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命”即命运观念的形成 被引量:9
1
作者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8-130,共13页
中国"命"即命运观念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大致如下:首先,其起源于原始社会,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这是有实物资料可以证明的中国"命"观念的发生时期。继而,这样一种观念延续至三代,并且此时我们已经可以找到极其丰富... 中国"命"即命运观念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大致如下:首先,其起源于原始社会,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这是有实物资料可以证明的中国"命"观念的发生时期。继而,这样一种观念延续至三代,并且此时我们已经可以找到极其丰富的资料。最初始的"命"观念资料来自占卜活动,它在发展中有骨卜、龟卜和筮占的不同形式。相比之下,语词所直接表达的"命"观念要在殷商以后开始出现。无论是占卜所体现的"命"观念,还是语词表达的"命"观念,都可以区分出两条线索:国家命运的线索和个人命运的线索。一般而言,正式文献记载如《尚书》、《诗经》中的《颂》、《雅》部分、《左传》和《国语》的主要部分反映了"命"观念的逐渐下移过程,即总体上是从商周时期的"国家命运",到春秋初年的"诸侯命运",再到春秋后期的"普通人命运"。但我们切不可为官方的记录系统所"迷惑"。事实上,更为"私密"的占卜争册《易经》就向我们显示或证明了这种状况。此外,诸如《左传》、《国语》中的一些记载也向我们呈现了不少有关"个人命运"观念的消息。中国人命运观中可预知观念和道德观念在殷周时期已经完全定型,西周末年出现了可预知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否定形式,必然与偶然观念则在春秋时期也已经初具雏形。而我们在春秋晚期所看到的"命"观念实际上已经与儒家和道家的"命"观念完全相同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命运 占卜 语词 国家 个人
下载PDF
古代中国宗教的基本精神 被引量:7
2
作者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22,共9页
中国宗教的基本传统在于。古代中国宗教与原始宗教保持了连续性,由此,原始信仰或宗教中的一些基本元素都在以后的中国宗教中得到了体现,其中两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多神信仰和巫术崇拜。上述基本传统在道教、佛教和儒教中均有体现。其... 中国宗教的基本传统在于。古代中国宗教与原始宗教保持了连续性,由此,原始信仰或宗教中的一些基本元素都在以后的中国宗教中得到了体现,其中两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多神信仰和巫术崇拜。上述基本传统在道教、佛教和儒教中均有体现。其中道教的原始信仰品格最为典型。同时,道教与佛教的原始宗教精神还包括两个重要方面:功利主义特征和非理性特征。儒教由于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因此也难免原始宗教中的一些陋习,但儒家的无神论色彩和对巫术的斥逐都具有矫正作用。道教和佛教也有与原始或早期宗教不同的部分,这是指其中的伦理内容,具体说是与善恶和惩戒观念相关的内容。但道教和佛教都受到巫术性质和功利主义特征的深刻影响,而佛教还包括精英与大众双重性的困惑以及与此相关的宗教共同体疲弱的深刻原因,这就直接削弱了其伦理性质。对儒教而言,汉代以后善恶二元论逐渐得到确立,并且受佛教影响。宋代以后以家族或宗族这一共同体为基础的惩戒观念与体系也获得建立,这些都担保了儒教伦理成为真正可能。与道教和佛教相比,儒教真正成为一个伦理型宗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中国宗教 道教 佛教 儒教 巫术 伦理 精神
下载PDF
儒家伦理讨论中的六大概念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3-108,共6页
关于儒家伦理问题的讨论一直是中国哲学史界与伦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学者都抱着真挚的热情与善良的意愿努力开掘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精微意蕴,并力图为现实生活与社会提供某种可资借鉴的范本。应当说其中的不少工作都有着深刻的... 关于儒家伦理问题的讨论一直是中国哲学史界与伦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学者都抱着真挚的热情与善良的意愿努力开掘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精微意蕴,并力图为现实生活与社会提供某种可资借鉴的范本。应当说其中的不少工作都有着深刻的理论价值和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也不能不看到,在讨论中有不少关涉核心问题的概念显得比较模糊甚或混乱,主要有伦理与德性、实践与思想、当然与可能、大众与精英、他律与自律、早期(先秦)儒家与后期(宋明)儒家等。对这些不同的概念做一辨析和梳理,将有利于关于儒家伦理问题的讨论在更深入和更精确的层面上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伦理与德性 实践与思想 当然与可能 大众与精英 他律与自律 早期儒家与后期儒家
下载PDF
巫术与古代中国宗教精神 被引量:1
