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150例临床应用 被引量:157
1
作者 彭淑牖 刘颖斌 +5 位作者 牟一平 蔡秀军 彭承宏 方河清 沈宏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8-370,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实用的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漏的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及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 1996年 1月至2 0 0 1年 1月间 15 0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预防胰漏的临床经... 目的 介绍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实用的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漏的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及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 1996年 1月至2 0 0 1年 1月间 15 0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预防胰漏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方法。结果 全组 15 0例无一例发生胰漏。结论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操作简单、安全 ,可以作为胰肠吻合的标准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吻合 捆绑式胰吻合术 胰腺漏 外科手术 临床应用 胰头癌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39
2
作者 冷希圣 韦军民 +14 位作者 江志伟 何裕隆 陈孝平 陈亚进 苗毅 荚卫东 洪德飞 唐健雄 梁存河 彭志海 彭林 窦科峰 楼文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6-173,共8页
一、前言 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刺激(组织损伤)后出现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也是临床上最常见和最需紧急处理的急性疼痛。疼痛是机体对创伤或疾病的反应,它保护着机体免受进一步的伤害,同时给机体带来痛苦,影响患... 一、前言 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刺激(组织损伤)后出现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也是临床上最常见和最需紧急处理的急性疼痛。疼痛是机体对创伤或疾病的反应,它保护着机体免受进一步的伤害,同时给机体带来痛苦,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疼痛 外科围手术期 专家 组织损伤 手术刺激 急性疼痛 紧急处理 机体
原文传递
避免损伤胰尾的巨脾切除术—二级脾蒂离断法 被引量:108
3
作者 彭淑牖 彭承宏 +7 位作者 陈力 郑放 蔡秀军 牟一平 沈宏伟 刘颖斌 虞志刚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758-759,共2页
关键词 巨脾 脾切除术 胰尾损伤 二级脾蒂离断法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炎症因子及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8
4
作者 沈旦 郭庆渠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淀粉酶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30例)及LC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淀粉酶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30例)及LC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术后TNF-α、IL-2、IL-8、CRP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C组手术时间[(75.21±15.25)min vs(105.63±22.56)min,t=6.385,P<0.001]及住院时间[(5.36±2.68)min vs(9.65±2.54)min,t=4.852,P=0.010]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65.36±9.65)mL vs(125.32±5.85)mL,t=5.852,P=0.002]。对照组高淀粉酶血症(6例)、术后出血(3例)及切口感染(5例)发生率高于LC组(P均<0.05)。LC组术后TNF-α[(7.2±4.7)mmol/L vs(24.6±5.2)mmol/L,t=12.021,P<0.001]、IL-8[(21.2±9.8)mmol/L vs(58.6±12.2)mmol/L,t=8.452,P=0.002]、CRP[(11.2±2.3)mmol/L vs(29.8±4.7)mmol/L,t=7.562,P=0.002]及血清淀粉酶[(856.3±212.2)U/L vs(225.8±85.6)U/L,t=15.621,P<0.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安全有效,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术后炎症因子对机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下载PDF
肝后隧道的建立与绕肝带的使用在高难度肝切除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56
5
作者 彭淑牖 曹利平 +7 位作者 李江涛 王新保 刘颖斌 方河清 王建伟 许斌 杜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1644-1647,共4页
目的 评价通过下腔静脉前间隙安放绕肝带在高难度肝切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钝性分离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而形成肝后隧道。通过该隧道安放弹力带 ,环绕肝脏在其表面穿过止血板。拉紧绕肝带即产生局部压迫止血作用 ,用以替代肝门阻断... 目的 评价通过下腔静脉前间隙安放绕肝带在高难度肝切除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钝性分离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而形成肝后隧道。通过该隧道安放弹力带 ,环绕肝脏在其表面穿过止血板。拉紧绕肝带即产生局部压迫止血作用 ,用以替代肝门阻断实施 7例高难度肝切除术。结果  7例均成功安放绕肝带并行第Ⅷ段、左半肝、右半肝、右三叶 +全尾叶等切除术 ,未发生与本操作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下腔静脉前间隙安放绕肝带替代肝门和全肝血流阻断不仅在技术上可行 ,而且具有适应证广、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手术入路 压迫止血 血流动力学 适应证
