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农牧交错带典型流域生态风险评价——以洋河为例 被引量:81
1
作者 徐兰 罗维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0-590,共11页
为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农牧交错带典型流域生态风险的影响,在Arc GIS技术支持下,以洋河流域1990、1995、2000和2008年遥感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洋河流域1990—2008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将研究区划... 为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农牧交错带典型流域生态风险的影响,在Arc GIS技术支持下,以洋河流域1990、1995、2000和2008年遥感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洋河流域1990—2008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将研究区划分为525个生态风险评价单元,从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结构角度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评价洋河流域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耕地和草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7%以上;1990—2008年,洋河流域总体景观生态风险值(ERI)由0.197 3上升到0.238 4。低风险区(ERI≤0.17)面积减少3.53%,高风险区(ERI>0.68)面积减少0.43%,较低(0.17<ERI≤0.26)、中等(0.26<ERI≤0.42)和较高(0.42<ERI≤0.68)风险区面积均有增加,整体生态风险增加;洋河流域5种风险等级分布较集中,具体表现为洋河支流及其一级支流两侧地区生态风险相对较大(ERI>0.26),而离河道越远的区域生态风险值越小(ERI≤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农牧交错带 生态风险 洋河流域
原文传递
信息熵在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 被引量:39
2
作者 刘筱非 +2 位作者 杨庆媛 赵娅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62-1065,共4页
提出了信息熵的2个应用领域:①信息熵是土地利用系统有序程度的标志,其变化能反映系统的状态与演 化趋势.②信息熵的序列变化可用来刻画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分析了江北区1996年至2003年信息熵的变 化,认为土地利用系统呈有序度... 提出了信息熵的2个应用领域:①信息熵是土地利用系统有序程度的标志,其变化能反映系统的状态与演 化趋势.②信息熵的序列变化可用来刻画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分析了江北区1996年至2003年信息熵的变 化,认为土地利用系统呈有序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北区 土地利用系统 区域土地利用 有序度 重庆 土地利用结构 信息熵 刻画 结构研究 序列
下载PDF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理论探讨 被引量:28
3
作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0-314,共5页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分析土地资源类型特征的基础上 ,从土地资源消耗与利用特征及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益特征两方面 ,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衡量标准进行了阐述 .论述了包括维护环境稳定、资源合理开发、... 土地可持续利用是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分析土地资源类型特征的基础上 ,从土地资源消耗与利用特征及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益特征两方面 ,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衡量标准进行了阐述 .论述了包括维护环境稳定、资源合理开发、资源质量优化和结构优化、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等 4个方面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基本内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资源消耗 资源利用
下载PDF
国外土地整理:性质、研究领域及借鉴 被引量:31
4
作者 杨庆媛 涂建军 +2 位作者 廖和平 田永中 《绿色中国(理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06M期49-52,共4页
土地整理作为对城市和乡村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的综合技术和措施,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土地整理实践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对土地整理的研究也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入。在对国外关于土地整理的性质及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 土地整理作为对城市和乡村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的综合技术和措施,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土地整理实践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对土地整理的研究也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入。在对国外关于土地整理的性质及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国外土地整理的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指出了从中可获得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 土地整理 性质 乡村发展活动 土地改革 生物多样性 土地景观 水土保持效果 农村发展 法制建设
原文传递
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被引量:34
5
作者 汪小平 +1 位作者 王小玉 陈希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5-229,共5页
土地利用变化会引起区域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响应.以重庆市为研究区,参照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根据重庆市2001—2006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生态服务价值理论,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出发,以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为前提,... 土地利用变化会引起区域生态环境的一系列响应.以重庆市为研究区,参照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根据重庆市2001—2006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生态服务价值理论,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出发,以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为前提,测算重庆市近6年来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研究表明重庆市2001—2006年期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年度经济价值量变化呈现上升趋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总体来说是基本合理的,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重庆市
下载PDF
基于“挂钩”下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效益分析——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 被引量:26
6
