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难治性低氧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通耀威 王于强 +6 位作者 周旺 叶斯力·哈力木别克 居来提·肉扎洪 郭驹 李颖 王正凯 宋云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4期380-384,共5页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发生难治性低氧血症患者行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V-ECMO)支持的疗效,探讨其发生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发生难治性低氧血症患者1...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发生难治性低氧血症患者行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V-ECMO)支持的疗效,探讨其发生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发生难治性低氧血症患者12例,均行VV-ECMO支持治疗,治疗时间均≥24 h,观察患者VV-ECMO治疗期间发生插管处出血、术区出血、鼻出血、泵功能障碍、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VV-ECMO撤机成功情况;比较VV-ECMO治疗前与治疗24 h后氧合指数、血浆乳酸水平、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管活性药物指数。根据患者存活出院情况分为死亡组4例和生存组8例,比较2组年龄、VV-ECMO治疗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 APACHEⅡ)评分、VV-ECMO治疗24 h氧合指数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难治性低氧血症患者行VV-ECMO治疗后发生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12例患者VV-ECMO治疗时间为(191.0±85.3)h;撤机成功10例,存活出院8例,院内死亡4例;VV-ECMO治疗期间发生插管处出血6例,术区出血5例,鼻出血1例,口腔出血1例,氧合器血栓1例,泵功能障碍1例,肺部感染10例。12例患者VV-ECMO治疗24 h后氧合指数[(215.70±61.30)mm Hg]、平均动脉压[(83.60±7.30) mm Hg]均高于治疗前[(61.50±10.40)、(77.90±9.20)mm Hg](t=-8.315,P<0.001;t=-2.679,P=0.021),血浆乳酸水平[(1.60(1.33,2.00)mmol/L]、心率[(93.40±9.60)次/min]、血管活性药物指数(24.30±14.30)均低于治疗前[5.30(3.30,9.58)mmol/L、(121.50±23.40)次/min、33.80±20.90](P<0.05)。生存组年龄[(51.30±7.00)岁]、VV-ECMO治疗前APACHEⅡ评分[(18.25±2.70)分]、红细胞输注量[(8.40±6.70)u]、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比率(25.0%)、VV-ECMO治疗期间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比率(12.5%)均低于死亡组[(58.80±0.50)岁、(23.50±1.90)分、(20.10±9.70)u、100.0%、75.0%](P<0.05),体质量指数[(31.00±3.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 难治性低氧血症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原文传递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旺 通耀威 +3 位作者 王于强 张馗 雷泓 宋云林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2期85-91,共7页
目的通过荟萃(Meta)分析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AD)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知网、万方、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收集于2022年5月1日之前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由2位参与者筛选文献... 目的通过荟萃(Meta)分析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AD)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知网、万方、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收集于2022年5月1日之前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由2位参与者筛选文献,制定表格并提取数据,选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评分量表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价研究结果的稳健性,进一步绘制漏斗图估计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计2540例AAAD患者,其中男性1897例,占比74.69%,共计发生POD 952例,发病率报告范围为24.25%~50.45%之间,POD合并发病率为0.37(P<0.001),共纳入20个独立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低氧血症、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电解质紊乱、咪达唑仑用量、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延长合并效应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是AAAD患者发生POD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术后低氧血症、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电解质紊乱、咪达唑仑用量、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延长等是AAAD患者发生POD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体外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荟萃分析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低氧血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颖 郭驹 +6 位作者 通耀威 周旺 王于强 王正凯 居来提·肉扎洪 叶斯力·哈力木别克 宋云林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2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术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在2021年4月之前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员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术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在2021年4月之前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员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共包含1563名患者,其中ATAAD术前低氧血症的患者719名,发生率为46.0%。Meta分析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CRP)(P=0.005)、体质指数(BMI)(P=0.01)、白细胞介素-6(IL-6)(P<0.0001)和吸烟史(P=0.03)是ATAAD术前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TAAD患者术前合并有高CRP、高BMI、高IL-6、吸烟史是其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以上因素,早期预警,加强围术期的管理和治疗,提高患者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低氧血症 心脏手术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体外膜氧合联合oXiris-CRRT、俯卧位通气支持救治氯硅烷吸入性中毒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重症患者1例报告
