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福建基督教教会医院西医教育之初探 被引量:6
1
作者 郭志超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87-190,共4页
鸦片战争后,入闽的基督教会在福建创办了大量的教会医院,利用医疗手段辅助传教。教会医院在从事医疗传道的同时,也适时地招收华籍青年,传授西方医学知识,开展西医教育。在教会医院内开设医学班和附设护士学校是最普遍的两种西医教学方... 鸦片战争后,入闽的基督教会在福建创办了大量的教会医院,利用医疗手段辅助传教。教会医院在从事医疗传道的同时,也适时地招收华籍青年,传授西方医学知识,开展西医教育。在教会医院内开设医学班和附设护士学校是最普遍的两种西医教学方式。教会医院的西医教育为福建培养了大量的西医人才,丰富了福建人民的医学知识,促进了西医在福建的立足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基督教医院 西医教育
原文传递
从三个维度来看大学生科研能力的评价体系 被引量:9
2
作者 亓璇璇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年第7期24-25,共2页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本文试图从大学生的科研素质、科研活动能力以及科研成果等三个维度阐释大学生科研能力评价体系。
关键词 科研能力 三维角度 评价体系
下载PDF
以数字技术助推农村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3
作者 汪振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8,共8页
数字技术在医养结合领域的应用促成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和数字平台等新型农村医养方式,有效缓解了农村养老有养无医、医养分离的状况。数字技术助推农村医养结合有其重要动因:政府主导的养老福利数字化探索,市场经营的养老产业数字化转... 数字技术在医养结合领域的应用促成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和数字平台等新型农村医养方式,有效缓解了农村养老有养无医、医养分离的状况。数字技术助推农村医养结合有其重要动因:政府主导的养老福利数字化探索,市场经营的养老产业数字化转型,社会参与的养老文化数字化接续。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在医养结合领域的应用推广仍面临数字赋能的技术风险、供需错位的对象背离以及立场偏差的主体抵触等难题。通过数字技术助推农村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需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构建数据共享平台、优化智慧医养产品及促成医养互助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农村养老 医养结合
下载PDF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颍州枕头馍制作技艺为例
4
作者 李晓巍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7-31,46,共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的智慧结晶,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活态记录,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政府、企业、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的智慧结晶,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活态记录,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政府、企业、非遗传承人等多主体参与,在保持非遗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物质载体促进活态传承,构建特色文化体系,创新传承方式,借助现代技术实现跨时空对话,发挥群众文化作用,提高公众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自信 活态传承
下载PDF
移植与嬗变:武夷山妈祖信仰考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52-56,共5页
妈祖信仰在明清之际由商帮移植进武夷山地区,在以后的发展中其信仰群体与信仰形态均发生了嬗变。当下妈祖信仰在武夷山仍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关键词 武夷山 妈祖 信仰
下载PDF
清代畲汉文化冲突述议 被引量:5
6
作者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8,共6页
清代畲汉交错杂居,接触频繁。因民族文化中心主义的作祟,基于不同因子的畲汉传统文化于交流中产生冲撞在所难免。但两者间总体上维持着稳定的、不均衡的共生互动关系。
关键词 清代 畲汉文化 冲突
原文传递
再谈清代台湾平埔族的汉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87-91,共5页
清代,台湾平埔族在与汉人长期而频繁的交往中,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不仅在外观上逐渐与汉人别无二致,而且在族群意识上也倾向于认同汉人。平埔族的变迁是改变身份认同的"汉化",而非单纯经济文化意义上的"涵化"。台湾... 清代,台湾平埔族在与汉人长期而频繁的交往中,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不仅在外观上逐渐与汉人别无二致,而且在族群意识上也倾向于认同汉人。平埔族的变迁是改变身份认同的"汉化",而非单纯经济文化意义上的"涵化"。台湾部分学者所谓的平埔族是"涵化"而非"汉化",仅仅是台独势力的一种政治诉求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台湾地区 平埔族 汉化 涵化
下载PDF
科学、人文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范式超越
8
作者 方恺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7-154,共8页
