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1
作者 白龙 刘浩 +3 位作者 卢虹 汤亚威 李家庭 王雷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扫描并通过AW4.3工作站对扫描数据进行MPR。结果:10例患者MSCT均显示肠...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扫描并通过AW4.3工作站对扫描数据进行MPR。结果:10例患者MSCT均显示肠梗阻征象,其中胆管积气7例,胆囊积气8例,胆囊窝结构紊乱10例。8例MPR明确显示胆囊十二指肠瘘,瘘口直径0.6~2.3 cm,平均(1.3±0.4)cm。异位结石13枚:7枚位于回肠,3枚位于空肠,2枚位于胃,1枚位于十二指肠,其中2例为多发结石;结石直径0.8~4.3 cm,平均(3.2±1.2)cm。结论:MSCT结合MPR技术可快速明确诊断胆石性肠梗阻,为临床治疗提供丰富全面的影像学信息,是目前诊断胆石性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组 胆石性肠梗阻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临床特征联合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曼莉 白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77-679,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特征联合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确诊的5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资料,从临床特征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2例患儿中男35例、... 目的探讨临床特征联合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确诊的5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资料,从临床特征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2例患儿中男35例、女17例,3岁以下占82.7%。临床表现中以反复咳嗽伴喘憋为主30例,以突发刺激性呛咳为主22例;主要临床体征为双肺呼吸音不对称(43例),闻及哮鸣音(32例)、湿啰音(29例)。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阳性率为100%,与手术结果一致,其中5例异物嵌顿于气管内,27例嵌顿于右支气管内,20例嵌顿于左支气管内;主要合并症有肺气肿(38例)、支气管炎和肺炎(32例)、肺不张(5例)。结论临床特征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可为诊断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提供确实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支气管异物 临床特征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儿童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在预测胃癌术前病理分级中的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雷 白龙 +1 位作者 王小雷 刘强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2期147-149,153,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增强CT的影像组学特征在胃癌患者术前病理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92例经病理证实且有明确分级的胃癌患者,将其分为低分化组和中高分化组,随机分配为训练组(n=134)和验证组(n=58),分别在动、静脉期图像上进行ROI的... 目的探讨通过增强CT的影像组学特征在胃癌患者术前病理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92例经病理证实且有明确分级的胃癌患者,将其分为低分化组和中高分化组,随机分配为训练组(n=134)和验证组(n=58),分别在动、静脉期图像上进行ROI的勾画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在特征选择方面,选用了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以及迭代筛选的特征,最后使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构建了动脉期模型、静脉期模型以及动静脉期联合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用于评估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最终建立了三种模型,分别是动脉期模型、静脉期模型及动静脉期联合模型。静脉期模型最终筛选出9个影像组学特征(训练组:AUC=0.872;验证组:AUC=0.822),较动脉期模型(训练组:AUC=0.830;验证组:AUC=0.801)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动静脉期联合模型(训练组AUC=0.900;验证组AUC=0.871)的预测准确性高于前两者。结论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可以无创性地预测胃癌患者术前病理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胃癌 病理分级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白龙 刘浩 +1 位作者 孙田力 孙曼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665-66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上颌埋伏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经口腔全景片确诊但定位模糊的埋伏牙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并通过AW4.3工作站对扫描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重组图像。结果...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上颌埋伏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经口腔全景片确诊但定位模糊的埋伏牙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并通过AW4.3工作站对扫描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重组图像。结果:45例中共检查出59颗埋伏牙,其中阻生埋伏牙14颗,多生埋伏牙45颗。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从不同角度观察牙体断面及三维立体图像,从而获得埋伏牙的数量、唇腭侧位置、牙体形态、萌出方向及其与邻牙解剖关系,在埋伏牙微创拔出和正畸治疗中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上颌埋伏牙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下载PDF
31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的MRI及病理特征分析
5
