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护措施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魏淑艳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4-277,共4页
以某公路的高边坡为例,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了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发展过程,分析目前所处阶段、潜在滑动面位置等。并依据有限元计算结果,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选用了植被绿化+锚喷支护+排水系统的综合治理方... 以某公路的高边坡为例,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了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发展过程,分析目前所处阶段、潜在滑动面位置等。并依据有限元计算结果,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选用了植被绿化+锚喷支护+排水系统的综合治理方案。通过圆弧条分法对加固后的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加固后的边坡安全系数较高,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高边坡 应力状态 锚喷支护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桥梁仿真模型修正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魏淑艳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56-259,315,共5页
提出采用改进响应面法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以显式的响应面模型逼近目标函数与设计参数之间复杂的隐式函数关系,提高了计算速度与精确性。LH大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建立了LH大桥单梁有限元模型,对梁挠度主成分... 提出采用改进响应面法进行有限元模型修正,以显式的响应面模型逼近目标函数与设计参数之间复杂的隐式函数关系,提高了计算速度与精确性。LH大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建立了LH大桥单梁有限元模型,对梁挠度主成分分析可知影响梁挠度的两个最主要因素为弹性模量E与二次项效应系数;经模拟运算可知梁挠度值在L/4、L/2、3L/4 (L为梁长)处对比于单梁荷载试验结果误差分别为2. 29%、1. 97%、1. 53%,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有限元 模型修正
下载PDF
大跨度反向芬克式桁架人行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勇 汪学著 +1 位作者 张同鹏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某跨京杭大运河人行桥采用反向芬克式桁架桥,桥梁全长198 m,跨径布置为(15.9+150+15.9)m。桥体造型以运河帆影为设计灵感,梁、塔、索造型以运河上的漕运船为蓝本。主梁采用封闭式单箱三室钢箱梁,桥塔塔柱及撑杆均采用钢制梭形结构,布置... 某跨京杭大运河人行桥采用反向芬克式桁架桥,桥梁全长198 m,跨径布置为(15.9+150+15.9)m。桥体造型以运河帆影为设计灵感,梁、塔、索造型以运河上的漕运船为蓝本。主梁采用封闭式单箱三室钢箱梁,桥塔塔柱及撑杆均采用钢制梭形结构,布置在主梁中央,并与主梁固结。拉索采用双叉耳热挤压高密度聚乙烯高应力幅钢绞线拉索与冷铸镦头的组合体系,塔顶处为固定端,梁端为张拉端。反向芬克式桁架桥的整体刚度由拉索的张拉力提供,合理初索力的确定是反向芬克式桁架桥设计的关键。边跨成桥索力大,且锚固位置受选址红线限制,为保证传力路径可靠,在边索与主梁交接处设整体式传力板。经人致振动分析,采取在距主跨跨中两侧28 m处各安装1对TMD的减振措施,以满足人行舒适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桥 反向芬克式桁架 拉索初索力 边索锚固传力 人致振动 TMD阻尼器 桥梁设计
下载PDF
桩-土-桩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毕志成 陈雪丹 《低温建筑技术》 2008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分析层状场地桩-土-桩相互作用,采用子结构方法推导单桩与群桩沉降计算公式。求解两桩相互作用系数。将计算结果与采用弹性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影响群桩作用的因素。
关键词 子结构法 桩-土-桩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系数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场地静力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雪丹 《山西建筑》 2009年第15期71-73,共3页
以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场地模拟自然场地,采用薄层元素法分析了层状场地静力学问题,通过对原有动力问题求解方法的改进,得出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场地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位移求解方法。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场地 薄层元素法 半空间边界 位移格林函数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场地动力问题
6
作者 陈雪丹 《山西建筑》 2009年第14期98-99,共2页
以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场地模拟自然场地,采用薄层元素法分析了层状场地动力学问题,得出层状地基底部的边界,可以采用固定边界、阻尼边界及半空间边界模拟,在场地振动频率较小情况下,采用半空间边界条件较好的结论。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场地 薄层元素法 半空间边界 位移格林函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