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的X线表现及病理基础 被引量:183
1
作者 顾雅佳 周康 +2 位作者 陈彤箴 王玖华 张廷璆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9-444,共6页
目的 分析常见乳腺癌的X线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经乳腺X线检查 ,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灶 397个 ,包括浸润性导管癌 2 97个、导管原位癌及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38个、黏液腺癌 2 1个、髓样癌 2 2个和浸润性小叶癌 19个。观察乳腺癌... 目的 分析常见乳腺癌的X线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经乳腺X线检查 ,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灶 397个 ,包括浸润性导管癌 2 97个、导管原位癌及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38个、黏液腺癌 2 1个、髓样癌 2 2个和浸润性小叶癌 19个。观察乳腺癌的X线表现 ,与病理分型、分级对照。结果  ( 1)癌灶的X线表现为有钙化者 170个 ( 42 8%) ,有肿块者 2 5 8个 ( 6 5 0 %) ,有结构扭曲者 33个( 8 3%)。 ( 2 )有钙化者易出现在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 ( χ2 =30 90 ,P <0 0 0 1) ,尤其单纯钙化多出现在导管原位癌中 ( 6 5 8%,2 5 / 38)。 ( 3)呈肿块表现的多见于髓样癌 ( 90 9%,2 0 / 2 2 )和黏液腺癌 ( 81 0 %,17/ 2 1) ,与其他乳腺癌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 χ2 =30 87,P <0 0 0 1)。肿块伴钙化 99个 ,在各病理类型乳腺癌中均可见 ,但当钙化颗粒 >10枚 ( χ2 =11 47,P <0 0 0 1)或钙化灶直径≥ 3cm(Fisher法精确 χ2 检验 ,P =0 0 2 3 7)则多见于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单纯肿块改变 15 9个病灶 ,各类乳腺癌的边缘改变不完全相同 ( χ2 =34 82 ,P <0 0 5 )。 ( 4)结构扭曲伴钙化仅见于浸润性导管癌 ,单纯结构扭曲见于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 ,其他类型未见。 ( 5 )对浸润性导管癌 ,Ⅰ、Ⅱ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X线检查 病理类型 钙化 肿块 结构扭曲
原文传递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99
2
作者 周建军 曾维新 +3 位作者 周康 王建华 曾蒙苏 程伟中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 CT 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7例,术前均经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复习 CT 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对照分析。结果 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 CT 表现及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7例,术前均经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复习 CT 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对照分析。结果 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中,右侧6例,左侧1例。肿瘤直径3.7~7.5 cm,平均4.6 cm。肿瘤平扫 CT 值16.2~31.7 HU,平均24.3 HU;动脉期增强 CT 值20.9~36.6 HU,平均30.2 HU;门静脉期增强 CT 值27.4~45.5 HU,平均36.0 HU。所有肿瘤边界清楚,瘤体自身受压变形4例,形成伪足样尖角3例。5例肿瘤推移下腔静脉,其中,2例瘤体部分包绕下腔静脉,所有病例下腔静脉形态均正常。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呈嵌入性生长,容易推移或包绕但不压迫邻近血管。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动态增强呈进行性轻度延迟强化,但动脉期强化轻微,类似囊性肿瘤。CT 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对于此病的诊断有明显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瘤 肾上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磁共振胆道造影在胆道梗阻定位和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7
3
作者 彭卫军 周康 +2 位作者 陈财忠 王炳生 刘厚宝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668-672,共5页
