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4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公安派三袁美学观之异同
被引量:
11
1
作者
吴
调
公
《文学评论》
1986年第1期92-101,共10页
三袁美学观及其时代折光明代中叶以后,人们的心灵世界,在不同程度上透露出丝丝缕缕的新时代的曙光。尽管微弱,但却表现了有异于长期在宗法制度桎梏下,特别是为明代那种残暴的绝对君权所压抑而形成的精神状态。它表现为对人性独立的要求...
三袁美学观及其时代折光明代中叶以后,人们的心灵世界,在不同程度上透露出丝丝缕缕的新时代的曙光。尽管微弱,但却表现了有异于长期在宗法制度桎梏下,特别是为明代那种残暴的绝对君权所压抑而形成的精神状态。它表现为对人性独立的要求,争取思想的自由,憧憬于人伦世俗的生活情趣,不屑于以圣贤为冠冕的教条,憎恶那种灭没真性情而安于欺世盗名的假道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宏道
公安派
美学观
袁宗道
人性复苏
袁中道
三袁
时代折光
社会思潮
审美观
原文传递
为竟陵派一辩
被引量:
9
2
作者
吴
调
公
《文学评论》
1983年第3期109-120,69,共13页
一一个命途多舛的流派中外古今的文艺流派命运各有不同。革命、进步的流派之受到肯定和拥护,反动、落后的流派之受到否定和反对,都是理有必然的。但也还有一些以精华为主而间存糟粕的流派,它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往往因为存在着复杂现象...
一一个命途多舛的流派中外古今的文艺流派命运各有不同。革命、进步的流派之受到肯定和拥护,反动、落后的流派之受到否定和反对,都是理有必然的。但也还有一些以精华为主而间存糟粕的流派,它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往往因为存在着复杂现象,其结果引起了较多的争论。初唐四杰是这样,江西派是这样,公安派是这样,王渔洋的神韵说也是这样。但它们的遭际却又互为殊异。有的是誉多于毁,有的是毁多于誉,也有的是毁誉参半。当然,毁誉的变化并非一成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竟陵派
公安派
谭元春
钟惺
文艺流派
风格
文艺思潮
真精神
批判精神
江西派
原文传递
晚明文人的“自娱”心态与其时代折光
被引量:
8
3
作者
吴
调
公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一、从郑元勋到黄宗羲这正是晚明文艺启蒙狂飙掀起高潮以后的一段光景。公安三袁中的小袁故世已经7年。略晚于公安派的竟陵派领袖钟惺故世也已6年。就在这1630年(崇祯3年),晚明著名小品文选家郑元勋大张旗鼓地提出了“文以自娱”的主张...
一、从郑元勋到黄宗羲这正是晚明文艺启蒙狂飙掀起高潮以后的一段光景。公安三袁中的小袁故世已经7年。略晚于公安派的竟陵派领袖钟惺故世也已6年。就在这1630年(崇祯3年),晚明著名小品文选家郑元勋大张旗鼓地提出了“文以自娱”的主张。他不但编选了一部独抒性灵的、极洋洋大观之致的晚明小品文选集,还给选集起了一个很别致而饶有深意的书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文人
袁宏道
时代折光
晚明时代
庄子
中国古代文论
黄宗羲
公安派
审美意识
公安三袁
原文传递
论公安派三袁文艺思想之异同
被引量:
5
4
作者
吴
调
公
《社会科学战线》
1986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文艺启蒙曙光下的三支异军正是晚明时代,天崩地解的前夕,一边是反映了市民意识萌芽的、任性适情和市井俚俗的文艺思潮巍然崛起,一边是死而未僵的模古因袭的传统观念仍然保持其残余势力。提倡“清真”标准的正统,既讥弹公安派为“佻仄”...
文艺启蒙曙光下的三支异军正是晚明时代,天崩地解的前夕,一边是反映了市民意识萌芽的、任性适情和市井俚俗的文艺思潮巍然崛起,一边是死而未僵的模古因袭的传统观念仍然保持其残余势力。提倡“清真”标准的正统,既讥弹公安派为“佻仄”,又攻讦竟陵派为“幽诡”。这分明是长期压在大石头下的野草刚刚迸绝出石缝中时的第一场遭遇战。思想戒律成了人们的惰性和束缚。在极大多数保持惰性、甘守故常的搢绅先生包围中,竟然出现“破人之执缚”的呼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派
文艺思想
袁宏道
袁宗道
袁中道
公安三袁
市民意识
禅宗
文艺思潮
异同
原文传递
关于古代文论中的意境问题
被引量:
4
5
作者
吴
调
公
《社会科学战线》
1981年第1期235-249,共15页
一从王国维的“境界”说谈起意境问题是中国古代文论特别是诗论中涉及到美学范畴的一个重要问题,直到现在,在文艺批评和欣赏中也仍然是经常谈到的。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意境说
王国维
司空图
境界
人间词话
美学范畴
有我之境
古代诗论
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关于《文心雕龙》弘扬人文精神的思考
被引量:
3
6
作者
吴
调
公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63-70,共8页
本文独辟蹊径,从探究《文心雕龙》的首、尾篇《原道》、《序志》入手,认为《文心》一书并不止是研究文学现象中的具体问题,而是处处表示作者对“人文”的看法,旨在强调、发扬人类的性灵。刘勰对文学、文章的研究是服务于这个中心目标的...
