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臭氧周末效应研究 被引量:104
1
作者 唐文苑 赵春生 +5 位作者 耿福海 彭丽 广 高伟 许建明 Xuexi Tie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5,共7页
分析了2006年上海5个臭氧监测站(徐家汇、崇明、宝山、浦东和金山)周末与工作日臭氧浓度的变化规律,发现上海徐家汇与国外许多城市中心一样,存在周末臭氧浓度比工作日高,而臭氧前体物NO,NO2,CO和VOCs的浓度却是周末要比工作日低... 分析了2006年上海5个臭氧监测站(徐家汇、崇明、宝山、浦东和金山)周末与工作日臭氧浓度的变化规律,发现上海徐家汇与国外许多城市中心一样,存在周末臭氧浓度比工作日高,而臭氧前体物NO,NO2,CO和VOCs的浓度却是周末要比工作日低的“臭氧周末效应”.一方面,上海徐汇区NO2/NO在周末比工作日要高25.61%,NO排放的减少是造成上海臭氧周末效应可能的化学原因;另一方面,上海徐家汇由于周末NOx(NO+NO2)比工作日在清晨(05:00-09:00)平均减少近12.13%,使清晨NO抑制臭氧生成的持续时间比工作日少近半个小时,周末臭氧积累持续时间更长,臭氧平均生成速率更大.臭氧的产生率是关于环境中VOCs与NOx混合比率的函数.上海徐家汇VOCs与NOx比率周末为4.55,工作日为4.37,位于VOC敏感区.由于周末NOx和VOCs减少,VOCs/NOx比率增加,使臭氧从73mL/L增加到80nL/L,这与上海徐家汇的“周末效应”基本一致.利用MICAPS云量资料做进一步分析.周末、工作日臭氧值都随云量增加而降低,并且明显发现徐家汇臭氧“周末效应”随云量增加而逐渐减弱.云量的增加最终结果使臭氧“周末效应”几乎消失,说明徐家汇臭氧“周末效应”是由于臭氧光化学生成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臭氧 光化学污染 周末效应
原文传递
华北地区层状云微物理特性及气溶胶对云的影响 被引量:58
2
作者 黄梦宇 赵春生 +3 位作者 广 段英 石立新 吴志会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0-368,共9页
利用机载粒子探测系统(PMS,ParticleMeasurementSystem)对1990年9、10月和1991年4月的春秋两季层状云进行了云及降水的微物理特征探测,分析了云微观特征和垂直分布,初步探讨了气溶胶对云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层状云的基本特征为云... 利用机载粒子探测系统(PMS,ParticleMeasurementSystem)对1990年9、10月和1991年4月的春秋两季层状云进行了云及降水的微物理特征探测,分析了云微观特征和垂直分布,初步探讨了气溶胶对云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层状云的基本特征为云滴数浓度79.2cm-3、液态含水量0.03g.m-3、有效直径11μm并有垂直差异;云下气溶胶数浓度与云滴数浓度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其定量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S资料 云微物理特性 气溶胶-云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上海地区PM2.5-O3复合污染特征及气象成因分析 被引量:39
3
作者 毛卓成 许建明 +3 位作者 杨丹丹 余钟奇 瞿元昊 广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730-2738,共9页
统计分析了上海地区2013~2017年PM2.5-O3复合污染事件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a上海PM2.5-O3复合污染天气占O3总污染天气33.4%,仅出现在3~10月,呈逐年减少的趋势;PM2.5-O3复合污染时的O3峰值浓度和平均浓度较单O3污染时高,维持... 统计分析了上海地区2013~2017年PM2.5-O3复合污染事件及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a上海PM2.5-O3复合污染天气占O3总污染天气33.4%,仅出现在3~10月,呈逐年减少的趋势;PM2.5-O3复合污染时的O3峰值浓度和平均浓度较单O3污染时高,维持时间较单O3污染时长,主要气象原因是地面辐合和较低的边界层高度;PM2.5-O3复合污染的天气形势往往与弱气压场有关,可以分为低压底部和前部、高压顶部和后部、均压场5种天气类型,其中均压场出现次数最多,占比53%;复合污染对气象因子的阈值要求更为严格,并且阈值区间总体向有利于PM 2.5浓度上升的方向偏移;当温度介于27.9~34℃,湿度介于43%~58%,风速介于2.1~3.3m/s,混合层高度介于1122~1599m,并且存在辐合时,最有利于PM2.5-O3复合污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2.5-O3复合污染 气象因子 阈值 天气形势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上海世博会期间空气质量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陈敏 马雷鸣 +5 位作者 魏海萍 施红 马井会 广 顾松 张国琏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观测资料显示,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的空气质量为2001年以来同期最优。利用近10年上海近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环流指数监测数据,分析了有利于空气污染扩散的近地面气象条... 观测资料显示,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的空气质量为2001年以来同期最优。