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39
1
作者 张乾忠 马沛然 +16 位作者 王琍 田杰 孙锟 陈新民 汪翼 杜军保 杜忠东 李小梅 李渝芬 吴铁吉 金梅 易岂建 桂永浩 钱永如 黄国英 韩玲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77-596,共20页
关键词 儿童 病毒性心肌炎 诊断 治疗 VMC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研究与在中国的实践 被引量:99
2
作者 万学红 张肇达 +1 位作者 李甘地 《医学教育》 2005年第2期11-13,共3页
由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IIME)研究和建立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规定了在任何国家培养的医生都应该达到的在医学知识、技能、职业态度、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最基本要求。本文简要介绍GMER的7个领域和具体的60条标准,并与前... 由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IIME)研究和建立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规定了在任何国家培养的医生都应该达到的在医学知识、技能、职业态度、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最基本要求。本文简要介绍GMER的7个领域和具体的60条标准,并与前不久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和WHO西太区医学教育协会制定的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加以比较,归纳出GMER的特点是关注本科医学教育的最终产出,而不是教育的过程。IIME还研究建立了与GMER的7个领域60条标准相配套的三大类评估工具,即笔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和观察。据悉,GMER已被翻译为包括中文在内的14种文字,它在全球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基本要求 国际标准 本土化 评估
原文传递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从梦想到现实 被引量:43
3
作者 《医学教育探索》 2002年第1期12-14,共3页
医学作为一种全球职业,必然有它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专业知识和技能。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国外不少全国性或国际性医学教育组织对医学教育共同标准的设置进行了探讨。这些标准大体上可以规范为“过程标准”和“内容标准”,后者侧重... 医学作为一种全球职业,必然有它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专业知识和技能。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国外不少全国性或国际性医学教育组织对医学教育共同标准的设置进行了探讨。这些标准大体上可以规范为“过程标准”和“内容标准”,后者侧重于界定“结局评价”的结果,是更为本质的教育评价方法。1999年成立的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致力于制定一套全世界医生都必须达到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然后通过在一些国家的试验运行总结改进,最终达到向全球医学教育界推广,以确保医学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基本要求
下载PDF
川崎病肛周蜕皮现象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34
4
作者 廖冰 钟佑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49-150,共2页
川崎病病因未明,缺乏特异诊断方法,因而对其症候学仔细地临床观察成为确立诊断的主要依据。我们近年注意到很多川崎病患儿病程中出现特征性的肛周蜕皮现象。本文描述这一现象的临床特点,讨论其在诊断学上意义。
关键词 川崎病 肛周蜕皮 诊断 儿童
下载PDF
以病例为引导教学的近期教学效果 被引量:26
5
作者 方定志 张祖辉 +2 位作者 牟焱明 祖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8年第6期35-37,共3页
华西医科大学初步实施了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 ,通过 42 3名学生的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自学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归纳能力 ,并能引导将基础理论与临床问题相联系 ;有 53.6... 华西医科大学初步实施了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 ,通过 42 3名学生的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自学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归纳能力 ,并能引导将基础理论与临床问题相联系 ;有 53.6%的学生认为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能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 ,上述结果在七年制学生与五年制学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效果 问卷调查 教学法 医学教育
下载PDF