人类学传统研究范式陷入科学与人文对垒的二元论思维之中,这不仅造成了学科理论发展的困惑和危机,且严重阻碍着人类学知识体系的建构。马克思立足实践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辩证统一,为当下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与资源。将实践引入人... 人类学传统研究范式陷入科学与人文对垒的二元论思维之中,这不仅造成了学科理论发展的困惑和危机,且严重阻碍着人类学知识体系的建构。马克思立足实践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辩证统一,为当下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与资源。将实践引入人类学研究,探索人类学的实践转向,能有效引导人类学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交互的范式转变,从表象静态式观察研究走向行动参与式动态建构,从看似客观的价值中立走向坦然承认价值追求,从而为人类学研究范式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为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注入新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的人类学 范式超越 实践转向 科学与人文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下载PDF
近代福建基督教教会医院述略 被引量:4
9
作者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84-88,96,共6页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会在福建陆续兴建了许多教会医院。这些医院分布区域宽广,类型各异,大、中、小医院交错分布,形成一个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格局。教会医院将西方的医学技术、医疗设备以及现代化的医院管理方法引进福建,丰富了福建人...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会在福建陆续兴建了许多教会医院。这些医院分布区域宽广,类型各异,大、中、小医院交错分布,形成一个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格局。教会医院将西方的医学技术、医疗设备以及现代化的医院管理方法引进福建,丰富了福建人民的医疗卫生知识,为福建现代医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基督教 教会医院
下载PDF
官府、通事与游民:清代台湾番汉关系中的角色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在清代台湾番汉关系处理中,官府、通事和游民发挥了不同的角色作用。官府因违反社会发展规律,推行阻碍民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政策,导致其对番汉关系的调控始终处于被动,收效甚微。半官方身份的通事一方面居中牵线搭桥,促进番汉并耕共处,另... 在清代台湾番汉关系处理中,官府、通事和游民发挥了不同的角色作用。官府因违反社会发展规律,推行阻碍民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政策,导致其对番汉关系的调控始终处于被动,收效甚微。半官方身份的通事一方面居中牵线搭桥,促进番汉并耕共处,另一方面,少数通事行为不轨,横征暴敛,引发番汉冲突,是具有双重作用的媒介者。散处民间的游民虽是弱势群体,身陷苦难之中,但却成为制造番汉冲突的主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府 通事 游民 台湾地区 番汉关系
下载PDF
浅析百越文化特征中的环境因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6-91,共6页
本文通过对百越饮食习俗、交通方式、建筑风格、断法文身、崖葬习俗、蛇图腾等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征与其环境之间关系的分析,揭示了环境因素在民族文化特征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百越 文化特征 环境因素
原文传递
中文语境里“民族”与“族群”混淆原因解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4,共5页
中文语境里的“民族”与“族群”存在概念混淆,应用错乱现象。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有三:其一,它们在由外文翻译成中文时,因译者阅历的不同和理解程度的差异而导致译文混乱或内涵失真;其二,它们的意涵随着情境的变化而不断流变和泛化,使人... 中文语境里的“民族”与“族群”存在概念混淆,应用错乱现象。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有三:其一,它们在由外文翻译成中文时,因译者阅历的不同和理解程度的差异而导致译文混乱或内涵失真;其二,它们的意涵随着情境的变化而不断流变和泛化,使人无所适从;其三,它们在指称文化性和政治性相统一的中国少数民族时,令人难以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族群 概念混淆
下载PDF
福建基督教新教教会医院沿革之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海交史研究》 2005年第1期90-101,共12页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会为配合传教,在福建开展医务传道,兴建教会医院。这些教会医院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在医疗设备、职员构成和经费收支等方面逐步优化;在地域上渐次由沿海向内地延伸,由中心城市向小城镇及农村拓展。教会医院的创办,在取...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会为配合传教,在福建开展医务传道,兴建教会医院。这些教会医院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在医疗设备、职员构成和经费收支等方面逐步优化;在地域上渐次由沿海向内地延伸,由中心城市向小城镇及农村拓展。教会医院的创办,在取得基督教传布迅速开展的同时,促进了西医在福建的传播与发展,丰富了福建民众的医疗卫生知识,为福建现代医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教会医院 福建 发展
下载PDF
台湾原住民的类别与族称述论 被引量:3
14
作者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15-121,共7页