作者 甘立彩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2-45,73,共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发展,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农村建设用地的使用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使得人地矛盾越发突出,土地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文章重点研究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发展,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农村建设用地的使用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使得人地矛盾越发突出,土地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文章重点研究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下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三效益",特别通过层次分析法研究经济效益,并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提出几点建议,为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用地使用效率,缓解用地矛盾,加强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仓市 城乡统筹整理模式 新农村建设整理模式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下载PDF
黄土高原羊圈沟小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土壤有机碳效应 被引量:22
7
作者 文雯 +1 位作者 汪亚峰 梁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6060-6069,共10页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分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为进一步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根据土壤样点数据、土地利用类型图,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羊圈沟小流域2006—2011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分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为进一步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根据土壤样点数据、土地利用类型图,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羊圈沟小流域2006—2011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小流域土地利用发生较大变化,主要集中在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面积的增加,分别为39.697、46.404 hm2;以及草地面积的减少,为64.030 hm2;(2)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会导致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变化,其中转变用地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587.25 kg,以荒草地转出类型增加的土壤表层有机碳储量最多,为441.64 kg;灌木林地转出类型减少的土壤表层有机碳储量最多,为-21.01 kg。草地-灌木林地、草地-乔木林地、坡耕地-草地、坡耕地-灌木林地、坡耕地-乔木林地、坡耕地-坝地、梯田-草地、梯田-灌木林地、梯田-乔木林地、梯田-坝地、坝地-草地、坝地-灌木林地、坝地-乔木林地等转换用地类型的表层土壤碳密度增加值高于保持用地类型碳密度的增加值,说明这些地类的转换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增加,即有利于表层土壤碳汇的形成;而其他地类转换造成了表层土壤的碳排放,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3)土壤固碳应着眼于长期效应,频繁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化可能会降低土壤碳截流效果,黄土丘陵区植被重建的长期利用和保持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有机碳 羊圈沟小流域 黄土丘陵地区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敬财 +1 位作者 赵昆昆 冯晓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221-225,共5页
为研究县域土地的利用结构,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熵值函数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以重庆市丰都县土地利用结构熵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性为例,分析研究了县域土地利用现状及其主要问题。结果表明:过去12年丰都县土地利用结构... 为研究县域土地的利用结构,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熵值函数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以重庆市丰都县土地利用结构熵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性为例,分析研究了县域土地利用现状及其主要问题。结果表明:过去12年丰都县土地利用结构熵呈近似S型曲线增长态势,土地利用系统无序性增加,均质性增强。结论认为:人口压力、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的主要因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逐步加强的政府行为成为促进土地结构均衡的新动力,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促进土地结构熵变化的潜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熵值 灰色关联 丰都县
下载PDF
基于辅助环境变量的土壤有机碳空间插值——以黄土丘陵区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20
9
作者 文雯 +1 位作者 汪亚峰 黄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6389-6397,共9页
利用普通克里格法(OK)、反距离加权法(IDW)、径向基函数法(RBF)、基于土地利用类型修正的普通克里格法(OK_LU)4种插值方法,对黄土丘陵羊圈沟小流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空间插值。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R),平均绝对误差(... 利用普通克里格法(OK)、反距离加权法(IDW)、径向基函数法(RBF)、基于土地利用类型修正的普通克里格法(OK_LU)4种插值方法,对黄土丘陵羊圈沟小流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空间插值。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R),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准确度(AC)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在前3种常规空间插值方法中,OK对刻画区域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趋势效果最佳,其预测MAE值和RMSE值均为最小,Pearson相关系数(R)和准确度(AC)最大,说明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最好、预测的极端误差也最小;其次为RBF;IDW预测的效果最差。(2)OK_LU在空间特征表达方面能够更好地反映复杂地形区的局部变异,其插值结果的精度相比OK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平均绝对误差(MAE)从0.900%降到了0.567%,均方根误差(RMSE)从1.101%降到了0.777%,Pearson相关系数(R)从0.4026提高到0.5589,准确度(AC)从0.9081提高到0.9505。综合比较,在黄土丘陵地区,OK_LU能使插值结果的精度有较大提高,是土壤有机碳空间制图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空间插值 土地利用类型 黄土丘陵地区
下载PDF
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阳兵 谢德体 +1 位作者 魏朝富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1-455,共5页
