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综合高校“美育”中的艺术教育 被引量:2
1
作者 《艺术教育》 2015年第7期80-81,共2页
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的产物,是培养情操、塑造人格必不可少的过程,艺术教育无疑是美育过程中的重要的一环。通过艺术教育来塑造完美人格的过程是一项艰难繁重的任务,基于此,作者认为首先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继而定位自己的艺术品位,再... 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的产物,是培养情操、塑造人格必不可少的过程,艺术教育无疑是美育过程中的重要的一环。通过艺术教育来塑造完美人格的过程是一项艰难繁重的任务,基于此,作者认为首先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继而定位自己的艺术品位,再通过学校的平台释放大量的资源规范和引导学生接受艺术教育,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高校艺术教育 美育难度 美育途径
原文传递
中庸之美——从《乐记》看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第8期191-192,共2页
在日益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语境下,重新探讨《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乐记》继承并发展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对音乐产生及消费整个过程进行了深入的阐释,特... 在日益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语境下,重新探讨《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乐记》继承并发展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对音乐产生及消费整个过程进行了深入的阐释,特别是其"音由人心生""尽善尽美"、强调音乐对接受者及听众审美及道德深刻影响的观点对今日音乐美学的发展仍然富有深刻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儒家 音乐
下载PDF
浅析亚里士多德音乐美学思想中的“摹仿”
3
作者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3期37-38,共2页
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的目的既不是出于实用,也不是出于必需,而是为了自由而高尚的情操,为人自身及城邦的完善与发展,是集娱乐、培养习惯、有益于智慧于一身,为培养公民卓越的品格和灵魂。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摹仿 音乐美学
下载PDF
“艺术从来就不只是艺术”——听林谷芳先生讲座有感
4
作者 《艺术科技》 2015年第7期157-157,共1页
2015年3月,林谷芳先生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一场名为"中国音乐的人文回归"讲座,强调中国音乐不能缺失了中国文化。民族性是中国音乐最根本的人文基础,在科技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西方音乐与本土音乐不断融合的当下,如何传承... 2015年3月,林谷芳先生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一场名为"中国音乐的人文回归"讲座,强调中国音乐不能缺失了中国文化。民族性是中国音乐最根本的人文基础,在科技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西方音乐与本土音乐不断融合的当下,如何传承、发展中国音乐的民族性,是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索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谷芳 音乐 民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