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STM深度强化学习的端到端自动驾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振波 +1 位作者 李蔚清 陆建峰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2期172-178,共7页
现有的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端到端自动驾驶算法往往仅依赖单帧图像输入与车辆状态信息,没有利用图像序列的信息,驾驶状态的连续性无法得到保证。另外现有的方法通常把环境理解与规划决策放在一起训练,致使学习效率不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现有的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端到端自动驾驶算法往往仅依赖单帧图像输入与车辆状态信息,没有利用图像序列的信息,驾驶状态的连续性无法得到保证。另外现有的方法通常把环境理解与规划决策放在一起训练,致使学习效率不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LSTM深度强化学习端到端自动驾驶算法。首先利用环境中的图像分割结果,预训练一个变分自动编码器来对图像进行特征降维,接着构建一个基于LSTM-PPO(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的自动驾驶决策模型,在训练过程中获取上下文的时序特征。最后在Carla仿真平台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到端自动驾驶 深度强化学习 长短期记忆网络-近端策略优化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及心理因素对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于书剑 +1 位作者 王倩 于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85-1691,共7页
背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以具有自限性、易反复发作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病,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复位后部分患者会出现残余症状。近年来对BPPV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对具体病因间的治疗效果比较及残余症状发生... 背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以具有自限性、易反复发作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病,手法复位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复位后部分患者会出现残余症状。近年来对BPPV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对具体病因间的治疗效果比较及残余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仍有待探讨。目的分析继发性BPPV的临床特征,探讨BPPV的病因分类对疾病复发率的影响及BPPV复位后发生残余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眩晕门诊及耳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为BPPV的患者共340例,患者均同意行手法复位治疗。按是否存在原发病将患者分为原发性BPPV(原发组)、继发性BPPV(继发组)。继发组再按病因的不同分为5个亚组,主要病因包括突发性聋(SSNHL)、前庭性偏头痛(VM)、梅尼埃病(MD)、前庭神经炎(VN)、其他(如颅脑及耳部手术、Hunt综合征、颞骨骨折等)。比较原发组、继发组之间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随访至首次复位后3个月,再按患者随访期内有无残余症状发生将患者分为出现残余症状组、未出现残余症状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及不同时段(诊断时、治疗后4周、治疗后3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异,分析BPPV复位后发生残余症状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340例患者中,原发组184例(54.1%)、继发组156例(45.9%)。继发组较原发组患者发病年龄小,经2次以上复位治疗所占比例高,一次复位成功率低,3个月内复发率、残余症状发生率、诊断时SAS评分、诊断时SDS评分高(P<0.05)。继发性BPPV患者中不同病因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其他(如颅脑及耳部手术、Hunt综合征、颞骨骨折等)病因患者年龄小于SSNHL、VM、MD、VN患者(P<0.05)。继发性BPPV患者中不同病因患者性别、受累半规管、复位次数、一次复位成功率、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疾病 残余症状 心理因素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生物质与废轮胎共热解反应特性与交互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牛淼淼 +3 位作者 祁铭 王浩錡 王成东 张兴豪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3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探索生物质与废轮胎共热解反应特性与交互作用机制,采用稻壳与废轮胎进行单独热解与共热解试验研究,通过热重分析与管式炉热解试验,研究不同掺混比例与反应温度对热解反应特性、脱挥发分性能及产物分布的影响,获得共热解反应动力学参... 为探索生物质与废轮胎共热解反应特性与交互作用机制,采用稻壳与废轮胎进行单独热解与共热解试验研究,通过热重分析与管式炉热解试验,研究不同掺混比例与反应温度对热解反应特性、脱挥发分性能及产物分布的影响,获得共热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实现对共热解交互作用的定量分析。热重结果证明生物质与废轮胎共热解过程存在交互作用。废轮胎的掺混导致共热解过程最大失重速率下降至7.91%/min、初始裂解温度由298.3℃升至348.1℃、反应活化能低于稻壳/废轮胎单独热解,但热解脱挥发分周期相比单独热解延长。管式炉固定床热解研究表明,废轮胎掺混比例由0%增至100%时,不同温度下焦炭产率增加约8.20%~8.64%,气体产率增加2.46%~7.10%,而焦油产率降低10.66%~15.40%,这主要与原料组分差异有关。热解反应温度越高,产物在整体掺混过程中产率变化幅度越大。生物质与废轮胎在掺混比例相当时表现出较明显的协同效应,且随着温度变化协同效应发生显著变化。不同温度下,焦炭产率的协同效应相对较小,产率偏差比例均小于3%。焦油产率则表现出明显的负协同效应,实际产率低于理论计算产率。温度700℃、废轮胎掺混比例60%时,焦油生成的负效应达到最大,为12.66%。共热解气体产率表现出明显的正协同效应,且在温度较低时更为明显。温度500℃、废轮胎掺混比例60%时,气体产率正协同效应最大,达到17.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热解 废轮胎 生物质 热重分析 交互作用