本文独辟蹊径,从探究《文心雕龙》的首、尾篇《原道》、《序志》入手,认为《文心》一书并不止是研究文学现象中的具体问题,而是处处表示作者对“人文”的看法,旨在强调、发扬人类的性灵。刘勰对文学、文章的研究是服务于这个中心目标的。“人文”是一个历史概念,包含对传统的继承与更新两个方面的内容。刘勰以“望今”“参古”的慧眼,融汇了魏晋以来广为流行的儒、道、玄的思潮以及佛家的“因明学”,为民族思维开拓了科学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道路。“人文”的内涵有表层与深层之分。刘勰为弘扬“人文”而将探求深入到心理层次,综合“言志”与“缘情”以强化人文的主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文心雕龙
主体意识
民族文化
相结合
文学本体论
文学现象
民族思维
儒家传统
魏晋思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沧浪诗话》审美意识的多重性
被引量:
3
7
作者
吴
调
公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46-51,共6页
正象严羽用镜花水月来比喻他所向往的艺术境界难以捉摸一样,他这部位居宋代,甚至可以说高踞中国诗歌批评史上的名著之一的《沧浪诗话》,整个审美意识是错综复杂的,归根究底,这朵艺术奇葩的土壤,以其五色斑烂的生活矛盾,给予这位在艺术...
正象严羽用镜花水月来比喻他所向往的艺术境界难以捉摸一样,他这部位居宋代,甚至可以说高踞中国诗歌批评史上的名著之一的《沧浪诗话》,整个审美意识是错综复杂的,归根究底,这朵艺术奇葩的土壤,以其五色斑烂的生活矛盾,给予这位在艺术气质上颇有遗世之风,而在政治思想上极为关心宋王朝危机深重的批评家和诗人以层层审美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
沧浪诗话
多重性
审美规范
审美理想
艺术境界
司空图
中国诗歌
政治思想
审美范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明文艺启蒙曙色中的双子星座——公安与竟陵个体意识比较
被引量:
3
8
作者
吴
调
公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1-100,共10页
晚明的文艺启蒙曙光中,有一对双子星座在长空中熠熠发光。她们冲破了迷茫的夜雾,清光万里,互为辉映。这便是共同出于"幽微凄苦之音"而"隐其郁郁激切之旨"(《钟谭二先生论》,见道光元年《天门县志》卷22《谭元春传》)的楚声所形成...
晚明的文艺启蒙曙光中,有一对双子星座在长空中熠熠发光。她们冲破了迷茫的夜雾,清光万里,互为辉映。这便是共同出于"幽微凄苦之音"而"隐其郁郁激切之旨"(《钟谭二先生论》,见道光元年《天门县志》卷22《谭元春传》)的楚声所形成的感应神经和攻守手足的两个文学流派——公安与竟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意识
公安
星座
文艺
晚明
文学流派
谭元春
原文传递
神韵论与意象主义
被引量:
1
9
作者
吴
调
公
《文艺研究》
1988年第3期121-129,共9页
一 经验世界的两种超越:“神境”与“物境”如果说中国的诗歌神韵论强调“偶然得之”的话,那么崛起于二十世纪初期的英、美意象主义者却是强调诗人所表达的意象应该是“直觉语言的本质”。这中间,横向联系是不存在的;但意象主义却确乎...
