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农业多功能评价及复合功能空间划分研究
1
作者 赖焕明 吴大放 +3 位作者 杨木壮 刘毅华 卢奕帆 吴钊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共13页
农业功能结构性失衡、功能服务区域覆盖不均是城乡发展二元化的典型特征,农业功能空间的开发与转型是破解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本文通过构建农业多功能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等技术方法,分析... 农业功能结构性失衡、功能服务区域覆盖不均是城乡发展二元化的典型特征,农业功能空间的开发与转型是破解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本文通过构建农业多功能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等技术方法,分析广东省农业多功能及其各功能的发展状况,划分农业复合功能空间类型,辨析农业复合功能空间的发展与转型演化过程。结果表明,2010—2020年广东省农业多功能指数呈上升趋势,发展先慢后快,向非生产性主导的农业多功能转型发展,空间格局呈向沿海地区集聚的发展态势。农业各类功能指数均有所提高,生产功能呈现以粤东、粤西为中心集聚,并向粤北地区延伸,珠三角地区低值集聚的特点;社会服务功能在区域内中等水平均衡分布;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形成“粤北环海”的北部生态屏障与“圈层递增”的总体格局;休闲服务功能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区域,呈现高—高集聚和低—高集聚的特点。农业复合功能空间类型主要向生态型、休闲型复合功能空间转型,形成生产—生态服务型、生产—社会服务型、生产—休闲服务型、社会—休闲服务型、社会—生态服务型5种类型的农业复合功能空间新格局。广东省农业多功能持续融合、复合功能空间类型多元化发展,但区域间农业功能模式存在异质性。因此,本文提出应统筹规划农业功能空间的开发与转型,开发与保护并举,探索因地制宜的农业功能空间协调发展路径,以期为广东省农业功能空间格局优化、农业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多功能 复合功能 功能空间划分 空间格局 农业现代化 广东省
原文传递
珠海市多功能视角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兆华 吴钊 +2 位作者 吴大放 林添华 高瑜睿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第9期80-86,共7页
我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协调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运用层次分析(AHP)、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等方法,从生态环境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和社会经济资源承载力... 我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协调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运用层次分析(AHP)、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等方法,从生态环境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和社会经济资源承载力四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2013—2018年珠海市各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展开评价,并在多功能视角下选取多种地形因子,分别从农业生产功能与城镇建设功能两个角度展开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3—2018年,珠海市各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均有大幅度提高,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分别从较低级、较低级、低级承载水平上升至中级、较高级、较高级承载水平。珠海市农业功能视角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级分布呈现为由“北强南弱”转为“西强东弱”。在城镇建设功能视角下,珠海市建设规模潜力大,坡度较陡、地形起伏度较大的地区多分布于海岛区域和少量山丘区域,珠海市整体建设功能视角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 多功能视角 珠海市
下载PDF
资源匮乏型乡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路径研究——以广东高州市YT镇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钊 胡卓麟 +3 位作者 张铭楷 戴余渊 唐嘉亮 周为吉 《特区经济》 2021年第12期139-143,共5页
研究背景:近年来,中国农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得益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但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境,如资产规划、耕地规划、产业规划等方面存在不透明、不集约、不稳定的问题,阻碍了改革的步伐。研究目的:基于典型南方远郊乡村... 研究背景:近年来,中国农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得益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但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境,如资产规划、耕地规划、产业规划等方面存在不透明、不集约、不稳定的问题,阻碍了改革的步伐。研究目的:基于典型南方远郊乡村案例,探索推进资源匮乏型乡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远郊农村改革试点样本。研究对象:以广东省高州市YT镇为案例点进行实地调研,该镇是典型的资源匮乏型乡镇,具有远郊、丘陵地貌、区位受限的主要特征。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法、地理空间分析,其中地理空间分析具体包括坡度分析、叠加分析、核密度分析及细碎度分析。研究成果:集体产权秩序混乱与管理体系不健全形成对立矛盾;自然资源禀赋缺乏与土地集约利用需要形成对立矛盾;区位限制与新时代农村产业创新融合趋势形成对立矛盾。研究结论:推进资格核查工作、细化股份分配模式、健全资产监管体系是核心;地区适宜性种植创新,打造乡村特色品牌,推进生态旅游建设是重点。将核心与重点融合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将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集约,有助于探寻新形势下资源匮乏型农村乡镇与城市接轨、现代化与一体化并重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远郊 丘陵地貌 资源匮乏型
下载PDF
粤北山区耕地非粮化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大放 吴钊 +4 位作者 李升发 梁逸璇 马佩芳 李昭铖 林添华 《经济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4-153,共10页
近年来,我国耕地非粮化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国家粮食安全视角,构建兼顾“种植结构”和“产出结构”因素的非粮化测算体系,运用空间自相关、重心迁移模型与地理探测器综合分析粤北山区2010-2020年耕地非... 近年来,我国耕地非粮化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国家粮食安全视角,构建兼顾“种植结构”和“产出结构”因素的非粮化测算体系,运用空间自相关、重心迁移模型与地理探测器综合分析粤北山区2010-2020年耕地非粮化的时空演变特征与空间分异影响机理。研究表明:①2010-2020年期间,在非粮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同时增加的影响下,粤北山区非粮化率从0.521增加至0.587。②非粮化率分布呈现“中部低、两侧高”的空间格局,且该格局在十年内持续强化,Global Moran′s I从0.359增加至0.422。③近十年,粤北耕地非粮化聚类特征均以“低-低聚集”为主,聚集中心为粤北中部地区。④随着非粮化发展,粤北山区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断变化,其中年光照时长、年均降雨量和人均耕地面积始终是主要影响因素。⑤非粮化各影响因素交互后的解释程度均呈现增加态势,且主要类型为双因子增加和非线性增加,其中主要影响因子的交互增强最为明显。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非粮化的定量测度方式,识别了不同时期山区耕地非粮化的空间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类型,对于山区耕地非粮化测算与调控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非粮化 粮食作物 地理气候 地理探测器 粤北山区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水平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广东省为例
5
作者 吴钊 吴大放 +4 位作者 李升发 梁逸璇 高子雅 黄思喻 黄思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9-379,共11页
[目的]综合评测广东省各地级市乡村振兴水平及其子系统发展水平,探究其在2017—2021年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机制,为乡村振兴工程的持续推进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态宜居5个子系统构建测... [目的]综合评测广东省各地级市乡村振兴水平及其子系统发展水平,探究其在2017—2021年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机制,为乡村振兴工程的持续推进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态宜居5个子系统构建测算体系,运用TOPSIS法测评广东省乡村振兴水平;运用冷热点分析法探究广东省乡村振兴水平与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乡村振兴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各因子交互作用规律。[结果](1)研究时序内,广东省乡村振兴水平小幅度上升,同时研究单元的演变类型以等级跃升为主,珠三角地区始终为高值单元聚集区。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变化相对一致,但研究单元的类型演变存在明显差异。(2)研究时序内,研究单元的各类属性整体上均以热点聚集为主要联系类型,且各属性的高值聚集区始终是珠三角地区。(3)2017—2021年,广东省乡村振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财政支撑、产业优度和经济基础,各因子的交互类型在两个研究年均为非线性增强或双因子增强。[结论]研究时段内广东省乡村振兴水平呈现小幅提升,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则具有不同的演变态势,但均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同时乡村振兴是多元要素共同驱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广东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