作者 王芷玥 白龙 +3 位作者 杨波 王雷 李家庭 冉梦玉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9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某三甲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FNH患者3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使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扫描,分别... 目的:分析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某三甲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FNH患者3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使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扫描,分别进行影像学及病理学对照分析。结果:形态学表现:31例FNH患者共61个病灶,呈分叶状或类圆形,长径0.4~9.4 cm,平均(2.8±2.2)cm。其中20个病灶长径>3.0 cm;24个病灶见中心瘢痕。长径>3.0 cm的病灶中,瘢痕检出率为80.0%(16/20),假包膜检出率为9.8%(6/61)。FNH信号特点:T1WI显示等稍低信号。T2WI及DWI显示等稍高信号,弥散无明显受限。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快进慢出”强化方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呈等稍高信号,瘢痕延迟强化)。病理特点:大体检查结果显示,病灶表现为灰黄色结节,质地中等,界限清楚,部分中心见星状瘢痕,3例可见包膜。镜检结果显示,瘢痕由纤维组织、厚壁畸形血管及炎性细胞构成,肝细胞形态正常,缺乏静脉系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甲胎蛋白(AFP)阴性,CD34血管阳性,CK19、CK7胆管阳性,肝细胞特异性抗原(Hepa)阳性,Ki-67部分阳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地图状阳性。结论:FNH在MRI上以T1WI等稍低信号,T2WI及DWI等稍高信号为主;“快进慢出”强化方式是FNH的典型MRI特征,与其病理基础一致;Gd-EOB-DTPA增强扫描更能准确反应FNH的血供特点及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在上颌埋伏牙微创拔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孙田力 白龙 方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897-899,共3页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指导上颌埋伏牙微创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MSCT三维重建引导下采用微创拔除术拔除上颌埋伏牙50例(观察组),选取同期采用锤击法拔除上颌埋伏牙的患者50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拔牙时间及术...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指导上颌埋伏牙微创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MSCT三维重建引导下采用微创拔除术拔除上颌埋伏牙50例(观察组),选取同期采用锤击法拔除上颌埋伏牙的患者50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拔牙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9.5±5.5)min,对照组为(35.5±8.5)mi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中、术后疼痛,术后肿胀程度及邻牙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 ~P<0.01).结论:MSCT三维重建可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地观察埋伏牙在颌骨内的三维空间位置,直观、准确地判断埋伏牙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在准确定位下微创拔除上颌埋伏牙可以精确手术进路,缩短拔牙时间,明显减小损伤及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埋伏牙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 微创 锤击法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茎突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黄瑜 白龙 +3 位作者 刘浩 卢虹 汤亚威 杨波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茎突综合征(SP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临床SPS患者的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资料,并通过AW4.3工作站对扫描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重组图像,测量茎突的长度及偏斜角。结果本组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茎突综合征(SP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临床SPS患者的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资料,并通过AW4.3工作站对扫描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重组图像,测量茎突的长度及偏斜角。结果本组30例患者60侧茎突均能清晰显示全貌,分节型茎突者6侧(10.0%),茎突长度>3.0 cm者54侧(90.0%);茎突内偏斜角度>25°者25侧(41.7%),前偏斜角度>25°者4侧(6.7%)。结论多层螺旋CT VR及MPR重组技术能直观清晰显示茎突立体全貌及周围组织关系,并能对茎突长度、偏斜角做出准确测量,在茎突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突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三维重建 诊断
下载PDF
垂体3.0T MRI成像联合生长激素诱发试验在儿童矮小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白龙 刘浩 +1 位作者 王芷玥 叶晓琴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6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究垂体3.0T MRI成像联合生长激素(GH)诱发试验在儿童矮小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9年7月~2021年7月146例矮小症患儿为研究组,并以同期83例性早熟患儿为对照组,均给予垂体3.0T MRI成像检查。分析垂体3.0T MRI成像对儿童矮小症... 目的:探究垂体3.0T MRI成像联合生长激素(GH)诱发试验在儿童矮小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9年7月~2021年7月146例矮小症患儿为研究组,并以同期83例性早熟患儿为对照组,均给予垂体3.0T MRI成像检查。分析垂体3.0T MRI成像对儿童矮小症及性早熟的鉴别价值;采用盐酸可乐定和精氨酸对矮小症患儿进行GH诱发试验,比较特发性矮小症(ISS)及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垂体3.0T MRI成像特征及GH诱发峰值,分析联合检查对ISS及GHD的鉴别价值;并分析不同垂体病变患儿的垂体3.0TMRI成像特征。结果:研究组的垂体冠状高径、冠状宽径、矢状前后径均短于对照组,垂体形态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垂体3.0T MRI成像特征联合检测鉴别矮小症及性早熟的AUC大于各成像特征单独检测;GHD组的垂体冠状高径、冠状宽径、矢状前后径均短于ISS组,垂体形态异常发生率高于ISS组,盐酸可乐定GHmax、精氨酸GHmax值均小于ISS组;联合检查鉴别ISS及GHD的AUC大于垂体3.0TMRI成像、GH诱发试验单独检查。146例矮小症患者中共检出65例垂体形态异常(垂体阻断综合征2例、垂体发育不良58例、空泡蝶鞍5例),检出率为44.52%。垂体阻断综合征表现为垂体前叶发育不良,垂体后叶T;WI高信号异位;垂体发育不良主要表现为垂体前叶薄小,高度小于正常值;空泡蝶鞍横断位T;WI、T;WI图像可见垂体窝处有类圆形脑脊液信号,且可见点状与脑组织等信号的垂体柄。结论:垂体3.0T MRI成像对矮小症具有诊断价值,且其联合GH诱发试验检查对ISS及GHD具有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矮小症 垂体3.0T MRI成像 生长激素诱发试验 诊断价值 垂体发育不良