原文传递
108例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治经验 被引量:45
6
作者 彭淑牖 史留斌 +6 位作者 彭承宏 杨德同 嵇振岭 刘颖斌 高乃荣 陈怀仁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15-917,共3页
目的 总结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治经验。 方法 对 1980年~ 2 0 0 0年间收治的 10 8例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0 8例的临床表现为 :儿童病例多出现典型的腹痛、黄疸及腹部肿块 ,成人症状多不典型 ,常... 目的 总结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治经验。 方法 对 1980年~ 2 0 0 0年间收治的 10 8例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0 8例的临床表现为 :儿童病例多出现典型的腹痛、黄疸及腹部肿块 ,成人症状多不典型 ,常导致误诊 ,5 7例 (5 2 7%)合并胆胰系统其他疾病 ,18例合并癌变 ,癌变率为 16 6 %。 10 8例患者中 ,94例行B型超声检查 ,46例行ERCP检查 ,2 0例行PTC检查 ,71例行腹部CT检查 ,均确诊。合并胰胆管合流异常 39例。 1985年前诊断及分型以B超和术中所见决定 ,手术以内引流术为主。 1985年后 ,诊断以ERCP、CT为主 ,同时行B超检查 ,术式以囊肿切除 ,肝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为主。 1994年提出防止先天性胆管囊肿癌变的新术式。术后并发症以胆道系统逆行性感染为主 ,均抗生素治疗后痊愈 ,全组无手术死亡。 结论 先天性胆管囊肿 2 0年诊治的观念有很大的改变 ,ERCP和CT对明确本病的分型、指导手术有帮助。目前推荐对Ⅰ、Ⅳ型先天性胆管囊肿采用囊肿全切除 ,肝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对反复感染的复杂的中央型V型caroli病可考虑行肝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胆道外科手术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流控制在高难度肝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7
作者 彭淑牖 刘颖斌 +10 位作者 许斌 蔡秀军 牟一平 曹利平 方河清 王建伟 李海军 李江涛 王新宝 邓贵龙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0-264,共5页
目的 评估肝静脉主干和 (或 )下腔静脉血流控制在高难度肝切除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对 33例位于Ⅳ、Ⅶ、Ⅷ段和左半肝、右半肝、右三叶的肝肿瘤进行了游离下腔静脉和肝静脉主干并加以控制的肝切除术。其中肝细胞性肝癌 2 6例 ;胆... 目的 评估肝静脉主干和 (或 )下腔静脉血流控制在高难度肝切除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对 33例位于Ⅳ、Ⅶ、Ⅷ段和左半肝、右半肝、右三叶的肝肿瘤进行了游离下腔静脉和肝静脉主干并加以控制的肝切除术。其中肝细胞性肝癌 2 6例 ;胆管细胞性肝癌 2例 ;转移性肝癌 2例 ;肝血管瘤 3例。 32例患者在术中成功预置了下腔静脉和肝静脉的阻断带 ,必要时控制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流。 1例患者预置肝静脉阻断带失败。结果  33例全部成功切除肿瘤 ,术中输血 0~ 16 0 0ml,其中 7例没有输血。全组无术中死亡病例。结论 熟练掌握和合理控制肝静脉主干和下腔静脉血流 ,可以提高复杂肝肿瘤切除的安全性和减少输血 ,有助于完成高难度肝肿瘤的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 下腔静脉 血流控制 肝肿瘤 切除术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不同序贯次序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沈旦 郭庆渠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不同序贯次序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2年10的12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A(67例)、B(57例)两组,A组患者采取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 目的观察并比较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不同序贯次序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2年10的12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A(67例)、B(57例)两组,A组患者采取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方案,B组予LC+EST方案,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术后1年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双镜联合手术成功率、术中转开腹手术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1年随访期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9.6%vs84.2%、3.0%vs12.3%、11.3%vs16.0%、(9.3±2.5)d vs(7.8±2.7)d、6.7%vs6.0%,其中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u=3.000,P=0.003)。结论两种序贯手术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各有利弊,EST+LC方案优点主要体现在EST术前可探明胆囊三角解剖结构,降低盲目行LC而转开腹手术的几率;LC+EST方案主要优点是可借助一次麻醉完成手术,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结石 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董鑫 +2 位作者 黄昌拼 苏昆仑 谢秋萍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索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7年8月至2004年2月入院的全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57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5例,中位年龄51岁。