一 经验世界的两种超越:“神境”与“物境”如果说中国的诗歌神韵论强调“偶然得之”的话,那么崛起于二十世纪初期的英、美意象主义者却是强调诗人所表达的意象应该是“直觉语言的本质”。这中间,横向联系是不存在的;但意象主义却确乎是有意识地汲取日本俳句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特别是吸收了以有限传无限,以形传神、并从“神”中体验韵味的实践。概括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主义
中国古典诗歌
二十世纪
经验世界
语言
直觉
司空图
日本
意象派
浪漫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古典文学美学的建构
被引量:
3
10
作者
吴
调
公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1-78,共8页
一、把握审美意识的座标,探求中国古典文学美学建构中国古典美学是源远流长、饶有丰富宝藏和民族传统的。然而,由于古代文人的论述往往以文化为大背景,或者侧重于创作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对具体作品的体味与悟解,而不潜心于逻辑性的分解,...
一、把握审美意识的座标,探求中国古典文学美学建构中国古典美学是源远流长、饶有丰富宝藏和民族传统的。然而,由于古代文人的论述往往以文化为大背景,或者侧重于创作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对具体作品的体味与悟解,而不潜心于逻辑性的分解,因而除了比较少数的古典文论著作如《文心雕龙》、《原诗》等等,在探讨文学理论与批评体系的同时涉及到文学美学建构的考索外,一般说来,对文学美学框架整体的建树和探求是比较少的。当然,这不等于说在中国的滚滚滔滔的、具有历时性的美学史长河中,就没有与之并存的共时性的、以一定结构组成的富有民族特征的体系。文学美学体系是有的,它只是作为哲学、伦理学等等的附庸而存在,再不然便是和文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
审美创造过程
审美主体
美学建构
中国古典美学
西方美学
审美范畴
审美原则
审美形态
美学体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歌神韵论与审美心态
被引量:
3
11
作者
吴
调
公
《中国社会科学》
1988年第2期65-78,共14页
本文对'神韵'这个中国特殊的美学范畴进行论述。文中除深入论证了'神韵'来自心灵观照,神和韵的结合表现了源于诗人心灵观照的物化过程以外,对诗歌神韵论在我国民族土壤中萌芽、发育、成长的历史渊源,特别是对于诗歌神...
本文对'神韵'这个中国特殊的美学范畴进行论述。文中除深入论证了'神韵'来自心灵观照,神和韵的结合表现了源于诗人心灵观照的物化过程以外,对诗歌神韵论在我国民族土壤中萌芽、发育、成长的历史渊源,特别是对于诗歌神韵论审美心态的三种类型作了详细论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心态
诗歌创作
司空图
观照
王渔洋
审美追求
心灵
审美规范
三种类型
意象
原文传递
《文心雕龙》学的奠基人——黄季刚先生——读《〈文心雕龙〉札记》
被引量:
2
12
作者
吴
调
公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65-69,共5页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部不朽的巨著,影响深远。千余年来,有关它的校勘,评注,多不可数;但系统而具有卓见的著作,则推黄季刚先生的《〈文心雕龙〉札记》为其先河。虽说《札记》一书不免受到历史的局限,但作者的深邃而谨严的...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部不朽的巨著,影响深远。千余年来,有关它的校勘,评注,多不可数;但系统而具有卓见的著作,则推黄季刚先生的《〈文心雕龙〉札记》为其先河。虽说《札记》一书不免受到历史的局限,但作者的深邃而谨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中国文学批评史
札记
影响深远
儒家之道
龙学
原道
自然之道
论析
训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李商隐的创作个性及其时代折光
被引量:
3
13
作者
吴
调
公
《文学遗产》
1982年第1期1-12,共12页
这正是中唐和晚唐诗歌处于一个交替的时代。太和、大中年间的诗人,由于时代的苦闷而倾向于内心体验和艺术追求,个性的鲜明和感受的纤细一般都更加突出了。作为鲁殿灵光的老一辈诗人自居易,住在洛阳府邸中唱出知足乐天的闲适诗章,“...