下载PDF
妇科住院病人对宫颈癌疫苗知识知晓状况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学梅 +2 位作者 王新 王海侠 冯至真 《医学动物防制》 2020年第11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了解妇科住院病人干预前对宫颈癌疫苗(又称HPV疫苗)知识知晓状况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开展HPV疫苗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妇科住院的28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病人进... 目的了解妇科住院病人干预前对宫颈癌疫苗(又称HPV疫苗)知识知晓状况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开展HPV疫苗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妇科住院的28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采用调查问卷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妇科住院病人HPV疫苗知识知晓率为42.66%(122/286),干预后妇科住院病人HPV疫苗知识知晓率为82.87%(237/286),干预前后HPV疫苗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55,P=0.000);各知识点干预前后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1.600、111.363、101.675、131.749、314.020、117.998、93.131、132.586、100.923、122.810、112.416、87.777,P<0.05);愿意接种HPV疫苗、愿意向他人推荐HPV疫苗、愿意了解HPV疫苗的相关知识、愿意参加HPV疫苗预防宣传活动等态度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2.648、157.072、88.677、139.282,P<0.01);主动了解HPV疫苗、向亲友宣传HPV疫苗知识等行为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7.814、134.348,P<0.01)。结论妇科住院病人HPV疫苗知识知晓率较低,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病人HPV疫苗知识水平,促进其态度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住院病人 宫颈癌疫苗 知识知晓 健康干预 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预冲式冲管注射器联合无针输液接头在深静脉导管封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高庆玲 李庆新 +2 位作者 李强 李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96-99,共4页
研究深静脉导管封管护理中应用预冲式冲管注射器联合无针输液接头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68例留置深静脉导管的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普通注射器联合无针输液接头)和实验组(预冲式冲管注射器联合无针输液接... 研究深静脉导管封管护理中应用预冲式冲管注射器联合无针输液接头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68例留置深静脉导管的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普通注射器联合无针输液接头)和实验组(预冲式冲管注射器联合无针输液接头),每组34例。对比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度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实验组发生率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预冲式冲管注射器联合无针输液接头为患者进行深静脉导管封管可以得到理想的效果,缩短封管操作时间,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冲式冲管注射器 无针输液接头 深静脉导管封管
下载PDF
康复护理对妇科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学梅 +1 位作者 王海侠 艳芬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6-116,共1页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伴随腹腔镜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手术成为治疗这类疾病的第一选择。但是,整个围手术期中手术创伤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反应及炎症,器官功能的下降,甚至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增加围手术期的死亡率。临床研究表明...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伴随腹腔镜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手术成为治疗这类疾病的第一选择。但是,整个围手术期中手术创伤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反应及炎症,器官功能的下降,甚至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增加围手术期的死亡率。临床研究表明,对患者术后进行康复护理可以减少手术引起的应激性反应及创伤,加速患者康复。结合《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一书,临床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腹腔镜手术的基础理论、临床知识及操作技能,对手术的培训及病历管理有深入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妇科腹腔镜手术 应激性反应 临床知识 临床护理人员 神经内分泌反应 子宫内膜癌 病历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