根据结局的不同将SAP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对两组资料的一般特征... 目的探索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7年8月至2004年2月入院的全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57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5例,中位年龄51岁。根据结局的不同将SAP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对两组资料的一般特征、严重程度和手术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AP共57例,死亡11例,病死率为19.3%,手术治疗30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26.7%。两组在年龄、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腹水、多器官功能不全、ARDS、心功能衰竭、肾衰竭等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腹水、多器官功能不全是和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腹水、多器官功能不全是和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原文传递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0
作者 刘颖斌 王建伟 +7 位作者 方河清 彭承宏 许斌 邓贵龙 李海军 李江涛 王新保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97-999,共3页
目的 介绍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 1996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2月 2 0 0例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结果。吻合口针孔渗漏、吻合口间隙渗漏、空肠内高压、吻合口张力大和吻合口血供... 目的 介绍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 1996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2月 2 0 0例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结果。吻合口针孔渗漏、吻合口间隙渗漏、空肠内高压、吻合口张力大和吻合口血供欠佳等往往导致胰肠吻合漏的发生。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就是针对上述胰肠吻合口漏的主要原因而设计的。结果 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吻合时胰断端与肠黏膜缝合缝针不穿透浆肌层 ,这消除了线周间隙的渗漏 ,继而环绕空肠浆肌鞘和胰腺同轴捆绑使两者紧贴、不仅消除间隙、而且加速愈合 ,覆盖胰腺的空肠黏膜被破坏后有扩大愈合面大的作用 ,捆绑远端空肠保留血供避免捆绑远端空肠浆肌鞘坏死 ,术中立即测试吻合口的密封性和可靠性确保吻合口不漏。结论 彭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能够避免和减少胰肠吻合口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管空肠吻合口漏 胰漏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8
11
作者 彭淑牖 王建伟 +5 位作者 刘颖斌 蔡秀军 牟一平 方河清 彭承宏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 探讨伴胆管癌栓的原发性肝癌 (HCC)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 2 0 0 1年 15例HCC伴胆管癌栓的外科治疗情况。 结果 肝癌切除加胆管癌栓清除术 7例 ,肝癌切除加肝外胆管切除术 4例 ,单纯胆总... 目的 探讨伴胆管癌栓的原发性肝癌 (HCC)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 2 0 0 1年 15例HCC伴胆管癌栓的外科治疗情况。 结果 肝癌切除加胆管癌栓清除术 7例 ,肝癌切除加肝外胆管切除术 4例 ,单纯胆总管切开取栓术 3例 ,背驮式肝移植 1例。术后 1年生存率为 73 3%,3年生存率为 40 %,其中有 2例生存已超过 5年。门静脉侵犯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未侵犯者 (P <0 0 5 )。 结论 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行外科治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复发后选择适当病例再次手术 ,仍可取得较好疗效。肝移植作为一种崭新的手术方式值得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胆管癌栓 外科治疗 并发症 预后
原文传递
肝细胞性肝癌中乙酰肝素酶与nm23-H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颖斌 陈晓鹏 +8 位作者 彭淑牖 方河清 彭承宏 史留斌 白明东 许斌 王建伟 邓贵龙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2期1553-1556,共4页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 (HPA)和nm2 3 H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HCC)中的相互关系 ,及其作为HCC术后转移复发预测指标的价值。方法 选用 33例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 ,9例肝脏良性肿瘤瘤周肝组织作正常对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 (HPA)和nm2 3 H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HCC)中的相互关系 ,及其作为HCC术后转移复发预测指标的价值。方法 选用 33例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 ,9例肝脏良性肿瘤瘤周肝组织作正常对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免疫组化S P法检测标本中HPAmRNA和nm2 3 H1蛋白的表达 ,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3例HCC中 ,16例HPA表达阳性 ,其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 (P <0 0 1)。