这正是中唐和晚唐诗歌处于一个交替的时代。太和、大中年间的诗人,由于时代的苦闷而倾向于内心体验和艺术追求,个性的鲜明和感受的纤细一般都更加突出了。作为鲁殿灵光的老一辈诗人自居易,住在洛阳府邸中唱出知足乐天的闲适诗章,“为时而著”的新乐府高潮早已暂时趋于沉寂。年青一辈的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在长安有过一次欢聚。他们产生了“伤春”、“伤别”的共鸣。可是他们的创作道路和感情气质都并不相同:杜牧把作赋论兵和听歌纵酒集于一身,怀着跌荡坦率的豪情,唱出十载扬州的绮梦;而李商隐却是那么执着而惆怅地留恋着乐游原上的夕阳,绵邈而深沉地弹奏着那象征华年如水的锦瑟。同时,人们还可以从歌台舞榭或荒村茅店中,听到温庭筠的通晓音律的吟诵,看到他那仆仆风尘的身影,更为典型地突出了中晚唐颓唐、恻艳的情调。这是三种不同诗人的个性,代表了当时不同知识分子的道路,反映了通过不同个性而分别显示的时代折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个性
李商隐
晚唐诗歌
创作道路
艺术追求
内心体验
人的个性
知识分子
原文传递
李商隐诗歌渊源沦
被引量:
2
14
作者
吴
调
公
《北方论丛》
1980年第2期46-56,共11页
一 李商隐是一位在艺术上辛勤探索而又悉心向前辈学习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固然以典丽细密为主,但也未始不善于创作其它风格的诗篇。这说明他的诗歌渊源是多方面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取不同流派的优长。
关键词
诗歌风格
李商隐
渊源
诗人
典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王渔洋的神韵说与创作个性
被引量:
1
15
作者
吴
调
公
《文学遗产》
1984年第2期47-58,共12页
一、神韵 冲淡 魏晋风度 记得还是青年时代,我在上海某一个国画展览会上看过一幅取自王渔洋《秋柳》诗意而构思的图画。笔致潇洒,设色古朴,境界也俯然意远。从整个格调说来,可以当得上“逸品”。路子主要是取法倪云林,但却在浅绛...
一、神韵 冲淡 魏晋风度 记得还是青年时代,我在上海某一个国画展览会上看过一幅取自王渔洋《秋柳》诗意而构思的图画。笔致潇洒,设色古朴,境界也俯然意远。从整个格调说来,可以当得上“逸品”。路子主要是取法倪云林,但却在浅绛的设色和疏简的构图上,参用了一些文,沈的风格。看过这幅画后印象很深。倒不是说画的本身引起什么更多的遐想,只是说在读画以后有较长一段时期,我老是想起这么一个问题:王渔洋的《秋柳》,甚至可以说他的极大部分诗作的俯然意远的风格,怕都只有用元、明写意画的技法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渔洋
神韵说
创作个性
魏晋风度
青年时代
展览会
格调说
倪云林
原文传递
从探求到抉择——关于文学史观的思考
被引量:
2
16
作者
吴
调
公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9,共9页
吴调公先生的文章从文学史的根本性质出发,对文学史的研究对象、阐述重心、思维原则以及整体面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努力从社会史、思想史与美学史相结合的角度来构想文学史的框架,颇含启发性的意见。
关键词
文学史观
探求
思维原则
社会史
美学史
思想史
启发性
文章
原文传递
怎样做李商隐诗的“解人”
被引量:
2
17
作者
吴
调
公
《文史知识》
1983年第4期20-26,共7页
清代诗人王士祯说过;'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渔洋集》)这固然着重说明李商隐《锦瑟》诗的寓意深微,但也不妨认为兼指李商隐不少诗篇也都相当难解。李商隐诗,特别是他的一些'无题'诗,在意境上的确表...
清代诗人王士祯说过;'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渔洋集》)这固然着重说明李商隐《锦瑟》诗的寓意深微,但也不妨认为兼指李商隐不少诗篇也都相当难解。李商隐诗,特别是他的一些'无题'诗,在意境上的确表现为扑朔迷离的想象和绵邈深沉的寄托。有些作品的确难以索解,并曾引起众说纷纭;有些作品也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诗
清代诗人
《锦瑟》
渔洋
博奥
爱情诗
艺术特色
马兰台
初食笋呈座中
正月崇让宅
原文传递
文艺启蒙的曙光——晚明文艺思潮鸟瞰
被引量:
2
18
作者
吴
调
公
《枣庄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1-8,共8页
狂飙突起的历史土壤与时代特色晚明的文艺启蒙曙光是被它那一个空前的历史转折时代所决定的。作为文艺思潮的转折时代,在我国文艺史上本不止一个,而晚明之所以是“空前”,确有其特殊原因在。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
关键词
文艺思潮
文学启蒙
玉茗堂
竟陵派
历史土壤
李赞
杜丽娘
魏晋南北朝时代
徐文长集
启蒙时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清空”
被引量:
2
19
作者
吴
调
公
《文史知识》
1984年第1期28-32,38,共6页
古代文艺理论家曾经给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划分了许多风格范畴,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感受,揭示了诗人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艺术特色。其中有许多风格如雄浑、冲淡,豪放、沉着、飘逸……等等。这些,在人们头脑中大抵有个共同的认识。不过,另外...
