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M对土壤物理性状影响的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40
1
作者 汪有科 +1 位作者 吴普特 冯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40,共4页
通过试验模拟,研究了关中土娄土中施加聚丙烯酰胺(PAM)后对土壤基本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PAM处理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高于对照,在同一施用方式下,有随PAM浓度的加大其含量呈上升趋势。同时,PAM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 通过试验模拟,研究了关中土娄土中施加聚丙烯酰胺(PAM)后对土壤基本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PAM处理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高于对照,在同一施用方式下,有随PAM浓度的加大其含量呈上升趋势。同时,PAM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研究结果还表明,PAM施用量过大时会降低土壤的渗透性。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PAM的改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研究 土壤物理性状 机理分析 聚丙烯酰胺(PAM)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 田间持水量 试验模拟 施用方式 上升趋势 土壤容重 研究结果 含水量 渗透性 施用量 含量 塿土 改土 保水
下载PDF
地膜覆盖保墒灌溉的土壤水、热以及作物效应研究 被引量:85
2
作者 吴普特 汪有科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9,共5页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地膜覆盖保墒灌溉措施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土壤微生物、土壤温度、玉米生长状况、生理生态指标以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后0-50cm土壤含水量覆膜的明显高于未覆膜处理,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未灌...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地膜覆盖保墒灌溉措施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土壤微生物、土壤温度、玉米生长状况、生理生态指标以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后0-50cm土壤含水量覆膜的明显高于未覆膜处理,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未灌溉处理的地膜0-20cm的含水量较对照平均提高6.1%,20—50cm较对照平均提高3.38%,50—100cm较对照平均提高1.57%。覆膜后耕层土壤细菌、赦线菌、真菌平均分别是对照的4.1倍、2.08倍和2.41倍。覆膜后叶片光合和蒸腾速率均较对照有所增加,相同灌溉量条件下,地膜处理的玉米产量较对照平均增产14.24%、9.4%和11.15%,对于覆膜或不覆膜处理,其产量均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保墒 灌溉 保墒灌溉 效应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PAM)的改土及增产效应 被引量:68
3
作者 吴普特 冯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2期55-58,共4页
通过夏玉米施加聚丙烯酰胺 (PAM)的大田实验 ,确定了 PAM的改土、增产效应。研究表明 ,PAM施用量为 0 .75~ 1.2 5 g/ m2 时可使土壤容重平均下降 0 .0 6 8g/ cm3 ,团聚体总量 (>0 .2 5 mm )平均增加 30 .2 % ,同时 ,PAM增产效果显... 通过夏玉米施加聚丙烯酰胺 (PAM)的大田实验 ,确定了 PAM的改土、增产效应。研究表明 ,PAM施用量为 0 .75~ 1.2 5 g/ m2 时可使土壤容重平均下降 0 .0 6 8g/ cm3 ,团聚体总量 (>0 .2 5 mm )平均增加 30 .2 % ,同时 ,PAM增产效果显著 ,增产幅度为 11.7%~ 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PAM) 玉米 土壤改良 增产
下载PDF
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保墒灌溉的土壤水、热及作物效应研究 被引量:76
4
作者 吴普特 +1 位作者 汪有科 徐福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2-26,共5页
该文从目前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起来的较为成熟的保墒技术得到启迪,提出了“保墒灌溉”这一新理念。重点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保墒灌溉的农田效应。结果表明,覆盖处理0~50cm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对照,地表温度日... 该文从目前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起来的较为成熟的保墒技术得到启迪,提出了“保墒灌溉”这一新理念。重点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免耕条件下秸秆覆盖保墒灌溉的农田效应。结果表明,覆盖处理0~50cm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对照,地表温度日变化趋势缓和,日最高最低温度差为12.43℃,而对照则高达50.03℃。覆盖处理耕层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分别是对照的1.63倍、1.68倍和1.07倍,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相对于覆盖处理和对照本身而言,各指标均有随灌水量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覆盖处理后,玉米的光合作用速率、蒸腾速率等均大于对照,但是单叶水分利用效率却相差不大。玉米产量随灌溉水量的增加较对照平均增加22.16%、20.28%和12.75%,且基本随灌溉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秸秆覆盖 保墒灌溉 效应
下载PDF
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冬小麦生理及土壤温、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1
5
作者 于晓蕾 吴普特 +3 位作者 汪有科 张立强 张吉祥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4,共4页
