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道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24
1
作者 周年 俞孔坚 黄震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108-3116,共9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道一直是保护生物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这种热潮被称为绿道运动。在对绿道的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绿道的发展及其主要阶段。分析了绿道的生态功能、休闲游憩...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道一直是保护生物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这种热潮被称为绿道运动。在对绿道的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绿道的发展及其主要阶段。分析了绿道的生态功能、休闲游憩功能、经济发展功能、社会文化和美学功能。探讨了绿道规划的方法,及绿道设计的5个方面:绿道宽度的设计、绿道与居住地的距离、绿道与机动车的交叉设计、绿道的路面和配套设施设计、绿道设计的人文关怀。最后回顾了绿道在国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分析了绿道对我国自然保护、城市绿地系统和开放空间、文化遗产保护、旅游休闲等方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 自然保护 开放空间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过程与生命周期初探 被引量:54
2
作者 周年 沙润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5-58,共4页
论述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的 8个阶段 ,并结合南京郊区旅游地的实际情况 ,对目的地形象的推广思路进行分析。从旅游者心理特征出发 ,提出了目的地形象的生命周期问题 ,通过对南京郊区旅游地形象现状的评估 ,认为钟山风景区形象趋于老化 ,... 论述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的 8个阶段 ,并结合南京郊区旅游地的实际情况 ,对目的地形象的推广思路进行分析。从旅游者心理特征出发 ,提出了目的地形象的生命周期问题 ,通过对南京郊区旅游地形象现状的评估 ,认为钟山风景区形象趋于老化 ,面临形象的重新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形象 旅游资源 生命周期 南京市 旅游者
下载PDF
旅游心理容量的测定——以武陵源黄石寨景区为例 被引量:61
3
作者 周年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旅游容量是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重要工具之一。该文引入边际满意度的概念,提出了旅游心理容量的满意度模型,并且以武陵源黄石寨景区为实证研究,进行了旅游心理容量的测定。
关键词 旅游心理容量 边际满意度 合理容量
下载PDF
农田与城市的自然融合 被引量:57
4
作者 周年 俞孔坚 《规划师》 2003年第3期83-85,共3页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的聚落形态出现了城市与农村的分离,并且具有明显的界限。而当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后,城乡界限变得模糊,城市与农村相互交错,城市将溶解在农田中,农田将进入城市核心区,并且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的聚落形态出现了城市与农村的分离,并且具有明显的界限。而当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后,城乡界限变得模糊,城市与农村相互交错,城市将溶解在农田中,农田将进入城市核心区,并且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农田与城市相互融合的历史必然性,提出应该在城市中有意识地引入农田,使农田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城市 生态基础设施 城市景观 城市规划
下载PDF
旅游凝视下凤凰古城旅游典型意象元素分析——基于隐喻抽取技术(ZMET) 被引量:82
5
作者 孔令怡 吴江 +2 位作者 魏玲玲 曹芳东 周年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52,共11页
旅游凝视概念由英国社会学家Urry首次提出,如今已经成为旅游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旅游凝视是旅游诉求、动机与行为相融合的产物,而摄影则是旅游凝视的物化体现,是游客记录个人经历、保留个人记忆、重塑目的地景象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 旅游凝视概念由英国社会学家Urry首次提出,如今已经成为旅游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旅游凝视是旅游诉求、动机与行为相融合的产物,而摄影则是旅游凝视的物化体现,是游客记录个人经历、保留个人记忆、重塑目的地景象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种隐喻能力很强的视觉符号,照片能够深层次地触发游客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与感觉。文章从摄影内容和照片视角切入,以凤凰古城为研究对象,运用隐喻抽取技术(ZMET)对多种渠道、多种拍摄主体所获取的旅游照片进行了质性分析,最终解读出凤凰古城旅游目的地的典型意象元素。研究表明:凤凰古城的典型意象元素有动静之分,而凤凰古城的整体形象也因动静相偕变得立体和饱满;不同的意象元素寄寓着旅游者的不同认知,并由此使旅游者产生对凤凰古城紧密的情感依附。在未来,凤凰古城应有针对性地强化凝视风格,打造富于质感的旅游意象元素,而其他旅游目的地亦应重点关注旅游者的感知范畴,不断深化其游览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凝视 隐喻抽取 凤凰古城 意象元素
下载PDF
关注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景观 被引量:48
6
作者 周年 俞孔坚 黄震方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65,共5页