4
作者 王睿 任禹澄 +4 位作者 李颖 通耀威 周旺 邓雪飞 宋云林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79-482,共4页
氯硅烷在工业上多用作单晶硅、多晶硅原料、硅酮化合物制造等,其可与水结合生成硅酸和氯化氢(为剧烈刺激性气体),接触后会对人体的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吸入呼吸道后,对气道黏膜产生刺激和烧灼作用,引起炎性改变,轻者表现为化学性支气管... 氯硅烷在工业上多用作单晶硅、多晶硅原料、硅酮化合物制造等,其可与水结合生成硅酸和氯化氢(为剧烈刺激性气体),接触后会对人体的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吸入呼吸道后,对气道黏膜产生刺激和烧灼作用,引起炎性改变,轻者表现为化学性支气管炎;较重者表现为化学性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水肿,严重者可引起肺炎、肺泡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并可能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心脏骤停而猝死[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重症患者 体外膜氧合 俯卧位通气 刺激性气体 支气管肺炎 心脏骤停 反射性
下载PDF
体外膜氧合期间院内感染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任禹澄 王睿 +5 位作者 通耀威 周旺 袁鑫 杨自凯 胥天伟 宋云林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2期152-159,共8页
体外膜氧合(ECMO)作为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呼吸循环衰竭患者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在ECMO支持过程中,感染、肾衰竭、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直接导致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 体外膜氧合(ECMO)作为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呼吸循环衰竭患者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在ECMO支持过程中,感染、肾衰竭、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直接导致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及死亡率增加。本文将综述ECMO期间院内感染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研究进展,针对感染流行病学及病原学进行描述,汇总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及临床治疗策略调整提供合理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院内感染 流行病学 病原学
下载PDF
基于5G网络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居来提·肉扎洪 周旺 艾尔肯·斯依提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9期86-91,共6页
目的:研究基于5G网络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 目的:研究基于5G网络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有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给予基于5G网络ECMO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重症监护病房(ICU)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28d内病死率。结果:治疗后2、12、24和72h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氧饱和度(SatO_(2))和动脉血氧分压(PO_(2))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SatO_(2))=3.362、6.496、9.432、17.612,t_(PO_(2))=2.644、4.954、9.330、10.211,t_(PCO_(2))=5.450、10.927、14.171、17.594,P<0.05)。对照组ICU内平均住院时间为(6.58±2.12)d,观察组为(5.65±1.6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4,P<0.05)。对照组机械通气平均时间为(4.21±1.55)d,观察组为(3.93±1.20)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8d内病死率为27.08%(13/48),观察组为8.33%(4/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6,P<0.05)。结论:基于5G网络ECMO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中可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更好的纠正患者低氧血症的表现,缩短了ICU平均住院时间,28d内病死率较低,可获得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网络 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气指标 不良反应 预后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术后机械通气延迟脱机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周旺 艾山江·肉孜 +4 位作者 通耀威 王睿 任禹澄 袁鑫 宋云林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6期1111-1119,共9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术后机械通气延迟脱机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连续收住的123例主动脉夹层(AD)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4例,女19例,平均年龄46.79 ± 9.1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术后机械通气延迟脱机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连续收住的123例主动脉夹层(AD)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4例,女19例,平均年龄46.79 ± 9.16岁,其中DeBakey I型94例,DeBakey II型29例。根据患者术后脱机时间分为两组,机械通气早期脱机组(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 = 8.023, 95%CI: 1.745~36.883, P = 0.007)、术前白细胞计数(OR = 1.308, 95%CI: 1.024~1.672, P = 0.032)及术后白蛋白水平(OR = 0.791, 95%CI: 0.639~0.978, P = 0.030)是主动脉夹层术后机械通气延迟脱机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前白细胞计数预测术后延迟脱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2 (95%CI: 0.599~0.825, P = 0.005),最佳截断值为:11.03 × 109/L,敏感度59.4%,特异度76.5%;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预测术后延迟脱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 (95%CI: 0.683~0.886, P < 0.001),最佳截断值为36.23 g/L,敏感度74.5%,特异度70.6%。术前白细胞计数与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联合预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2 (95%CI: 0.757~0.928, P < 0.001),敏感度68.9%,特异度94.1%。