目的:通过MRI胆道造影(MRcholangiography,MRC)与CT、US、经皮穿刺胆道造影术(PTC)或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手术、病理的对照研究,评价MRC显示胆道梗阻部位,确定梗阻原因的能... 目的:通过MRI胆道造影(MRcholangiography,MRC)与CT、US、经皮穿刺胆道造影术(PTC)或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手术、病理的对照研究,评价MRC显示胆道梗阻部位,确定梗阻原因的能力。材料与方法:30例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在GESigna1.5T超导系统上进行了MRC检查,并与PTC或ERCP、CT、US、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本组资料中,MRC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准确性达100%,优于有损伤性的PTC或ERCP。MRC确定梗阻原因的准确性达70%,类似于PTC或ERCP、CT、US。结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无损伤性的MR胆道造影在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和定性上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对于梗阻性黄疸,特别是行ERCP失败和不宜行PTC或ERCP的病人是最有效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阻塞 肝外 磁共振成像 MRC 胆道造影
原文传递
肝癌综合性介入治疗规范化方案(草案) 被引量:80
4
作者 王建华 周康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97-500,共4页
关键词 肝癌 综合性介入治疗 规范化方案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3
5
作者 曹永胜 周康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合理的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CTangiography,SCTA)技术,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并对其临床价值作一初步评估。材料与方法:30例SCTA检查分为三组:血管性病变、肿瘤与邻近血管关系、门静脉... 目的:探讨合理的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CTangiography,SCTA)技术,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并对其临床价值作一初步评估。材料与方法:30例SCTA检查分为三组:血管性病变、肿瘤与邻近血管关系、门静脉系统成像。扫描技术和造影剂参数按受检部位、范围和病变性质具体设置。三维重建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或(和)表面成像显示(SSD)。结果:合适的扫描和增强技术可获得良好的血管成像,能可靠地显示血管形态和病变,如动脉狭窄、动脉瘤等;术前准确评估肿瘤与邻近血管关系:推移、压迫、包绕或浸润。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门静脉结构和分布可充分显示,有利于肝癌、胰腺癌的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和术中导向,TIPS空间定位、门静脉或肠系膜静脉与下腔静脉分流术后通畅性评估。结论:SCTA是有效的无创伤性血管成像术,可弥补横断面CT和MRA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可替代创伤性的血管造影(或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血管造影 图像处理 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周围型肺癌微血管密度与CT增强的关系 被引量:68
6
作者 刘士远 周康 +2 位作者 肖湘生 叶挺军 张志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94-698,共5页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微血管密度(MVD) 与肿瘤预后以及CT增强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了127 例周围型肺癌的MVD,并与CT增强程度(87 例回顾性,40 例前瞻性动态增强) 以及转移、预后情况进...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微血管密度(MVD) 与肿瘤预后以及CT增强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了127 例周围型肺癌的MVD,并与CT增强程度(87 例回顾性,40 例前瞻性动态增强) 以及转移、预后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瘤内微血管的分布以肿瘤外围浸润前沿及间质中较为密集,肿瘤实质区及坏死区血管稀疏。回顾组与前瞻组腺癌的MVD 均明显高于鳞癌,回顾组分别为57-6 ±18-4 与41-5 ±20-1(t=2-745,P<0-01);前瞻组分别为61-4 ±9-9 与45-1 ±11-2(t=2-385,P< 0-05) ,而且分化差的高于分化好的。从淋巴结转移及随访情况看,MVD高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3 年存活率低关系密切。肺癌相对CT值的变化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回顾组肿块增强≥30 HU及< 30 HU的MVD分别为57-1±22-7(69 例) 及42-7 ±18-4(18 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69 ,P< 0-01) 。前瞻组40 例肺癌平均增强50-6±19-6 HU,增强高峰在注射对比剂后1 分钟左右,MVD与CT增强的相关系数为0-887 4,P<0-001 。虽然腺癌的增强幅度高于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CT 微血管密度 周围型肺癌
原文传递
MR和CT动态扫描对小肝癌强化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2
7
