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创建金融高效区重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魏可新
吴高益
蒋明耀
-
机构
农业银行当阳市支行
-
出处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00年第9期13-15,共3页
-
文摘
随着我国加入 WTO 的时间迫近,长期封闭的国内金融市场将面向世界全面开放,在国内金融市场进行国际化竞争,我国的金融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性问题和诸多的竞争,其中实质性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这一基本现实告诉我们,在维持低效率竞争与战略性调整来推动国内金融业在各个方面与国际接轨这两者之间,我们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
-
关键词
中国
金属高效区
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
-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F249.21
-
-
题名拓展农村信贷市场的再思考
- 2
-
-
作者
魏可新
刘云峰
吴高益
-
机构
农业银行当阳市支行
-
出处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01年第7期50-51,54,共3页
-
文摘
随着我国加入 WTO 的时间迫近,国内金融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剥离后,无论是在资金还是在资产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是这四大商业银行的战略决择。农业银行的县(市)支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最基层行,面临更实际的问题就是调整信贷结构、拓展信贷市场、拥有大量优良客户,扭转经营效益低下的局面。笔者认为,大力拓展农村信贷市场,形成客户—市场—效益的良性循环机制,是农行深层次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由之路。一、农业银行拓展农村信贷市场的有利因素1.农业银行自恢复以来,作为国家商业银行,主要是为农业、农村经济服务,统一管理支农资金。
-
关键词
农村
信贷市场
农业银行
信贷结构调整
增量扩张战略
-
分类号
F832.4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对农业银行拓展农村信贷市场的再思考
- 3
-
-
作者
魏可新
刘云峰
吴高益
-
机构
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当阳市支行
-
出处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1-33,共3页
-
文摘
农村信贷市场是农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主导市场 ,对农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银行必须全力以赴进行农村信贷市场的拓展。本文在分析农业银行拓展农村信贷市场有利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拓展农业银行农村信贷市场的途径。
-
关键词
拓展
农村信贷市场
途径
-
分类号
F830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完善农业银行贷款决策机制的思考
- 4
-
-
作者
吴高益
-
机构
农行湖北省当阳市分行
-
出处
《农金纵横》
1994年第4期27-29,共3页
-
文摘
完善农业银行贷款决策机制的思考吴高益一、农业银行现行贷款决策机制的特点及弊端农业银行现行的贷款决策机制是沿用我国银行长期“自然”运行的信贷部门或信贷员全权负责的条块贷款决策机制。其特点是贷款调查、审查、审批、检查、收回、奖罚等由信贷部门全权负责,贷款...
-
关键词
贷款决策
决策机制
银行贷款
信贷部门
层次组织
贷款申请
计划部门
智能结构
农行信贷
科学预测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对开发和提升农业银行客户群体的研究
- 5
-
-
作者
农业银行三峡分行课题组
别之荣
董家文
吴高益
-
出处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02年第2期20-21,共2页
-
文摘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是农业银行的经营方略,其中基本客户群是农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重要的资源。农业银行必须拥有大量的优良客户,才能形成市场——客户——效益的良性循环机制,这是农业银行深层次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农业银行在加入WTO后的战略决择。一、深入研究市场,大力开发优良客户客户是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运动的。要扩充农业银行的客户群体,培养农业银行的优良客户,必须在市场中捕捉机遇,必须深入分析研究市场,必须根据农行的经营发展战略目标开展市场调查和筛选,对区域内的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及其它经济结构等方面认真进行分析,按照市场原则实施农业银行对客户的开发和提升战略。在实施客户开发和提升战略时,无论是对何种客户。
-
关键词
中国
市场营销
客户价值
农业银行
客户群体
-
分类号
F832.3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信贷资产质量低是农业银行商业化经营的最大障碍
- 6
-
-
作者
吴高益
-
机构
农行当阳市支行
-
出处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1995年第3期41-42,共2页
-
文摘
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是从经营体制、经营方式到内部机制的一次重大革命,无疑会有许多阻力和障碍。农业银行在由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
-
关键词
农业银行商业化经营
信贷资产质量
国有商业银行
抵押担保贷款
企业
银行信贷资金
转换机制
资产风险
经营效益
商业银行转轨
-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论银行超负荷经营对治理整顿的负效应及抑制对策
- 7
-
-
作者
吴高益
任凌云
-
机构
中国农业银行长春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中国农业银行长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58-61,共4页
-
文摘
银行超负荷经营,是指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超过自身偿还能力,以短期负债创造以信用放款为主要形式的长期资产的经营活动。专业银行的超负荷经营问题不仅成为当前金融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重要矛盾,而且对国家经济的治理整顿产生了严重的负效应。为确保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抑制银行的超负荷经营行为。
-
关键词
超负荷
治理整顿
抑制对策
专业银行
负效应
中央银行
加速资金周转
短期负债
经营规律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试论政策性银行的设立
- 8
-
-
作者
吴高益
王强
-
机构
农行湖北省当阳市支行
-
出处
《农金纵横》
1993年第5期13-15,共3页
-
文摘