在干旱条件下,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农田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冬小麦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的影响,比较了冬小麦生理及产量状况。试验设4个处理,秸秆覆盖量分别为0(CK)、0.3(F0.3)、0.6(F0.6)和0.9(F0.9)kg/m2。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全生育期... 在干旱条件下,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农田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冬小麦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的影响,比较了冬小麦生理及产量状况。试验设4个处理,秸秆覆盖量分别为0(CK)、0.3(F0.3)、0.6(F0.6)和0.9(F0.9)kg/m2。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全生育期内秸秆覆盖可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在小麦返青后F0.6保持了较高的土壤温度,有利于小麦的拔节;实际产量F0.6最高,单方水产量以F0.6最高,F0.9次之,认为在此试验条件下适宜的秸秆覆盖量为0.6 k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秸秆覆盖量 冬小麦 土壤湿度 土壤温度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减少土壤养分的淋溶损失研究 被引量:38
6
作者 汪有科 +1 位作者 吴普特 冯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29-934,共6页
采用室内人工土柱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在模拟耕层土壤中施加聚丙烯酰胺(PAM)后,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N、P、K的淋溶损失状况。结果表明,经PAM处理后的土壤淋溶液中NO-3、PO-4和K+浓度均低于对照,其浓度分别较对照平均减少了约45.55%、49.... 采用室内人工土柱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在模拟耕层土壤中施加聚丙烯酰胺(PAM)后,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N、P、K的淋溶损失状况。结果表明,经PAM处理后的土壤淋溶液中NO-3、PO-4和K+浓度均低于对照,其浓度分别较对照平均减少了约45.55%、49.37%和70.24%。PAM处理后,土壤淋溶液中全N、全P、全K的累积含量均低于对照,且随PAM浓度的增加其累积含量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PAM) 土壤淋溶液 N P K 浓度 累积量
下载PDF
陕西省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异规律 被引量:43
7
作者 卫新东 王筛妮 +2 位作者 王晓峰 张蚌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0-248,共9页
为从省域层面、地理区域、市域层面等3个空间尺度系统分析陕西省耕地数量和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异规律,以期为保护耕地资源、划定基本农田区、制定耕地质量管护对策等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陕西省2005—2015年长时间序列的耕地分等... 为从省域层面、地理区域、市域层面等3个空间尺度系统分析陕西省耕地数量和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异规律,以期为保护耕地资源、划定基本农田区、制定耕地质量管护对策等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陕西省2005—2015年长时间序列的耕地分等评价数据,采用GIS的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地统计学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1)陕西省耕地数量在2005—2015年间整体呈下降趋势,近些年通过占补平衡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减少趋势已得到遏制,基本达到耕地数量动态平衡;2)陕西省耕地质量整体不高,平均利用等11.33;近十年来全省耕地质量总体上变化不大,但呈下降趋势;3)陕北地区作为陕西省耕地后备资源,积极开展土地整治工程,同时进行生态建设,耕地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升。该项研究成果为土地整治等耕地质量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基本农田划定、占补平衡等耕地质量管理提供了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耕地质量 时空变化 分异规律 耕地保护 陕西省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PAM)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9
8
作者 吴普特 冯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2期141-145,共5页
聚丙烯酰胺 (PAM)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土壤结构改良剂 ,属高分子聚合物 ,具有很强的絮凝性 ,近年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详细论述了国内外 PAM的研究进展状况 ,综合分析得出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PAM) 研究进展 应用前景 土壤结构改良
下载PDF
不同麦秆覆盖量对夏玉米耗水量和生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吉祥 汪有科 +2 位作者 张立强 于晓蕾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71,共3页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覆盖小麦秸秆保墒措施+灌溉条件下,对夏玉米生育期耗水量、生理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其中秸秆覆盖量分别为0(对照)、3000、6000、9000和12000 kg/hm2。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显著地减少了夏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增加...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覆盖小麦秸秆保墒措施+灌溉条件下,对夏玉米生育期耗水量、生理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其中秸秆覆盖量分别为0(对照)、3000、6000、9000和12000 kg/hm2。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显著地减少了夏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增加了玉米株高和叶面积,秸秆覆盖量9000 kg/hm2时效果最佳;夏玉米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保墒灌溉 秸秆覆盖