结论:吸烟、术前白细胞计数和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主动脉夹层术后机械通气延迟脱机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前白细胞计数与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机械通气延迟脱机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延时脱机 白细胞计数 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在体外循环手术后难治性低氧血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通耀威 周旺 +7 位作者 王睿 任禹澄 居来提·肉扎洪 郭驹 李颖 王正凯 张晓倩 宋云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1期1111-1117,共7页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手术后难治性低氧血症患者应用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支持治疗的效果,探讨其预后。方法2018年1月—2022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体外循环手术后难治性低氧血症患者65例,经改善心功能、优化呼吸机设...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手术后难治性低氧血症患者应用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支持治疗的效果,探讨其预后。方法2018年1月—2022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体外循环手术后难治性低氧血症患者65例,经改善心功能、优化呼吸机设置、肺复张、预防感染、液体管理维持液体负平衡等常规治疗后均符合V-VECMO上机指征,其中30例行V-VECMO支持治疗者为ECMO支持组,35例继续采用常规治疗者为常规治疗组。比较2组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评分(EuroScore)、心脏手术类型、体外循环时间及入ICU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肺损伤Murray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等临床资料;记录ECMO支持组ECMO支持前及ECMO支持24h时,2组ECMO支持48h时pa(O_(2))、呼吸机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呼气末正压、平台压、驱动压、血乳酸、血管活性药物指数等;记录ECMO支持组ECMO支持治疗时间及撤机情况;记录2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期间心律失常、血栓形成、出血并发症和院内死亡发生情况。结果(1)2组年龄,体质量指数,EuroScore,体外循环时间,入ICU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左室射血分数、Murray评分、血管活性药物指数、呼气末正压、驱动压、平台压、动脉血pH、氧合指数、血乳酸,男性、有吸烟史、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比率及手术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ECMO支持组ECMO支持24h时呼吸机吸入氧浓度[(60.51±7.02)%]、呼气末正压[(7.73±1.42)cmH_(2)O]、驱动压[(11.70±1.21)cmH_(2)O]、平台压[(19.33±2.32)cmH_(2)O]、血乳酸[(2.22±1.20)mmol/L]、心率[(93.58±10.31)次/min]、血管活性药物指数(24.20±9.13)均低于ECMO支持治疗前[100.00%、(10.27±1.87)cmH_(2)O、(13.67±1.32)cmH_(2)O、(23.93±2.08)cmH_(2)O、(5.02±3.19)m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低氧血症 体外循环手术 静脉-静脉体外膜氧合
原文传递
体外膜氧合全身抗凝治疗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睿 任禹澄 +4 位作者 通耀威 周旺 王于强 姜梦娜 宋云林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4期237-240,共4页
体外膜氧合(ECMO)是一种用于救治危重患者生命的技术,它可以为那些无法从自己的呼吸、心血管系统获得足够氧气的危重患者提供呼吸、心脏方面的支持。在临床上,ECMO通常用于严重的呼吸衰竭、严重的心力衰竭或者两者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 体外膜氧合(ECMO)是一种用于救治危重患者生命的技术,它可以为那些无法从自己的呼吸、心血管系统获得足够氧气的危重患者提供呼吸、心脏方面的支持。在临床上,ECMO通常用于严重的呼吸衰竭、严重的心力衰竭或者两者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而全身抗凝治疗是危重患者ECMO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了解ECMO的最佳抗凝策略以及与这些治疗相关的潜在并发症。本文将综述ECMO全身抗凝治疗的研究现状,包括不同抗凝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最新发现,以及这些疗法潜在的挑战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全身抗凝 治疗
下载PDF
体外膜氧合单用与联用俯卧位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通耀威 居来提·肉扎洪 +6 位作者 郭驹 李颖 王正凯 王于强 周旺 叶斯力·哈力木别克 宋云林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2年第3期143-149,178,共8页
目的评价体外膜氧合(ECMO)单用与联用俯卧位(PP)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等数据库在2021年5月之前公开发布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 目的评价体外膜氧合(ECMO)单用与联用俯卧位(PP)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等数据库在2021年5月之前公开发布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8项研究,共873例患者,其中ECMO联用PP组351例,单用ECMO组52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ECMO相比,ECMO联用PP可以降低病死率[相对危险度(RR)=0.76,95%可信区间(CI):0.64~0.89,P<0.05],增加ECMO成功撤机率[优势比(OR)=1.58,95%CI:1.04~2.41,P<0.05],ECMO支持时间更长[均值差(MD)=6.98,95%CI:1.22~12.73,P<0.05],改善氧合指数(MD=36.05,95%CI:6.05~66.05,P<0.05)及呼吸系统顺应性(MD=2.75,95%CI:0.94~4.57,P<0.05)的效果更佳。结论与单用ECMO相比,ECMO联用PP治疗重度ARDS患者的疗效可能更好,但因纳入研究多为回顾性研究,故尚需大型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俯卧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Meta分析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救治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重产妇病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通耀威 谢志毅 +4 位作者 王于强 周旺 柴瑞峰 于湘友 宋云林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2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结核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约占结核病的1%~2%,是结核病中最为凶险的一种,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死亡率高达69%~90%[1]。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 结核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约占结核病的1%~2%,是结核病中最为凶险的一种,可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死亡率高达69%~90%[1]。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改良的体外循环技术,可为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的危重症患者提供人工通气和/或机械循环支持[2],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用于救治重症心肺衰竭的孕产妇,显著地提高了母婴生存率[3,4]。本文报道2例危重产妇的救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孕产妇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特征以及ECMO应用指针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体外膜肺氧合 危重症 产妇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肠屏障功能障碍小鼠肠组织的表达及其关系