4
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35,共6页
古代中国宗教的最基本的精神或倾向是巫术的。中国社会有着巫术存在的广泛空间。正是以此作为前提与背景,巫术建立和发展起了其阔大的市场并由此而串起了它那漫长的历史之河。这既表现在国家生活中,也表现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与其他宗教... 古代中国宗教的最基本的精神或倾向是巫术的。中国社会有着巫术存在的广泛空间。正是以此作为前提与背景,巫术建立和发展起了其阔大的市场并由此而串起了它那漫长的历史之河。这既表现在国家生活中,也表现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与其他宗教的比较,更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玉 古代 中国 宗教精神 国家生活 社会生活 祭祀仪式 占星知识
下载PDF
由精英而大众:荀子与孔孟伦理思想之别及其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7,共9页
荀子的伦理思想有自身的特点,与孔子和孟子的伦理思想有所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其更注重大众伦理而非仅仅是精英道德。这种特点和区别反映在荀子伦理学说的一系列核心概念上,这包括:“礼”、“性恶”、“群”、“分”、“伪”、“习”、“... 荀子的伦理思想有自身的特点,与孔子和孟子的伦理思想有所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其更注重大众伦理而非仅仅是精英道德。这种特点和区别反映在荀子伦理学说的一系列核心概念上,这包括:“礼”、“性恶”、“群”、“分”、“伪”、“习”、“化”、“法”等等,以及对于“义利”、“君子小人”问题的理解上。其中,荀子之“礼”与孔孟之“仁”两个主要概念的不同显示了大众伦理与精英道德之间的分野;“性恶”说是大众伦理学说的生物学论证;“群分”说是大众伦理学说的社会学论证;“伪”或“礼义”理论构成了大众伦理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定位;通过“化(教育)”提供实现伦理的教育途径;通过“法(法律)”提供实现伦理的法律保障;此外,在“义利”、“君子小人”问题上荀子也提出了更符合大众而非精英的看法。可以这样讲,荀子至少在理论上实现了由精英道德向大众伦理的转换,这正是荀子伦理思想的意义或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孔子 孟子 大众伦理 精英道德 伦理
下载PDF
西方艺术的精神历程 被引量:3
6
作者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56-61,共6页
西方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旅程,在这个旅程的各个时期,艺术的精神是非常不同的,它们分别是:古代的或古典的、近代或浪漫与现实的、现代或表现与抽象的和当代或大众的。西方的古代艺术和近代艺术总体上讲是一脉相承的,在这里,我们可以时... 西方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旅程,在这个旅程的各个时期,艺术的精神是非常不同的,它们分别是:古代的或古典的、近代或浪漫与现实的、现代或表现与抽象的和当代或大众的。西方的古代艺术和近代艺术总体上讲是一脉相承的,在这里,我们可以时时看到那种田园景色以及感受到牧歌式的欢娱。现代西方艺术生活在工业时代,我们明显感到金属机械与水泥建筑对它的影响乃至逼迫。不过,西方艺术精神更大的转折还是在当代,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艺术主人的归属或姓氏问题。这时的西方艺术乃至整个人类艺术的基本特性是商业化的,而它的标准则是大众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艺术 艺术精神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后现代艺术 古代艺术 近代艺术 现代艺术
下载PDF
中国宗教:巫术与伦理或理性的对立和共存 被引量:4
7
作者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5-13,共9页
中国的宗教属于巫术与伦理并存的宗教形态或类型。一方面,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一部分知识与思想的精英基于理性的性质和要求,巫术被认为是一种愚昧和有害的现象而受到排斥或挤压;另一方面,又由于中国宗教本身并未接受革命的洗礼,巫术又... 中国的宗教属于巫术与伦理并存的宗教形态或类型。一方面,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一部分知识与思想的精英基于理性的性质和要求,巫术被认为是一种愚昧和有害的现象而受到排斥或挤压;另一方面,又由于中国宗教本身并未接受革命的洗礼,巫术又自然而然甚至堂而皇之地与理性包括伦理平起平坐。同时,即使是儒家伦理与理性与巫术也始终处于一种非常矛盾的状态:一方面,巫术所特有的迷信或神秘倾向为儒家的伦理诉求与理性精神所不容,因此巫术必然会受到来自儒家知识或精神层面以及制度层面的双重打压,在这里,儒家显示了和亚伯拉罕宗教相似的高贵品格;但另一方面,儒家系统本身却不能保持宗教信仰上的独立性,其不仅不能全然清除巫术,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延续或继承着巫术传统,特别是制度层面,更在暗中保持着与巫术的亲昵关系,历朝历代概莫能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宗教 巫术 理性 伦理 对立 并存