利用近10年上海近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环流指数监测数据,分析了有利于空气污染扩散的近地面气象条件及大气环流特征,及其对上海世博会期间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近地面东风明显偏多且偏大,近地层接地逆温明显少于往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也较常年明显偏多,综合气象条件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提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异常偏大、偏强、偏西,影响上海地区的夏季风更多源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偏东气流输送,这为上述区域的东风活跃创造了条件。尽管上海世博会期间的空气质量联防联控措施使得污染排放低于常年,但气象条件不利时,大气环流的输送扩散仍导致了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的3次污染事件,这说明气象条件是上海世博会期间空气质量优良的主要影响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空气质量 大气环流 近地面气象要素
下载PDF
2006—2008年上海地区臭氧污染特征与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耿福海 毛晓琴 +4 位作者 铁学熙 高伟 彭丽 许建明 广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4-590,共7页
利用2006—2008年上海市的徐汇、浦东、宝山、金山、崇明5个监测站的臭氧观测资料,分析了上海地区的臭氧污染现状。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基本呈现中心城区低、郊区高的特征,宝山钢铁工业区较低而金山化工区较高;从时间分布上来看,3—11月... 利用2006—2008年上海市的徐汇、浦东、宝山、金山、崇明5个监测站的臭氧观测资料,分析了上海地区的臭氧污染现状。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基本呈现中心城区低、郊区高的特征,宝山钢铁工业区较低而金山化工区较高;从时间分布上来看,3—11月均会出现臭氧浓度超标,7月臭氧超标天数最多,5月和8月的超标天数也较多。一天内小时平均浓度超标(>100 ppbv;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最多的时段为13—15时,而8小时平均浓度超标(>75 ppbv;美国EPA标准)最多的时段是9—10时;根据WHO、欧盟、美国和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简称我国标准)及上海市气象局气象灾害臭氧预警信号(简称上海市标准)所统计的上海地区各监测站点超标天数可知,WHO标准统计的超标天数最多,其次为欧盟,按我国标准和上海市标准所统计出的臭氧超标天数最少。8小时滑动平均统计的臭氧超标天数比按小时平均浓度统计的超标天数要多一倍左右。从保护人体健康的角度来看,用臭氧8小时平均来评价臭氧污染程度更为科学,采用小时平均浓度设定臭氧评价阈值进行污染预警和管理更具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 污染特征 评价指标 地面臭氧
下载PDF
上海世博园上空边界层风垂直变化观测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辛跳儿 贺千山 +4 位作者 魏海茹 刘冬韡 广 杨何群 邵德民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利用平矩阵风廓线雷达于2007年7月17日至9月28日对上海世博园规划区上空的风垂直分布进行了观测。通过分析该地上空三维风场的日变化,发现夜间以偏西气流为主,白天风速较小,以偏东气流为主,表明该地区以海陆风为主导的环流特征是这一地... 利用平矩阵风廓线雷达于2007年7月17日至9月28日对上海世博园规划区上空的风垂直分布进行了观测。通过分析该地上空三维风场的日变化,发现夜间以偏西气流为主,白天风速较小,以偏东气流为主,表明该地区以海陆风为主导的环流特征是这一地区的局地环流日变化的基本特征。逐日变化分析表明,在8月2日以前主要以偏西北气流为主,之后基本是以东南气流为主,并且垂直运动特征以上升气流为主,强烈的垂直运动与偏西气流相关密切,同时偏北气流往往带来较强的上升运动。日夜平均廓线分析表明,夜间风速较大,并且夜间风速的垂直变化与白天相比也有很大不同,白天270 m以下风速随高度基本不变,而夜间从近地面向上风速随高度逐渐增大,低层<90 m的范围内白天风速大于夜间风速。城市冠层以上风向的日夜变化不明显,多为偏北气流控制。城郊风廓线的对比表明受城市下垫面粗糙度的影响,城市风速明显比郊区减小。城市和郊区的水平风速变化在城市冠层以上比较接近,相关系数达到了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世博园 风廓线 风雷达 边界层
下载PDF
雾霾科学监测及其健康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广 陈敏 彭丽 《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59,F0002,共5页
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中东部地区大气颗粒物污染日趋严重,由气溶胶引起的低能见度事件也因此越来越多,霾已逐渐成为常见现象。雾霾天气及其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
关键词 雾霾 气溶胶 污染 健康影响
下载PDF