古代文艺理论家曾经给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划分了许多风格范畴,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感受,揭示了诗人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艺术特色。其中有许多风格如雄浑、冲淡,豪放、沉着、飘逸……等等。这些,在人们头脑中大抵有个共同的认识。不过,另外也还有一些在目前应用得很少、含义较为复杂,而就其重要性说来,委实有探讨必要的风格范畴。'清空'就是其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个性
艺术特色
审美感受
文学作品
黍离之悲
姜夔
白石道人
示长安君
文艺理论家
对床夜话
原文传递
古典文论与审美鉴赏
被引量:
1
20
作者
吴
调
公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5-14,共10页
论析鉴赏灵魂史文艺理论和文艺鉴赏原来是辅车相依,两者保持着“出”与“入”的密切联系。没有鉴赏之“入”,难以达到评论之“出”。为了“入”,就必须身临其境,悉心体会,洞烛深微,挹其生气,从而产生移情作用。为了符合“旁观者清”的要...
论析鉴赏灵魂史文艺理论和文艺鉴赏原来是辅车相依,两者保持着“出”与“入”的密切联系。没有鉴赏之“入”,难以达到评论之“出”。为了“入”,就必须身临其境,悉心体会,洞烛深微,挹其生气,从而产生移情作用。为了符合“旁观者清”的要求,就须要“出”,即对作品作出全面观察,冷静衡量,反复回味,从而获得较之“入”更为完整深入的“高情至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论
审美鉴赏
古代文论
文艺鉴赏
文艺理论批评
龚自珍
情至论
审美理想
评论
艺术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公安派三袁美学观之异同
被引量:
11
1
作者
吴
调
公
出处
《文学评论》
1986年第1期92-101,共10页
文摘
三袁美学观及其时代折光明代中叶以后,人们的心灵世界,在不同程度上透露出丝丝缕缕的新时代的曙光。尽管微弱,但却表现了有异于长期在宗法制度桎梏下,特别是为明代那种残暴的绝对君权所压抑而形成的精神状态。它表现为对人性独立的要求,争取思想的自由,憧憬于人伦世俗的生活情趣,不屑于以圣贤为冠冕的教条,憎恶那种灭没真性情而安于欺世盗名的假道学。
关键词
袁宏道
公安派
美学观
袁宗道
人性复苏
袁中道
三袁
时代折光
社会思潮
审美观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为竟陵派一辩
被引量:
9
2
作者
吴
调
公
出处
《文学评论》
1983年第3期109-120,69,共13页
文摘
一一个命途多舛的流派中外古今的文艺流派命运各有不同。革命、进步的流派之受到肯定和拥护,反动、落后的流派之受到否定和反对,都是理有必然的。但也还有一些以精华为主而间存糟粕的流派,它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往往因为存在着复杂现象,其结果引起了较多的争论。初唐四杰是这样,江西派是这样,公安派是这样,王渔洋的神韵说也是这样。但它们的遭际却又互为殊异。有的是誉多于毁,有的是毁多于誉,也有的是毁誉参半。当然,毁誉的变化并非一成不变。
关键词
竟陵派
公安派
谭元春
钟惺
文艺流派
风格
文艺思潮
真精神
批判精神
江西派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晚明文人的“自娱”心态与其时代折光
被引量:
8
3
作者
吴
调
公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文摘
一、从郑元勋到黄宗羲这正是晚明文艺启蒙狂飙掀起高潮以后的一段光景。公安三袁中的小袁故世已经7年。略晚于公安派的竟陵派领袖钟惺故世也已6年。就在这1630年(崇祯3年),晚明著名小品文选家郑元勋大张旗鼓地提出了“文以自娱”的主张。他不但编选了一部独抒性灵的、极洋洋大观之致的晚明小品文选集,还给选集起了一个很别致而饶有深意的书名,
关键词
晚明文人
袁宏道
时代折光
晚明时代
庄子
中国古代文论
黄宗羲
公安派
审美意识
公安三袁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公安派三袁文艺思想之异同
被引量:
5
4
作者
吴
调
公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1986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文摘
文艺启蒙曙光下的三支异军正是晚明时代,天崩地解的前夕,一边是反映了市民意识萌芽的、任性适情和市井俚俗的文艺思潮巍然崛起,一边是死而未僵的模古因袭的传统观念仍然保持其残余势力。提倡“清真”标准的正统,既讥弹公安派为“佻仄”,又攻讦竟陵派为“幽诡”。这分明是长期压在大石头下的野草刚刚迸绝出石缝中时的第一场遭遇战。思想戒律成了人们的惰性和束缚。在极大多数保持惰性、甘守故常的搢绅先生包围中,竟然出现“破人之执缚”的呼声。
关键词
公安派
文艺思想
袁宏道
袁宗道
袁中道
公安三袁
市民意识
禅宗
文艺思潮
异同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古代文论中的意境问题
被引量:
4
5
作者
吴
调
公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1981年第1期235-249,共15页
