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年中国13家教学医院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6
1
作者 陈宏斌 +22 位作者 王辉 曹彬 徐修礼 褚云卓 胡志东 卓超 胡必杰 刘文恩 廖康 张嵘 曾吉 王勇 罗燕萍 王占伟 刘颖梅 陈潇 田彬 苏丹红 邹明祥 郭鹏豪 宏伟 金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3-212,共10页
目的调查中国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全国13家教学医院血流感染(BSI)、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和院内获得性腹腔感染(IAI)患者标本的非重复病原菌及患者病例资料。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 目的调查中国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全国13家教学医院血流感染(BSI)、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和院内获得性腹腔感染(IAI)患者标本的非重复病原菌及患者病例资料。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常用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数据输入WHONET5.6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2011年1-12月收集各医院分离细菌共210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88株(23.2%),革兰阴性菌1615株(76.8%)。致BSI的前3位病原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31.0%,243/784)、肺炎克雷伯菌(14.8%,116/78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0.6%,83/784);引起HAP的前3位病原菌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24.2%,158/652)、铜绿假单胞菌(23.0%,150/652)和肺炎克雷伯菌(16.4%,107/652);引起IAI的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4.3%,229/667)、屎肠球菌(13.3%,89/667)和肺炎克雷伯菌(9.6%,64/66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发生率分别为64.4%和78.1%。替加环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对葡萄球菌属细菌保持100%敏感率。HAP中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SI和IAI。替加环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保持100%的敏感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发生率分别为64.3%、38.3%。对肠杆菌科细菌而言,敏感率较高的抗生素依次为替加环素(92.3%-100%)(除奇异变形杆菌外)、美罗培南(87.5%-100%)、亚胺培南(87.5%-100%)(除摩根摩根菌外)、阿米卡星(87.5%-100%)、多黏菌素B(75%-100%)(除黏质沙雷菌、奇异变形杆菌和摩根摩根菌外)、头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感染 细菌耐药监测 多重耐药菌
原文传递
2009年中国13家教学医院院内感染病原菌的抗生素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85
2
作者 杨启文 王辉 +26 位作者 徐英 陈民钧 苏丹虹 胡志东 廖康 曾吉 王勇 曹彬 褚云卓 张嵘 刘文恩 宁永忠 徐修礼 卓超 田彬 陈冬梅 熊艳 李平 刘颖梅 年华 李丽红 邹明祥 谢红梅 杨佩红 孙宏莉 谢秀丽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2-430,共9页
目的监测2009年我国不同地区13家教学医院院内获得病原菌的分布和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来自13家医院院内BSI、HAP和IAI患者标本的病原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等抗菌药物的MIC值,数据输入WHONET5.... 目的监测2009年我国不同地区13家教学医院院内获得病原菌的分布和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来自13家医院院内BSI、HAP和IAI患者标本的病原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等抗菌药物的MIC值,数据输入WHONET5.6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收集到2502株病原菌。引起BSI的前3位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7.1%(285/105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6%(133/1052)]和肺炎克雷伯菌[10.8%(114/1052)];引起HAP的前3位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28.8%(226/785)]、铜绿假单胞菌[16.1%(126/785)]和肺炎克雷伯菌[14.6%(115/785)];而IAI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31.0%(206/665)]、肺炎克雷伯菌[11.3%(75/665)]和屎肠球菌[10.8%(72/665)]。对于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敏感率大于80%的药物包括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98.1%~100%)、替加环素(95.3%~100%)、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8.6%~97.1%)和阿米卡星(88.3%~92.5%)。对于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和沙雷菌属,替加环素的敏感率为93.5%~100%,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92.9%~100%,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还包括阿米卡星(85.2%~96.7%)、哌拉西林一三唑巴坦(82.4%~96.4%)、头孢吡肟(79.6%~96.7%)和头孢哌酮一舒巴坦(78.7%~9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最高(100%),其次为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81.9%和80.1%)。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最高(98.8%),其次为替加环素(90.1%)和米诺环素(72.0%)。CRAB的发生率为60.1%。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的发生率为60.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MRSCoN的发生率为84.2%。所有葡萄球菌对替加环素、万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细菌 交叉感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药物监测
原文传递
3644瓶阳性血培养病原菌分析及双份血培养意义评价 被引量:74
3