作者 严福华 周康 +5 位作者 沈继章 曾蒙苏 杨军 吴东 龚静山 施卫斌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目的 前瞻性比较研究小肝癌 (SHCC)在动态MR和螺旋CT多期扫描中的强化特征 ,探讨MR优于螺旋CT的原因。方法  5 3例SHCC患者 ,均行螺旋CT和MR动态增强扫描。螺旋CT全肝平扫后分别行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增强扫描。MR行SE序列和FMPS... 目的 前瞻性比较研究小肝癌 (SHCC)在动态MR和螺旋CT多期扫描中的强化特征 ,探讨MR优于螺旋CT的原因。方法  5 3例SHCC患者 ,均行螺旋CT和MR动态增强扫描。螺旋CT全肝平扫后分别行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增强扫描。MR行SE序列和FMPSPGR序列动态增强多期扫描。结果  5 3例患者共发现病灶 76个 ,MR和CT动脉期扫描分别有 6 9个病灶和 49个病灶有明显强化。SHCC在MR和CT动脉期 门脉期 延迟期扫描中的典型表现为高 低 低信号 (密度 )和高 等 低信号 (密度 ) ;不典型的表现为高 高 高信号 (密度 )、高 等 等信号 (密度 )和低 低 低信号 (密度 )。结论 动态MR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均可显示SHCC的强化特征。MR动脉期扫描更能充分反映SHCC富血供的特点 ;在定性诊断方面 ,结合SE序列上的一些信号特征 ,MR更优于螺旋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诊断 肝细胞癌 动态MR 螺旋CT
原文传递
结外淋巴瘤:影像学共性特征与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78
8
作者 周建军 丁建国 +3 位作者 周康 王建华 曾蒙苏 程伟中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分析结外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影像学对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外淋巴瘤病例,非霍奇金病54例,霍奇金病3例,初诊时均无明确淋巴瘤病史,术前分别经常规X线、CT和MRI检查。结果57例结外淋巴瘤中,... 目的分析结外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影像学对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外淋巴瘤病例,非霍奇金病54例,霍奇金病3例,初诊时均无明确淋巴瘤病史,术前分别经常规X线、CT和MRI检查。结果57例结外淋巴瘤中,消化道14例,骨骼9例,脑7例,肾5例,肺4例,脾4例,肾上腺4例,肝脏3例,肌肉3例,胰腺2例,睾丸1例,阴道1例。常规X线检查22例,术前诊断6例;CT检查39例,术前诊断17例;MRI检查19例,术前诊断12例。CT检查47个病灶中,41个病灶密度均匀,6个病灶有程度不等坏死。MRI检查26个病灶中,T1WI为低或等信号,25个病灶T2WI为低、等或略高信号,1个病灶为高信号;17个病灶信号均匀,9个病灶信号不均匀。动态CT和MR增强47例,除脑淋巴瘤为进行性显著持续强化外,其他部位淋巴瘤为进行性轻到中度延迟强化。结外淋巴瘤瘤内常可见脏器原有解剖结构,如血管、支气管、肾盂、肌间隙等残留。结论结外淋巴瘤共性表现包括肿瘤密实,瘤内可见原有解剖结构残留,MRT2WI多为等或略高信号;一般轻度至中度延迟强化。掌握结外淋巴瘤的一些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结外 影像学 诊断 特征
下载PDF
介入治疗实验研究中兔VX2肝癌模型制作的改进和CT评价 被引量:58
9
作者 邵国良 周康 +2 位作者 王建华 颜志平 刘嵘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53-654,共2页
目的 改进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使之更适合介入治疗学研究 ,同时探讨瘤灶的CT表现及螺旋CT在检测瘤灶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实验动物为新西兰大白兔 (80只 ) ,瘤种采用动物自身接种传代保存。取瘤块组织 (1~ 2mm3 大小 )接种肝脏左叶... 目的 改进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使之更适合介入治疗学研究 ,同时探讨瘤灶的CT表现及螺旋CT在检测瘤灶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实验动物为新西兰大白兔 (80只 ) ,瘤种采用动物自身接种传代保存。取瘤块组织 (1~ 2mm3 大小 )接种肝脏左叶深部 ,于接种后 7、14天分别行CT平扫、动脉早期、门脉期扫描 ,少数动物于接种后 2 1天再次CT扫描。结果  72只 (90 % )动物接种成功。瘤灶以种植后 2周CT显示最清楚和典型 ,直径 1~ 2cm左右 ,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 ,动脉早期明显强化 ,门脉期呈低密度 ,与周围肝组织分界较清楚。肝动脉造影显示肿瘤富血供。而种植后超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肿瘤 肝癌 介入放射学 实验研究 CT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病理对照研究孤立性肺结节与支气管的关系 被引量:64
10
作者 强金伟 周康 +4 位作者 蒋亚平 叶宣光 王群 徐松涛 谭黎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92-996,共5页