下载PDF
伦理规范是和谐社会的生存基础 被引量:3
8
作者 《探索与争鸣》 2005年第9期33-34,共2页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从上述讲话中,能够深刻理解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从上述讲话中,能够深刻理解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此同时,面对这样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在思想理论上作出先导。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办承担的“和谐社会与思想道德建设”课题,就是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以下是课题组提供的一组笔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规范 和谐社会 思想道德教育 创新教育 中国
原文传递
再论一神宗教的起源 被引量:5
9
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4-110,共7页
一神宗教的起源问题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研究认为:(1)多神崇拜与巫术崇拜是普遍必然的信仰形态;(2)一神宗教不可能在原有的普遍必然的生存与信仰形态中产生;(3)一神宗教当然也不可能借助纯粹的思维与思想形... 一神宗教的起源问题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研究认为:(1)多神崇拜与巫术崇拜是普遍必然的信仰形态;(2)一神宗教不可能在原有的普遍必然的生存与信仰形态中产生;(3)一神宗教当然也不可能借助纯粹的思维与思想形式而产生;(4)犹太民族同样不具有一神宗教的先天气质;(5)《旧约·创世纪》中伊甸园的故事正是犹太民族早期多神信仰的证明;(6)一神宗教的出现纯粹基于特殊和偶然。这种特殊性或偶然性具体可表述为:在一个特殊的地域和一个特殊的时间,由一个特殊的民族由于极其特殊的经历和特殊的条件承担起了人类所赋予的特殊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 宗教 多神 必然 一神 偶然 起源
下载PDF
一神宗教何以可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23-29,共7页
一神思想不等于一神宗教,思想是概念运动,宗教则是信仰运动。一神宗教的产生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一神教产生之客观或必要条件是"民族共同体的苦难",而"民族共同体的苦难"与犹太民族基本是一个同义词,在古代,不再有... 一神思想不等于一神宗教,思想是概念运动,宗教则是信仰运动。一神宗教的产生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一神教产生之客观或必要条件是"民族共同体的苦难",而"民族共同体的苦难"与犹太民族基本是一个同义词,在古代,不再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犹太人这样无助、无望,因此,作为一神教的产生是非常偶然的。但"民族共同体的苦难"只赋予一神宗教产生以可能性,而没有赋予它以现实性,一神教之产生仅仅有客观或必要条件是不够的,它还须有主观或充分条件。一神教产生之主观或充分条件是"先知们的战斗精神",正是先知们的努力及献身精神使得犹太民族幡然忏悔、大彻大悟,并真正踏上一神宗教的通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犹太教 一神思想 一神宗教 犹太民族
下载PDF
中国巫术观念的远古源头 被引量:1
11
作者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7,共7页
原始中国人的巫术观念大致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考察:石和玉崇拜现象及其巫术意义;葬式的巫术意义;自发的巫术与职业的巫师;巫师专用的"法器;"动物之于巫术控制的意义;占卜活动。通过对这些观念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实... 原始中国人的巫术观念大致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考察:石和玉崇拜现象及其巫术意义;葬式的巫术意义;自发的巫术与职业的巫师;巫师专用的"法器;"动物之于巫术控制的意义;占卜活动。通过对这些观念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实际就是以后中国宗教信仰中巫术观念的基本形态。数十年来的出土遗存已经为了解原始中国人的巫术观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至少距今7000-8000年左右,原始中国先民已经使用占卜方式来预知或了解自己的命运,并且在距今4000年左右已经散布到黄河流域的不同地区。它作为一种范式或模本,已经规定了中国日后类似活动的基本样式和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巫术 观念 远古源头
下载PDF
道教、儒教与佛教异同之辨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探索与争鸣》 CSSCI 2008年第3期56-60,共5页