文摘
一从王国维的“境界”说谈起意境问题是中国古代文论特别是诗论中涉及到美学范畴的一个重要问题,直到现在,在文艺批评和欣赏中也仍然是经常谈到的。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意境说
王国维
司空图
境界
人间词话
美学范畴
有我之境
古代诗论
社会科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文心雕龙》弘扬人文精神的思考
被引量:
3
6
作者
吴
调
公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63-70,共8页
文摘
本文独辟蹊径,从探究《文心雕龙》的首、尾篇《原道》、《序志》入手,认为《文心》一书并不止是研究文学现象中的具体问题,而是处处表示作者对“人文”的看法,旨在强调、发扬人类的性灵。刘勰对文学、文章的研究是服务于这个中心目标的。“人文”是一个历史概念,包含对传统的继承与更新两个方面的内容。刘勰以“望今”“参古”的慧眼,融汇了魏晋以来广为流行的儒、道、玄的思潮以及佛家的“因明学”,为民族思维开拓了科学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道路。“人文”的内涵有表层与深层之分。刘勰为弘扬“人文”而将探求深入到心理层次,综合“言志”与“缘情”以强化人文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文心雕龙
主体意识
民族文化
相结合
文学本体论
文学现象
民族思维
儒家传统
魏晋思潮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沧浪诗话》审美意识的多重性
被引量:
3
7
作者
吴
调
公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46-51,共6页
文摘
正象严羽用镜花水月来比喻他所向往的艺术境界难以捉摸一样,他这部位居宋代,甚至可以说高踞中国诗歌批评史上的名著之一的《沧浪诗话》,整个审美意识是错综复杂的,归根究底,这朵艺术奇葩的土壤,以其五色斑烂的生活矛盾,给予这位在艺术气质上颇有遗世之风,而在政治思想上极为关心宋王朝危机深重的批评家和诗人以层层审美规范。
关键词
审美意识
沧浪诗话
多重性
审美规范
审美理想
艺术境界
司空图
中国诗歌
政治思想
审美范畴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明文艺启蒙曙色中的双子星座——公安与竟陵个体意识比较
被引量:
3
8
作者
吴
调
公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1-100,共10页
文摘
晚明的文艺启蒙曙光中,有一对双子星座在长空中熠熠发光。她们冲破了迷茫的夜雾,清光万里,互为辉映。这便是共同出于"幽微凄苦之音"而"隐其郁郁激切之旨"(《钟谭二先生论》,见道光元年《天门县志》卷22《谭元春传》)的楚声所形成的感应神经和攻守手足的两个文学流派——公安与竟陵。
关键词
个体意识
公安
星座
文艺
晚明
文学流派
谭元春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神韵论与意象主义
被引量:
1
9
作者
吴
调
公
出处
《文艺研究》
1988年第3期121-129,共9页
文摘
一 经验世界的两种超越:“神境”与“物境”如果说中国的诗歌神韵论强调“偶然得之”的话,那么崛起于二十世纪初期的英、美意象主义者却是强调诗人所表达的意象应该是“直觉语言的本质”。这中间,横向联系是不存在的;但意象主义却确乎是有意识地汲取日本俳句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特别是吸收了以有限传无限,以形传神、并从“神”中体验韵味的实践。概括地说。
关键词
意象主义
中国古典诗歌
二十世纪
经验世界
语言
直觉
司空图
日本
意象派
浪漫主义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J0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古典文学美学的建构
被引量:
3
10
作者
吴
调
公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1-78,共8页
文摘
一、把握审美意识的座标,探求中国古典文学美学建构中国古典美学是源远流长、饶有丰富宝藏和民族传统的。然而,由于古代文人的论述往往以文化为大背景,或者侧重于创作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对具体作品的体味与悟解,而不潜心于逻辑性的分解,因而除了比较少数的古典文论著作如《文心雕龙》、《原诗》等等,在探讨文学理论与批评体系的同时涉及到文学美学建构的考索外,一般说来,对文学美学框架整体的建树和探求是比较少的。当然,这不等于说在中国的滚滚滔滔的、具有历时性的美学史长河中,就没有与之并存的共时性的、以一定结构组成的富有民族特征的体系。文学美学体系是有的,它只是作为哲学、伦理学等等的附庸而存在,再不然便是和文学理论。
关键词
审美意识
审美创造过程
审美主体
美学建构
中国古典美学
西方美学
审美范畴
审美原则
审美形态
美学体系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歌神韵论与审美心态
被引量:
3
11
作者
吴
调
公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1988年第2期65-78,共14页
文摘