12
作者 雷泓 郭驹 +2 位作者 周旺 通耀威 宋云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脂多糖诱导炎症性损伤致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 32只8~9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tattic 7 d组、Stattic 14 d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空...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脂多糖诱导炎症性损伤致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 32只8~9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tattic 7 d组、Stattic 14 d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空白对照组(NC组), 每组8只。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分别给予Stattic 15 mg/(kg·d)腹腔注射7 d和14 d, Sham组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4 d;NC组不做预处理。预处理后4组小鼠单次腹腔注射脂多糖(LPS), 12 h后观察存活情况并取材, 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小肠Chiu’s评分、肠组织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MMP-9及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情况。组间比较采用χ^(2)/F检验。结果 Sham组和NC组血清DAO高于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125.71±31.10)、(125.91±40.54)、(62.86±14.79)、(58.95±22.35) ng/ml, F=18.329,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ham组和NC组Chiu’s评分高于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2.54±0.53)、(2.24±0.38)、(1.10±0.38)、(0.89±0.30)分, F=32.303,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TAT3、MMP-9, Sham组和NC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面积高于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10.34±2.55)、(18.60±2.61);(17.34±2.86)、(19.84±3.50);(9.48±2.64)、(8.53±4.04);(10.34±2.55)、(9.71±3.37)%, F=29.025、23.656,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TAT3、MMP-9, Sham组和NC组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0.35±0.06、0.74±0.13;0.32±0.07、0.73±0.11;0.19±0.02、0.36±0.11;0.20±0.04、0.40±0.0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852、27.125, P<0.01), 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Occludin高于Sham组和NC组(0.39±0.09、0.46±0.10、0.21±0.06、0.21±0.16, F=23.504,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L-6/JAK2/STAT3通路参与肠黏膜中MMP-9的表达调控, 并影响肠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2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肠屏障功能障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二级医院开展日间手术效果的评价
13
作者 沈艳玲 通耀威 +2 位作者 王于强 马杰 周旺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分析某二级医院开展日间手术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实施日间手术的患者资料,探讨其病种分布、手术时间、住院花费、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并与非日间手术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 目的分析某二级医院开展日间手术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实施日间手术的患者资料,探讨其病种分布、手术时间、住院花费、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并与非日间手术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该院开展日间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共计纳入实施日间手术病例1034例,年龄4~91岁,平均年龄(37.43±13.88)岁,其中男性217例,占比20.99%,全身麻醉235例,局部麻醉799例,均采取集中式管理模式。主要科室专业分布为:妇科、耳鼻喉科、普外科、眼科及骨科。日间手术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2687.95(2288.94,3219.11)元,住院天数(1.22±0.19)d,均低于非日间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手术组与非日间手术组患者相比,常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手术组患者无延迟出院,无术后院内死亡,无术后30 d再住院,无非计划再次手术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该院开展日间手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能够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在严格遵守制度与流程前提下,日间手术模式亦适合在基层二级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医院 日间手术 住院花费 并发症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短期病死率的影响因素
14
作者 周旺 于湘友 +3 位作者 居来提·肉扎洪 郭驹 李颖 宋云林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短期病死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于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的253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13例(84.19...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短期病死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于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的253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13例(84.19%);年龄(47.07±9.27)岁。