下载PDF
秸秆覆盖桃树地生态效应及桃树的生长状况 被引量:21
10
作者 吴普特 汪有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94,共4页
通过在种植两年的桃树地覆盖不同量的小麦秸秆,研究了秸秆覆盖后桃树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秸秆覆盖的土壤0~50cm储水量均高于对照,土壤储水量和秸秆覆盖量呈现很好的二次相关性。秸秆覆盖处理的杂草数、干质量以及单株草质量均随... 通过在种植两年的桃树地覆盖不同量的小麦秸秆,研究了秸秆覆盖后桃树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秸秆覆盖的土壤0~50cm储水量均高于对照,土壤储水量和秸秆覆盖量呈现很好的二次相关性。秸秆覆盖处理的杂草数、干质量以及单株草质量均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均与秸秆覆盖量呈负指数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5以上。秸秆覆盖150d后,各处理的桃树茎粗和树冠直径均较对照有所提高,二者与秸秆覆盖量之间呈现极好的二次相关性,相关系数高于0.98。当秸秆覆盖量小于1.5t/hm^2时,桃树叶片光合作用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基本上随着覆盖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当秸秆覆盖量达到2.0t/hm^2时,各生理指标则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对照,百叶片鲜质量和干质量也呈现出相同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桃树 生长状况
下载PDF
不同水分状况下秸秆覆盖量对玉米根、冠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立强 汪有科 +3 位作者 张吉祥 于晓蕾 刘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51,共6页
在遮雨棚控水条件下,采用盆栽的方式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对玉米根、冠生长的影响。试验按对照(CK)和秸秆覆盖量0.3 kg/m2(SM0.3)、0.6 kg/m2(SM0.6)、0.9 kg/m2(SM0.9)、1.2 kg/m2(SM1.2)共设5个处理,水分按高水(占田间持水量的90%)和... 在遮雨棚控水条件下,采用盆栽的方式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对玉米根、冠生长的影响。试验按对照(CK)和秸秆覆盖量0.3 kg/m2(SM0.3)、0.6 kg/m2(SM0.6)、0.9 kg/m2(SM0.9)、1.2 kg/m2(SM1.2)共设5个处理,水分按高水(占田间持水量的90%)和低水(占田间持水量的60%)设两个水平。分别测定了玉米根、茎、叶、穗干重,根系垂直空间分布及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明显改变了玉米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高水条件下SM0.6处理玉米根系、茎秆、叶和穗干重均高于其它处理;低水条件下,地上部分干重SM1.2最大,SM0.6次之;根系的垂直空间分布与水分和覆盖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覆盖措施主要影响下层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水 秸秆覆盖 玉米 根系
下载PDF
秦巴山区农户生计与乡村发展耦合协调分析:以陕西省洛南县为例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杨悦 +2 位作者 马超群 徐和平 任朝霞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8-455,共8页
准确把握农户生计状况与乡村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英国国际发展部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框架选取测度指标计算了陕西省洛南县626户农户的生计资本值,并对农户所在的村... 准确把握农户生计状况与乡村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英国国际发展部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框架选取测度指标计算了陕西省洛南县626户农户的生计资本值,并对农户所在的村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洛南县农户的生计资本均值为0.1714,整体水平偏低,各单项资本中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水平相对较高,自然资本水平居中,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洛南县乡村发展水平的平均值为0.3542,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乡村性较弱的乡村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以及资源禀赋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绝大多数样本村农户的生计状况明显滞后于乡村发展水平,农户生计水平亟需提升。基于此,针对农户生计与乡村发展的协调发展类型提出相关建议:对于农户生计状况滞后于乡村发展的村落,建议通过推动乡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提高农户的生计资本值;对于农户生计水平与乡村发展同步但两者仍处于磨合阶段的村庄,可通过改变原有的产业发展模式、改善产业发展条件的方式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回流,以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资本 乡村发展 耦合协调
下载PDF