MOPITT观测的CO分布规律及与瓦里关地面观测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春生 方圆圆 +2 位作者 汤洁 郑向东 广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41,I0002,共7页
利用TERRA/MOPITT仪器测量的2000年3月—2004年5月的CO数据,分析了CO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并且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气候监测与诊断实验室(CMDL/NOAA)在瓦里关站的CO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CO的高值区在北半球主... 利用TERRA/MOPITT仪器测量的2000年3月—2004年5月的CO数据,分析了CO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并且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气候监测与诊断实验室(CMDL/NOAA)在瓦里关站的CO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CO的高值区在北半球主要位于东亚、西欧和北美,而在南半球主要位于非洲中西部和南美洲的赤道地区;CO的分布随季节变化显著,春季北半球的CO浓度最高,而秋季南半球的CO浓度偏高;东亚的CO高值区主要是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和日本列岛一带。对于北京和瓦里关CO的趋势分析明表:这两个地区的CO浓度在这4年内都是呈上升趋势。结合CMDL的观测资料与卫星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发现,瓦里关站卫星观测结果和CMDL的结果在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一致,卫星柱总量的观测数据和CMDL数据的相关性非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PITT CO CMDL 瓦里关
下载PDF
上海市区非甲烷有机化合物(NMOCs)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冉靓 赵春生 +4 位作者 耿福海 彭丽 广 俞琼 许建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9-206,共8页
为了研究大气中非甲烷有机化合物(NMOCs)总体现状、组成特点和不同物种臭氧产生潜力,以便在臭氧产生对NMOCs敏感的区域制定有效的臭氧控制政策,对上海市区徐家汇从2005年11月6日到2007年8月10日进行了每日24小时NMOCs采样。数据分析表明... 为了研究大气中非甲烷有机化合物(NMOCs)总体现状、组成特点和不同物种臭氧产生潜力,以便在臭氧产生对NMOCs敏感的区域制定有效的臭氧控制政策,对上海市区徐家汇从2005年11月6日到2007年8月10日进行了每日24小时NMOCs采样。数据分析表明,上海市区NMOCs的日平均浓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约在50nL/L,主要由烷烃类、烯烃类和芳香烃类组成。反应活性和浓度水平都较高的芳香烃类对臭氧光化学产生的贡献占主导性地位。甲苯、二甲苯、乙基苯、丁烯和丙烯是臭氧产生潜力最大的几个物种。上海市区大气中的NMOCs以人为排放为主,主要来自城市机动车尾气、建筑材料和有机溶剂的挥发以及南部金山化工区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甲烷有机化合物(NMOCs) 臭氧产生潜力 上海
下载PDF
不同辐射传输方案对中尺度降水影响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广 赵春生 +1 位作者 丁守国 秦瑜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8-158,共11页
在MM5非静力稳定中尺度气象模式中引进了建立在δ24流近似和相关2k分布基础上的对云水、雨水、冰晶和霰的辐射特性进行详细描述的辐射传输方案。新建立的辐射传输方案和MM5中原有的辐射传输方案在华南暴雨中的模拟结果相互比较,并与天... 在MM5非静力稳定中尺度气象模式中引进了建立在δ24流近似和相关2k分布基础上的对云水、雨水、冰晶和霰的辐射特性进行详细描述的辐射传输方案。新建立的辐射传输方案和MM5中原有的辐射传输方案在华南暴雨中的模拟结果相互比较,并与天气实况的对比表明辐射在中尺度暴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辐射传输方案对云辐射特性描述的准确程度对于地面降水影响是明显的;不同的辐射传输方案对地面降水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这些差异在白天比在夜间明显;辐射传输过程对地面降水影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降水中心上,而对降水的地理分布改变很小;相对而言,不同的辐射传输方案之间对短波描述的差异对地面降水的影响明显,而对长波描述差异的影响不大;新辐射传输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进MM5对中尺度降水的模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方案 降水影响 中尺度 对比分析 辐射特性 地面降水 MM5 气象模式 静力稳定 模拟结果 华南暴雨 传输过程 地理分布 模拟能力 对比表 冰晶 天气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广 孙恒军 德源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41-45,50,共6页