4种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肺血管重构模式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刘斌 王献民 +5 位作者 魏丽 刘瀚旻 赵亮 石坤 何志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4种肺动脉高压(PH)动物模型肺血管重构模式的差异。方法:雄性SD大鼠(350-400g),分别通过腹主动脉-腔静脉分流(A-VF,n=10)、左肺切除(PE,n=10)、野百合碱注射(MCT,n=10)、左肺切除+MCT(PE+MCT,n=12)4种方法建立PH模型。检测平... 目的:探讨4种肺动脉高压(PH)动物模型肺血管重构模式的差异。方法:雄性SD大鼠(350-400g),分别通过腹主动脉-腔静脉分流(A-VF,n=10)、左肺切除(PE,n=10)、野百合碱注射(MCT,n=10)、左肺切除+MCT(PE+MCT,n=12)4种方法建立PH模型。检测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RV/(LV+S)重量比值、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WT%)、无肌性动脉肌化程度和新生内膜(neointima)形成、新生内膜增殖度和血管阻塞计分(VOS)。结果:在PE+MCT组(肺切除术后5周,MCT注射后4周)右肺腺泡内血管出现了新生内膜病变,其它组均没有新生内膜病变形成。PE+MCT组的动物出现了严重的右心室肥大,动脉中膜明显增厚,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无肌性血管肌化程度显著增加;A-VF、PE和MCT组仅形成轻-中度的右心室肥大、mPAP升高和小动脉肌化。结论:左肺切除联合应用MCT能成功诱导大鼠PH新生内膜模型,该模型能更好地模拟人类严重PH的病理改变,是研究梗阻性PH更为适用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血管重建 新生内膜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组织抑制物1对预测和早期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意义 被引量:24
7
作者 彭茜 +5 位作者 陈昌辉 华益民 刘瀚旻 洪华 张玲英 吴青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76-680,共5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其特异性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 rote inase-1,TIMP-1)水平的动态变化在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其特异性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 rote inase-1,TIMP-1)水平的动态变化在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预测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实验组KD合并CAL患儿15例,未合并CAL患儿44例,急性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前后、亚急性期及恢复期各抽取1次外周静脉血,对照组为20例正常体检儿童。ELISA双抗体法测定血清MMP-9与TIMP-1含量。结果KD患儿急性期血清MMP-9含量、TIMP-1含量及MMP-9/TIMP-1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IVIG干预后KD患儿血清MMP-9含量与MMP-9/TIMP-1比值降低(P<0.01);KD合并CAL患儿IVIG干预前血清MMP-9含量及血清MMP-9/TIMP-1比值高于无CAL患儿(P<0.01)。结论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患儿血清MMP-9含量与MMP-9/TIMP-1比值在急性期高于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提示MMP-9含量的急剧升高及与TIMP-1相互拮抗作用的失代偿可能是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高风险因素,动态监测血清MMP-9含量和(或)MMP-9/TIMP-1比值对预测和早期诊断川崎病合并冠脉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明胶酶B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无冠状动脉病变 组织抑制物 早期诊断 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TIMP-1 川崎病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诱导内皮细胞铁蛋白表达与抗氧化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何志旭 廖清奎 +5 位作者 徐学聚 罗春华 李钦伯 李丰益 金仲和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32-535,共4页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 (aspirin ,As)在抗H2 O2 损伤内皮细胞过程中对铁蛋白 (ferritin ,Fn)表达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As在不同浓度 (0 1~ 3mmol/L)、不同处理时间 (4~ 2 4h)对细胞Fn表...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 (aspirin ,As)在抗H2 O2 损伤内皮细胞过程中对铁蛋白 (ferritin ,Fn)表达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As在不同浓度 (0 1~ 3mmol/L)、不同处理时间 (4~ 2 4h)对细胞Fn表达的影响 ,以及消炎痛和水杨酸钠对Fn表达的作用 ;并观察经As预处理后的细胞加入H2 O2 (0 5mmol/L)后乳酸脱氢酶 (lactatedehydrogenase ,LDH)释放率、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和细胞存活率的改变。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小剂量As (0 1mmol/L)即可明显诱导内皮细胞Fn表达 (5 8ng/ 10 6细胞数± 0 3ng/ 10 6细胞数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 <0 0 5 ;且As与Fn之间表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 ,0 5mmol/L、1mmol/L、2mmol/L、3mmol/L组Fn浓度分别为 (6 4± 0 4)ng/ 10 6细胞数、(7 0± 0 7)ng/ 10 6细胞数、(7 4±0 4)ng/ 10 6细胞数和 (7 7± 0 5 )ng/ 10 6细胞数 ;4h组Fn尚未明显增加 (5 8ng/ 10 6细胞数± 1 0ng/10 6细胞数 ,P >0 0 5 ) ,但 8h组Fn浓度 (6 5± 1 0 )ng/ 10 6细胞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 <0 0 5 ,2 4h组Fn浓度达最大值 (7 8± 0 8)ng/ 10 6细胞数。As诱导Fn表达后能明显增强细胞抗氧化的能力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药 阿司匹林 血管内皮细胞 铁蛋白