作者 陶黎黎 胡必杰 +5 位作者 昭彦 高晓东 谢红梅 黄声雷 鲍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目的了解阳性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和双份血培养对病原菌分布及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动血培养仪对2004年1月~2008年6月送检的36689瓶标本进行培养,对阳性的标本进行病原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阳性标本3644瓶2977株,最多见的病原... 目的了解阳性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和双份血培养对病原菌分布及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动血培养仪对2004年1月~2008年6月送检的36689瓶标本进行培养,对阳性的标本进行病原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阳性标本3644瓶2977株,最多见的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63株(18.9%),其次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20株(10.7%)、金黄色葡萄球菌252株(8.5%)、肺炎克雷伯菌154株(5.2%)、酿脓链球菌153株(5.1%);检出的真菌共284株(9.5%),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最为常见,占37.7%;共送检双份血培养9118瓶,检出阳性1080瓶,检出率为11.8%,双份血培养的病原菌检出率高于单份血培养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份血培养均阳性和双份血培养中单瓶阳性的病原菌分布也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血培养中革兰阳性球菌是最常见的细菌,真菌作为血流感染病原菌的机会增多,需予以重视,鉴于双份血培养具有提高培养检出率和一定鉴别污染的能力,需常规开展双份血培养送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血症 真菌血症 血培养
原文传递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8
4
作者 穆新林 何礼贤 +5 位作者 昭彦 贾漫林 倪才 胡必杰 瞿介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标本中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菌检出情况及下呼吸道产 ESBL 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 ,微量稀释法检测细菌药敏情况 ,双纸片试验检测产 ESBL 菌 ,等电聚...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标本中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菌检出情况及下呼吸道产 ESBL 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 ,微量稀释法检测细菌药敏情况 ,双纸片试验检测产 ESBL 菌 ,等电聚焦电泳测定 β-内酰胺酶的等电点 ;用 L 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产 ESBL 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998年 3~ 10月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 12 6株、大肠埃希菌 2 9株 ,39株产 ESBL 菌均为肺炎克雷伯菌 (31% ) ,其中 33株产 1种 β-内酰胺酶 ,6株产 2种酶 ,以 p I7.6的 β-内酰胺酶为主 ,其次是 p I8.2的酶 ;药敏结果显示产 ESBL 菌对 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 ESBL 菌 ;L 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先期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入住 ICU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 3.6 2和 6 .0 9。结论 上海中山医院下呼吸道标本肺炎克雷伯菌中产 ESBL 菌的检出率较高 ,以 SHV型 ESBL 为主 ;先期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入住 ICU是下呼吸道产 ESB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肺炎 危险因素 监测
下载PDF
1647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4
5
作者 谢红梅 胡必杰 +4 位作者 马艳 昭彦 黄声雷 鲍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96-2698,共3页
目的了解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结果及流行情况。方法使用9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Pneumoslide IgM)检测2011年3月-2012年2月医院门诊与住院患者血清中呼吸道病原体: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 目的了解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结果及流行情况。方法使用9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试剂(Pneumoslide IgM)检测2011年3月-2012年2月医院门诊与住院患者血清中呼吸道病原体: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INFA)、流感病毒B(INFB)和副流感病毒1、2、3(PIVs)的检出情况及季节性变化。结果共检测1647份血清,410份阳性,阳性率为24.9%;流感病毒(INFs),包括INFA、INFB,为阳性率最高的病原体,阳性率为9.2%;居第2~5位的分别是RSV、PIVs、MP、LP1,阳性率依次为8.7%、5.4%、5.0%、2.1%;RSV与MP在3月的阳性率均为最高,分别为24.0%、19.2%;INFA夏季的阳性率最高,达16.8%,而INFB在1、2月份和7、8月份的阳性率均较高;LP1夏季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冬季(P=0.016);26~64岁年龄组患者的病原体阳性率高于≤25岁和≥65岁年龄组患者(P=0.001)。结论 INFs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的病原体;应做好防范工作,在重点季节预防相应病原体的流行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成人 流行病学 病毒 军团菌 肺炎支原体
原文传递
医院感染菌对12种抗菌药物药敏结果与评价 被引量:52
6