通过四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对不同轴压比和不同配筋形式的试件的破坏形态及破坏机制、耗能能力、延性性能等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表明随着轴压比的增大,剪力墙的承载力增大,但同时延性和耗能减小,抗震性... 通过四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对不同轴压比和不同配筋形式的试件的破坏形态及破坏机制、耗能能力、延性性能等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表明随着轴压比的增大,剪力墙的承载力增大,但同时延性和耗能减小,抗震性能降低;下部配有斜向对角腹筋的剪力墙的耗能要稍高于普通剪力墙,斜向钢筋的存在对阻止底部的剪切滑移起到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 抗震性能 延性 耗能
下载PDF
基于WRF-Chem模式的PM_(2.5)预报效果评估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关盈 邓学良 +5 位作者 广 吴必文 高伟 霍彦峰 于彩霞 翟菁 《气象科技》 2018年第1期84-91,共8页
为了解华东区域气象中心业务化运行的基于WRF-Chem的"华东区域大气环境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对于安徽省PM_(2.5)浓度的预报性能,结合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观测资料,对其预报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模式预报值与观测值的总体... 为了解华东区域气象中心业务化运行的基于WRF-Chem的"华东区域大气环境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对于安徽省PM_(2.5)浓度的预报性能,结合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观测资料,对其预报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模式预报值与观测值的总体相关性较好,不同时效的预报效果均能达到"优秀"的范围;预报偏差的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出北部偏小,南部偏大的特点;2015年夏、秋季24h预报平均偏差呈现东北部偏小,其他地区偏大,2015年冬季、2016年春季东北部分地区和沿江江南部分地区预报值偏小,参与评估的14个城市不同季节平均偏差均在±30μg·m^(-3)以内;该模式产品对于安徽省大部分城市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气PM_(2.5)浓度漏报率多于空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WRF-Chem 数值预报 安徽
下载PDF
混凝土小砌块配筋砌体墙片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恒军 广 程才渊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316-320,共5页
本文针对中高层配筋砌体房屋可能需要的材料性能情况,进行了6片混凝土小砌块配筋砌体墙片的受压性能试验,研究了该类配筋砌体墙片在轴心、小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对平截面假定从现象上作了一定的分析验证,进行了配筋砌体的受压承... 本文针对中高层配筋砌体房屋可能需要的材料性能情况,进行了6片混凝土小砌块配筋砌体墙片的受压性能试验,研究了该类配筋砌体墙片在轴心、小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对平截面假定从现象上作了一定的分析验证,进行了配筋砌体的受压承载力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筋砌体 平截面假定 受压承载力
下载PDF
云滴谱的不确定性对中尺度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广 赵春生 秦瑜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5-614,共10页
云滴的谱分布通过改变云滴的有效半径影响辐射传输过程,改变大气的热力、动力状况,进而影响云的发展,因此云滴谱将影响云和辐射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地面降水。利用包含详细云微物理方案的MM5V3中尺度模式对1998年6月8日华南暴雨和2002年... 云滴的谱分布通过改变云滴的有效半径影响辐射传输过程,改变大气的热力、动力状况,进而影响云的发展,因此云滴谱将影响云和辐射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地面降水。利用包含详细云微物理方案的MM5V3中尺度模式对1998年6月8日华南暴雨和2002年7月22日长江暴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中尺度模式中云滴谱的不确定性对地面降水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云滴谱在中尺度地面降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不确定性对地面降水的范围影响很小,却能明显地改变降水强度,能显著地改变地面降水中心的降水量和中心位置,还可能改变降水的起止时间;云滴谱的不确定性能够引起最大超过10%的平均降水强度的改变,而且其差异在白天比夜间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辐射 中尺度降水 有效半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混凝土小砌块配筋砌体墙片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恒军 广 程才渊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391-395,共5页