目的 研究孤立性肺结节 (SPN)与支气管的关系及其类型 ,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MSCT) ,前瞻性对直径≤ 3 0cm的 75例SPN(其中恶性 5 1例 ,良性 2 4例 )行层厚为0 5mm的容积靶扫描 ,经工作站行多层面重建 (MPR)、曲面重... 目的 研究孤立性肺结节 (SPN)与支气管的关系及其类型 ,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MSCT) ,前瞻性对直径≤ 3 0cm的 75例SPN(其中恶性 5 1例 ,良性 2 4例 )行层厚为0 5mm的容积靶扫描 ,经工作站行多层面重建 (MPR)、曲面重建 (CPR)和表面阴影成像 (SSD)后处理重建 ,重点显示与SPN相关的支气管形态及其关系类型 ,并与手术大体标本、组织学切片对照。结果 (1)所有SPN与支气管的关CPR系均良好显示 ,CT显示SPN与支气管有关系者恶性组 4 4例(86 3% ) ,良性组 16例 (6 6 7% ) ,其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6 5 )。 (2 )SPN 支气管关系分 5型 ,Ⅰ型 :支气管被SPN截断 ;Ⅱ型 :支气管进入SPN ,呈锥状中断 ;Ⅲ型 :支气管在SPN内呈长段开放状 ,并可进一步分叉 ;Ⅵ型 :支气管紧贴SPN边缘走行 ,管腔形态正常 ;Ⅴ型 :支气管紧贴SPN边缘走行 ,管腔受压变扁。 (3)就SPN性质而言 ,恶性结节最常见者为Ⅰ型 ,次为Ⅳ型 ,Ⅴ型最少见 ;良性结节最常见者为Ⅴ型 ,次为Ⅰ型 ,未见到Ⅱ型。就SPN 支气管类型而言 ,Ⅰ、Ⅱ和Ⅳ型多见于恶性结节 ;Ⅴ型多为良性结节 ;Ⅲ型良性略多见。结论 采用MSCT ,超薄层靶扫描后行MPR、CPR和SSD重建能明显提高细小支气管的显示率 ,并准确地显示SPN 支气管关系 ,不同关系类型对应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SPN 良性 孤立性肺结节 恶性 多层螺旋CT CPR 显示 管腔 曲面重建
原文传递
应用动态CT和水充盈技术行胃癌CT分期与手术对照研究 被引量:68
11
作者 彭卫军 周康 秦新裕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4-98,共5页
自1991年2月~1993年4月,我们采用水做为胃的口服对比剂,结合低张和动态增强扫描对一组66例胃癌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术前CT与手术病理严格对照,统计结果:本组胃癌CT分期总的准确性86.36%,胃癌可切除性术前估... 自1991年2月~1993年4月,我们采用水做为胃的口服对比剂,结合低张和动态增强扫描对一组66例胃癌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术前CT与手术病理严格对照,统计结果:本组胃癌CT分期总的准确性86.36%,胃癌可切除性术前估价准确性92.42%,表明采用水做为口服对比剂结合动态扫描方式,明显提高了胃癌CT分期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分期 CT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69
12
作者 李卉 周康 +4 位作者 曾蒙苏 纪元 沈继章 陈财忠 张利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46-84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与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的影像学资料,6例术前行CT检查,1例行MR检查。结果肿块体积较大,最大径为2.8~15.9 cm,平均7.9 cm;术前CT或MR检查,5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与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的影像学资料,6例术前行CT检查,1例行MR检查。结果肿块体积较大,最大径为2.8~15.9 cm,平均7.9 cm;术前CT或MR检查,5例可观察到包膜,另2例亦边界清楚,病理标本中6例可见完整包膜,仅1例包膜部分被侵犯;6例行CT检查患者中,3例肿块边缘见钙化灶,其中2例包膜内见散在点线状钙化灶,另1例钙化灶亦位于肿块边缘;除1例几乎完全为实性成分,其余6例均为囊实性;CT检查,部分囊实性成分中见散在片状高密度,MR检查,T_1WI显示实性成分呈高信号,均提示肿块中出血可能,术后病理亦证实。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具有相对特征性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的螺旋高分辨率CT表现 被引量:59
13
作者 张志勇 周康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时胸膜凹陷征的螺旋HRCT表现。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60例,根据肿瘤大小及生长部位,总结其胸膜凹陷的不同螺旋HRCT表现,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结果: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及其与...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时胸膜凹陷征的螺旋HRCT表现。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60例,根据肿瘤大小及生长部位,总结其胸膜凹陷的不同螺旋HRCT表现,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结果: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及其与胸膜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将周围型肺癌的胸膜凹陷征归纳为3种主要表现:(1)线条状影,近脏层胸膜面处见小三角形影;(2)典型表现,横断面上见一组有一定形态变化规律的胸膜凹陷改变,在3维SSD重建图像上脏层胸膜呈皱缩改变;(3)水平裂和斜裂胸膜凹陷,表现为曲线状。结论:螺旋高分辨率CT尤其是3D重建有利于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的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凹陷 肺癌 高分辨率CT CT
下载PDF
支气管肺癌的肺动脉血供研究 被引量:60
14
作者 郑如恒 董永华 周康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3-55,共3页