作者 胡必杰 陈雪华 +3 位作者 倪才 贾漫琳 何礼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描述和比较医院感染菌株对奈替米星及其他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上海地区医院感染分离的450株G-杆菌和5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奈替米星及其他11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500株细菌对奈替... 目的描述和比较医院感染菌株对奈替米星及其他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上海地区医院感染分离的450株G-杆菌和5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奈替米星及其他11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500株细菌对奈替米星总体敏感率68.0%,与阿米卡星(73.0%,P=0.083)相似,而明显优于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P=0.000和0.002);与其他类型抗菌药物比较,逊于亚胺培南(82.4%,P=0.000),与头孢他啶相近(65.8%,P=0.460),明显优于其他一、二、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的非发酵菌对奈替米星的敏感率为67.1%,与头孢他啶相同。结论奈替米星对医院感染的高耐药菌如MRSA、非发酵菌、阴沟杆菌等仍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敏试验 抗生素 医院感染菌株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与定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叶相如 胡必杰 +5 位作者 昭彦 黄声雷 单玉璋 朱晨迪 高晓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489-2491,共3页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定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2014年医院CRKP感染/定植患者71例,利用医院病历系统整理统计患者临床资料,预后相关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RKP感染/...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定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2014年医院CRKP感染/定植患者71例,利用医院病历系统整理统计患者临床资料,预后相关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RKP感染/定植患者送检标本主要为痰液占57.7%,其次为尿液、引流液等;2012-2014年住院患者检出KPN共860株,其中检出CRKP 90株,检出率10.5%;71例CRKP感染/定植患者死亡25例,病死率为35.2%;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后显示,年龄、糖肽类抗菌药物治疗、患有糖尿病及血清白蛋白≤30g/L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RKP感染/定植常发生于老年患者,既往多有抗菌药物应用史,尤其碳青霉烯类药物,老龄、低白蛋白血症、糖尿病及糖肽类类应用是引起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 肺炎克雷伯菌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腹腔感染细菌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1
8
作者 杨启文 王辉 +17 位作者 徐英 曹彬 李宪 胡志东 范红 廖康 褚云卓 曾吉 刘振英 张嵘 徐修礼 王勇 卓超 苏丹虹 孙宏莉 谢秀丽 陈民钧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09年第5期54-57,共4页
目的监测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我国不同地区14家教学医院分离的腹腔感染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其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按设计方案收集来自腹腔感染的病原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0类共29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目的监测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我国不同地区14家教学医院分离的腹腔感染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其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按设计方案收集来自腹腔感染的病原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0类共29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数据输入WHONET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此次监测收集的腹腔感染病例数为742例,分离出的病原菌为74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6.7%(570/743),革兰阳性菌占23.3%(173/743)。病原菌中分离率位于前5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8.8%)、肺炎克雷伯菌(10.2%)、铜绿假单胞菌(9.2%)、屎肠球菌(8.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4%)。对于所有肠杆菌科菌,敏感率高于90%的抗菌药物包括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和他唑西林-三唑巴坦。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敏感性大于90%的药物包括亚胺培南(100%)、美罗培南(100%)、替加环素(100%)和他唑西林-三唑巴坦(91.5%~91.7%)。铜绿假单胞菌中多重耐药菌株的检出率为14.7%,鲍曼不动杆菌为61.3%。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MRSA)的发生率为69.7%,所有菌株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敏感。替加环素对所有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均保持了100%的敏感率。粪肠球菌中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还有万古霉素(100%)、替考拉宁(100%)和氨苄西林(81.5%)。屎肠球菌中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还有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96.7%)。结论引起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特别是肠杆菌科菌为主。替加环素、碳青酶烯类、他唑西林-三唑巴坦和阿米卡星对腹腔感染肠杆菌科菌保持了较高的抗菌活性,非发酵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令人担忧。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院内革兰阳性球菌保持了较高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 微生物学 肠杆菌科 假单胞菌 铜绿 不动杆菌 葡萄球菌 肠球菌
原文传递
ESBL的检测、分型及产ESBL菌药敏分析 被引量:31
9
作者 穆新林 何礼贤 +4 位作者 昭彦 贾漫林 胡必杰 瞿介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4-196,共3页
