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制品“浮纤”现象改善措施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军 张汝英 +4 位作者 陈志坚 黄代英 程莉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4-18,共5页
文章分析了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制品"浮纤"现象的形成原因和机理,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方法和措施,并结合汽车把手面盖制品的生产实践,重点阐叙了通过调整模具结构、优化注射成型工艺条件等途径来有效改善"浮纤"现象的... 文章分析了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制品"浮纤"现象的形成原因和机理,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方法和措施,并结合汽车把手面盖制品的生产实践,重点阐叙了通过调整模具结构、优化注射成型工艺条件等途径来有效改善"浮纤"现象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 “浮纤”现象 相容性 汽车把手 注射成型工艺 浇注系统
下载PDF
开酒器透明支架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军 张汝英 +4 位作者 景晓阳 简忠武 喻楠霖 骆锐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分析了开酒器透明支架的结构和成型工艺特点,介绍了其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方法,阐叙了透明聚碳酸酯(PC)注塑件表面成型缺陷的形成机制及改善措施,重点探讨了通过调整模具结构、优化注塑成型工艺条件来有效保证成型质量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透明聚碳酸酯 成型缺陷 注塑模具结构 注塑成型工艺
原文传递
聚偏氟已烯对LiNi_(0.8)Co_(0.2)O_2复合正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奇 +1 位作者 覃宇夏 丁航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6-768,共3页
以LiNi0.8Co0.2O2为活性物质,炭黑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为粘结剂,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本文研究了不同质量含量的聚偏氟乙烯对锂离子电池正极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正极材料中粘结剂聚偏氟乙烯含量为4%时,所制备... 以LiNi0.8Co0.2O2为活性物质,炭黑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为粘结剂,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本文研究了不同质量含量的聚偏氟乙烯对锂离子电池正极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正极材料中粘结剂聚偏氟乙烯含量为4%时,所制备的正极片的电性能最佳,首次放电容量为190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最高可达91%,循环性能良好,进一步组装的18650电池经50次循环后容量为1832mAh,为首次放电容量的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镍钴氧 聚偏氟乙烯 循环性能
下载PDF
树脂结合成型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曾霞文 孙忠刚 《甘肃科技》 2017年第12期56-57,31,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粘结剂的配比对树脂结合成型活性炭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定了成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探讨了活性炭孔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粘结剂6515酚醛树脂和332酚醛树脂的质... 本文研究了不同粘结剂的配比对树脂结合成型活性炭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比表面积测定仪测定了成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探讨了活性炭孔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粘结剂6515酚醛树脂和332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为1:1,比表面积和孔容最大,平均孔径最小,最有利于微孔气相吸附,吸附速率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活性炭 吸附性 比表面积 孔结构
下载PDF
酚醛树脂炭包覆氧化微晶石墨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晓 孙忠刚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17年第4期47-49,共3页
采用双氧水对天然微晶石墨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并用酚醛树脂炭包覆氧化处理石墨,考察了氧化处理和包覆处理对天然微晶石墨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表面氧化增加了微晶石墨表面含氧官能团,提高了微晶石墨材料的... 采用双氧水对天然微晶石墨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并用酚醛树脂炭包覆氧化处理石墨,考察了氧化处理和包覆处理对天然微晶石墨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表面氧化增加了微晶石墨表面含氧官能团,提高了微晶石墨材料的储锂容量,首次脱锂容量由321.4m Ah/g提高到350.6 m Ah/g;酚醛树脂炭包覆氧化处理石墨的首次充放电效率提高至83.9%,30次充放电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提高到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极材料 天然微晶石墨 表面氧化 包覆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LiNi_(0·8)Co_(0·2)O_2正极的电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奇 +2 位作者 叶伟 熊英 曾曦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28,37,共4页