通过对8片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配筋砌体墙片在垂直荷载和水平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配筋砌体受剪墙片在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抗剪承载力、变形能力等方面的性能。试验表明在剪力作用下墙片会发生比较明... 通过对8片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配筋砌体墙片在垂直荷载和水平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配筋砌体受剪墙片在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抗剪承载力、变形能力等方面的性能。试验表明在剪力作用下墙片会发生比较明显的的脆性剪切破坏,其抗剪承载能力较高,而且其变形能力比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变形能力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筋砌体 抗剪性能 变形性能
下载PDF
太阳光度计反演气溶胶参数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贺千山 杨引明 +3 位作者 耿福海 广 刘东韡 王蔚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8-438,共11页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一次散射反射比(ω_0)、粒子谱分布和散射相函数是表征气溶胶光学微物理特征的重要参数。利用CE318太阳光度计的直接测量数据与平纬圈测量数据基于Skyrad.pack算法可以用于反演这些气溶胶参数。结合光度计标定结...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一次散射反射比(ω_0)、粒子谱分布和散射相函数是表征气溶胶光学微物理特征的重要参数。利用CE318太阳光度计的直接测量数据与平纬圈测量数据基于Skyrad.pack算法可以用于反演这些气溶胶参数。结合光度计标定结果以及针对观测数据的严格去云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利用该算法对几种不同的大气混浊度状况计算了上述气溶胶参数。计算结果与基于Dubovik算法的AERONET业务产品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大部分比较一致。虽然在大气混浊度较小的情况,Skyrad反演的ω_0和谱分布中的小粒子体积浓度与Dubovik结果相比有很大差异,同时Skyrad的计算误差较大,说明在实际AOD较小时,Skyrad算法的稳定性较低,但其反演结果依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气溶胶的光学特征。基本分析表明,基于Skyrad.pack算法的等天顶角观测反演结果在一定的大气混浊度和合适的太阳天顶角条件下是合理的,能够用于未纳入AERONET体系的光度计观测的气溶胶光学微物理参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光度计 气溶胶 光学参数 反演方法
下载PDF
GRAPES紫外线(UV)数值预报 被引量:7
17
作者 沈元芳 刘洪利 +4 位作者 刘煜 王宏 王亚 张小玲 广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7-704,I0013,共9页
应用GRAPES(Global/Regional Assi milation PrEdiction System)模式中的Goddard短波辐射方案,创建了紫外线数值预报系统(GRAPES-UV)。介绍了Goddard短波辐射方案,给出了GRAPES-UV系统的运行和个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指数(UVI)... 应用GRAPES(Global/Regional Assi milation PrEdiction System)模式中的Goddard短波辐射方案,创建了紫外线数值预报系统(GRAPES-UV)。介绍了Goddard短波辐射方案,给出了GRAPES-UV系统的运行和个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指数(UVI)除了与纬度、地形和日变化有关外,还与云的分布以及天气形势密切相关,GRAPES模式中云的微物理方案对UV预报有较大的影响,UVI在晴空和对流云降水地区的强烈反差是UVI的重要特征。在个例试验中应用了臭氧总量预报模式,通过T213模式为化学输送模式提供气象背景,利用卫星资料同化技术建立臭氧的初始场,预报大气臭氧总量。应用国际上通常采用的临界成功指数(CSI)对2007年夏季北京和上海UV预报进行统计检验。北京和上海24 h紫外线强度等级为强和很强的CSI分别为0.625和0.780,接近同样方法的美国检验结果0.677。该系统从2006年3月起在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的业务系统中正常运行,并在大气成分中心网站上发布UVI和紫外线强度等级预报,并提醒公众采取合适的方法保护自身免受UV的过度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ES紫外线数值预报系统 紫外线指数 紫外线强度等级 临界成功指数(CSI)