本文对'神韵'这个中国特殊的美学范畴进行论述。文中除深入论证了'神韵'来自心灵观照,神和韵的结合表现了源于诗人心灵观照的物化过程以外,对诗歌神韵论在我国民族土壤中萌芽、发育、成长的历史渊源,特别是对于诗歌神韵论审美心态的三种类型作了详细论列。
关键词
审美心态
诗歌创作
司空图
观照
王渔洋
审美追求
心灵
审美规范
三种类型
意象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文心雕龙》学的奠基人——黄季刚先生——读《〈文心雕龙〉札记》
被引量:
2
12
作者
吴
调
公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65-69,共5页
文摘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部不朽的巨著,影响深远。千余年来,有关它的校勘,评注,多不可数;但系统而具有卓见的著作,则推黄季刚先生的《〈文心雕龙〉札记》为其先河。虽说《札记》一书不免受到历史的局限,但作者的深邃而谨严的探索。
关键词
文心雕龙
中国文学批评史
札记
影响深远
儒家之道
龙学
原道
自然之道
论析
训诂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李商隐的创作个性及其时代折光
被引量:
3
13
作者
吴
调
公
出处
《文学遗产》
1982年第1期1-12,共12页
文摘
这正是中唐和晚唐诗歌处于一个交替的时代。太和、大中年间的诗人,由于时代的苦闷而倾向于内心体验和艺术追求,个性的鲜明和感受的纤细一般都更加突出了。作为鲁殿灵光的老一辈诗人自居易,住在洛阳府邸中唱出知足乐天的闲适诗章,“为时而著”的新乐府高潮早已暂时趋于沉寂。年青一辈的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在长安有过一次欢聚。他们产生了“伤春”、“伤别”的共鸣。可是他们的创作道路和感情气质都并不相同:杜牧把作赋论兵和听歌纵酒集于一身,怀着跌荡坦率的豪情,唱出十载扬州的绮梦;而李商隐却是那么执着而惆怅地留恋着乐游原上的夕阳,绵邈而深沉地弹奏着那象征华年如水的锦瑟。同时,人们还可以从歌台舞榭或荒村茅店中,听到温庭筠的通晓音律的吟诵,看到他那仆仆风尘的身影,更为典型地突出了中晚唐颓唐、恻艳的情调。这是三种不同诗人的个性,代表了当时不同知识分子的道路,反映了通过不同个性而分别显示的时代折光。
关键词
创作个性
李商隐
晚唐诗歌
创作道路
艺术追求
内心体验
人的个性
知识分子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李商隐诗歌渊源沦
被引量:
2
14
作者
吴
调
公
出处
《北方论丛》
1980年第2期46-56,共11页
文摘
一 李商隐是一位在艺术上辛勤探索而又悉心向前辈学习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固然以典丽细密为主,但也未始不善于创作其它风格的诗篇。这说明他的诗歌渊源是多方面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取不同流派的优长。
关键词
诗歌风格
李商隐
渊源
诗人
典丽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王渔洋的神韵说与创作个性
被引量:
1
15
作者
吴
调
公
出处
《文学遗产》
1984年第2期47-58,共12页
文摘
一、神韵 冲淡 魏晋风度 记得还是青年时代,我在上海某一个国画展览会上看过一幅取自王渔洋《秋柳》诗意而构思的图画。笔致潇洒,设色古朴,境界也俯然意远。从整个格调说来,可以当得上“逸品”。路子主要是取法倪云林,但却在浅绛的设色和疏简的构图上,参用了一些文,沈的风格。看过这幅画后印象很深。倒不是说画的本身引起什么更多的遐想,只是说在读画以后有较长一段时期,我老是想起这么一个问题:王渔洋的《秋柳》,甚至可以说他的极大部分诗作的俯然意远的风格,怕都只有用元、明写意画的技法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来。
关键词
王渔洋
神韵说
创作个性
魏晋风度
青年时代
展览会
格调说
倪云林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探求到抉择——关于文学史观的思考
被引量:
2
16
作者
吴
调
公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9,共9页
文摘
吴调公先生的文章从文学史的根本性质出发,对文学史的研究对象、阐述重心、思维原则以及整体面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努力从社会史、思想史与美学史相结合的角度来构想文学史的框架,颇含启发性的意见。
关键词
文学史观
探求
思维原则
社会史
美学史
思想史
启发性
文章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怎样做李商隐诗的“解人”
被引量:
2
17
作者
吴
调
公
出处
《文史知识》
1983年第4期20-26,共7页
文摘
清代诗人王士祯说过;'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渔洋集》)这固然着重说明李商隐《锦瑟》诗的寓意深微,但也不妨认为兼指李商隐不少诗篇也都相当难解。李商隐诗,特别是他的一些'无题'诗,在意境上的确表现为扑朔迷离的想象和绵邈深沉的寄托。有些作品的确难以索解,并曾引起众说纷纭;有些作品也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
李商隐诗
清代诗人
《锦瑟》