根据患者术后30 d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216例,85.38%)和死亡组(37例,14.62%),对患者一般基线特征及围术期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短期病死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年龄,术前伴器官灌注不良综合征,体外循环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1 L、需肾替代治疗的急性肾损伤(RRT-AKI)、低心排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74,95%CI:1.083~1.272,P<0.001)、术前伴器官灌注不良综合征(OR=7.339,95%CI:2.221~24.247,P=0.001)、体外循环时间(OR=1.031,95%CI:1.015~1.048,P<0.001)、术后RRT-AKI(OR=12.490,95%CI:3.477~44.866,P<0.001)、术后低心排(OR=14.325,95%CI:2.740~74.897,P=0.002)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短期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病死率较高,年龄、术前伴器官灌注不良综合征、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发生RRT-AKI和低心排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短期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性Stanford A型 短期预后 术后病死率
原文传递
比伐卢定在体外膜氧合抗凝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通耀威 周旺 +2 位作者 王于强 叶斯力·哈力木别克 宋云林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1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评价比伐卢定在体外膜氧合(ECMO)抗凝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等数据库在2020年9月之前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并对获得文献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 目的评价比伐卢定在体外膜氧合(ECMO)抗凝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等数据库在2020年9月之前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并对获得文献进行严格的筛选和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九个研究,共计551人,其中比伐卢定组215人,肝素组336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肝素相比,比伐卢定不能降低病死率(RR=1.01,95%CI:0.78~1.2,P=0.96),不能减少ECMO辅助时间(MD=-12.07,95%CI:-48.57~-24.39,P=0.52),但可以减少显著出血事件发生率[RR=0.38,95%CI(0.19,0.73),P=0.004],有减少患者血栓形成发生率(RR=0.61,95%CI:0.36~1.02),P=0.06)及ECMO管路干预发生率(RR=0.66,95%CI:0.42~1.05,P=0.08)的趋势。结论比伐卢定在降低ECMO患者病死率及ECMO辅助时间方面,但并不优于肝素,在减少显著出血事件发生率方面,效果优于肝素;比伐卢定还可能会减少患者血栓形成和ECMO管路干预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比伐卢定 肝素 抗凝 META分析 血栓形成 出血
下载PDF
肌红蛋白水平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16
作者 周旺 叶斯力·哈力木别克 +3 位作者 通耀威 王于强 雷泓 宋云林 《江苏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242-246,共5页
目的探讨肌红蛋白水平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体外循环下行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修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进入ICU首次检测血清肌红蛋白水平中位数分为高肌红蛋白组(&g... 目的探讨肌红蛋白水平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体外循环下行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修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进入ICU首次检测血清肌红蛋白水平中位数分为高肌红蛋白组(>821.88 ng/mL,65例)和低肌红蛋白组(≤821.88 ng/mL,66例)。比较两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术后AK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31例中,发生AKI 64例(48.85%);高肌红蛋白组术后AKI发生率高于低肌红蛋白组(64.62%vs.33.33%)(P<0.01)。两组患者BMI、高血压和术前器官灌注不良比例、术前D-D水平、术前乳酸、术前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辅助循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肌红蛋白组术后ICU留治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d院内病死率均高于低肌红蛋白组(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术后高肌红蛋白是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肌红蛋白增高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AKI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肌红蛋白 急性肾损伤
原文传递
新疆单中心体外膜氧合技术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因素分析
17
作者 王于强 周旺 +4 位作者 通耀威 蒋晓芳 陈军仿 于湘友 宋云林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1年第6期329-334,355,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接受体外膜氧合技术(ECMO)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中心收治的接受ECMO治疗成人ARDS患者的临... 目的通过分析接受体外膜氧合技术(ECMO)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中心收治的接受ECMO治疗成人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30 d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各组治疗前、治疗24 h、撤机前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例接受ECMO治疗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20~73(49.6±16.3)岁。存活8例(53.3%),撤机成功9例(60%)。两组基线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心率、PaO_(2)/FiO_(2)(氧合指数)、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红蛋白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点和分组间存在交互作用,即两组APACHEⅡ评分随时间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是否转运、成功下机、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 h中性粒细胞比值、撤机前平均动脉压、动脉氧分压、PaCO_(2)、乳酸、中性粒细胞比值、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C反应蛋白(CRP)、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治疗后24 h、撤机前的APACHEⅡ评分P值均<0.05。结论ECMO治疗成人ARDS期间,治疗24 h、撤机前APACHEⅡ评分可预测患者的预后,治疗前是否转运、撤机前CRP、淋巴细胞比值、出血并发症均可能是影响患者存活的因素;患者满足适应证后,应尽早应用ECMO,积极预防、处理并发症的发生,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成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