在中国的宗教传统中,高端宗教与低端宗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直接混同于低端宗教,再理性的因素也会被折磨得体无完肤,如道教;有的以双重教格出现,其中一部分保留了精英的气质,另一部分却委质于低端宗教,如佛教;有的虽表面保持... 在中国的宗教传统中,高端宗教与低端宗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直接混同于低端宗教,再理性的因素也会被折磨得体无完肤,如道教;有的以双重教格出现,其中一部分保留了精英的气质,另一部分却委质于低端宗教,如佛教;有的虽表面保持着贵族或士大夫的高傲,但骨子里却仍未免留有低端信仰的残存,如儒教。总之,中国的高端宗教与低端宗教之间并没有明确清晰的界线,并且,高端宗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自愿不自愿地向低端宗教做出种种让步。然而,三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道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具有更多的巫术性质;儒教则在很大程度上与亚伯拉罕宗教系统相类似,具有伦理型或道德型宗教的特征;佛教则兼伦理和功利、理性和巫术而有之,透露出一种特有的生存智慧和处世机巧。由此,三教的异同便非常复杂地混合在一起,并构成了中国宗教生活与面貌的一种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宗教 道教 儒教 佛教 异同
原文传递
中国宗教的巫术孑遗--韦伯论中国宗教与巫术的“亲和”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58,共8页
在马克斯·韦伯有关中国宗教的论述里,宗教或信仰与巫术的关系是一个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他认为:(1)中国宗教信仰中有着大量原始巫术的孑遗,或者说,原始巫术在以后的宗教信仰中被充分地保存和延续下来;(2)道教与巫术的关系至为密切... 在马克斯·韦伯有关中国宗教的论述里,宗教或信仰与巫术的关系是一个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他认为:(1)中国宗教信仰中有着大量原始巫术的孑遗,或者说,原始巫术在以后的宗教信仰中被充分地保存和延续下来;(2)道教与巫术的关系至为密切,道教是完全彻底"传统主义"的,本质上说,道教就是一个"巫术组织";(3)一般认为,儒家或儒教是非常理性的,但我们也应看到,儒家或儒教同样有自己的巫术传统;(4)佛教的出身是理性的,但大乘佛教已经初步或部分改变了佛教的理性传统,入中国以后,受中国宗教和信仰的影响,佛教同样也变成了一个巫术类型的宗教。实际上,原始信仰和巫术崇拜的遗存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宗教,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和文化。因此,尽管韦伯有关中国宗教与巫术关系的看法难免一隅之见,但其对中国宗教问题以及背后社会和文化问题的洞察力还是令人叹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 宗教 原始巫术 道教 儒教 佛教
下载PDF
影响古代中国发生期科学技术的若干因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7-62,共16页
本文旨在对影响中国古代处于发生期的科学技术的若干因素作初步的考察。文章认为:前科技期或前农业时期的采集活动对于塑造分辨、分类思维样式具有重要意义,且其部分地成为以后科学技术的基础。进入科学技术期后,如下四个因素至为重要,... 本文旨在对影响中国古代处于发生期的科学技术的若干因素作初步的考察。文章认为:前科技期或前农业时期的采集活动对于塑造分辨、分类思维样式具有重要意义,且其部分地成为以后科学技术的基础。进入科学技术期后,如下四个因素至为重要,即在经济层面,科学技术受农业的影响,由此导致了实用性特点;在政治层面,受权力的影响,由此导致了集约性特点;在思维层面,受巫术的影响,由此导致了神秘性特点;在心理层面,受工匠的影响,由此导致了经验性特点;此外,特殊的地理环境对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也具有重要意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正是在以上诸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并发展为独特的形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中国人 科学技术活动 发生期 中国科学技术 巫术 地理环境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天文学 神秘性 农业特征
原文传递
现代性的意义究竟何在? 被引量:2
15
作者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2年第5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现代性 近代 现代 后现代 西方社会
下载PDF
伦理可能性的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探索与争鸣》 2005年第4期45-47,共3页