渔洋
博奥
爱情诗
艺术特色
马兰台
初食笋呈座中
正月崇让宅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文艺启蒙的曙光——晚明文艺思潮鸟瞰
被引量:
2
18
作者
吴
调
公
出处
《枣庄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1-8,共8页
文摘
狂飙突起的历史土壤与时代特色晚明的文艺启蒙曙光是被它那一个空前的历史转折时代所决定的。作为文艺思潮的转折时代,在我国文艺史上本不止一个,而晚明之所以是“空前”,确有其特殊原因在。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
关键词
文艺思潮
文学启蒙
玉茗堂
竟陵派
历史土壤
李赞
杜丽娘
魏晋南北朝时代
徐文长集
启蒙时代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清空”
被引量:
2
19
作者
吴
调
公
出处
《文史知识》
1984年第1期28-32,38,共6页
文摘
古代文艺理论家曾经给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划分了许多风格范畴,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感受,揭示了诗人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艺术特色。其中有许多风格如雄浑、冲淡,豪放、沉着、飘逸……等等。这些,在人们头脑中大抵有个共同的认识。不过,另外也还有一些在目前应用得很少、含义较为复杂,而就其重要性说来,委实有探讨必要的风格范畴。'清空'就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
创作个性
艺术特色
审美感受
文学作品
黍离之悲
姜夔
白石道人
示长安君
文艺理论家
对床夜话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古典文论与审美鉴赏
被引量:
1
20
作者
吴
调
公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5-14,共10页
文摘
论析鉴赏灵魂史文艺理论和文艺鉴赏原来是辅车相依,两者保持着“出”与“入”的密切联系。没有鉴赏之“入”,难以达到评论之“出”。为了“入”,就必须身临其境,悉心体会,洞烛深微,挹其生气,从而产生移情作用。为了符合“旁观者清”的要求,就须要“出”,即对作品作出全面观察,冷静衡量,反复回味,从而获得较之“入”更为完整深入的“高情至论”。
关键词
古典文论
审美鉴赏
古代文论
文艺鉴赏
文艺理论批评
龚自珍
情至论
审美理想
评论
艺术规律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公安派三袁美学观之异同
吴
调
公
《文学评论》
1986
11
原文传递
2
为竟陵派一辩
吴
调
公
《文学评论》
1983
9
原文传递
3
晚明文人的“自娱”心态与其时代折光
吴
调
公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8
原文传递
4
论公安派三袁文艺思想之异同
吴
调
公
《社会科学战线》
1986
5
原文传递
5
关于古代文论中的意境问题
吴
调
公
《社会科学战线》
1981
4
原文传递
6
关于《文心雕龙》弘扬人文精神的思考
吴
调
公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略论《沧浪诗话》审美意识的多重性
吴
调
公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晚明文艺启蒙曙色中的双子星座——公安与竟陵个体意识比较
吴
调
公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3
原文传递
9
神韵论与意象主义
吴
调
公
《文艺研究》
198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中国古典文学美学的建构
吴
调
公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诗歌神韵论与审美心态
吴
调
公
《中国社会科学》
1988
3
原文传递
12
《文心雕龙》学的奠基人——黄季刚先生——读《〈文心雕龙〉札记》
吴
调
公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李商隐的创作个性及其时代折光
吴
调
公
《文学遗产》
1982
3
原文传递
14
李商隐诗歌渊源沦
吴
调
公
《北方论丛》
198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王渔洋的神韵说与创作个性
吴
调
公
《文学遗产》
1984
1
原文传递
16
从探求到抉择——关于文学史观的思考
吴
调
公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2
原文传递
17
怎样做李商隐诗的“解人”
吴
调
公
《文史知识》
1983
2
原文传递
18
文艺启蒙的曙光——晚明文艺思潮鸟瞰
吴
调
公
《枣庄学院学报》
198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说“清空”
吴
调
公
《文史知识》
1984
2
原文传递
20
古典文论与审美鉴赏
吴
调
公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