采用硅酮灌注技术对20例新鲜支气管肺癌手术切除标本的肺动脉血供进行了微血管摄影研究,其中鳞癌11例,腺癌6例,肺泡细胞癌1例,未分化癌2例。结果显示:支气管肺癌的肺动脉血供的有无和多少与肺癌的部位,活跃程度,肿瘤生长... 采用硅酮灌注技术对20例新鲜支气管肺癌手术切除标本的肺动脉血供进行了微血管摄影研究,其中鳞癌11例,腺癌6例,肺泡细胞癌1例,未分化癌2例。结果显示:支气管肺癌的肺动脉血供的有无和多少与肺癌的部位,活跃程度,肿瘤生长方式,局部环境变化有关,并随着上述因素的改变而随之发生变化;肺动脉血供不但可供养肿瘤的周边,也可进入肿瘤内部;大部分肿瘤区的肺动脉血管量通常少于周围正常肺组织中的肺动脉数量。本研究结果提示:(1)对肺癌肺动脉血供应该用综合和动态的观点予以评价。(2)在进行肺动脉灌注化疗时,需要对病例进行合理的选择,并将灌注导管置放到合适的位置,才能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液供给 肺动脉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 被引量:56
15
作者 吴春根 周康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7-399,共3页
关键词 扫描技术 图像处理 适应证 对比剂注射方式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CT动态增强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45
16
作者 刘士运 周康 +2 位作者 肖湘生 叶挺军 张志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CT强化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以提高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能力。材料和方法:对40例周围型肺癌(鳞癌 18例,腺癌 22例)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动态 CT扫描(剂量 1.5ml/ kg体重,流速...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CT强化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以提高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能力。材料和方法:对40例周围型肺癌(鳞癌 18例,腺癌 22例)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动态 CT扫描(剂量 1.5ml/ kg体重,流速3ml/s,分别在注射后0.5,1,2,3,4min扫描)并测量CT值,肺癌标本进行微血管密度测定,并比较肺癌增强模式和最大增强幅度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结果:40例肺癌平均强化值为 50.65± 19.59Hu,峰值在注射造影剂后1min。腺癌与鳞癌的增强幅度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53.45±23.22Hu及47.22±14.63Hu,P>0.05),而腺癌的MVD明显低于鳞癌(分别为45.11±11.25和61.44±9.91,P<0.05)。肺癌CT强化值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r=0.8874,P<0.001)。结论:肺癌CT增强的幅度及模式与其血供及微血管密度有关,动态增强可以反映肺癌的强化特征,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T 动态增强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CT结肠造影术四种后处理方法检查结直肠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8
17
作者 罗明月 周康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85-788,共4页
目的 比较研究CT结肠造影术 4种后处理方法检查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螺旋CT机对 64例结直肠癌病例行容积扫描 ,在工作站应用 4种后处理方法获取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formation ,MPR)、CT仿真结肠镜 (CTvirtualcolonoscop... 目的 比较研究CT结肠造影术 4种后处理方法检查结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螺旋CT机对 64例结直肠癌病例行容积扫描 ,在工作站应用 4种后处理方法获取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formation ,MPR)、CT仿真结肠镜 (CTvirtualcolonoscopy ,CTVC)、表面遮盖显示 (shadedsurfacedisplay ,SSD)和透明显示 (Raysum)图像。分结直肠癌环肠周侵犯程度、长度和分型 3方面比较分析所得结果。病变均经手术和 (或 )常规结肠镜 (conventionalcolonoscopy ,CC)活检病理证实。结果MPR、CTVC、SSD和Raysum对结直肠癌环肠周侵犯程度的判断正确率分别为 10 0 0 %、82 8%、79 7%和 79 7% ,MPR与CTVC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对肿块长度的判断正确率分别为 89 1%、76 6%、95 3 %和 10 0 0 % ,CTVC与SSD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对肿块分型的判断正确率分别为 81 3 %、92 2 %、71 9%和 71 9% ,CTVC与SSD之间亦有统计学差异。MPR能准确判断肿块环肠周的程度 ;Raysum能比SSD更可靠地显示肿块的长度 ,判断较准确 ;CTVC有助于肿块分型的判断。结论 MPR、CTVC、SSD和Raysum检查结直肠癌各有优缺点 ,4种后处理方法的结合能更全面显示肿块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直肠癌 结直肠癌 CT 诊断 结肠造影术