文化景观这一概念在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人类生态学等学科中历史悠久,并被广泛应用。作为世界遗产体系中的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杰作,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刚刚出现,但它已经成为遗产保护和利用领域中的热点。文化景观概念... 文化景观这一概念在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人类生态学等学科中历史悠久,并被广泛应用。作为世界遗产体系中的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杰作,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刚刚出现,但它已经成为遗产保护和利用领域中的热点。文化景观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产保护中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其重点在于保护人与自然互动的过程和产物,涉及到空间过程与土地利用、地形、水文、植被、交通、细部结构与装饰、健康与环境等方面。在中国倡导文化景观这一概念对于整个遗产的保护、生态的维系、文化的延续、旅游的开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保护 利用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二次分解模型的江苏省旅游产业效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3
7
作者 申鹏鹏 周年 +2 位作者 张允翔 王坤 李在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62,共10页
旅游产业生产效率是衡量旅游资源合理利用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基于DEA-Malmquist指数二次分解模型,对2000~2015年江苏13个地市旅游产业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显示:(1)2000~2015年全省旅游全要素生产率... 旅游产业生产效率是衡量旅游资源合理利用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基于DEA-Malmquist指数二次分解模型,对2000~2015年江苏13个地市旅游产业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显示:(1)2000~2015年全省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年平均值为1.020;空间分布上,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南部城市普遍高于北部城市,东部城市优于西部城市。(2)各地市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归功于技术进步变化,其中,规模技术进步变化是影响各地市旅游全要素变化的最主要因素,纯技术进步变化次之,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对旅游全要素的影响最小。(3)面板回归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经济发展程度、交通、劳动力是各地市旅游产业生产效率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不同地区应采取不同的旅游发展政策,推进旅游产业技术进步,大力提升旅游产业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MALMQUIST指数 二次分解 旅游产业效率 江苏省
原文传递
信息时代城市功能及其空间结构的变迁 被引量:38
8
作者 周年 俞孔坚 李迪华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9-72,共4页
城市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两大主题。这两者是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该文论述了信息时代城市交通、居住、工作和游憩四大功能的转变,并进而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最后讨论了信息时代的城市规... 城市化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两大主题。这两者是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该文论述了信息时代城市交通、居住、工作和游憩四大功能的转变,并进而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最后讨论了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1)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变革;2)城市增长极的重新思考;3)注重城市的绿色设计;4)注重非物质的城市规划;5)利用网络技术提高规划设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信息化 城市功能 空间结构 土地利用 城市规划
下载PDF
庐山森林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及多尺度特征 被引量:45
9
作者 胡美娟 侯国林 +3 位作者 周年 李在军 亓秀云 方叶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5294-5305,共12页
森林景观是区域整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空间分布格局对于优化区域景观整体结构和发挥生态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庐山2010年植被斑块数据,将森林景观划分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松类、杉类和竹类等5类景观,从森林景观的... 森林景观是区域整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空间分布格局对于优化区域景观整体结构和发挥生态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庐山2010年植被斑块数据,将森林景观划分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松类、杉类和竹类等5类景观,从森林景观的不同发育阶段和林分类型角度出发,运用点格局分析法分析5类森林景观空间分布格局特征。最邻近距离分析表明:5类森林景观空间分布类型均服从集聚分布但聚集强弱有变化;不同发育阶段的森林景观空间分布类型以集聚分布为主,随机分布为辅,尤其幼龄林比较显著,中龄林和老龄林次之;5类森林景观的天然林均服从集聚分布,人工林大多趋于随机分布,只有松类和杉类呈显著集聚分布。Ripley's K函数揭示了不同发育阶段和林分类型的森林景观的多尺度集聚特征,即在小尺度范围内服从随机分布,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以空间特征尺度为分界线,空间聚集强度先逐渐增强,随后不断减弱。总体来看,庐山森林景观的发育阶段主要处于幼年时期,原始植被遭到人类大肆破坏,幼龄林大片分布,属于典型的恢复性植被,未来要重点保护好天然林,减少人为干扰,实现森林景观适度集聚。研究庐山森林景观的空间分布和多尺度特征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最邻近指数 Ripley K函数 多尺度 空间分布格局 庐山
下载PDF