采用双纸片试验、等电聚焦电泳及微量稀释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中的产 ESBL菌的流行及产 ESBL菌对 12种抗菌药物敏感情况进行研究。1998年 3月~ 1998年 10月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氏菌 2 16株、大肠埃希氏... 采用双纸片试验、等电聚焦电泳及微量稀释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氏菌中的产 ESBL菌的流行及产 ESBL菌对 12种抗菌药物敏感情况进行研究。1998年 3月~ 1998年 10月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氏菌 2 16株、大肠埃希氏菌 318株 ,从中筛选出产 ESBL 菌 77株 ,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 5 9株(2 7.3% ) ,大肠埃希氏菌 18株 (5 .7% )。产 ESBL菌所产 β-内酰胺酶以 p I7.6的酶为主 ,其次是 p I8.2的酶。产ESBL 菌在医院内分布广泛 ,2 7个病区中 2 3个有产 ESBL菌检出。产 ESBL 菌对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有较高的MIC,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也达 40 .3%、6 8.8%、35 .1% ,仅亚胺培南的 MIC较低 ,敏感率达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分型 药敏试验
下载PDF
2010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告:胆汁培养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31
10
作者 胡必杰 吕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胆道感染细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按照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2010年度由114所医院从胆汁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测定;相关数据采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4556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 目的了解我国胆道感染细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按照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2010年度由114所医院从胆汁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测定;相关数据采用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4556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888株占63.4%,革兰阳性球菌1668株占36.6%;革兰阴性杆菌中位列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占23.2%、肺炎克雷伯菌占8.5%和铜绿假单胞菌占6.8%;最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是屎肠球菌占11.6%,粪肠球菌占11.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以头孢噻肟最高,分别为72.9%和60.3%,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30.9%和20.5%,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58.2%和30.2%,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2.0%和3.8%;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6.1%、20.3%和24.2%;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糖肽类药物的耐药率为0.5%~2.2%;该次检测中首次出现对利奈唑胺的耐药株,耐药率为0.7%和1.7%。结论我国胆道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和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耐糖肽类肠球菌属分离率有所增加,出现了耐利奈唑胺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 胆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 监测
原文传递
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1
11
作者 马艳 胡必杰 +2 位作者 高晓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32-1734,共3页
目的分析尿白细胞、细菌计数、亚硝酸盐3个尿常规指标与尿培养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尿常规检查对于诊断尿路感染的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送检的6427份疑似尿路感染患者3个尿常规指标和尿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尿常规白细... 目的分析尿白细胞、细菌计数、亚硝酸盐3个尿常规指标与尿培养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尿常规检查对于诊断尿路感染的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送检的6427份疑似尿路感染患者3个尿常规指标和尿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尿常规白细胞、细菌计数和亚硝酸盐的敏感性分别为51.7%、8.5%、13.2%,特异性分别为53.6%、96.1%、88.2%;尿白细胞以++++为判定值时,特异性可达85.6%;尿白细胞对于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尿白细胞阳性在真菌培养阳性样本中的敏感性(60.0%)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阳性(50.8%)(P=0.02)。结论尿白细胞与尿常规细菌计数和亚硝酸盐相比,尿白细胞敏感性最高,在筛查尿路感染中意义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培养 白细胞 亚硝酸盐 细菌计数
原文传递
中国14家教学医院院内菌血症与肺炎和腹腔感染病原菌的抗生素耐药监测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杨启文 王辉 +29 位作者 徐英 陈民钧 曹彬 刘文恩 胡志东 范红 廖康 褚云卓 曾吉 刘振英 张嵘 徐修礼 王勇 卓超 苏丹虹 刘颖梅 李宪 田彬 陶传敏 陈冬梅 年华 熊艳 宁永忠 李丽红 杨佩红 李平 谢红梅 孙宏莉 谢秀丽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67-1375,共9页
目的监测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我国不同地区14家教学医院分离的院内获得病原菌的分布和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来自于院内菌血症、肺炎和腹腔感染患者标本的病原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29种抗菌药物对菌株的... 目的监测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我国不同地区14家教学医院分离的院内获得病原菌的分布和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来自于院内菌血症、肺炎和腹腔感染患者标本的病原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29种抗菌药物对菌株的MICs,数据输入WHONET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2660株病原菌。引起菌血症(BSI)的病原菌中分离率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0.0%)、肺炎克雷伯菌(12.