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L联合角色模拟在留学生骨科实习课教学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袁伟 赵鑫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5期45-47,共3页
目的观察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联合角色模拟教学法在留学生骨科实习课教学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8年4月于本院骨科课间实习的80名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A组中采用CBL联合角色模拟的教学方法,B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 目的观察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联合角色模拟教学法在留学生骨科实习课教学中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8年4月于本院骨科课间实习的80名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A组中采用CBL联合角色模拟的教学方法,B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和满意度问卷评价。结果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后,在教学结束的考核中,A组同学的成绩优于B组的同学,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问卷调查中,A组的各个项目的满意人数都要多于B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联合角色模拟教学法能够在留学生骨科实习课教学中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角色模拟 骨科 实习教学 满意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前后联合入路重建带及重建钢板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林 张伟 +3 位作者 时珂 韩安平 韩壮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0-684,共5页
目的通过与重建钢板比较,探讨前后联合入路采用重建带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15年1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符合选择标准的39例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重建带内固定(试验组... 目的通过与重建钢板比较,探讨前后联合入路采用重建带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15年1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符合选择标准的39例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重建带内固定(试验组),19例重建钢板内固定(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入院时间、骨折类型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重建钢板及重建带塑形次数及塑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VAS评分、髋关节功能Merled’Aubigne-Postel评分,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复查X线片,参照Matta标准测量骨折移位距离以评价骨折复位以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塑形次数、塑形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均获随访,试验组随访时间为12-29个月,平均21.1个月;对照组12-27个月,平均20.5个月。两组术后7 d及6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6个月时低于7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髋关节功能Merled’Aubigne-Postel评分为(15.950±1.504)分,与对照组(15.895±1.62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0,P=0.913)。术后试验组骨折移位(0.750±1.070)mm,对照组为(0.842±1.068)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9,P=0.789)。X线片复查示,两组骨折均愈合,试验组愈合时间为(16.10±2.07)周,对照组为(15.84±2.1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2,P=0.075)。结论前后联合入路采用重建带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疗效与重建钢板相似,但术中塑形次数及时间以及X线透视次数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复杂骨折 前后联合入路 重建带 重建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降钙素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降钙素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4期)、MEDLINE(1966~2009.11)、EMBASE(1988~2009.11)、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1986~2009.11),并手工检索... [目的]系统评价降钙素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4期)、MEDLINE(1966~2009.11)、EMBASE(1988~2009.11)、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1986~2009.11),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收集降钙素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4篇随机对照试验,共147例病人。降钙素与安慰剂对腰椎管狭窄症的疼痛缓解二分变量结果[OR 1.06,95%CI(0.46,2.45)]和VAS改善的连续性数据结果[OR 0.74,95%CI(-0.31,1.79)]均无统计学差异。降钙素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最大行走距离二分变量结果[OR 3.10,95%CI(0.80,12.09)]及连续变量结果[OR 9.32,95%CI(-28.02,46,66)]均显示没有统计学差异。而生命质量各研究的评价方式不一,未能进行Meta-分析。[结论]本研究没有得到降钙素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有效的证据,需要进一步开展设计良好、方法学质量更高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降钙素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降钙素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3D打印结合计算机辅助导航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袁伟 +1 位作者 夏茂盛 朱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4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计算机导航模拟技术在骨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住院医生随机分组,每组20人,两组用同一教师进行授课、演示。以腰椎骨折为示范病例,利用影像资料打印等比例3D模型。实验组在教师授课演示后,采用计算机导...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计算机导航模拟技术在骨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住院医生随机分组,每组20人,两组用同一教师进行授课、演示。以腰椎骨折为示范病例,利用影像资料打印等比例3D模型。实验组在教师授课演示后,采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对3D模型进行模拟椎弓根螺钉置入操作,每人6次;对照组采用徒手对3D模型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操作,每人6次。操作结束后对每人进行问卷调查与考核。结果实验组置钉准确度和置钉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教学方法评价实验组(94.2±5.4)分,对照组(86.3±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教师评价实验组(93.5±6.0)分,对照组(90.4±4.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课程感兴趣的百分比实验组90%,对照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操作考核指标实验组(91.1±5.2)分,对照组为(84.6±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培训评价和考核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规培医生的学习兴趣,对课程反响较好。通过多次反复的练习让规培医生快速掌握指定操作,提高动手能力。计算机辅助导航让规培医生操作更规范、置钉时间更短、螺钉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导航 培训 骨科 教学 仿真模拟