以LiNi0.8Co0.2O2为活性物质,炭黑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为粘结剂,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研究聚偏氟乙烯含量对锂离子电池正极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正极材料中粘结剂聚偏氟乙烯含量为4%时,所制备的正极片的电性能最佳,... 以LiNi0.8Co0.2O2为活性物质,炭黑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为粘结剂,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研究聚偏氟乙烯含量对锂离子电池正极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正极材料中粘结剂聚偏氟乙烯含量为4%时,所制备的正极片的电性能最佳,首次放电容量为190mA.h.g-1,首次充放电效率达到91%,循环性能良好,进一步组装的18650电池经50次循环后容量为1832mA.h,是首次放电容量的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钴镍酸锂 聚偏氟乙烯 正极材料
下载PDF
金属锂盐对聚合物电导率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李奇 +1 位作者 夏笑虹 蒋永华 《湖南冶金》 2005年第2期7-11,共5页
选用(PEO)12LiClO4体系为基础,向该体系中加入不同含量的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采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不同组成的聚合物电解质,运用DSC和交流阻抗法测试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加入P(VDF-HFP),共混体系的晶区熔融温度降低,电... 选用(PEO)12LiClO4体系为基础,向该体系中加入不同含量的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采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不同组成的聚合物电解质,运用DSC和交流阻抗法测试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加入P(VDF-HFP),共混体系的晶区熔融温度降低,电导率明显增大,随P(VDF-HFP)加入量的增加,体系电导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当PEO∶P(VDF-HFP)=1∶0.5(质量比)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δ=2.3×10-4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偏氟乙烯一六氟丙烯共聚物 交流阻抗法 电导率
下载PDF
项目导向下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教学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军 彭小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8期137-138,共2页
本文针对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主要特点,提出在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以项目为导向围绕独立项目所需知识,进行综合教学,注重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针对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主要特点,提出在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以项目为导向围绕独立项目所需知识,进行综合教学,注重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项目导向 兴趣 效果
下载PDF
透明塑料制品成型缺陷的形成及解决方法
9
作者 杨军 张汝英 +4 位作者 景晓阳 简忠武 喻楠霖 骆锐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5,共5页
本文分析了常见的透明塑料制品成型缺陷的形成原因和机制,介绍了其外观形貌特点,阐叙了应用CAE软件进行辅助分析,通过原料准备、制品结构设计、成型工艺制定、成型设备调节、模具设计及制造等各个环节的优化控制,透明塑料制品成型缺陷... 本文分析了常见的透明塑料制品成型缺陷的形成原因和机制,介绍了其外观形貌特点,阐叙了应用CAE软件进行辅助分析,通过原料准备、制品结构设计、成型工艺制定、成型设备调节、模具设计及制造等各个环节的优化控制,透明塑料制品成型缺陷解决和改善的方法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塑料制品 成型缺陷 原因和机制 解决和改善
下载PDF
宿主石墨粒径对FeCl_3-NiCl_2-GICs的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杨晓 孙忠刚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17年第3期52-55,共4页
以不同粒径的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通过调节反应参数分别制备出一阶的三元FeCl_3-NiCl_2-GICs,系统考察了石墨粒径对FeCl_3-NiCl_2-GICs的导电性能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l_3-NiCl_2-GICs是一种介电损耗型微波吸收材料,粒径... 以不同粒径的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通过调节反应参数分别制备出一阶的三元FeCl_3-NiCl_2-GICs,系统考察了石墨粒径对FeCl_3-NiCl_2-GICs的导电性能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Cl_3-NiCl_2-GICs是一种介电损耗型微波吸收材料,粒径为165μm的一阶FeCl_3-NiCl_2-GICs的最大反射损耗量最大,高达-10.3 d B。在低频范围内,粒径为74μm的FeCl_3-NiCl_2-GICs的吸波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层间化合物 粒径 导电性 微波吸收
下载PDF
磷酸活化对炭气凝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孙忠刚 +2 位作者 曾霞文 戴继明 寇琳媛 《甘肃科技》 2015年第22期55-57,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间苯二酚(R)和甲醛(F)为原料,无水乙醇作溶剂,六次甲基四胺(HMTA)作催化交联剂,通过常压干燥和高温炭化工艺制备炭气凝胶。并采用磷酸活化法调整炭气凝胶的孔结构,探讨了磷酸活化对炭气凝胶孔结构和电容特性的影响。...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间苯二酚(R)和甲醛(F)为原料,无水乙醇作溶剂,六次甲基四胺(HMTA)作催化交联剂,通过常压干燥和高温炭化工艺制备炭气凝胶。并采用磷酸活化法调整炭气凝胶的孔结构,探讨了磷酸活化对炭气凝胶孔结构和电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活化可以有效地增加炭气凝胶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和微孔孔容,但同时中孔孔容和平均孔径有所下降。增加的微孔比表面积主要由部分塌陷的中孔贡献。磷酸活化后炭气凝胶在有机电解质溶液中的比容量显著增加,但在大电流密度充放电时比容量下降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交联剂 炭气凝胶 磷酸 活化 孔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