岩溶山地是典型的脆弱生态环境 ,土壤资源存在先天不足性 ,其退化恢复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大。以重庆市北碚、黔江、金佛山为代表 ,研究了 6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 :>0 .2 5mm水稳性团聚体... 岩溶山地是典型的脆弱生态环境 ,土壤资源存在先天不足性 ,其退化恢复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大。以重庆市北碚、黔江、金佛山为代表 ,研究了 6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 :>0 .2 5mm水稳性团聚体为灌草坡 >原始林地 >次生林地 >果园 >弃耕地 >耕地 ;林地、草坡的土壤表层团聚体的水稳性较高且水稳性团聚体以 >2mm为主 ,而果园、弃耕地、耕地土壤团聚体的水稳性较低且 >2mm的水稳性团聚体较少。水稳性团聚体 (尤其是 >2mm的水稳性团聚体 )以及团聚的水稳性主要受有机质的含量影响 ,目前有机质是这一地区土壤结构形成的最为重要的胶结物质 ;林地、草坡开垦后 ,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快或补充减少是土壤团聚体水稳性下降及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坡耕地退耕后 ,土壤团聚体可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山地 土壤团粒结构 土壤资源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整理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雪梅 谢德体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82,共5页
对重庆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构成及未利用土地资源质量进行了分析 .在总结了主要未利用土地类型的土地质量和开发潜力的基础上 ,阐述了自然环境、区位条件不同的安置区的土地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模式 .阐明了土地资源高效配置与区位... 对重庆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构成及未利用土地资源质量进行了分析 .在总结了主要未利用土地类型的土地质量和开发潜力的基础上 ,阐述了自然环境、区位条件不同的安置区的土地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模式 .阐明了土地资源高效配置与区位条件改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建设发展的内在联系 .针对田土坎、河滩地、荒草地等主要未利用土地类型 ,提出了包括土地整理、复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安置区 土地整理 未利用土地 三峡库区 土地资源 整理开发模式 复垦 复言生态系统建设
下载PDF
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秋琴 +1 位作者 莫燕 吴亲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741-746,共6页
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支撑,以景观格局分析为技术手段,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个案,从景观功效性、景观受胁度与景观稳定性3方面构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差标准化处理法、权重加权法等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可持续利... 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支撑,以景观格局分析为技术手段,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个案,从景观功效性、景观受胁度与景观稳定性3方面构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差标准化处理法、权重加权法等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景观生态评价。结果表明:根据土地利用可持续程度,可把研究区划分为土地利用强持续区、准持续区和非持续区。并依据各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及景观格局等特点提出土地利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功效性 景观受胁度 景观稳定性 景观生态评价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基于DEA方法的耕地利用效率分析——以重庆市丰都县为例 被引量:15
13
作者 冯晓红 陈昀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249-253,共5页
为了准确了解丰都县的耕地利用现状,笔者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分析了2002—2008年丰都县耕地利用效率变化情况,研究了各土地利用分区之间的差异,并运用SPSS软件探讨了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发现:2002—2008年... 为了准确了解丰都县的耕地利用现状,笔者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分析了2002—2008年丰都县耕地利用效率变化情况,研究了各土地利用分区之间的差异,并运用SPSS软件探讨了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发现:2002—2008年丰都县耕地利用效率波动上升,平均综合效率为0.85,耕地利用效率整体不高,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耕地利用效率的变化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的变化引起,原因是纯技术效率与综合效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各土地利用分区之间的耕地利用效率差异较大;影响耕地利用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经济条件>自然条件>耕地资源禀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DEA) SPSS 耕地利用效率 丰都县
下载PDF
淮南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成龙 +1 位作者 陈尹亓 刘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13-317,共5页
随着淮南市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量也随之逐年增加。在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农用地整理潜力受限条件下,充分挖掘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已成为解决用地矛盾重要途径。因此,研究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新一轮... 随着淮南市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量也随之逐年增加。在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农用地整理潜力受限条件下,充分挖掘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已成为解决用地矛盾重要途径。因此,研究该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在分析淮南市农村居民点特点与问题的基础上,采用人均、户均农村居民点标准建设用地标准法和城镇体系规划法对农村居民点理论潜力进行计算,再用层次分析法得到2020年淮南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9605.65hm2。最后从新农村建设、土地后备资源、建设用地需求等因素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推动力。分析得出,淮南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巨大,在各种推动因素作用下,应尽快有效地对居民点进行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整理潜力 推动力 淮南市
下载PDF
农村土地整理产业化模式体系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涂建军 杨庆媛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7,共5页
产业化是推动农村土地整理事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中心思想是把整理后的土地 ,作为土地整理的“产品”推向市场。本研究将农地整理视为一个产业链 ,认为其产业系统由土地 (原料 )、资本、技术、产品、社会保障、目标等 6个子系统... 产业化是推动农村土地整理事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中心思想是把整理后的土地 ,作为土地整理的“产品”推向市场。本研究将农地整理视为一个产业链 ,认为其产业系统由土地 (原料 )、资本、技术、产品、社会保障、目标等 6个子系统组成。产业链上不同的生产流通环节具有相应的模式 ,从而构成一个产业化模式体系 :农地整理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可采取“企业 +农户”模式、易地代补模式以及企业化运作模式 ;农地整理产业化的融资模式可借鉴 BOT模式和证券模式 ;整理后新增土地的交易及权属调整应引入市场机制 ,形成市场化模式 ;农地整理产业化的组织可采取决策权、管理权、经营服务权相分离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整理 农村土地整理 产业化模式 产业链 产品 产业系统 纵深发展 中心思想 环节 企业化运作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的岩溶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毕节岩溶区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类延忠 冯颖 +1 位作者 左太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9-172,共4页