中国地级市工业生态效率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李在军 胡美娟 周年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6-134,共9页
针对2004—2016年中国地级市工业生态效率的空间格局规模、强度和纹理特征,及其地域时空分化的驱动力研究表明:(1)中国地市工业生态效率呈递增式演变,整体偏高,中高效率地区约占65.3%,但地市间差异呈U型波动,地区内部差异大于地区间差异... 针对2004—2016年中国地级市工业生态效率的空间格局规模、强度和纹理特征,及其地域时空分化的驱动力研究表明:(1)中国地市工业生态效率呈递增式演变,整体偏高,中高效率地区约占65.3%,但地市间差异呈U型波动,地区内部差异大于地区间差异。(2)地市工业生产效率表现出显著的全局与局部空间集聚特征,高高集聚区分布于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市、中原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及中南地区城市群,低低集聚区分布于西部边缘城市。中部和东北地区大部分城市从低低或低高类别向高高类型跃迁。(3)各影响因素对地市工业生态效率整体起到正向影响,城市规模经济、工业集聚水平及环境保护监督的影响呈"西强东弱"分异格局,而科学技术创新、地区产业结构及生态环境禀赋表现出"东强西弱"的反向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城市工业生态效率 城市群 环境保护监督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百度指数的网络空间关注时空分布研究——以长三角5A级景区为例 被引量:38
11
作者 徐凡 尤玮 +1 位作者 周年 胡美娟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6年第4期489-493,F0004,共6页
旅游景区网络空间关注度是其现实旅游流的前兆。利用百度指数提供的"用户关注度"功能,通过关键词搜索获得长三角地区30个5A级旅游景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网络空间关注度数据,利用GIS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周... 旅游景区网络空间关注度是其现实旅游流的前兆。利用百度指数提供的"用户关注度"功能,通过关键词搜索获得长三角地区30个5A级旅游景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网络空间关注度数据,利用GIS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周内存在"日前兆"现象,平日关注度明显高于周末、节假日;月内存在"月前兆"现象,黄金周呈现明显的"井喷现象";网络关注度的空间分布与铁路、高速公路布局趋于相同;2011—2014年间存在相似的时空分布规律,但也有一定的差异性。网络关注度是一种潜在的旅游流,其时空分布特征可为区域旅游流的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指数 网络空间 时空分布 关注度
下载PDF
庐山风景区碳源、碳汇的测度及均衡 被引量:37
12
作者 周年 黄震方 梁艳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4134-4145,共12页
旅游目的地系统碳源、碳汇的计算与分析,不仅是旅游业节能减排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也是旅游与环境相互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科学命题。以庐山风景区为例,计算并分析了2010年的碳源及碳汇。结果表明:(1)2010年庐山风景区包括本地居民和旅... 旅游目的地系统碳源、碳汇的计算与分析,不仅是旅游业节能减排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也是旅游与环境相互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科学命题。以庐山风景区为例,计算并分析了2010年的碳源及碳汇。结果表明:(1)2010年庐山风景区包括本地居民和旅游者的总碳排放为108 697 t。其中,本地居民占碳排放总量的19.52%,旅游者占碳排放总量的80.48%。在旅游者碳排放中,旅游交通碳排放占50.24%,旅游住宿碳排放占38.04%,旅游食物消费碳排放占10.65%,旅游活动碳排放仅占1.07%;(2)2010年庐山风景区内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为9 447 t;(3)从碳源、碳汇均衡角度看,庐山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量吸收了区内碳排放的23.47%。但由于旅游者的区际流动和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性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仅占区内和区外碳排放总量的8.69%,旅游业使庐山成为一个显著的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碳吸收 风景区 庐山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分析——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28
13
作者 周年 俞孔坚 李迪华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6-719,共4页
相关利益主体分析是解决多方利益和目标平衡的一种决策方法。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风景区规划中引入相关利益主体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文章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列出了风景区规划所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运用相关关... 相关利益主体分析是解决多方利益和目标平衡的一种决策方法。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风景区规划中引入相关利益主体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文章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列出了风景区规划所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运用相关关系矩阵分析了他们之间利益关系,最后确定了主要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规划和行动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规划 相关利益主体
下载PDF
苏南水乡村镇传统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创新 被引量:21
14
作者 孙斐 沙润 周年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3-96,共4页