党的“十四大”和八届人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专业银行的商业化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而专业银行商业化的最大障碍之 一,就是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和营利性业务搅混在一起。实践证明,这种完全的计划经济模 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不利于宏观调控,也不利于其自身资金营运效益的提高。因此,专 业银行的双重职能已到了必须分离的时候了,设立政策性银行来取代专业银行的政策性职能 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
关键词
专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业务
营利性
经营目标
政策性职能
政策性贷款
立政
利润目标
资金营运效益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浅论强化中央银行的权威管理与整顿金融秩序
- 9
-
-
作者
尚友新
吴高益
-
机构
湖北省当阳市农业银行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16-17,共2页
-
文摘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国家宏观调控体系重要部分的我国宏观金融调控体系,借鉴西方发达的经验,初步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形成了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改革深化,但随着新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改革步伐加快,宏观调控体系也显露出一些缺陷,特别是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这些缺陷直接影响着金融秩序的正常,从而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金融秩序的混乱局面到了非整顿不可的时候了。一、金融秩序混乱的表象 1.中央银行的职能错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一般具有如下特征:地位超然,它对国民经济负责,但不对某届政府具体负责,政府可以影响但不能直接干预货币政策;行使金融宏观管理职能,不能直接对非金融企业发生信贷活动。
-
关键词
中央银行
信贷活动
金融体制
宏观调控体系
间接调控
货币政策
新经济体制
结算纪律
专项贷款
宏观管理职能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对银行经营中隐形膨胀的思考
- 10
-
-
作者
吴高益
-
机构
中国农业银行长春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中国农业银行长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89年第5期76-78,共3页
-
文摘
我认为从直接经营货币的银行经营来分析隐形膨胀成固,并研究对策着手治理,对稳定或者说压缩通货膨胀必然能收到一定效果。何谓隐形膨胀,也就是通货膨胀前因或量的积累。本文就此谈谈个人意见,以求教于同仁。 一、设备贷效投放的扩大与逾期和沉淀加速了隐形膨胀的形成 一段时间以来在经济增长高速度和银行经营利润目标的诱导下,银行一度超负荷供应经济高速度增长所需的设备贷款,和银行存款、贷款利率比价经营而超限度发放长期贷款,形成扩大设备贷款投放。在我国以行政区域考核财政收入的体制下。
-
关键词
银行经营
设备贷款
信贷资金
通货膨胀
有奖储蓄
冲击市场
现购
专业银行
利息
区域经济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论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银行摆脱经营困境的对策
- 11
-
-
作者
周官泉
吴高益
刘云
-
机构
湖北省当阳市农行
-
出处
《农金纵横》
1993年第4期36-38,共3页
-
文摘
毋庸置疑,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朝着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的目标前进了。但是,如果对前几年农金改革作一些深刻的反思,可以看出其中有一些较大的缺陷和不足,即在推进金融改革系列措施时,市场意识不强,其突出表现在金融市场发育迟缓,银行包企业资金供应的状况没有根本的改观,信贷资金营运效益低,信贷资金商品化,利率市场化,没有真正形成气候,农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力度不够,向商业化银行转轨的进程步履十分艰难。正确估价农行面临的困境,对于抓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有利契机,大胆果断地推进农金体制的改革,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
关键词
农行
摆脱经营困境
信贷资金
农业银行
中央银行
市场经济体制
政策性贷款
信贷管理机制
利率倒挂
农行经营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对贷款“三查”制度的透视
- 12
-
-
作者
吴高益
余光清
-
机构
农行湖北省当阳市支行
-
出处
《中国农业银行长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2年第5期36-38,共3页
-
文摘
贷前调查的虚拟: “贷前调查”顾名思义,是银行信贷部门根据贷户(贷款单位或个人),提请的贷款申请,对其进行生产、经营、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全面调查,为贷款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和信息。而目前,一笔投入生产或流通领域贷款的发放操作过程是:贷户在和银行信贷部门提交贷款申请的同时,提供有关贷款参与生产或流通过程所必要的经济信息及得刘贷款周转后假定的经济效益,这时,信贷部门根据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和假定经济效益到企业实施贷前调查。
-
关键词
三查
信贷人员
贷前调查
信贷管理水平
基层行
信贷资金
制度
信贷部门
贷款资金
经济信息
-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银行摆脱经营困境的对策
- 13
-
-
作者
周官泉
吴高益
刘云
-
机构
湖北省当阳市农行
当阳市科委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8-10,共3页
-
文摘
一、农业银行经营面临的困境 1.市场机制发育不全,自我发展功能脆弱农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经营”企业的特色没有真正突出出来,由于担负着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搞活的双重职能,使其难以摆脱“行政化”模式的束缚,真正走向市场。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而农行现行管理体系是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经营行的自主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约束,它不能根据各自的特殊情况和市场变化以及对象条件的变化而灵敏的作出反应,往往受命于上级行。由于政府职能的转换机制不健全,没有完全放手于企业,这样通过行政手段和通过管理行施加影响来干预经营行自主经营权的事时有发生,往往造成经营行应该支持的产业、企业,产品而无力支持,不应该支持的却相反的要尽力满足。
-
关键词
市场经济体制
经营困境
信贷管理
担保贷款
自担风险
政策性贷款
约束机制
自我发展
双重职能
信贷政策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