台湾原住民支系庞杂,族社众多。历史上台湾原住民类别的界定,以日据时期为界可分成两个阶段:一为明清时期的汉民族文化中心主义性分类,分类者主要是民间士人与地方官吏,类别的结果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强,没有科学凭据;二为日据时代以来的... 台湾原住民支系庞杂,族社众多。历史上台湾原住民类别的界定,以日据时期为界可分成两个阶段:一为明清时期的汉民族文化中心主义性分类,分类者主要是民间士人与地方官吏,类别的结果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强,没有科学凭据;二为日据时代以来的学术研究性分类,分类者是学有专长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考古学家,类别的依据为语言、文化、体质等民族特征,学术意涵浓厚。台湾原住民的族称多是异文化视野下的"他称",而非反映其自身认同与文化记忆的"自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原住民 类别 族称
下载PDF
台湾原住民分类之界说 被引量:3
15
作者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0-25,共6页
台湾原住民类别的界定以日据时期为界,可划分成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明清时期的民间与政治性分类,其施动者主要是文人政客,类别的结果显得杂乱无章,随意性强,缺乏系统性,没有科学凭据;后一阶段是日据以来的学术性分类,其分类者是学有专... 台湾原住民类别的界定以日据时期为界,可划分成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明清时期的民间与政治性分类,其施动者主要是文人政客,类别的结果显得杂乱无章,随意性强,缺乏系统性,没有科学凭据;后一阶段是日据以来的学术性分类,其分类者是学有专长的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类别的依据为语言、文化、体质等民族特征,学术意涵浓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原住民 分类
下载PDF
文化传统、宗教生态与民间信仰化——基督教在一个皖南村庄传播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学良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126-131,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皖南D村迅猛发展的原因有三:其一,乡村文化传统的遗失减少了基督教传播的障碍;其二,宗教生态的变迁为基督教的复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其三,基督教的民间信仰化迎合了村民治病驱邪,祈福求愿的功利性心理需求。基... 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皖南D村迅猛发展的原因有三:其一,乡村文化传统的遗失减少了基督教传播的障碍;其二,宗教生态的变迁为基督教的复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其三,基督教的民间信仰化迎合了村民治病驱邪,祈福求愿的功利性心理需求。基督教在D村复兴的原因也许可以为当代中国农村的"基督教热"提供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解释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文化传统 宗教生态 民间信仰化
下载PDF
荷据台湾时期的基督教学校教育 被引量:1
17
作者 《漳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83-85,共3页
荷兰人侵占台湾期间,曾创办基督教学校教育,致力于对台湾原住民的教化,意欲以基督教教义麻醉,奴化台湾民众,削弱他们的反抗意识,从而稳定其殖民统治秩序。但其办学形式则开了台湾学校教育之先河,对台湾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基督教 台湾 办学形式 荷兰人 原住民
下载PDF
基督教在当代安徽农村传播的原因——基于无为县襄安镇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宇安 《宜春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29-32,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当代安徽农村地区发展迅猛。采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无为县襄安镇基督教徒的构成状况、入教原因、宗教实践活动,以及基督教对农民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人际关系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 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当代安徽农村地区发展迅猛。采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无为县襄安镇基督教徒的构成状况、入教原因、宗教实践活动,以及基督教对农民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人际关系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基督教在当代中国农村复兴的原因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农村 襄安镇
下载PDF
台湾客家运动兴起的缘由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22-27,共6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客家精英发动了一场以抢救与复兴客家语言文化为主要诉求,且意欲藉此激发客家族群意识觉醒、争取客家政治与经济权益的社会运动。台湾客家运动兴起的原因错综复杂,它是在台湾社会的转型、客家族群危机意识的反弹...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客家精英发动了一场以抢救与复兴客家语言文化为主要诉求,且意欲藉此激发客家族群意识觉醒、争取客家政治与经济权益的社会运动。台湾客家运动兴起的原因错综复杂,它是在台湾社会的转型、客家族群危机意识的反弹、闽客情结的促动和客家社团的推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客家运动 客家文化 客家族群意识
下载PDF
台湾族群政治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20,共4页
台湾的族群政治是在党外势力和民进党反对国民党的斗争中形成。它具有族群分野有浓厚的政治建构色彩,族群动员以"民主化"为政治口号,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纠葛不清,政治族群化是台独活动推动使然,族群政治的民粹化等五个特征。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族群政治 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