原文传递
关于在我国试行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的思考 被引量:21
9
作者 《医学教育》 2002年第4期14-15,共2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医学教育的有了空前发展 ,取得显著成就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尚有一定差距。面临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新前景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工程选择我国若干重点医学院校承担试验任务。本文结合我国国情 ,对引进全球医学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医学教育的有了空前发展 ,取得显著成就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尚有一定差距。面临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新前景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工程选择我国若干重点医学院校承担试验任务。本文结合我国国情 ,对引进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和进一步深化医学教育改革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最低标准 试行 思考
原文传递
教师对以病例为引导教学的评价 被引量:21
10
作者 方定志 张祖辉 +2 位作者 牟焱明 祖玉 《西北医学教育》 2000年第1期25-27,45,共4页
在医学教学方法改革中,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便是近年来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并较多采用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华西医科大学应用PBL的原理,根据我国的国情,结合学校的实际,设... 在医学教学方法改革中,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便是近年来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并较多采用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华西医科大学应用PBL的原理,根据我国的国情,结合学校的实际,设计并实施了以病例为引导教学(Case Based Study,CBS)。通过对基础医学院65名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教师认为CBS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效果 教师 医学院 引导式教学 CBS
下载PDF
临床医学导论课的实施和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 被引量:17
11
作者 万学红 杨彦春 +3 位作者 欧阳钦 刘文秀 张维健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0年第1期43-45,共3页
华西医科大学从 1998年开始为五年制和七年制二年级学生开设新型综合课程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目标是反映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对医生素质的要求 ,紧扣临床医生的培养目标 ,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拓宽知识面 ,加强基本职业素质教育。... 华西医科大学从 1998年开始为五年制和七年制二年级学生开设新型综合课程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目标是反映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对医生素质的要求 ,紧扣临床医生的培养目标 ,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拓宽知识面 ,加强基本职业素质教育。内容涉及到行为科学、医学心理学、诊断学、医学伦理学、急诊医学、性学、护理学、老年医学等 ,还特别强调实践。 15名任课教师来自 9个教研室 ,编写了教学大纲、教案和讲义。学生成绩评定包括多选题和问答题占 6 0 % ,开卷写一篇学习心得或论文占 40 %。学生认为该课程有必要开设 ,对 19个课堂教学内容分别作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成绩 课程 讲义 任课教师 课堂教学内容 教研室 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 开设 医生素质
下载PDF
炎性细胞因子及脂多糖诱导产生的一氧化氮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何志旭 +5 位作者 廖清奎 徐学聚 罗春华 李钦伯 王树人 李丰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93-897,共5页
目的 :探讨炎症过程诱生的一氧化氮 (NO)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黄递酶法及Griess法检测可诱导性NO合酶 (iNOS)活性、NO-2 /NO-3 水平 ,RT -PCR技术分析iNOSmRNA的表达 ;同时观察NO产生后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结果 :IL ... 目的 :探讨炎症过程诱生的一氧化氮 (NO)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黄递酶法及Griess法检测可诱导性NO合酶 (iNOS)活性、NO-2 /NO-3 水平 ,RT -PCR技术分析iNOSmRNA的表达 ;同时观察NO产生后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结果 :IL - 1β 2× 10 5U/L、TNF -α 5× 10 5U/L、γ -INF 2× 10 5U/L联用LPS(10mg/L)可诱导出高浓度NOS合成及NO产生 ,比单用这些细胞因子或LPS诱导的量高两倍多 ,iNOSmRNA的表达水平也显著增加 ;同时MDA及LDH释放率明显增加 ,细胞存活率下降 ,并伴随细胞受损的形态学改变。而单用上述细胞因子或LPS ,以及降低剂量或缩短处理时间 ,其诱生的NOS及NO与正常对照相比P >0 0 5 ;但MDA及LDH释放率仍增加明显。使用 2倍剂量的这些炎性细胞因子或延长处理时间到 48h ,与标准剂量及 2 4h组相比NOS和NO的增加虽不显著 ,但细胞生长受限更明显。NOS抑制剂能阻止NO的产生及其对细胞的损伤作用。结论 :炎性细胞因子及脂多糖可激活iNOS大量表达诱生高浓度的NO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细胞活素类 脂多糖类 内皮细胞 炎性细胞因子 人体 诱导型 血管病变 细胞损伤