HPA表达与肿块大小、包膜形成、AFP水平、HBsAg状态和有无肝硬化等无关 (P >0 0 5 ) ;但高转移复发倾向组和随访转移复发组HPA表达率显著高于低转移复发倾向组 (P <0 0 5 )和无转移复发组 (P <0 0 1) ;此外 ,HPA基因表达多见于分化较差 (P <0 0 5 )、TNM分期较晚 (P <0 0 5 )的患者。nm2 3 Hl蛋白在HCC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和正常肝组织 (P <0 0 5 )。nm2 3 H1与肿块大小、包膜形成、AFP水平、HBsAg状态、有无肝硬化、Edmondson分级和TNM分期均无关 (P >0 0 5 ) ;但高转移复发倾向组和随访转移复发组HPA表达率明显高于低转移复发倾向组 (P =0 0 18)和无转移复发组 (P =0 0 2 4 )。nm2 3 H1在HPA阳性组和阴性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8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NM23-H1 乙酰肝素酶 肿瘤转移 基因表达 HCC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防治—介绍一种新术式 被引量:30
13
作者 彭承宏 彭淑牖 +4 位作者 刘颖斌 沈正荣 蔡秀军 牟一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74-675,共2页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癌变 先天性 术式
原文传递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第Ⅰ型和第Ⅱ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彭淑牖 刘颖斌 +6 位作者 牟一平 蔡秀军 彭承宏 方河清 范敏明 沈宏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9-280,W001,共3页
目的 对两种类型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进行对比。方法 同期施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Ⅰ型 (同时施行空肠粘膜和胰腺缝合以及空肠断端与胰腺缝合等三项防漏步骤 ) 35例 (A组 ) ,与只行捆绑吻合的Ⅱ型手术 49例 (B组 )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两... 目的 对两种类型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进行对比。方法 同期施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Ⅰ型 (同时施行空肠粘膜和胰腺缝合以及空肠断端与胰腺缝合等三项防漏步骤 ) 35例 (A组 ) ,与只行捆绑吻合的Ⅱ型手术 49例 (B组 )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两组都没有发生胰肠吻合口漏 ,没有手术死亡。术后随访 ,两组均无胰管扩张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的表现。完成吻合时间A组平均 2 7min ,B组平均 16min。结论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 ,相比之下Ⅱ型更加简单、省时 ,而且能够在吻合口完成后立即对它进行检测 ,可以避免捆绑过紧 ,从而无须插入胰管导管作为支撑。两种类型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均可常规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漏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
原文传递
绕肝提拉法前入路肝切除术(附6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26
15
作者 彭淑牖 李江涛 +7 位作者 曹利平 刘颖斌 王新保 方河清 王建伟 许斌 郑放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98-600,共3页
目的 绕肝提拉法 (liverhangingmaneuver)进一步提高前入路肝切除术 (anteriorapproach)的安全性。方法 钝性分离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而形成肝后隧道。通过该隧道安放绕肝带 ,前入路肝切除时拉紧绕肝带 ,配合自行设计的止血板 ,完成 6... 目的 绕肝提拉法 (liverhangingmaneuver)进一步提高前入路肝切除术 (anteriorapproach)的安全性。方法 钝性分离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而形成肝后隧道。通过该隧道安放绕肝带 ,前入路肝切除时拉紧绕肝带 ,配合自行设计的止血板 ,完成 6例复杂肝切除术。结果  6例成功安放绕肝带 ,未发生与该操作有关的并发症 ,前入路肝切除时肝正中裂界面内管道显露清楚 ,绕肝带具有指示作用。结论 复杂肝切除时使用绕肝带和止血板 ,有助于提高前入路肝切除的安全性。保证断肝能在最短的界面上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肝提拉法 前入路 肝切除术 安全性 肝癌
原文传递
减压营养组合导管在胃癌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26
16
作者 彭淑牖 彭承宏 +5 位作者 沈宏伟 江献川 苏英 蔡秀军 牟一平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462-464,共3页
减压营养组合导管在胃癌术后的应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杭州,310009)彭淑牖彭承宏吴育连沈宏伟江献川苏英浙江医科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外科(310016)蔡秀军牟一平胃癌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手术,术后均可出现多... 减压营养组合导管在胃癌术后的应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杭州,310009)彭淑牖彭承宏吴育连沈宏伟江献川苏英浙江医科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外科(310016)蔡秀军牟一平胃癌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手术,术后均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胃瘫、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手术后 肠内营养 PS管
原文传递
迟发性脾破裂32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方河清 刘颖斌 +8 位作者 许斌 王建伟 邓贵龙 李海军 高顺良 徐斌 彭承宏 彭淑牖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95-397,共3页