下载PDF
转移性骨肿瘤患者抗肿瘤药物不良事件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亮 宫建 +5 位作者 郑刚 于嵩 王远鹤 王刚 李福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1-393,共3页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转移性骨肿瘤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4年沈阳地区4家医院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不...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转移性骨肿瘤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转移性骨肿瘤患者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4年沈阳地区4家医院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一般情况、所涉及的抗肿瘤药物及药物剂型、所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分布。结果发生抗肿瘤药物不良事件的例数为8 242例,累计不良事件30 122例次,其中男性占61.64%,女性占38.36%;45~64岁的患者构成比为47.00%,≥45岁患者构成比为74.99%;不良事件构成比最高的药物类别为其他抗肿瘤药物及辅助治疗药,占39.91%;注射剂的比例最大,占95.43%;不良事件最多涉及到的器官或系统是消化系统,占22.63%。结论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使用抗肿瘤药物导致不良事件的药物流行病学调查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转移 不良事件 药物流行病 抗肿瘤药物
原文传递
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亮 宫建 +4 位作者 李福生 郑刚 王远鹤 王刚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0期1-2,4,共3页
目的分析沈阳地区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原发性骨肿瘤的诊疗与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2014年沈阳市4家医院的骨肿瘤住院患者的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原发性骨肿瘤患者837例,其中良性骨肿瘤患者370例,... 目的分析沈阳地区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原发性骨肿瘤的诊疗与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2014年沈阳市4家医院的骨肿瘤住院患者的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原发性骨肿瘤患者837例,其中良性骨肿瘤患者370例,中间型骨肿瘤患者14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327例;男性患者472例,女性患者365例;20岁以下的患者226例,21~45岁的患者292例,46~65岁的患者219例,66岁以上的患者100例。结论沈阳地区原发性骨肿瘤住院患者的构成比男性高于女性,好发年龄段为中青年人群,原发性良性骨肿瘤构成比高于恶性骨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软骨瘤 骨巨细胞瘤 骨肉瘤 诊断标准
下载PDF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与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悦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770-775,共6页
目的 系统评价后外侧融合与后路椎体间融合两种融合方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1期)、Medline(1966~2012.3)、EMBASE(1988~2012.3)、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 目的 系统评价后外侧融合与后路椎体间融合两种融合方式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1期)、Medline(1966~2012.3)、EMBASE(1988~2012.3)、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1986~2012.4),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收集后外侧融合与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4篇随机对照试验,共329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后路椎间融合组术中及术后24h总出血量明显少于后外侧融合组【加权均数差值(WMD)320.03,95%CI241.26~39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001)。后路椎间融合组融合率高于后外侧融合组(OR0.41,95%C10.19~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后路椎间融合组对腰背痛缓解优于后外侧融合组(WMD0.43,95%C10.10~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WMD2.86,95%CI-0.56~6.26)、术后腿痛视觉疼痛评分(WMD0.34,95%CI-0.11~0.79)、术后腰椎前凸角度(WMD-2.43,95%CI-5.42~0.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后路椎间融合组较后外侧融合组有更高的融合率,能更好的缓解腰部疼痛,且术中及术后24h内总出血量少。但仍需要设计良好、方法学质量更高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拄融合术 后外侧融合 后路椎体间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 META分析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在脊柱矫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仁义 袁伟 +2 位作者 谭跃龙 朱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99-600,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矫形手术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的结果及对体感诱发电位(SEP)产生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方法对31例脊柱侧凸及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术中以SEP波幅下降大于50%和(或)潜伏期延长超过10%为异常标准。结果:2例... 目的:探讨脊柱矫形手术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的结果及对体感诱发电位(SEP)产生的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方法对31例脊柱侧凸及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治疗,术中以SEP波幅下降大于50%和(或)潜伏期延长超过10%为异常标准。结果:2例患者术中出现SEP潜伏期延长超过10%或波幅下降大于50%,术后无神经学症状。6例患者术前有神经学症状,术中SEP波形不理想,术后无神经学症状加重。23例患者术中SEP波形稳定,术后无神经学症状。结论:术中SEP监测敏感性较高,可作为脊髓功能监测的重要方法,应仔细分析其术中变化的原因并作出正确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外科学 脊柱后凸 外科学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手术期间 @脊柱矫 形手术
下载PDF
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临床特征的初步分析
9
作者 王亮 宫建 +6 位作者 郑刚 纪忠杰 郑雅允 李福生 王远鹤 王刚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7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转移性骨肿瘤的诊疗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2014年沈阳地区4家医院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转移性骨肿瘤患者11238例,男性患者占61.91%,女性患者...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转移性骨肿瘤的诊疗与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2014年沈阳地区4家医院的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转移性骨肿瘤患者11238例,男性患者占61.91%,女性患者占38.09%;原发肿瘤来源最多的是肺癌(33.42%),转移方式以多发性转移为主(69.96%),转移部位以脊椎为主(43.12%)。结论沈阳地区转移性骨肿瘤患者构成比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脊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转移 肺癌 脊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