下载PDF
医学教育应当尽快引进循证医学新概念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幼平 +4 位作者 刘鸣 何俐 刘文秀 万学红 曾诚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0年第4期53-54,58,共3页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循证医学 临床流行病学 医疗决策 临床医学
下载PDF
静脉丙种球蛋白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T细胞亚群、NK细胞及部分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曾上勤 +5 位作者 何志旭 金仲和 王美若 王泽蓉 华益民 唐胜才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89-292,共4页
为探讨病毒性心肌炎( V M C)免疫发病机理及静脉丙种球蛋白( I V I G)治疗 V M C的作用机理,将 B A L B/c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模型组 、 I V I G 保护组及 I V I G 治疗组,观察 I V I G ... 为探讨病毒性心肌炎( V M C)免疫发病机理及静脉丙种球蛋白( I V I G)治疗 V M C的作用机理,将 B A L B/c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模型组 、 I V I G 保护组及 I V I G 治疗组,观察 I V I G 对小鼠脾脏 T 细胞亚群、 N K 细胞、 I L1、 I L2及外周血 T N F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毒模型组 N K C活性及 C D3、 C D4 、 C D8均明显降低, I L1、 I L2及 T N F活性明显升高,而 I V I I G 保护组及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I V I G 能有效地改善并调节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功能,为 V M C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丙种球蛋白 病毒性 T细胞亚群 NK细胞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对感染柯萨奇B_3病毒小鼠心肌的保护及心肌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何志旭 +2 位作者 曾上勤 金仲和 王泽蓉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563-564,共2页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过程免疫反应起了重要作用,近年国外在动物实验及临床上将人血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用于该疾病的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我们探讨了不同剂量的国产IVIG对小鼠感染柯萨奇B3病毒(CVB3)后...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过程免疫反应起了重要作用,近年国外在动物实验及临床上将人血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用于该疾病的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我们探讨了不同剂量的国产IVIG对小鼠感染柯萨奇B3病毒(CVB3)后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治疗效果。材料及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B13 丙种球蛋白 病毒性心肌炎 儿童
原文传递
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及辛伐他汀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斌 王献民 +7 位作者 华益民 刘瀚曼 魏丽 乔丽娜 王晓琴 赵姗姗 石坤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9-365,共7页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血管重构中的表达及辛伐他汀的调控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50~400g)80只,70只接受左肺切除,术后第7天给予野百合碱(MCT)60mg/kg皮下注射建立PAH模型,并分别于术后第...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肺血管重构中的表达及辛伐他汀的调控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50~400g)80只,70只接受左肺切除,术后第7天给予野百合碱(MCT)60mg/kg皮下注射建立PAH模型,并分别于术后第1、21天应用辛伐他汀2mg/(kg·d)干预。实验共分7组:(1)肺切除+MCT组1(PM1-21,n=10);(2)肺切除+MCT组2(PM1-35,n=12);(3)肺切除+MCT+辛伐他汀组1(PMS1-35,n=12);(4)肺切除+MCT+辛伐他汀组2(PMS21-35,n=12);(5)肺切除+MCT+羧甲基纤维素钠组1(PMV1-35,n=12);(6)肺切除+MCT+羧甲基纤维素钠组2(PMV21-35,n=12);(7)10只不给予任何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组(n=10)。比较各组大鼠肺血管重构严重程度,内皮素(ET)1mRNA、CTG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肺组织胶原合成的变化。