用ENVI提供的常用的监督分类方法——... 基于监督分类法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普遍应用,首先将研究区分为水体、养殖塘、碱蓬、芦苇、水田、滩地、居民点、其他等8个类型,然后采用辽宁省双台子河口湿地2014-05-26的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运用ENVI提供的常用的监督分类方法——最大似然法对研究区的遥感影像进行湿地覆被分类研究,并将研究区2014-05-18的ETM+影像的分类结果与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利用混淆矩阵分别对不同影像的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比较了两者的准确程度。结果表明:Landsat-8OLI影像的分类总体精度达到了92.25%,比Landsat-7ETM+影像分类总体精度高11.46%,能够更好的进行湿地覆被信息提取,同时验证了基于Landsat-8遥感影像湿地覆被分类的可行性,扩充了Landsat-8遥感影像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覆被 Landsat-8 覆被监督分类 最大似然法
下载PDF
芦苇湿地生态功能及恢复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芦晓峰 苏芳莉 +1 位作者 周林 王铁良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8,共6页
采用"3S"技术对中国两大国家级天然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湿地双台河口湿地及扎龙湿地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分析芦苇湿地的生态功能和退化程度,并提出了芦苇湿地生态恢复的措施。研究成果对促进芦苇湿地生态恢复,探明不同... 采用"3S"技术对中国两大国家级天然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湿地双台河口湿地及扎龙湿地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分析芦苇湿地的生态功能和退化程度,并提出了芦苇湿地生态恢复的措施。研究成果对促进芦苇湿地生态恢复,探明不同类型芦苇湿地生态恢复措施,遏制湿地退化,维护湿地生态环境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湿地 生态环境 生态功能 措施
下载PDF
不同生活型植物腐解过程对人工湿地水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林 赵言稳 芦晓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4-670,共7页
为探讨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腐解对石佛寺人工湿地水体水质的持续影响,在室内模拟3种生活型(浮叶型、挺水型和沉水型)6种水生植物(槐叶苹Salvinia natans和丘角菱Trapa japonica;蒲草Typha angustifolia和荷花Nelumbo nucifera;穗状狐尾藻... 为探讨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腐解对石佛寺人工湿地水体水质的持续影响,在室内模拟3种生活型(浮叶型、挺水型和沉水型)6种水生植物(槐叶苹Salvinia natans和丘角菱Trapa japonica;蒲草Typha angustifolia和荷花Nelumbo nucifera;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的腐解过程,研究植物类型、生物量以及底泥对营养盐释放过程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最易腐解,而挺水植物腐解最慢,沉水植物腐解最彻底,且生物量越大释放的营养物质越多;(2)同生活型植物之间p H值的变化具有很强的相关性(r>0.826,P<0.05),且底泥不影响p H的变化趋势,DO变化趋势因生活型不同存在明显差异;(3)挺水植物有机物释放过程较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漫长,氮和碳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底泥不影响水中氮的变化趋势,但对水中氮的浓度高低有影响;(4)浮叶植物组和挺水植物组磷的释放速率高于沉水植物,水体中磷浓度的高低与底泥和植物生物量有关,磷在水体和底泥存在明显吸附沉淀和迁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不同生活型 水生植物 腐解 水质
下载PDF
石佛寺人工湿地对周围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林 高宇龙 +1 位作者 党连双 王修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4-591,共8页
为了研究石佛寺人工湿地对周围气候的影响,利用石佛寺人工湿地内部、周围及较远处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资料,分析石佛寺人工湿地建成前后周围地区各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以及各站点四季和代表月的逐日温湿度... 为了研究石佛寺人工湿地对周围气候的影响,利用石佛寺人工湿地内部、周围及较远处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资料,分析石佛寺人工湿地建成前后周围地区各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以及各站点四季和代表月的逐日温湿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年均增加22mm,建湿地后的多年平均及夏秋两季的降水量比建湿地前明显增加;年平均气温呈缓慢下降趋势,年均下降0.2℃,多年平均及四季的平均温度均比建湿地前降低;年平均相对湿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春、秋两季相对湿度在建湿地后增加明显,增幅分别为0.55%和2.26%;年平均风速呈下降趋势,夏季在建湿地后减小明显。月代表法亦说明新城子站受湿地小气候影响大,对较远的沈阳站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佛寺人工湿地 建湿地前后 小气候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伙房水库水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18
作者 马玲玲 周林 王铁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7-640,共4页
选取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作为学习样本,建立了水质综合评价的3层BP神经网络模型,选取溶解氧、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6个指标为评价因子,在MATLAB平台中对大伙房水库7个主要监测断面进行水质综合... 选取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作为学习样本,建立了水质综合评价的3层BP神经网络模型,选取溶解氧、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6个指标为评价因子,在MATLAB平台中对大伙房水库7个主要监测断面进行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入库河流中,浑河和苏子河水质级别为Ⅲ级,污染较严重,主要为氮素污染,社河断面水质虽为Ⅱ级,但有接近Ⅲ级的风险。库区内各断面及出库口水质均为Ⅱ级,总体水质较好,但总氮含量仍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水质评价 水污染 大伙房水库
下载PDF
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功能区划分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林 徐浩田 张静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3-407,共5页
以1995年、2000年、2005年、2009年和2014年的TM影像为数据源,对辽宁省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景观进行遥感分类,提取出8种景观类型的信息,得到其总面积及斑块数量,计算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斑块密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定量分析凌河口... 以1995年、2000年、2005年、2009年和2014年的TM影像为数据源,对辽宁省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景观进行遥感分类,提取出8种景观类型的信息,得到其总面积及斑块数量,计算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斑块密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定量分析凌河口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根据人与生物圈计划(Man and the Biosphere Programme,MAB)提出的保护区功能区划分原则,结合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及湿地的实际状况,对凌河口保护区进行了功能区划分。结果表明,受人类活动影响,与1995年相比,2005年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加重;与2005年相比,2014年,由于对研究区湿地加强了保护,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稍减轻;划分出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305.88 km^2)、缓冲区(268.28 km^2)和实验区(261.59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河口湿地 自然保护区 景观破碎化 功能区划分
原文传递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浑河水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林 赵崭 +1 位作者 孙佳竹 邢旭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3-166,共4页
流经一座城市的河水质量的优劣直接反映了城市环境发展水平的高低。将模糊模式识别应用到河流水质评价中,能客观合理地评价河水的污染程度,精确地反映了水环境质量的状况。根据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共选取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化学... 流经一座城市的河水质量的优劣直接反映了城市环境发展水平的高低。将模糊模式识别应用到河流水质评价中,能客观合理地评价河水的污染程度,精确地反映了水环境质量的状况。根据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共选取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氨氮等7个评价指标。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依据,污染程度分为Ⅰ,Ⅱ,Ⅲ,Ⅳ,Ⅴ级。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确定,构建了水质评价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对浑河2006—2009年每年监测到的2月,4月,7月,8月,10月,12月份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浑河污染比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式识别 浑河 水质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