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浊法对冠心病痰浊证患者补体调节蛋白的影响
1
作者 陈浩 徐斌 +3 位作者 钟玲 高枫 苏伟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期294-297,共4页
目的 观察化浊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从补体调节蛋白方面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60例冠心病痰浊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浊法中药治疗。治疗周期为2周,对比用药... 目的 观察化浊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从补体调节蛋白方面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60例冠心病痰浊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浊法中药治疗。治疗周期为2周,对比用药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补体调节蛋白以及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结果 2组治疗均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且治疗组更明显;2组治疗均可提高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治疗后2组血浆补体蛋白CD55、CD59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浊法可缓解冠心病痰浊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补体调节蛋白,减少补体过度活化,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冠心病 痰浊证 化浊法 补体调节蛋白
下载PDF
老年心绞痛患者单核细胞表面补体调节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徐斌 高枫 +3 位作者 陈浩 钟玲 苏伟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绞痛患者单核细胞表面补体调节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根据Gensini评分将2021年1月~6月在我院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的老年心绞痛患者120例分为低评分组(Gensini评分≤20分,55例)和高评分... 目的:探讨老年心绞痛患者单核细胞表面补体调节蛋白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根据Gensini评分将2021年1月~6月在我院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的老年心绞痛患者120例分为低评分组(Gensini评分≤20分,55例)和高评分组(Gensini评分>20分,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单核细胞表面补体调节蛋白的表达。分析Gensini评分和补体调节蛋白及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低评分组比较,高评分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26±0.78)mmol/L比(2.63±0.73)mmol/L]水平及糖尿病史比例(21.8%比38.5%)显著升高,而单核细胞表面CD35[9.86(8.33,12.51)比6.44(4.26,8.16)]、CD46[13.28(11.42,14.66)比10.42(9.19,15.38)]、CD55[39.90(32.40,47.48)比22.66(19.18,26.97)]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评分组Gensini评分与LDL-C呈显著正相关(r=0.292,P=0.018),与单核细胞表面CD35、CD46、CD55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870,P<0.001;r=-0.327,P<0.001;r=-0.200,P=0.0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C是老年心绞痛患者高Gensini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17,P=0.036),而CD35、CD55为其独立保护因素(OR=0.786、0.670,P<0.05或<0.01)。结论:老年心绞痛合并冠脉严重狭窄患者单核细胞表面CD35、CD46和CD55表达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补体调节蛋白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JAK2V617F和CALR基因突变双表达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3
作者 赵一帆 +3 位作者 邢学仰 林绍泽 陶红芳 苏永忠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45-549,共5页
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是造血多能干细胞克隆性增殖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的统称,常表现为血细胞的质量和数量异常,同时伴有脾大、血栓形成、出血倾向等临床表现^([1-2])。MPN可根据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 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是造血多能干细胞克隆性增殖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的统称,常表现为血细胞的质量和数量异常,同时伴有脾大、血栓形成、出血倾向等临床表现^([1-2])。MPN可根据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Ph)的表达分为Ph阳性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和Ph阴性的MPN。现临床上的MPN多指的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3种疾病^([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JAK2V617F突变 CALR突变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30例伴BCR-FGFR1融合基因阳性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患者诊疗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一帆 苏永忠 +4 位作者 白雪 冯志金 林绍泽 邢学仰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1498-1503,共6页
目的总结分析伴B细胞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BCR-FGFR1)融合基因阳性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EMS)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预后等方面的特征。方法收集并分析包括本中心新确诊1例在内的30例伴BCR-FGFR1阳性EMS患者初诊时外周血常... 目的总结分析伴B细胞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BCR-FGFR1)融合基因阳性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EMS)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预后等方面的特征。方法收集并分析包括本中心新确诊1例在内的30例伴BCR-FGFR1阳性EMS患者初诊时外周血常规、骨髓细胞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查结果及治疗过程、预后等资料。结果30例伴BCR-FGFR1阳性EMS患者中位年龄55.50岁,多数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位值52.30×109/L),骨髓象呈增生活跃状态,中位原始细胞占比为17%。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可检测到特异性的平衡易位和FGFR1基因重排,43.33%的患者初诊时伴有复杂核型异常。复杂核型组患者相较非复杂核型组病死率更高,中位总生存时间更短。14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患者中有11例治疗后处于无病生存状态。接受移植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更长。结论EMS患者对常规化疗不敏感,异基因HSCT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 T细胞淋巴瘤 慢性髓系白血病 B细胞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年龄分层下269例Ph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陶红芳 赵一帆 +4 位作者 冯志金 邢学仰 陈芾珩 苏永忠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68-1673,共6页