结果PM1-35组平均肺动脉压为(39.75±3.62)mmHg(1mmHg=0.133kPa),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比值为0.627±0.040,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WT%)为61.73±5.39,分别较正常对照组[(17.10±1.20)mmHg、0.262±0.018、14.71±1.16]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M1-35组ET-1mRNA、CTGF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且羟脯氨酸含量[(1.30±0.19)μg/mg肺湿重]较正常对照组[(0.56±0.10)μg/mg肺湿重]高(P〈0.001);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CTGFmRNA和蛋白主要表达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间质的巨噬细胞。辛伐他汀干预后,下调ET-1mRNA表达[1.483±0.338(PMS1-35组)vs7.396±2.117(PMV1-35组),P〈0.001],CTGFmRNA[0.200±0.033(PMS1-35组)vs0.714±0.173(PMV1-35组),P〈0.001]和CTGF蛋白表达水平也下调;羟脯氨酸合成减少[(0.83±0.12)μg/mg肺湿重(PMS1-35组)vs(1.40±0.22)μg/mg肺湿重(PMV1-35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大鼠 SPRAGUE-DAWLEY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美国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锦倩 梁宗安 +2 位作者 文历阳 刘雁飞 《卫生职业教育》 2004年第7期5-8,共4页
10月25日至11月10日由卫生部科教司组织考察团对美国医学相关类专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考察。来自卫生部、教育部和有关医学院校的8位教学、管理专家参加了考察活动。
关键词 美国 医学相关类专业 医学教育 发展 考察报告
下载PDF
辛伐他汀与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亮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6年第1期73-76,共4页
肺动脉高压的基本病理改变有三个方面:肺血管收缩、肺血管重构和肺小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现对辛伐他汀在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作一综述,并对可能机理进行了推测,认为辛伐他汀在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中可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大鼠实验性高原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珊珊 +2 位作者 刘斌 石坤 王献民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001-1003,共3页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质量180~230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高原环境低压低氧模型组(H+P);辛伐他汀低剂量干预组(H+L):2mg/(kg.d);辛伐他汀高剂量干预组(H+H):20m...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质量180~230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高原环境低压低氧模型组(H+P);辛伐他汀低剂量干预组(H+L):2mg/(kg.d);辛伐他汀高剂量干预组(H+H):20mg/(kg.d);除N组外,其他组置于减压舱,模拟海拔5000m高原,23h/d,持续21d;N组在吊压环境中正常饲养3周。分别测定各组肺动脉压、右心室肥大指数;光镜观察肺小动脉管壁厚度百分比、肺非肌性小动脉肌化程度、肺小血管管壁细胞增殖度及新生内膜产生。结果1.除新生内膜指标外,H+P组各项指标均高于余3组(Pa<0.01);2.H+L与H+H组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a>0.05);3.各组均无新生内膜产生。结论辛伐他汀对低压缺氧所致高原性PH及肺血管重构有防治作用,低压缺氧不能造成新生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肺血管重构 肺动脉高压 低压性缺氧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关闭术后传导阻滞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一斌 华益民 +3 位作者 刘瀚旻 石晓青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膜部室间隔缺损(室缺)双盘封堵器关闭膜周型室缺术后发生传导阻滞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临床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患儿年龄、性别、缺损位置、缺损直径、封堵器大小、封堵器直径与缺损直径的差值及封堵器形状与术后房... 目的探讨采用膜部室间隔缺损(室缺)双盘封堵器关闭膜周型室缺术后发生传导阻滞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临床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患儿年龄、性别、缺损位置、缺损直径、封堵器大小、封堵器直径与缺损直径的差值及封堵器形状与术后房室传导阻滞的相关性。结果220例患儿室缺封堵术后,发生不同类型的传导阻滞55例(发生率25%)。其中以束支传导阻滞最多见,Ⅱ度Ⅱ型以上的传导阻滞发生率较低。其构成比分别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27.3%,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5.5%,左前半支阻滞(LABBB)23.6%,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前半支阻滞(RBBB+LABBB)30.9%,Ⅱ度Ⅱ型1.8%,高度3.6%,Ⅲ度7.3%。结论经双盘封堵器关闭膜部室间隔缺损术后传导阻滞的发生与患儿年龄、缺损位置、缺损直径相关。膜周型室缺与房室传导束密切的解剖关系是经导管封堵术后传导阻滞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术前如何通过影像学分型,选择恰当的病例,以及封堵方式和封堵器材的改进将是今后亟待解决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传导阻滞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