国内外土地整治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康 吴哲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1-195,共5页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土地整治发展历程进行归纳分析和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提出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中的问题,并对未来土地整治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土地整治存在理论体系不成熟、法律制度不健全、目标单一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土地整治发展历程进行归纳分析和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提出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中的问题,并对未来土地整治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土地整治存在理论体系不成熟、法律制度不健全、目标单一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未来我国土地整治应向综合化、全面化发展,提出创新整治模式,充分挖掘3S等先进技术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功能,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历史进程 研究进展 展望
原文传递
基于物质流和能量流分析的循环农业园产业链优化 被引量:14
14
作者 姚一晨 +3 位作者 宋成军 刘天池 董强 田宜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28-237,共10页
通过物质流和能量流分析产业链运行状况和存在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方案,促进农业园区生态保护和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该文通过物质流和能量流分析方法,以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基于适当的指标体系评价园区循环发展状况,提出园区产业... 通过物质流和能量流分析产业链运行状况和存在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方案,促进农业园区生态保护和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该文通过物质流和能量流分析方法,以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基于适当的指标体系评价园区循环发展状况,提出园区产业链的调整思路。结果表明:1)园区资源产出率为0.54万元/t,能源产出率为2.60万元/t,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偏低,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耦合程度较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难以兼顾。2)引进食品加工业,推进光伏发电、生物天然气工程和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工程,使园区的资源产出率提高为0.67万元/t,能源产出率提高为3.35万元/t,促进了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3)从供给侧调整,用市场需求决定经济导向,加强园区科技创新力度,做好示范和推广。这一方法对国内其他产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和评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优化 循环农业园区 产业链 资源配置 物质流 能量流
下载PDF
陕西省水资源态势及可持续利用策略 被引量:11
15
作者 汪有科 +1 位作者 吴普特 冯浩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8-453,共6页
通过系统分析陕西省水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的40字方针,探讨陕西省水资源永续利用的对策,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有益于陕西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资源 供需矛盾 陕西
原文传递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产能核算研究——以陕西省扶风县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晓峰 曹建农 +4 位作者 卫新东 赵永华 李团胜 罗广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93,共5页
以渭河平原区陕西省扶风县为例,依据自然等级和利用等级与抽样样点指定作物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耕地产能核算模型,核算了扶风县耕地产能.结果表明:2009年扶风县理论产能为70.45万t,可实现产能为50.06万t,实际产能为32.65万t;理论产能单产... 以渭河平原区陕西省扶风县为例,依据自然等级和利用等级与抽样样点指定作物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耕地产能核算模型,核算了扶风县耕地产能.结果表明:2009年扶风县理论产能为70.45万t,可实现产能为50.06万t,实际产能为32.65万t;理论产能单产为17 836.05 kg/hm2,可实现产能单产为12 243.72 kg/hm2,实际产能单产为7 592.59 kg/hm2;理论利用强度为0.685;可实现利用强度为0.622;理论潜力为5 593.5 kg/hm2,可实现潜力4 653.265 kg/hm2.在空间上,理论单产、可实现单产和实际单产从南向北呈现明显阶梯状分布,南部平原区乡镇单产最大,中部高原区各乡镇单产居中,北部山区乡镇单产最小.未来,南部平原区和中部高原区乡镇是粮食增产的重点区域.影响扶风县耕地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干旱、水价及其粮食作物的品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核算 理论产能 可实现产能 实际产能 扶风县
下载PDF
Moisture Mov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Law under Soil Moisture Conserving Irrigation in Winter Wheat Field 被引量:10
17
作者 贺军奇 汪有科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3期139-142,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ield moisture conserving irrigation.[Method] With Xiaoyan No.6 as tested material,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mulching irrigation treatments were carried out (s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ield moisture conserving irrigation.[Method] With Xiaoyan No.6 as tested material,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mulching irrigation treatments were carried out (straw mulching;plastic mulching;PAM control adjustment mulching).With non-mulching treatment as control,moisture conserving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compared.