原文传递
腹、盆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51
18
作者 周良平 张蓓 +4 位作者 王佩华 关玉宝 彭卫军 杨文涛 周康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2-526,共5页
目的 分析腹、盆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以期提高对这种少见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腹、盆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本组患者年龄18~56岁,平均40岁。其中男7例,女3例。9例位于腹部,1例... 目的 分析腹、盆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以期提高对这种少见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腹、盆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本组患者年龄18~56岁,平均40岁。其中男7例,女3例。9例位于腹部,1例位于盆腔。4例既有CT也有MRI检查,4例仅有CT检查,2例仅有MRI检查。将影像学结果与临床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0例中局限性9例,弥漫性1例。局限型9例病理诊断均为透明血管型,表现为单发肿块6例,单个较大肿块周围伴有小的子灶3例。CT平扫与肌肉相比呈等密度;动态增强多数病变(5/7例)在动脉期和延迟扫描均持续高度强化,强化程度接近大动脉。MRI平扫与肌肉相比T1WI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病灶的强化方式与CT一致。4例肿块(直径〉5cm)增强扫描内部见裂隙状和放射状的CT低密度区和MRI低信号区,病理证实为较多纤维成分。弥漫型1例为浆细胞型,表现为腹膜后多个软组织结节,轮廓光整,明显强化。结论 腹、盆部Castleman病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局限透明血管型巨大淋巴结增生的特点是单发肿块或单发较大肿块周围伴有小的子灶,强化密度与信号接近大动脉,较大肿块内部增强后可出现裂隙状或放射状CT低密度和MRI低信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淋巴结增生 腹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非功能性胰内分泌肿瘤的螺旋CT表现 被引量:52
19
作者 曾蒙苏 严福华 +4 位作者 周康 李卉 丁建辉 陈惠明 陈刚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8-531,共4页
目的 了解非功能性胰内分泌肿瘤的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功能性胰内分泌肿瘤的螺旋CT表现。螺旋CT采用平扫和双期 (动脉和门静脉 )增强扫描 ,层厚 1 0mm、螺距 1 0 ,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总... 目的 了解非功能性胰内分泌肿瘤的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功能性胰内分泌肿瘤的螺旋CT表现。螺旋CT采用平扫和双期 (动脉和门静脉 )增强扫描 ,层厚 1 0mm、螺距 1 0 ,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总量 90ml,注射流率 3ml/s,动脉、门脉期扫描分别为 30s和 70s。结果  1 8例肿瘤平均大小 5 3cm× 5 9cm× 6 2cm ,其中位于胰头9例、胰颈 4例、胰体尾 3例和胰尾 2例。平扫呈稍低密度 7例、低密度 3例、水样密度 2例和等密度6例 ,其中 4例可见肿瘤内有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呈中等至明显强化 1 3例 ,其中均匀和不均匀强化各占 5例、环状强化为 3例。 9例胰头肿瘤中 ,1例胆管轻度扩张、3例胰腺管轻度扩张和 1例胰体尾轻度萎缩。本组病例中 5例胰腺周围血管受累。结论 非功能性胰内分泌肿瘤螺旋CT动脉期扫描呈中等或明显强化为其特征 ,同时具有较少侵犯胰腺管和 (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功能性胰内分泌肿瘤 螺旋CT 回顾性分析 诊断
原文传递
多房囊性肾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47
20
作者 丁建国 周建军 周康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16-819,共4页
目的 探讨多房囊性肾瘤的影像学特征及相关的多房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房囊性肾瘤的CT和MRI资料。结果 8例多房囊性肾瘤均为单侧,直径从2.5-7.5 cm不等。CT或MR扫描显示有完整囊壁,内由多个小囊腔... 目的 探讨多房囊性肾瘤的影像学特征及相关的多房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房囊性肾瘤的CT和MRI资料。结果 8例多房囊性肾瘤均为单侧,直径从2.5-7.5 cm不等。CT或MR扫描显示有完整囊壁,内由多个小囊腔和分隔构成,其中2例囊内分隔显示清晰,4例显示尚清晰,另2例显示不清,边缘模糊。所有囊腔间无交通,囊壁和囊内分隔有不同程度的强化,但均未见实质性结节。4例MR扫描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延迟增强扫描囊壁和囊内分隔显示较同步的CT扫描清晰。组织病理学显示所有病例的包膜和分隔内衬扁平或立方上皮。结论 多房囊性肾瘤是肾脏的少见病变,CT和MRI能准确地显示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并提供相应的诊断依据,但在和多房囊性肾癌等病变鉴别时仍有一定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囊性肾瘤 影像学表现 鉴别诊断 CT M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