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钼靶、超声及MR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丁苇 +1 位作者 赖晓全 康春秀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钼靶、超声及MR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5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85例患者均为女性,均进行钼靶、超声及MRI检查。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基准,比较不同检查对... 目的分析钼靶、超声及MR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5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85例患者均为女性,均进行钼靶、超声及MRI检查。对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基准,比较不同检查对乳腺疾病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MRI对乳腺疾病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64%、97.64%、98.82%,超声分别为83.52%、84.70%、85.88%,钼靶分别为74.11%、75.29%、77.64%,三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以MRI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最佳,其次为超声、钼靶。乳腺恶性病变影像学表现:为不规则肿块,边界不清楚可见“毛刺征”,内部可见微小钙化,无明显包膜,肿瘤内部、周边存在明显血流信号,时间-信号曲线多为Ⅱ、Ⅲ型。良性病变: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界清楚,边缘光整或≤3个分叶,部分患者肿块内及周围可见血流信号。病灶信号与周围正常组织接近,边界光滑,呈轻或中度强化,缓慢持续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多为Ⅰ型。结论MRI诊鉴别乳腺疾病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最佳,其次为超声、钼靶,三种检查均可为乳腺疾病诊断提供有效参考,联合检测可降低误诊、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靶 超声 MRI 乳腺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联合AFP检测在评估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近期疗效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钟胜 +3 位作者 王有枝 邹玉林 李兆勇 李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5期883-885,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采用CT增强扫描及甲胎蛋白检测评估其近期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之间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均实施经导管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术前及术后1-3个月均给予其CT平扫...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采用CT增强扫描及甲胎蛋白检测评估其近期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之间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均实施经导管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术前及术后1-3个月均给予其CT平扫+增强检查及AFP检测,"金标准"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采用CT增强扫描及联合AFP检测结果评估其近期疗效的应用价值。结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共计检出病灶72个,与CT增强扫描相比,CT增强扫描联合AFP检测证实病灶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CT增强扫描联合AFP检测对于3cm及以上的病灶内肿瘤活性评估与小于3cm病灶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介入治疗中,CT增强扫描联合AFP检测对其近期效果的评估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CT平扫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 AFP检测 近期疗效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梁俊生 谭晓明 +2 位作者 胡芳辉 覃达贤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3期97-99,10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结果甲状腺癌3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甲状腺腺瘤12例,甲状腺癌患者中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合并腺瘤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7例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结果甲状腺癌3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甲状腺腺瘤12例,甲状腺癌患者中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合并腺瘤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并腺瘤6例。CT平扫甲状腺病变均以低密度为主。36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密度均匀9例,不均匀27例,9例出现钙化,颈部淋巴结肿大16例;动脉期32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延时期强化程度稍减低,密度趋于均匀。31例甲状腺癌,密度均匀12例,不均匀19例,13例出现钙化,钙化形态多样,颈部淋巴结肿大23例;动脉期23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延时期强化程度减低,CT值下降幅度>21%。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甲状腺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乙状结肠扭转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曾仲刚 李雪霞 +2 位作者 谭琦瑄 陶仅德 《实用医技杂志》 2014年第4期381-382,共2页
乙状结肠扭转是指乙状结肠以其系膜为轴发生扭转,造成结肠梗阻,是绞窄性结肠梗阻中最多见的一种[1],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检查方法首选腹部X线片,然而腹部X线片仅能明确有无肠梗阻或典型病例,对于梗阻病因、早期及不典型病... 乙状结肠扭转是指乙状结肠以其系膜为轴发生扭转,造成结肠梗阻,是绞窄性结肠梗阻中最多见的一种[1],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检查方法首选腹部X线片,然而腹部X线片仅能明确有无肠梗阻或典型病例,对于梗阻病因、早期及不典型病例诊断比较困难。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层螺旋CT(MSCT)及三维多平面重组技术(MPR)越来越多用于消化道病变的诊断,因此对乙状结肠扭转的具体部位、程度及并发症能做出较全面的分析。现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扭转 CT征象分析 腹部X线片 结肠梗阻 多层螺旋CT 病例诊断 消化道病变 典型病例
下载PDF
双能CT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分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兆勇 梁俊生 +6 位作者 朱刚明 许团新 陈丽莉 漆强 李扬彬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7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能CT在高尿酸血症患者(HUA)临床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90例HUA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双能CT影像资料,并记录尿酸盐结晶及骨侵蚀情况,根据临床分期诊断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组(Ⅰ期)、亚临床痛风... 目的探讨双能CT在高尿酸血症患者(HUA)临床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90例HUA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及双能CT影像资料,并记录尿酸盐结晶及骨侵蚀情况,根据临床分期诊断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组(Ⅰ期)、亚临床痛风组(Ⅱ期)、痛风组(Ⅲ期),分析各组间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双能CT影像的差异及临床分期诊断意义。结果 19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中Ⅰ期48例,Ⅱ期37例,Ⅲ期105例。Ⅱ期、Ⅲ期患者BMI、血肌酐较Ⅰ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Ⅲ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期组血尿酸水平较Ⅰ期、Ⅱ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期48例患者双侧足踝部均未见尿酸盐结晶沉积,未见骨侵蚀。双能CT共检出尿酸盐结晶106例(106/190),Ⅱ期20例(20/37),Ⅲ期86例(86/1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性骨侵蚀共73例(73/190),Ⅱ期6例(6/37),Ⅲ期67例(67/1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骨侵蚀处尿酸盐结晶检出率(45.71%)明显高于Ⅱ期(2.7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双能CT尿酸盐结晶阳性及其和(或)骨侵蚀两个诊断指标,诊断亚临床痛风的敏感性分别为54.05%、64.86%,特异性均为100%。结论双能CT能够检测HUA尿酸盐结晶及骨侵蚀情况,对其临床分期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CT 高尿酸血症 尿酸盐结晶 痛风
