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析第三方在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作用--以广州市恩宁路事件为例 被引量:44
1
作者 祖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2-68,75,共8页
以广州市恩宁路街区改造的公众参与作为案例,以参与观察的视角,通过访谈及其对相关新闻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展现了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困境,以及第三方参与规划的行为及其作用。研究表明,现状公众参与架构下,无论是自下而上的主... 以广州市恩宁路街区改造的公众参与作为案例,以参与观察的视角,通过访谈及其对相关新闻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展现了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困境,以及第三方参与规划的行为及其作用。研究表明,现状公众参与架构下,无论是自下而上的主动参与还是自上而下的被动参与,参与的效果均不佳,未能起到协调多元利益的作用。而具有专业能力的第三方能够直接提升公众参与的能力,也能够作为公众与城市政府沟通的桥梁,从而提升了公众参与的效果。另外在政府过于注重经济利益和公众的公共意识较为薄弱的情况下,第三方参与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 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 恩宁路
下载PDF
建设主体视角的乡村建设思考 被引量:20
2
作者 祖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5-91,共7页
试图从"乡村建设主体"这一视角来思考乡村建设中的问题。对中国乡村建设主体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访谈、相关媒体资料收集整理的方式,对安徽黟县碧山乡村建设这样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展现了一个多元主体参... 试图从"乡村建设主体"这一视角来思考乡村建设中的问题。对中国乡村建设主体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访谈、相关媒体资料收集整理的方式,对安徽黟县碧山乡村建设这样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展现了一个多元主体参与下的乡村建设历程。研究表明,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建设主体的缺失是乡村衰败的主要问题;在当前国家权力依旧占据主导的乡村建设中,包括第三方、地方精英以及市场的非正规主体正在兴起;而非正规主体由于其具备更好的知识、技能等,能够在乡村建设中取得更好的作用。因此,通过构建一个多元参与的乡村建设平台,促进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是应对当前乡村不断衰退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主体性 第三方 非正规 主体 碧山村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苏州餐饮业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3
作者 汤玉箫 祖泉 陈宏胜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04-1917,共14页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互联网影响下城市餐饮业空间产生的变化,以城市中心异质性极强的苏州为案例,比较苏州古城中心和新城中心到店O2O餐饮业和到家O2O餐饮业空间分布,并参照实体餐饮业的空间分布,采用核密度估计、多距离空间聚类和多尺度地...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互联网影响下城市餐饮业空间产生的变化,以城市中心异质性极强的苏州为案例,比较苏州古城中心和新城中心到店O2O餐饮业和到家O2O餐饮业空间分布,并参照实体餐饮业的空间分布,采用核密度估计、多距离空间聚类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等分析方法,探讨互联网餐饮业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传统城市空间对餐饮业空间格局的影响显著,即互联网对餐饮业空间的影响建立在既有城市空间基础之上。2)互联网餐饮业总体集聚特征明显,到店O2O餐饮业呈现向高等级中心集聚的特征,到家O2O餐饮业分布更为均衡。3)两类互联网餐饮业运营模式与特定功能类型的城市空间契合度不同,旅游核心区餐饮业到店消费特征较强而到家消费特征较弱。4)城市新区商业点状分级分布的空间组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互联网对餐饮业的扩散作用。5)商场密度、写字楼密度和住宅小区密度对互联网餐饮业空间分布影响均较为明显,旅游资源密度对到店O2O餐饮业空间布局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业 互联网 到店O2O 到家O2O 空间特征 苏州
下载PDF
城市技术网络的概念框架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曹湛 戴靓 +1 位作者 祖泉 周麟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02-2323,共22页
创新是驱动城市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过程不仅内嵌于以创新主体间协同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合作网络”,也根植于由不同技术要素组合而形成的“技术网络”。当前,城市地理学者们对“城市合作网络”的研究较多,对“城市技术网络”的系... 创新是驱动城市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过程不仅内嵌于以创新主体间协同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合作网络”,也根植于由不同技术要素组合而形成的“技术网络”。当前,城市地理学者们对“城市合作网络”的研究较多,对“城市技术网络”的系统探讨较少。首先,本文深入辨析城市技术网络的概念框架,从尺度、维度、测度和影响效应四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以此为基础,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数据,以长江经济带绿色技术领域为例,构建其城市技术网络与城市合作网络,分析两种网络的结构差异,以及其对城市创新影响作用的差异。结构分析的结果显示,城市技术网络与城市合作网络具有相似性但不完全一致。对城市创新影响的分析显示,这两种网络对城市创新产量和城市创新质量的作用存在差异:①在城市技术网络中,具有较高创新产量的城市往往需要城市所拥有的技术要素被充分理解掌握、被反复组合应用,且具有较低的组合风险;而具有较高创新质量的城市则需要城市所拥有的技术具有更多未被尝试过的,存在较高不确定性的组合机会。②在城市合作网络中,具有较高创新产量的城市需要城市拥有较多的外部合作连接,且城市在网络中具应有相对开放的结构;而具有较高创新质量的城市则需要城市建立有限的外部合作连接且保持相对封闭的合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创新 城市技术网络 城市合作网络 网络分析 创新产量 创新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