毕节岩溶区属于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地表崎岖破碎,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速度快,环境承载能力差,使岩溶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相适应,造成岩溶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以毕节岩溶区为例,选择影响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1... 毕节岩溶区属于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地表崎岖破碎,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速度快,环境承载能力差,使岩溶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相适应,造成岩溶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以毕节岩溶区为例,选择影响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15项重要因子作为评价指标,构建岩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毕节岩溶区的8个县市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毕节地区8个县市中黔西县和金沙县为轻度脆弱区,毕节市、大方县、织金县和威宁县为中度生态脆弱区,赫章县和纳雍县为重度生态脆弱区。该划分结果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基本吻合,可为该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聚类分析法 岩溶区 生态脆弱性 毕节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志民 《国土资源》 2005年第4期20-23,共4页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对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产生很大的变迁作用和冲中击影响,引发一系列与之密切相关的矛盾和问题,其...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对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产生很大的变迁作用和冲中击影响,引发一系列与之密切相关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土地问题.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相当紧缺,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严峻任务.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阶段,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大量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能不能做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处理好土地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问题 城市化进程 社会经济 生产力发展 人类社会 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工业化 现代化 农用地 耕地
下载PDF
小城镇的特色发展探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志民 张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3512-3514,共3页
小城镇的特色是小城镇的生命,是小城镇的品质和魅力所在。塑造小城镇特色要在立足本地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把优势变为特色,注重和谐与创新。小城镇特色发展要从生态建设、特色产业、城镇规划建设和文化事业等诸方面来协调发展,那种为特色... 小城镇的特色是小城镇的生命,是小城镇的品质和魅力所在。塑造小城镇特色要在立足本地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把优势变为特色,注重和谐与创新。小城镇特色发展要从生态建设、特色产业、城镇规划建设和文化事业等诸方面来协调发展,那种为特色而特色的小城镇单一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特色发展 和谐 创新
下载PDF
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金宁 杨庆媛 +1 位作者 郝府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2-365,共4页
根据重庆市区域特点, 依据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理, 从经济的可行性、环境的保护性和社会的可接受性三大子系统共29个单项指标构建了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 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三大子系统和29个单项指标的权重, 对... 根据重庆市区域特点, 依据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理, 从经济的可行性、环境的保护性和社会的可接受性三大子系统共29个单项指标构建了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 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三大子系统和29个单项指标的权重, 对重庆市近7年的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定量分析. 并在分析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基础上, 对重庆市未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评价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四川省耕地变化驱动因素及耕地利用效率定量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颖 +2 位作者 于晓凤 邵俊明 左敏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4,共8页
【目的】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是对耕地投入后的生产效益进行评估,评价其实际效益是否达到了与耕地投入相当的预期效益。【方法】以四川省2000-2012年的耕地总量普查数据为基础,从经济、科技、人口3个方面选取10个指标作为影响耕地总量变化... 【目的】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是对耕地投入后的生产效益进行评估,评价其实际效益是否达到了与耕地投入相当的预期效益。【方法】以四川省2000-2012年的耕地总量普查数据为基础,从经济、科技、人口3个方面选取10个指标作为影响耕地总量变化的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引起四川省耕地总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入DEA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历年耕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经主成分分析,经济发展与人口因素、农业科技进步因素对所有驱动因子的概括程度为97.926%,因此确定该两个因素为影响四川省耕地面积总量变化主要驱动因素,另外政策因素也在四川省耕地面积总量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数据包络分析,四川省耕地利用综合效率为0.956,纯技术效率为0.999,规模效率为0.957,总体水平较高且稳定性好,全省耕地利用效率未达到最优主要是由规模效率相对较低引起的。【结论】评价方法可为今后研究如何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供更多的思路,结果也可为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耕地面积 动态变化 耕地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