下载PDF
基底节区Ⅲ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MR诊断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刚明 谭琦瑄 +2 位作者 李扬彬 邹玉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0-464,共5页
目的分析基底节区Ⅲ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MR I表现,探讨MR I的诊断优势及价值,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基底节区Ⅲ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MR I平扫及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扩散加权成像(DW I)表现,... 目的分析基底节区Ⅲ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MR I表现,探讨MR I的诊断优势及价值,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基底节区Ⅲ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MR I平扫及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扩散加权成像(DW I)表现,比较其中12例CT、9例MR随访及对照组表现。结果 34例中,28例单发,共44个病灶,其中前联合24个,豆状核8个,外囊4个,丘脑4个,内囊2个,苍白球2个;直径均>3 mm,边界清楚,3例呈簇状聚集,其余孤立分布;病灶均呈长T1、长T2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35个病灶呈完全低信号,9个边缘呈环状高信号;7例DW I无异常;4例合并脑萎缩;9例MRA提示动脉硬化;12例CT均表现为囊状水样低密度,体积小于MR I测量值;9例随访无明显变化,对照组信号无差异。结论 MR I对基底节区Ⅲ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 血管周围间隙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触发式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下肢静脉曲张价值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团新 刘晓 +4 位作者 朱刚明 刘成康 杨概 叶沛豪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触发式非对比增强(TRANCE)磁共振血管成像用于诊断下肢静脉曲张(V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入组的下肢VV患者(41段静脉)行TRANCE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多普勒超声(DUS)检查,对下肢VV最明显处信号比值(SR)与管径比值(VDR)行Pearson... 目的探讨触发式非对比增强(TRANCE)磁共振血管成像用于诊断下肢静脉曲张(V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入组的下肢VV患者(41段静脉)行TRANCE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多普勒超声(DUS)检查,对下肢VV最明显处信号比值(SR)与管径比值(VDR)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2位医生及2周前后的TRANCE影像Likert评分一致性进行评价。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评估2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及一致性。结果下肢静脉SR与VDR呈负相关(r=-0.440,P<0.05)。盆腔段较大腿段整体Likert评分降低(P<0.05),大腿段和小腿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位医生对盆腔段、大腿段及小腿段2周前和2周后的Likert评分以及同一位医生2周前和2周后的Likert评分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TRANCE与DUS诊断41段VV的敏感度分别为94.59%、86.49%,特异度分别为50.00%、75.00%,准确度分别为90.24%、85.37%,两者诊断结果Kappa值为0.617,一致性较好。结论TRANCE磁共振成像用于VV定量分析的诊断效能及与DUS的一致性较好,且影像质量良好,可作为术前辅助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磁共振血管成像 触发式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基于DECT分析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盐结晶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兆勇 +6 位作者 张丽萍 朱刚明 梁俊生 陈丽莉 漆强 李扬彬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2期191-195,213,共6页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盐结晶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32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双侧足踝部DECT扫描,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记录尿酸盐结晶分布情况,根据DECT检测有无尿酸盐结晶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盐结晶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32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双侧足踝部DECT扫描,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记录尿酸盐结晶分布情况,根据DECT检测有无尿酸盐结晶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无尿酸盐结晶的高尿酸血症组和有尿酸盐结晶的高尿酸血症组,分析两组尿酸盐结晶情况、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生化指标以及发生尿酸盐结晶的风险因素。结果:32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检出尿酸盐结晶者185例,215例伴发痛风。DECT检查发现有尿酸盐结晶组伴痛风发生率(93.0%)远高于无尿酸盐结晶组(30.1%),P<0.05。有尿酸盐结晶组患者BMI、高血压、高脂血症、伴发痛风率均高于无尿酸盐结晶组(P<0.05)。有尿酸盐结晶组的生化指标中SUA、TC及Scr水平均高于无尿酸盐结晶组(P<0.05),HDL-C水平低于无尿酸盐结晶组(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痛风、体重指数、高血压、高脂血症为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盐结晶的危险因素。结论:DECT可检测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盐结晶情况,提示临床对出现尿酸盐结晶的患者及早干预。对于肥胖、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需临床积极干预相关因素,有望使高尿酸血症患者止步于尿酸盐结晶形成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双能CT 尿酸盐 痛风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刚明 谭琦瑄 +2 位作者 邹玉林 李兆勇 《实用医技杂志》 2013年第7期701-704,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肠梗阻患者的64层CT检查资料,其中42例为单纯平扫,7例在平扫的基础上行两期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追踪等技术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9例肠梗阻...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肠梗阻患者的64层CT检查资料,其中42例为单纯平扫,7例在平扫的基础上行两期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追踪等技术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9例肠梗阻病例中炎症或术后粘连21例,肠道肿瘤12例,肠扭转8例,肠壁水肿缺血8例,腹股沟疝3例,结肠息肉1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1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压迫肠管1例,腹膜炎伴麻痹性肠梗阻1例,回结型肠套叠1例。CT横轴位结合MPR及容积追踪技术能显示梗阻部位及病因。结论 64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明确肠梗阻部位和病因的首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多平面重建 曲面重建
