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理-化学混合溶剂选择性脱除硫化氢、有机硫化合物侧线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田荫怀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8,共7页
利用φ76mm×6mm填料吸收塔试验装置,于川东天然气净化总厂(简称卧引)进行了甲基二乙醇胺(MDEA)-环丁砜(SF)-水溶液在5.5MPa压力下从该厂原料天然气(含H_2S2.2~3.0%,CO_21.0~1.2%,有机硫400~600mg/m^3)中选择性脱除硫化氢与有机... 利用φ76mm×6mm填料吸收塔试验装置,于川东天然气净化总厂(简称卧引)进行了甲基二乙醇胺(MDEA)-环丁砜(SF)-水溶液在5.5MPa压力下从该厂原料天然气(含H_2S2.2~3.0%,CO_21.0~1.2%,有机硫400~600mg/m^3)中选择性脱除硫化氢与有机硫试验。考查了溶液组成、气液比、贫液温度等项因素对净化效果与选择性的影响,选取了优化操作参数,确认了以此新砜胺溶液取代该厂脱硫装置传统二异丙醇胺(DIPA)-环丁砜-水溶液的可能性及其预期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净化 气体 脱硫 有机硫化物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分析MDEA-环丁砜-水脱硫溶液的组成 被引量:3
2
作者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叙述了甲基二乙醇胺-环丁砜-水脱硫溶液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评价了预处理前后GDX-202的柱效率。在2m柱上实现了甲基二乙醇胺、环丁砜、水等7个组分的分离。以热导为检测器,用校正因子面积归一法定量。实验表明,含量≥5%质量分数的... 本文叙述了甲基二乙醇胺-环丁砜-水脱硫溶液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评价了预处理前后GDX-202的柱效率。在2m柱上实现了甲基二乙醇胺、环丁砜、水等7个组分的分离。以热导为检测器,用校正因子面积归一法定量。实验表明,含量≥5%质量分数的组分,分析相对误差在3%以下,含量<5%的组分,相对误差不大于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甲基二乙醇胺 环丁砜
下载PDF
我国天然气专业技术标准的现状与设想
3
作者 罗勤 原青民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2年第3期18-23,共6页
概括了我国天然气专业技术标准发展的现状 ,并通过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较 ,以及针对现场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应采用完善《天然气专业标准体系表》 ,加快与国际接轨和“采标”的速度等办法来推动我国天然气专业标准化工作的... 概括了我国天然气专业技术标准发展的现状 ,并通过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较 ,以及针对现场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应采用完善《天然气专业标准体系表》 ,加快与国际接轨和“采标”的速度等办法来推动我国天然气专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技术标准 标准化 现状 国际接轨
下载PDF
废水中醇胺、甘醇等有机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
4
作者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37-241,共5页
采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在GDX-502与GDX-501混合色谱柱上完成了废水中乙二醇或乙醇胺、二异丙醇胺或甲基二乙醇胺、环丁砜、三甘醇等有机组分的分离和测定.用标准曲线法定量.低含量样品采用浓缩手续.含量大于100mg/L的样品方... 采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在GDX-502与GDX-501混合色谱柱上完成了废水中乙二醇或乙醇胺、二异丙醇胺或甲基二乙醇胺、环丁砜、三甘醇等有机组分的分离和测定.用标准曲线法定量.低含量样品采用浓缩手续.含量大于100mg/L的样品方法误差不大于4%,变异异数不大于2%.低含量样品方法误差不大于7%,变异系数不大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气相色谱法 气田 水质监测
下载PDF
天然气净化厂分析监测工作的现状与设想
5
作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93-99,共7页
本文概括了我局天然气净化厂分析监测工作的现状,归纳了各厂所用的分析监测方法。结合净化厂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计量管理,做好分析监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重视在线分析仪的调查和研制等建议、设想。供管理部门和分析监测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天然气净化厂 监测
下载PDF
探究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追问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6
作者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年第51期0063-0065,共3页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本身上是学生对文章内容深层次理解后所产生的疑惑。 因此, 从其属性上来看, 它们是最好的教学素材。 教师要合理地利用这些问题,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到知识的趣味性以...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本身上是学生对文章内容深层次理解后所产生的疑惑。 因此, 从其属性上来看, 它们是最好的教学素材。 教师要合理地利用这些问题,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到知识的趣味性以及连贯性, 从而让学生在问题当中成长和进步。 基于此, 本文探究了小学语文课堂追问的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追问 策略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