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1.2%);引起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菌中分离率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3.4%)、鲍曼不动杆菌(17.4%)和肺炎克雷伯菌(13.8%);引起腹腔感染(IAI)的病原菌中分离率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8.8%)、肺炎克雷伯菌(10.2%)和铜绿假单胞菌(9.2%)。对于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敏感性大于80%的药物包括替加环素(100%)、美罗培南(99.3%-100%)、亚胺培南(98.5%-100%)和哌拉西彬三唑巴坦(83.8%-95.1%),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为12.4%-44.9%。对于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沙雷菌属,替加环素的敏感性为99.2%-100%,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为96.6%-100%。另外,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还有阿米卡星(82.8%-96.6%)、哌拉西彬三唑巴坦(73.4%-93.1%)、头孢吡肟(69.0%-82.8%)和头孢哌酮/舒巴坦(72.6%-75.9%),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为55.2%-82.8%。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发生率分别为18.7%和54.0%。多黏菌素B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最高(93.5%),其次为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均为75.1%)。多黏菌素B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性最高(96.2%),其次为替加环素(92.1%)、亚胺培南(5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血症 肠杆菌科 假单胞菌 铜绿 不动杆菌属 抗药性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和药敏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殷少军 何礼贤 +5 位作者 胡必杰 瞿介明 倪才 贾曼琳 昭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169-1171,共3页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 (ICU)下呼吸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SMA)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药敏情况 ,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期间ICU中 6 8例SMA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结果 全部患者均...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 (ICU)下呼吸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SMA)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药敏情况 ,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期间ICU中 6 8例SMA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结果 全部患者均使用过广谱抗菌药物 ,全部有严重基础疾患史 ,83 1%患者免疫功能受损 ,78 6 %患者曾经或正接受气管插管操作 ;药敏结果显示SMA对一、二代头孢菌素大多耐药 ,对亚胺培南高度耐药 ,对替卡西林钠 /克拉维酸钾、环丙沙星、头孢他啶有较高的体外敏感性 ,分别为 77 2 %、6 4 7%和 6 0 7%。结论 严重基础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是SMA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SMA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替卡西林钠 /克拉维酸钾、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对SMA体外呈现较好的抗菌活性 ,可作为临床治疗SMA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危险因素 下呼吸道感染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8
14
作者 胡必杰 +5 位作者 黄声雷 高晓东 蒋文海 王学理 阴忆青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26-1728,共3页
目的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TSPOT.TB)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TSPOT.TB试验的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微生物、病理结果及临床表现明确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分析TSPOT.TB试... 目的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TSPOT.TB)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TSPOT.TB试验的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微生物、病理结果及临床表现明确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分析TSPOT.TB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共查阅733份患者病历资料,明确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44例,其中37例试验结果呈阳性,敏感性为84.1%,明确排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78例,其中67例试验结果呈阴性,特异性为85.9%;分层分析发现当抗原A和抗原B孔的数值,二者之一>20时,敏感性61.4%,特异性92.3%;二者均>20时,敏感性40.9%,特异性97.4%。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TSPOT.TB)试验特异性较高,尤其当抗原A孔和B孔斑点数均>20时,强烈提示结核感染,而敏感性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诊断 敏感性 特异性
原文传递