下载PDF
MR心电触发非对比增强血管造影在下肢静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晓 许团新 +7 位作者 朱刚明 漆强 刘成康 马玲 杨概 叶沛豪 李扬彬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4期624-628,共5页
目的:探讨心电触发非对比增强磁共振下肢静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临床诊断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均采用心电触发非对比增强3D TRANCE序列及下肢静脉X线造影进行下肢静脉检查。由2名5年以上MRI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两种方法... 目的:探讨心电触发非对比增强磁共振下肢静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临床诊断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均采用心电触发非对比增强3D TRANCE序列及下肢静脉X线造影进行下肢静脉检查。由2名5年以上MRI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两种方法获得下肢静脉血管影像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采用ICC组内相关系数,评价两名医生对3D TRANCE MRV评分一致性。以下肢静脉X线造影作为金标准,分析3D TRANCE MRV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两种方法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结果:采用心电触发非对比增强3D TRANCE序列下肢静脉各段图像Likert评分可重复性好,ICC>0.970。与下肢静脉X线造影比较,3D-TRANCE MRV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和准确率分别为95.00%、40.00%、95.00%、60.00%和91.11%。结论:3D-TRANCE磁共振技术能够清晰显示下肢静脉曲张,图像质量良好,具有较高诊断准确度,可成为评估下肢静脉曲张的替代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心电触发 下肢静脉曲张 X线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足背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胜 +2 位作者 王有枝 李明 王文金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2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足背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东莞东华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比较组和分析组(30例/... 目的:探讨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足背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东莞东华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比较组和分析组(30例/组)。为分析组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足背静脉溶栓疗法进行治疗,为比较组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足背静脉溶栓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其双侧大腿的周径差和双侧小腿的周径差。结果:分析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67%)高于比较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6.67%),P<0.05。治疗后,分析组患者双侧大腿的周径差〔(1.2±0.9)cm〕、双侧小腿的周径差〔(0.8±0.2)cm〕均小于比较组患者双侧大腿的周径差〔(3.0±0.5)cm〕、双侧小腿的周径差〔(1.9±0.4)cm〕,P<0.05。结论: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置管溶栓+足背静脉溶栓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显著减小其双侧大腿、小腿的周径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滤器 置管溶栓 足背静脉溶栓
下载PDF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对左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
12
作者 李明 舒安康 +2 位作者 钟胜 王有枝 《智慧健康》 2022年第3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联合一期髂静脉支架植入术一站式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6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1例采用机械性...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联合一期髂静脉支架植入术一站式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6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1例采用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联合一期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治疗(A组);25例采用导管接触溶栓(CDT)或大腔导管血栓抽吸术(MAT),联合分期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治疗(B组)。比较两组间血栓清除率、肢体消肿率与消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支架通畅率、PTS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良好血栓清除率、显效消肿率、严重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消肿时间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4.597,P=0.01)。支架通畅率、PTS发生率、Villalta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联合一期髂静脉支架植入术一站式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合并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血栓清除 髂静脉支架 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对不可进行病灶切除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实施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的效果
13
作者 李明 钟胜 +2 位作者 王有枝 舒安康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4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对不可进行病灶切除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实施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东莞市东华医院收治的4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不适合使用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对不可进行病灶切除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实施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东莞市东华医院收治的4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不适合使用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全身化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免疫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CEA、CA199、VEGF及MMP9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清CD4^(+)、CD8^(+)的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贫血、恶心呕吐、肝脏毒性反应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对不可进行病灶切除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实施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可降低其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及MMP9的水平,提高其免疫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全身化疗 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 不可进行病灶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