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价值视角下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沈洁 林诗琪 +1 位作者 龙若愚 吴语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7,共7页
针对中国现行《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强调环境效益、对微观尺度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关注度不够的现象,通过文献爬梳、3轮专家问卷调研和3个建成项目的实证评价研究,逐步确立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在环境、社会、经济与美学方面的11项效益... 针对中国现行《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强调环境效益、对微观尺度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关注度不够的现象,通过文献爬梳、3轮专家问卷调研和3个建成项目的实证评价研究,逐步确立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在环境、社会、经济与美学方面的11项效益及其指标构成、各项指标的含义、评价方法和评分标准,构建了以多元价值为导向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能够为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为创造可持续的雨水景观设计实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海绵城市 雨水管理 多元价值 绩效评价
下载PDF
街道活力研究进展:内涵、测度与影响机制
2
作者 黄舒语 吴语 沈洁 《住宅科技》 2024年第11期14-21,共8页
街道是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受通行效率优先、大型商圈竞争和线上消费模式的冲击,街道活力下降明显。文章解析街道活力的内涵,借助Cite Space知识图谱工具分析2000—2023年国内外研究的演进趋势和热点议题,深入剖析街道活力的测度评价、... 街道是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受通行效率优先、大型商圈竞争和线上消费模式的冲击,街道活力下降明显。文章解析街道活力的内涵,借助Cite Space知识图谱工具分析2000—2023年国内外研究的演进趋势和热点议题,深入剖析街道活力的测度评价、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国内外街道活力研究经历初步探索阶段、过渡沉淀阶段和多元发展阶段;研究尺度从微观向宏观发展,测度评价方法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研究内容从基础走向多元;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逐渐丰富,包括空间环境、功能服务和社会经济水平3个维度。最后,提出街道活力研究的未来展望,以期为城市街道的更新改造、活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活力 活力测度 影响机制 城市更新 知识图谱
下载PDF
古园公园化背景下基于游人行为反馈的设计优化方法
3
作者 马瑞雪 吴语 沈洁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266-269,共4页
在古园公园化改造背景下,遗存古园往往因扩建/改造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对游人时空行为的挖掘分析有助于识别扩建后场地的特性与空间问题,进而指导改扩建项目进行优化。研究以上海市古猗园为例进行两个维度的分析:对旅游者路径轨迹、兴趣... 在古园公园化改造背景下,遗存古园往往因扩建/改造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对游人时空行为的挖掘分析有助于识别扩建后场地的特性与空间问题,进而指导改扩建项目进行优化。研究以上海市古猗园为例进行两个维度的分析:对旅游者路径轨迹、兴趣点位等精细化时空数据进行聚集性分析以获知游客景观偏好;对游客网络点评进行内容分析以了解游客感受与潜在需求。基于游人行为反馈的设计优化方法为古园改扩建项目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古园公园化过程中的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园公园化 设计研究 古猗园 行为反馈 设计优化
下载PDF
基于公众点评数据的上海黄浦江中央活力段使用后评估
4
作者 吴语 张霄宇 沈洁 《住宅科技》 2024年第9期24-31,共8页
城市滨水空间正历经由“工业型遗迹”蜕变至“生活型场所”的转型阶段,亟需开展基于公众视角下的使用后评估,对转型后的滨水建成环境进行回应公众需求的再优化设计。文章以上海黄浦江“中央活力段”9个滨水活力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引入... 城市滨水空间正历经由“工业型遗迹”蜕变至“生活型场所”的转型阶段,亟需开展基于公众视角下的使用后评估,对转型后的滨水建成环境进行回应公众需求的再优化设计。文章以上海黄浦江“中央活力段”9个滨水活力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引入城市意象理论,基于线上点评数据展开滨水空间使用后评估,并构建三大维度十二因子的滨水空间使用后评估体系,以期为城市滨水空间规划建设与更新改造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水空间 点评数据 使用后评估 黄浦江 城市意象
下载PDF
“双线并行、三环往复”:设计过程主导下的风景园林设计研究体系建构
5
作者 沈洁 吴语 章晴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1,共10页
【目的】针对风景园林学科回归实践本质的重要性、消解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隔阂的严峻性,风景园林学界需积极确立学术独立自主性,合力厚植符合自身认知特点且逻辑自适的设计研究核心方法论。【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综述、概念分析和理论构... 【目的】针对风景园林学科回归实践本质的重要性、消解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隔阂的严峻性,风景园林学界需积极确立学术独立自主性,合力厚植符合自身认知特点且逻辑自适的设计研究核心方法论。【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综述、概念分析和理论构建,提出设计研究中为了设计之研究(RfD)、通过设计之研究(RtD)和关于设计之研究(RaD)3种主要类型与设计实践活动前期、中期、后期的对应关系,并建构以设计过程为主导的“双线并行、三环往复”风景园林设计研究体系。【结果/结论】“双线并行”为同体孪生的设计型研究和研究型设计,设计型研究包括RfD、RtD、RaD3种研究类型,研究型设计包括前馈设计、过程迭代设计和反馈设计3种设计类型。此6种类型分别落位于设计前、中、后3个环节,设计过程和研究活动相辅相成、循环往复,有利于共同孵化设计成果和研究成果,弥补设计与研究分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设计研究 设计过程 研究型设计 设计型研究
下载PDF
唐宋意识形态文化对比分析——以古典园林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语 张跃 《汉字文化》 2020年第22期28-29,共2页
唐宋两代是中国文化史的高峰,其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更是在形态意识上有着独特的文化领域。随着儒家思想的地位沉浮,开放大气的唐代转型成精致内敛的宋代,园林作为其中一种的表现形式,也形成不同... 唐宋两代是中国文化史的高峰,其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更是在形态意识上有着独特的文化领域。随着儒家思想的地位沉浮,开放大气的唐代转型成精致内敛的宋代,园林作为其中一种的表现形式,也形成不同的时代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文化 儒家思想 古典园林
原文传递
岭南园林中风水植物的配置研究——以余荫山房为例
7
作者 吴语 张跃 《艺术科技》 2020年第21期175-176,180,共3页
面对当今时代园林因照搬模仿设计导致本土文化流失的情况,造园师应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与古代造园活动息息相关的风水理论,应以科学的姿态重回造园师的视野中。本文以岭南代表性私家园林余荫山房为例,以风水思想中的科学理论为... 面对当今时代园林因照搬模仿设计导致本土文化流失的情况,造园师应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与古代造园活动息息相关的风水理论,应以科学的姿态重回造园师的视野中。本文以岭南代表性私家园林余荫山房为例,以风水思想中的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风景园林设计理论,探究植物配置现状,挖掘风水理论下植物造景的研究价值,旨在为日后现代园林景观行业提供一定的设计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理论 岭南园林 余荫山房 植物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