苏南水乡地区是吴文化的中心地带。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了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景观。该建筑景观的独特性体现在 :顺应水势的空间布局 ;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建筑环境 ;简远清秀的建筑风格。然而 ... 苏南水乡地区是吴文化的中心地带。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了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景观。该建筑景观的独特性体现在 :顺应水势的空间布局 ;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建筑环境 ;简远清秀的建筑风格。然而 ,近年来 ,苏南许多水乡地区的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 ,水乡村镇不断扩张 ,在实际建设中又缺乏长远的、综合的规划 ,从而造成传统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建筑景观面临困境。同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形成的文化趋同现象也导致了村镇传统建筑景观多元化的丧失。因此 ,在此基础上 ,本文从精神、制度和物质三个层面分析了苏南水乡村镇传统建筑景观特征形成的文化背景 ,初步探讨了水乡村镇传统建筑景观的保护、继承与创新问题 ,提出传统建筑景观的保护原则 (保护与人们生活的改善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对传统建筑景观分等定级的原则 ;积极保护与有效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 ,进而提出文化发展观 ,倡导创造有苏南水乡特色的绿色田园建筑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水乡村镇 传统建筑景观 吴文化 创新
下载PDF
江苏省自然遗产地生态网络的构建与优化 被引量:35
15
作者 谢慧玮 周年 关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692-6700,共9页
自然遗产地是生物的重要栖息场所,而生态网络是连接自然遗产地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和合理地构建自然遗产地之间的生态廊道,连接破碎生境,对保护自然遗产地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Arc GIS 9.3的技术支持下,通过合理估... 自然遗产地是生物的重要栖息场所,而生态网络是连接自然遗产地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和合理地构建自然遗产地之间的生态廊道,连接破碎生境,对保护自然遗产地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Arc GIS 9.3的技术支持下,通过合理估算阻力阈值,采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分析方法,构建江苏省省域范围内的自然遗产地生态网络保护体系,并在网络连通性指数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生态网络的连通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针对性地提出自然遗产地生态网络的优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78.28%的林地、88.70%的滩涂滩地、94.37%的草地是自然遗产地生态网络的主要景观组成结构;自然遗产斑块本身对生态网络的构建有较大影响,其中面积较大、长条型的斑块对维持景观连通性的重要性程度贡献较大;研究区现状整体生态连通性指数仅0.001—0.003,连通性水平较差,通过构建生态网络,整体连通性水平可提高到0.044—0.046,可能连通性水平可达到0.074,表明自然遗产廊道的构建可提高景观的连通性水平;在现有生态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破碎斑块间的生态连接是优化生态网络体系的可行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遗产地 生态廊道 生态网络 江苏省
下载PDF
世界自然遗产地面临的威胁及中国的保护对策 被引量:32
16
作者 周年 林振山 +1 位作者 黄震方 潘刚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32,共8页
中国的自然遗产事业方兴未艾,但自然遗产地的保护状况令人担忧。论文以广泛的基础资料收集为前提,分析论证了自然遗产地保护的完整性原则,并对全球范围内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威胁因素进行了定量化统计评价。结合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状... 中国的自然遗产事业方兴未艾,但自然遗产地的保护状况令人担忧。论文以广泛的基础资料收集为前提,分析论证了自然遗产地保护的完整性原则,并对全球范围内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威胁因素进行了定量化统计评价。结合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状况,提出了中国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 威胁 保护 中国
下载PDF
南京市三维生态足迹测算及驱动因子 被引量:32
17
作者 胡美娟 周年 +1 位作者 李在军 亓秀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5,共5页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测度2001-2011年南京市三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并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对南京市三维生态足迹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11年南京市人均三维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6.5%,人均生态承载...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测度2001-2011年南京市三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并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对南京市三维生态足迹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11年南京市人均三维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6.5%,人均生态承载力以年均0.79%的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城市生态建设、环境污染等是导致南京市生态足迹逐年上升的重要因素,而交流与贸易、环境治理和土地利用结构则有利于缓解生态压力扩大的态势;3)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显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及工业废弃物排放量指标对南京市生态足迹的影响较大,与回归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较为一致。未来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使用清洁能源、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与交流、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等提高城市生态建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生态足迹 足迹深度 足迹广度 偏最小二乘回归 南京