目的:探讨按年龄分层的青年组(年龄≤40岁)与中老年组(年龄>40岁)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收集269例于本院就诊的MPN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因突变情况、初诊时外周血常规、影像学检查、既往病史等。结果:... 目的:探讨按年龄分层的青年组(年龄≤40岁)与中老年组(年龄>40岁)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收集269例于本院就诊的MPN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因突变情况、初诊时外周血常规、影像学检查、既往病史等。结果: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中,青年组患者三阴性比例高于中老年组患者,且青年组患者初诊时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计数相对更低。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中,JAK2V617F表达阳性率(80.65%)总体较国内外其他研究报道偏低。青年组PV患者JAK2V617F阳性率低于中老年组,且初诊时外周血WBC计数低于中老年组。所有PV患者中均未检测到CALR及MPL基因突变。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中,仅1例发病年龄<40岁;91.67%的患者表现有脾脏肿大,比例高于ET和PV患者。随访发现1个确诊家族性MPN家系和1个疑似家族性MPN家系,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仅8岁,目前尚未对其进行二代基因测序检查,处于动态随访中。结论:年龄是MPN患者危险分层的重要参考指标。不同年龄和类型的MPN患者在基因突变、初诊时外周血细胞计数、罹患血栓事件、脾脏肿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家族性MPN患者存在发病年龄逐代年轻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 年龄 JAK2V617F突变 CALR突变 MPL突变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分布及其TLR4表达水平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斌 高枫 +3 位作者 陈浩 钟玲 苏伟 《交通医学》 2022年第3期275-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分布及各亚群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8例(SA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2例(ACS组),正常体检者3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单核细胞亚群的分布...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分布及各亚群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8例(SA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2例(ACS组),正常体检者3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单核细胞亚群的分布以及各亚群细胞TLR4的表达。结果:对照组、SA组、ACS组中间型单核细胞(IM)占比分别为5.19(3.62~6.96)%,5.26(3.98~8.39)%和7.83(5.88~9.73)%,TLR4在IM细胞的表达分别为(65.84±34.88)%,(63.68±36.48)%和(84.86±35.37)%,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IM占比及TLR4在IM细胞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和S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A组、ACS组非经典型单核细胞(NCM)占比分别为4.31(3.16~6.42)%,3.21(1.74~5.92)%和3.49(1.71~4.28)%,TLR4在NCM细胞的表达分别为1.07(1.05~1.13)%,1.26(1.11~1.58)%和1.19(1.07~1.56)%,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CM占比高于ACS组及SA组,而TLR4在NCM细胞的表达低于ACS组和S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细胞亚群可能与冠心病患者斑块不稳定有关,TLR4高表达可能是IM细胞活化原因之一。NCM细胞亚群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与其TLR4低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单核细胞亚群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中老年原因不明性眩晕患者眩晕程度的相关性
7
作者 叶欣 +2 位作者 黄文涛 陈日坚 黄泽锋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2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与中老年原因不明性眩晕患者眩晕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或南澳分院就诊的中老年原因不明性眩晕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将其分为非SAHS组、...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与中老年原因不明性眩晕患者眩晕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或南澳分院就诊的中老年原因不明性眩晕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将其分为非SAHS组、轻度SAHS组、中度SAHS组和重度SAHS组。比较四组间的临床特征,分析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pO_(2))、SAHS严重程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与眩晕残碍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探讨DHI评分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纳入120例中老年原因不明性眩晕患者,包括非SAHS组患者45例、轻度SAHS组患者26例、中度SAHS组患者28例和重度SAHS组患者21例。除了性别比例、高血压患病率、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四组间的体重指数(BMI)、AHI、夜间最低SpO_(2)和DHI评分等其他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HI评分与AHI(r=0.896,P<0.001)、SAHS严重程度(r=0.858,P<0.001)、PSQI评分(r=0.813,P<0.001)呈正相关,与夜间最低SpO_(2)(r=-0.775,P<0.001)呈负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显示,BMI(β=2.044,P<0.001)、总胆固醇(β=1.743,P=0.001)、糖尿病(β=3.157,P=0.038)和SAHS严重程度(β=4.322,P<0.001)是DHI评分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SAHS与中老年原因不明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程度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中老年 眩晕
原文传递
三氧化二砷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作用
8
作者 邢学仰 +4 位作者 张昕 陶红芳 林绍泽 侯展文 苏永忠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0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细胞株Raji和Jurkat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运用CCK-8法、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检测法、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ATO对Raji和Jurkat的增殖、凋亡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细胞株Raji和Jurkat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运用CCK-8法、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检测法、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ATO对Raji和Jurkat的增殖、凋亡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ARP、caspase-8和caspase-9表达的变化。结果:ATO能明显抑制Raji细胞和Jurkat细胞生长增殖,且呈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ATO可诱导Raji细胞和Jurkat细胞凋亡,且呈现一定的时间依赖性;ATO可引起Raji细胞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9表达增加(均P <0. 05),而对caspase-8的影响无明显差别;ATO可引起Jurkat细胞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8、cleaved-caspase-9表达增加(均P <0. 05)。结论:ATO明显抑制Raji细胞和Jurkat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Raji细胞凋亡效果较弱,主要由线粒体途径介导,而Jurkat细胞凋亡明显,由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共同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非霍奇金淋巴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