[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ter consumption of winter wheat under different soil moisture conservation treatments was low at earlier stage and later stage,but high at mid-stage,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water consumption law of control.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consumption intensity because of irrigation schedule and growth condition;soil moisture conservation treatments could restrain ineffective evaporation of soil moisture before anthesis.We also found that the variation of soil moisture at depth of 0-20 cm in PAM and control treatment was dramatic.The soil moisture of the former was lower than the latter at the depth of 0-20 cm,but higher at the depth of 20-50 cm.The difference of soil moisture at the depth of 0-50 cm was significant.[Conclusion] Plastic mulching and straw mulching could restrain evaporation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isture conserving irrigation Winter wheat Soil water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的农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田宜水 姚一晨 +3 位作者 宋成军 刘天池 董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1-247,共7页
为促进农业循环园区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该文构建了农业园区循环经济系统能值评价指标体系,以西北某农业科技园区为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园区经济发展程度整体较好,但二三产业发展较为薄弱;园区能值投资... 为促进农业循环园区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该文构建了农业园区循环经济系统能值评价指标体系,以西北某农业科技园区为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园区经济发展程度整体较好,但二三产业发展较为薄弱;园区能值投资率为8.06,能值产出率为1.12,能值再利用率为29.27%,整体资源再利用程度偏低;园区环境负荷率为8.11,废弃物能值比为11.57%,废弃物利用率为69.61%,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有限;可持续发展指数为1.61,改进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为3.42,生态效率指数为0.88,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且不均衡。建议园区改善资源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系统强度和生产效率。该研究对国内其他农业园区循环经济的发展评价也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废弃物 能值分析 循环经济 农业循环园区
下载PDF
不同保墒条件下土壤温度日变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汪有科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2-85,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监测和分析,研究了不同保墒条件下土壤温度日变化,结果表明,一日内不同处理的0~15cm处地温均可拟合为时间的正弦函数,其相关系数大小分别为:CK〉PAM处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研究确定了保墒灌溉条件下不同深度土壤... 通过田间试验监测和分析,研究了不同保墒条件下土壤温度日变化,结果表明,一日内不同处理的0~15cm处地温均可拟合为时间的正弦函数,其相关系数大小分别为:CK〉PAM处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研究确定了保墒灌溉条件下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日表征时刻,分析了各表征时刻土壤温度沿深度变化的关系,发现任何处理的剖面土壤温度最大日变幅均有随土壤深度增加呈指数递减的趋势。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保墒条件下土壤温度日变化可以通过相同的方法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试验 保墒灌溉 土壤温度日变化
下载PDF
小麦高留茬田间水分效应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立强 汪有科 +2 位作者 湛景武 汪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1期461-466,共6页
通过小区和大田试验,研究了留茬、灭茬和烧茬三种处理土壤、近地层空气温湿度的变化,比较了三种处理夏玉米生长发育状况,分析了小麦高留茬的田间水分效应。结果表明,留茬明显降低了土壤温度,测定日0cm地表温度全天内留茬都处于最低,其... 通过小区和大田试验,研究了留茬、灭茬和烧茬三种处理土壤、近地层空气温湿度的变化,比较了三种处理夏玉米生长发育状况,分析了小麦高留茬的田间水分效应。结果表明,留茬明显降低了土壤温度,测定日0cm地表温度全天内留茬都处于最低,其中10时到14时降温效果最明显,土壤5 ̄25cm平均温度分别较灭茬和烧茬低1.45℃和2.3℃;土壤0 ̄70cm含水量自始至终留茬高于灭茬和烧茬;留茬对近地层空气湿度的影响主要在晚上,麦秆凝结的水汽增大了空气湿度,白天留茬高度内气温低湿度较大,留茬高度外气温高湿度较小(与灭茬和烧茬相比)。留茬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后期,试验结束时留茬株高、茎粗均高于灭茬和烧茬,表现出较大的后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茬 灭茬 烧茬 土壤湿度 空气湿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