下载PDF
生态旅游区旅游流的时空演变与特征——以盐城麋鹿生态旅游区为例 被引量:23
18
作者 黄震方 袁林旺 +2 位作者 俞肇元 吴江 周年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64,共10页
对旅游流时空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旅游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本文采用K-Means聚类法对盐城麇鹿生态旅游区游客数进行时空聚类,分别从省内和国内(省际)两个尺度上讨论了麇鹿生态旅游区游客变化的阶段性和市... 对旅游流时空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旅游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本文采用K-Means聚类法对盐城麇鹿生态旅游区游客数进行时空聚类,分别从省内和国内(省际)两个尺度上讨论了麇鹿生态旅游区游客变化的阶段性和市场划分,结果表明,1998-2005年间省内旅游流和国内(省际)旅游流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并较好地划分出了四种不同的客源地类型。根据时空聚类中不同类别中心点的变化,详细论述了麇鹿生态旅游区省内和国内(省际)旅游流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规律,揭示了不同类别之间旅游流整体变化特征,可为旅游规划、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以及旅游区的运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K-Means聚类法能够从不同尺度上揭示旅游流时空变化的详细信息,可作为旅游流时空分布与演化特征分析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 时空变异 K—Means聚类 盐城麇鹿生态旅游区
下载PDF
“双循环”新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理论思考与创新实践 被引量:25
19
作者 黄震方 陆林 +5 位作者 肖飞 章锦河 魏向东 龙毅 周年 侯兵 《中国名城》 2021年第2期7-18,共12页
在新发展格局中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文旅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在阐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的基础上,该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 在新发展格局中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文旅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在阐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的基础上,该文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与城乡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业科技赋能与智慧旅游体系建设、RCEP对中国旅游发展的影响与国际旅游市场拓展、旅游就业增收效应与高品质生活的共建共享机制等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与观点争鸣,提出要聚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科学问题,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实践,以生态优化、扩大内需、文旅融合、精品打造、科技赋能、区域协同为重点,坚持创新驱动,构建旅游新发展格局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推动机制,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国际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文旅融合 旅游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庐山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与景观格局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22
20
作者 周年 黄震方 +1 位作者 蒋铭萍 梁艳艳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24-1232,共9页
森林景观美学价值和生态可持续价值是森林景观系统中两种主要的价值。采集一系列典型森林景观照片,将这些景观照片对公众进行审美评价,并判别他们的景观生态特征,最后进行景观美学质量与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本文得出了以... 森林景观美学价值和生态可持续价值是森林景观系统中两种主要的价值。采集一系列典型森林景观照片,将这些景观照片对公众进行审美评价,并判别他们的景观生态特征,最后进行景观美学质量与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美景度值(SBE值)与景观组分指数中的水域所占面积比存在很强的正相关(r=0.472,P<0.01),与自然性指数也有较强的正相关(r=0.368,P<0.05);而与建筑所占面积比存在很强的负相关(r=-0.422,P<0.01)。(2)SBE值与景观格局指数中的斑块密度(r=-0.489,P<0.01)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与边界密度(r=0.481,P<0.01)、多样性指数(r=0.602,P<0.01)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SBE值与开放性指数、最大斑块面积比和形状指数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美学质量 景观格局指数 森林景观 庐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