伦理首先应当是社会学意义的,而非哲学意义的。所以,研究伦理问题必须要关注社会所提供的相应条件。这些条件大致应当包括:(1)一个稳固的社会共同体;(2)一套为社会共同体成员所普遍且必须遵守的规范;(3)为落实共同体的规范而牢固建立于... 伦理首先应当是社会学意义的,而非哲学意义的。所以,研究伦理问题必须要关注社会所提供的相应条件。这些条件大致应当包括:(1)一个稳固的社会共同体;(2)一套为社会共同体成员所普遍且必须遵守的规范;(3)为落实共同体的规范而牢固建立于基层的教育。对此,有两个十分经典的例证:犹太社会的宗教伦理系统和中国宋以后社会的宗族伦理系统。前者由此提供了西亚和欧洲的伦理模式;后者则提供了东亚的伦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考察 可能性 社会共同体 伦理模式 社会学意义 哲学意义 伦理问题 宗族伦理 宗教伦理 应当 系统 首先 普遍 犹太 经典
原文传递
古代中国思维对对立现象的关注与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中国哲学史》 1997年第2期27-34,共8页
关键词 对立思维 对立概念 中国思维 对立观 阴阳概念 概括化 《易传》 辩证思维 《老子》 概念化
下载PDF
儒家伦理之于当代社会公德建设的意义
18
作者 乐妍 《探索与争鸣》 2007年第3期47-50,共4页
儒家伦理中有许多带有形式化的理论或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公德建设和发展仍具有积极意义。诸如儒家伦理中的公共交往原则、核心道德观与价值观、实现途径等,应将其具有形式化的内容与当今社会作有机结合,其中的历史局限和不足,也可借鉴西... 儒家伦理中有许多带有形式化的理论或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公德建设和发展仍具有积极意义。诸如儒家伦理中的公共交往原则、核心道德观与价值观、实现途径等,应将其具有形式化的内容与当今社会作有机结合,其中的历史局限和不足,也可借鉴西方社会的伦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往 核心道德观与价值观 实现价值 借鉴
原文传递
论作为文化的宗教
19
作者 马德邻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8-12,15,共6页
一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这样讲过:“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象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在这... 一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这样讲过:“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象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在这里将宗教视为“人民的鸦片”。我们知道,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反映的是人们的一种依赖感。费尔巴哈曾说过:“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作为依赖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文化 文化现象 早期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思想 中世纪 宗教现象 宗教道德 佛教哲学 原始巫术
下载PDF
也论儒教的历史与形态
20
作者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33,共15页
以往考察儒家问题时,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只顾其思想与学说,并且先秦时期高度理性化与宋明时期高度理论化的儒家学说还具有先入为主的地位;第二,更多地是注意儒教中的信仰观念,包括它的鬼神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天命观念。此外,有不少研... 以往考察儒家问题时,主要有两个视角:第一,只顾其思想与学说,并且先秦时期高度理性化与宋明时期高度理论化的儒家学说还具有先入为主的地位;第二,更多地是注意儒教中的信仰观念,包括它的鬼神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天命观念。此外,有不少研究虽也注意到儒家丰富的伦理道德资源,但往往是从纯粹的思想来论述的,因此即便冠以儒教的名称,其宗教性特征其实并未得到彰显。这些现象都表明,我们现在对儒教的理解还存在着很多误解。本文试图从一些新的视角来考察儒教问题。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1)儒教形成的时间概念,共包括五个节点,即周代、春秋战国、西汉、东汉和魏晋南北朝;(2)儒教的主要信仰观念有四个方面: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占卜与巫术、天命论;(3)儒教或儒学的两个问题:由祭祀活动导致了仪式化和形式化,作为儒家精英层面与社会普通层面的疏离或隔离;(4)儒教在宋代以后出现了新气象,这主要是儒教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儒教从原本的信仰性宗教发展成伦理性宗教;(5)儒教伦理的一个突出表现即是戒律化,并且有法规的担保,这与犹太教是相似的;(6)儒教伦理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即是普世性,其中包含了大量人道、仁爱、趋善、改过的内容,所有这些都是儒教与基督教相同的地方。而宋代以后的伦理性儒教正是儒教的精华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教 历史 形态 信仰 伦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