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性肺炎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及死亡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冯娜娜 李华茵 +3 位作者 宋元林 王琴 谢红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917-2919,2957,共4页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内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其可能的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临床研究,对中山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2007年1月-2010年12月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间>48h,且首次痰培养检出铜绿假...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内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其可能的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临床研究,对中山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2007年1月-2010年12月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间>48h,且首次痰培养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53例患者,采用K-B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记录患者生命体征、通气参数、治疗方案,并随访28d死亡率。结果在8种常用的抗菌药物中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15.1%,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最高为47.2%,多药耐药率为32.1%;53例患者中,17例死亡,11例在28d内死亡;死亡组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和多药耐药率分别为76.5%、58.8%和58.8%,非死亡组分别为33.3%、27.8%和19.4%(P<0.05);死亡患者中,耐亚胺培南患者的生存时间少于非耐药者(P=0.025);多因素分析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多药耐药和死亡率明显相关。结论死亡患者中,对亚胺培南耐药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多药耐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是住SICU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内肺炎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率 死亡率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上海市8所医院供水系统军团菌属污染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6
作者 陶黎黎 胡必杰 +4 位作者 昭彦 于玲玲 高晓东 鲍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10-1712,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医院供水系统管道中军团菌属的污染情况,并分析军团菌属污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在2009年5-9月采集上海市8所医院供水管道末端水样共193份,分别进行军团菌和阿米巴的培养,应用军团菌乳胶凝集试验将所分离的军团菌属进行血清... 目的了解上海市医院供水系统管道中军团菌属的污染情况,并分析军团菌属污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在2009年5-9月采集上海市8所医院供水管道末端水样共193份,分别进行军团菌和阿米巴的培养,应用军团菌乳胶凝集试验将所分离的军团菌属进行血清分型,同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在采样的8所医院中,7所(87.5%)医院有军团菌属的污染,2所医院水管出口嗜肺军团菌污染率>30.0%;在采集的193份水样中,83份(43.0%)分离出军团菌属,其中33份(17.1%)分离到嗜肺军团菌,63份水样中军团菌属的浓度≥103CFU/L;在军团菌属污染危险因素分析中,阿米巴的定植、无水管消毒、水管类型为镀锌钢管及水箱间接供水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医院供水系统中军团菌属污染常见,且污染浓度高,存在发生医院内军团菌肺炎甚至暴发流行的严重隐患,建议对医院供水系统军团菌属污染情况和医院获得性军团菌病进行监测,并研究具有可行性的供水系统去除军团菌污染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团菌属 供水系统 污染 医院感染 环境监测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肺隐球菌病42例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方法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萍海 胡必杰 +12 位作者 何礼贤 李华茵 王葆青 陈雪华 潘珏 姜红妮 高晓东 谢红梅 黄声雷 夏文松 陶黎黎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2-366,共5页
目的提高非AIDS肺隐球菌病(PC)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03—2008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确诊的42例非AIDS的PC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胸部CT征象和诊断方法。结果42例非AIDS的PC患者均无禽鸟或其粪便接触史,免疫健全者... 目的提高非AIDS肺隐球菌病(PC)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03—2008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确诊的42例非AIDS的PC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胸部CT征象和诊断方法。结果42例非AIDS的PC患者均无禽鸟或其粪便接触史,免疫健全者占71.4%(30/42)。影像学以多发性结节病灶(67.9%)最常见,胸膜下分布为主(67.9%),可伴空洞形成(50%)。亦可见团块和(或)实变(31.4%)或斑片(2.9%)病灶。无创检查如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支气管镜吸出物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8.3%、6.3%,有创检查包括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经皮细针穿刺肺活检、手术切除肺组织活检阳性检出率则分别达64.7%、64.3%、100%。14例经病理或培养确诊的PC,同时行血清乳胶凝集试验,结果均阳性。结论PC在免疫健全者中常见。禽鸟或其粪便接触史对此病的鉴别诊断意义不大。影像学表现多样化且变化较慢,除胸膜下多发性结节外,尤其应警惕团块和(或)实变或斑片表现。创伤性检查如经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活检可提高非手术病例的临床诊断率。血清隐球菌抗原检测是PC较理想的早期无创性诊断及病情随访和疗效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病 诊断显像 乳胶凝集试验
原文传递
组合干预措施对ICU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马坚 胡必杰 +6 位作者 高晓东 崔扬文 沈燕 孙伟 何礼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40-1542,共3页