目的 探讨迟发性脾破裂 (DR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 1978~ 1999年间收治的 32例DRS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CT、B超、腹腔灌洗等检查手段在DRS诊断中的作用及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 结果  2 6例行脾切除术 ,其中 1例因合并脑损... 目的 探讨迟发性脾破裂 (DR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 1978~ 1999年间收治的 32例DRS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CT、B超、腹腔灌洗等检查手段在DRS诊断中的作用及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 结果  2 6例行脾切除术 ,其中 1例因合并脑损伤于脾切术后 4d死亡 ;6例严密观察下保守治疗出院 ,平均住院 18.5d。 结论 联合腹腔灌洗可提高腹腔穿刺的阳性率。B超是诊断DRS和对保守治疗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脾破裂 诊断 治疗 CT B超 腹腔灌洗 脾切除术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陷井受体3基因表达与扩增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8
作者 沈宏伟 彭淑牖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44-747,共4页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组织中陷井受体 3(DcR3)基因的表达和扩增 ,探讨该基因在肝癌组织中过度表达的原因 ,分析临床病理学因素在肝癌DcR3基因表达和扩增中的作用。方法 对4 8例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组织 ,利用RT -PCR检测癌组...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组织中陷井受体 3(DcR3)基因的表达和扩增 ,探讨该基因在肝癌组织中过度表达的原因 ,分析临床病理学因素在肝癌DcR3基因表达和扩增中的作用。方法 对4 8例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组织 ,利用RT -PCR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DcR3基因mRNA表达 ,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的扩增倍数 ,统计分析肝癌组织中DcR3基因表达与扩增的相关性 ,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学类型肝癌中该基因表达及扩增的差异。结果  4 8例肝癌组织中DcR3基因mRNA阳性表达 2 9例 ,阳性率为 6 0 4 % ;癌旁组织无阳性表达。mRNA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P <0 0 5 )。mRNA阳性表达组的基因扩增倍数为 1 5 3± 0 82 ,阴性组为 0 75± 0 33,其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4 8例患者的DcR3基因扩增倍数为 0 18~ 3 86 ,平均值为 1 2 2± 0 77,扩增倍数超过 2的患者共 7例 ,占 14 6 %。不同扩增倍数肝癌患者该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肝癌间DcR3基因的扩增倍数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序列分析发现其mRNA序列与源序列有 3个碱基改变。结论  (1)原发性肝癌组织中存在DcR3基因的高表达 ,对应的癌旁组织中未见表达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陷井受体3 基因表达 扩增 癌组织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肝癌切除术后早/晚期复发的危险因素与治疗 被引量:23
19
作者 苏昆仑 +2 位作者 董鑫 于俊秀 彭淑牖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晚期复发和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复发后的最佳治疗方式。方法回顺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9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细胞性肝癌(HCC)根治性切除的病例,经随访2年以上,选择18项临床、病...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晚期复发和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复发后的最佳治疗方式。方法回顺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9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细胞性肝癌(HCC)根治性切除的病例,经随访2年以上,选择18项临床、病理及治疗等指标分析对早/晚复发的影响。结果全组有76例复发,复发率44.6%,早期复发(≤12个月)49例,晚期复发(>12个月)27例。AFP 和血管侵犯是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而肝硬化则是晚期复发的惟一危险因素。早期复发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9.3%和14.3%;晚期复发相应的生存率分别为100%和29.6%。尽管复发后的治疗方式大致相同,但复发病例中经再次切除和肝移植治疗组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4.7%和52.6%,而非手术治疗组的相应的生存率分别为71.9%和7.1%。结论辨别病例存在的危险因素对于选择手术病例与术后辅助治疗有积极的意义。对于复发的病例,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将明显延长生存期,取得较好的疗效。肝移植对于肝癌复发的治疗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复发 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 治疗 肝癌
原文传递
泛影葡胺造影法建立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判定标准 被引量:23
20
作者 于俊秀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780-781,共2页
关键词 泛影葡胺 粘连性肠梗阻 胃肠道造影 手术指征 部分性 治愈 患者 肯定 保守 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