下载PDF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评估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建明 瞿元昊 +2 位作者 常炉予 广 马井会 《气象科技进展》 2017年第6期150-156,共7页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的预报和评估是环境气象业务的重要内容,对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大气污染减排效果评估、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上海市气象局开展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评估的主要思路、技术方法和工作实践,讨论了空...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的预报和评估是环境气象业务的重要内容,对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大气污染减排效果评估、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上海市气象局开展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评估的主要思路、技术方法和工作实践,讨论了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评估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 大气化学模式 预报评估
下载PDF
崩塌危岩体减震消能复合加固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9
作者 祝介旺 王生勇 +3 位作者 李文乐 吕国靖 张爱社 广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35,共12页
地震区工程建设中崩塌危岩体的加固方式目前主要是锚固和支挡两类结构形式。加固结构与危岩体的连结都采用刚性连结,结构与危岩体之间几乎无变形能力,因此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作用下,特别是强震作用下极易破坏失效,造成崩塌灾害,在我... 地震区工程建设中崩塌危岩体的加固方式目前主要是锚固和支挡两类结构形式。加固结构与危岩体的连结都采用刚性连结,结构与危岩体之间几乎无变形能力,因此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作用下,特别是强震作用下极易破坏失效,造成崩塌灾害,在我国西南地震区工程中大量存在此类破坏现象。为解决目前加固结构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允许地震作用下危岩体能够有限度的变位、可以缓冲危岩体的地震冲击力、具有减震消能功能的崩塌危岩体复合加固结构,结构由锚杆(索)、减震锚头(一级消能)、连梁、支撑桩以及设于连梁与支撑桩之间的作为二级减震消能装置所组成。为验证复合加固结构的功效,除理论分析外,利用振动台进行与同等条件普通锚杆加固结构的物理模型对比试验。试验选用具有地区代表性的不同波形、幅值与频率的地震波作为输入波形。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加固结构相较于无防护措施的同样崩塌体理论分析,其位移增长速度显著降低,累积位移幅度显著减小;相较于传统锚杆加固结构,所承受的拉力和压力显著减小;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明显降低。证明复合加固结构利用自身的弹塑性变形以及阻尼力,有效抵御由于地震作用在危岩体上产生的动应力,有效转移了危岩体的冲击动能,减震消能作用明显,避免加固结构损坏,从而阻止崩塌灾害的发生,证明复合加固结构能够分层次地削弥小震、中震、大震时产生的地震能峰值。减震消能复合结构为地震区崩塌危岩体的加固提供了一种新的加固方案,对于提升地震区工程中崩塌危岩体的加固技术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危岩体 减震消能复合结构 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 减震消能器
下载PDF
强震作用下崩滑危岩体模型试验滑面材料配比研究
20
作者 祝介旺 吕国靖 +2 位作者 李文乐 广 王生勇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8-25,共8页
研究强震作用下崩滑危岩体模型的滑面相似材料配比可为软弱夹层的模拟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用石英砂、滑石粉、黄土、甘油、水5种材料,设置石英砂与总质量之比、滑石粉与黄土的质量之比、甘油和水与总质量之比、甘油... 研究强震作用下崩滑危岩体模型的滑面相似材料配比可为软弱夹层的模拟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用石英砂、滑石粉、黄土、甘油、水5种材料,设置石英砂与总质量之比、滑石粉与黄土的质量之比、甘油和水与总质量之比、甘油与水的质量之比4个控制因素,通过剪切试验获取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两个力学指标,利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研究相似材料的配比,由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求解拟合值。结果表明:拟合值和试验值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内摩擦角、黏聚力作为主控因素,随着石英砂与总质量之比的增大分别增大、减小;作为次要因素,黏聚力随甘油和水与总质量之比的增大而减小;滑石粉与黄土的质量之比对黏聚力具有较大影响,而对内摩擦角影响则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材料配比 软弱夹层 极差分析 方差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