目的评价组合干预措施对上海市二、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的影响。方法于2007年1月-2012年6月对上海市67所二、三级医院176个ICU中发生VAP患者进行干预前、后对照研究,分为3个阶段:基线调查、过渡... 目的评价组合干预措施对上海市二、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的影响。方法于2007年1月-2012年6月对上海市67所二、三级医院176个ICU中发生VAP患者进行干预前、后对照研究,分为3个阶段:基线调查、过渡期和干预期,VAP组合干预措施包括加强手卫生、半卧位、采用消毒剂进行口腔护理以及对医护人员的宣教和督查,由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收集ICU出入院患者例数、基本信息、住院天数、接受机械通气天数(VDs)和VAP发病等资料,比较干预前、后VAP发病率,评价组合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共收集患者资料463 208例,监测ICU住院天数为2 535 917d,累计使用机械通气日695 185d;基线调查阶段,VAP发病率为每千VDs 23.4例,实施组合干预后,VAP发病率明显下降,2009-2012年为每千VDs 14.3例,RR=0.61(95%CI0.59~0.64),RD=9.1(95%CI8.3~9.9)。结论在ICU中施行VAP组合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VAP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干预
原文传递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检测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殷少军 何礼贤 +6 位作者 董荔 胡必杰 瞿介明 倪才 贾曼琳 昭彦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54-755,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R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 1997~ 1999年 RICU患者下呼吸道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致病菌株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RICU中 185 6例次下呼吸道标本中 ,共检出病原菌 ...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R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 1997~ 1999年 RICU患者下呼吸道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致病菌株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RICU中 185 6例次下呼吸道标本中 ,共检出病原菌 784株 ,其中革兰阴性菌 5 48株 (69.9% ) ,以铜绿假单胞菌 (17.9% )和鲍曼不动杆菌 (10 .7% )为主。革兰阳性菌 193株 (2 4.6% )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 (12 .5 % )和表皮葡萄球菌 (5 .5 % )为主。真菌 43株 (5 .5 % ) ,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且多为二重感染。药敏检测结果显示 ,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以及三代头孢菌素呈多重耐药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检出率较高。结论 RICU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MRSA及真菌感染率升高 ,提示临床医师应针对 RICU中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性检测 ,合理选用抗生素 ,并注意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2007年和2009年医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冀霞 陈宏斌 +25 位作者 王辉 徐英 陈民钧 张嵘 刘文恩 徐修礼 曹彬 宁永忠 廖康 褚云卓 胡志东 曾吉 王勇 苏丹虹 李丽红 邹明祥 杨佩红 刘颖梅 陈冬梅 年华 田彬 熊艳 李平 卓超 谢红梅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9期5935-5942,共8页
目的监测2007年和2009年我国不同地区13家教学医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中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医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并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2... 目的监测2007年和2009年我国不同地区13家教学医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中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医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并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2015株医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332株(占66.1%),革兰阳性球菌683株(占33.9%)。分离率排名前五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7.9%),肺炎克雷伯菌(11.3%),金黄色葡萄球菌(10.9%),铜绿假单胞菌(7.0%),鲍曼不动杆菌(6.0%)。对血流感染中常见革兰阴性杆菌体外药物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替加环素(98.2%,不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多黏菌素(98.1%,非发酵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90.4%);对常见革兰阳性球菌体外药物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有: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均为100%),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率均为99.4%)。2007年度和2009年度数据显示:苯唑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发生率分别为42.3%和42.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ESBLs)的发生率分别为54.7%和53.4%,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的发生率分别为11.9%和15.9%,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的发生率分别为49.0%和64.8%,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HLGR)的发生率分别为62.6%和66.7%,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的发生率分别为2.1%和4.6%。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HLGR)肠球菌的发生率分别为62.6%和66.7%,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肠杆菌的发生率分别为2.1%和4.6%。结论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替加环素和碳青霉烯类药物对其敏感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中分离率最高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屎肠球菌,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其敏感率较高。多重耐药菌中MDRA、HLGR、MDRP以及碳青霉烯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细菌分布 细菌耐药性 耐药检测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