原文传递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附9例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白龙 刘浩 李家庭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VBD)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进而提高对VBD的认识。方法对9例经CT、MRI确诊的VBD患者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点。结果9例扩张的椎基底动脉直径为4.8~14.0 m...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VBD)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进而提高对VBD的认识。方法对9例经CT、MRI确诊的VBD患者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点。结果9例扩张的椎基底动脉直径为4.8~14.0 mm,迂曲的基底动脉和椎动脉颅内段长度分别为29.8~46.5 mm和23.8~33.4 mm。基底动脉分叉高度及基底动脉侧向偏移度均以2级( Smoker 分级法)最常见:分别有6例(66.7%)和5例(55.6%);基底动脉右侧移位7例(77.8%);基底动脉钙化6例(66.7%);桥脑受压变形4例(44.4%)。9例中,发现后循环供血区腔隙性脑梗死5例(55.6%),大面积脑梗死1例(11.1%),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11.1%)。结论VBD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变异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表现,CT、MRI可作为VBD的重要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临床特点
下载PDF
磁共振神经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新进展
10
作者 白龙 杨波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47-150,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压迫或刺激坐骨神经、马尾神经等产生的一系列腰腿痛、麻木或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候群。目前,导致椎间盘突出的确切原因还不清楚,生物学...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压迫或刺激坐骨神经、马尾神经等产生的一系列腰腿痛、麻木或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症候群。目前,导致椎间盘突出的确切原因还不清楚,生物学上的改变可能起着一定作用。LDH诊断常依靠临床症状、普通CT或常规MRI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但其在识别个体神经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变化方面有限。磁共振神经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MRN)技术可全程、直观显示神经根解剖,从形态学上三维立体直观评价神经根受压程度,从功能学上定量评价神经根受损情况。但是MRN目前还没有被广泛采用,主要可能是由于在医学界缺乏足够认识。本文就MRN在LDH中应用新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磁共振神经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脊神经根
下载PDF
胼胝体变性6例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龙 刘浩 +1 位作者 孙曼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530-532,共3页
目的:探讨胼胝体变性的影像学特征。方法:6例胼胝体变性患者中急性型2例,慢性型4例;1例仅行CT检查,2例仅行MRI检查,3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CT与MRI可见胼胝体膝部、压部及体部对称性病灶,CT病灶为低密度,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 目的:探讨胼胝体变性的影像学特征。方法:6例胼胝体变性患者中急性型2例,慢性型4例;1例仅行CT检查,2例仅行MRI检查,3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CT与MRI可见胼胝体膝部、压部及体部对称性病灶,CT病灶为低密度,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2例伴发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对称性病灶。结论:胼胝体变性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以胼胝体膝部、压部和体部对称性病灶为其主要异常表现,CT和MRI检查是胼胝体变性诊断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变性 乙醇中毒 磁共振成像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3.0T MRI多序列成像联合瘘管重建在肛瘘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龙 屈克蓉 +3 位作者 孙曼莉 刘浩 王雷 王芷玥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3.0 T MRI多序列成像联合瘘管重建在肛瘘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证实的35例肛瘘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多序列扫描,并通过AW4.7工作站对LAVA容积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olumetric reproduction,VR)... 目的探讨3.0 T MRI多序列成像联合瘘管重建在肛瘘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证实的35例肛瘘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多序列扫描,并通过AW4.7工作站对LAVA容积数据进行容积再现(volumetric reproduction,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density projection,MIP)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e reconstruction,MPR)重组瘘管影像,分析肛瘘Parks分型并与手术结果对照,评价MRI对肛瘘分型、主瘘管、支管、内口、外口及肛周脓肿诊断的准确性。结果35例患者中,MRI诊断为括约肌间型9例、经括约肌型21例、括约肌上型1例、括约肌外型1例和混合型3例,与手术结果比对准确率100%;主瘘管、外口及肛周脓肿显示准确率100%;支管显示准确率94.4%;内口显示准确率95.7%。结论MRI多序列成像联合瘘管重建对肛瘘的术前分型准确,能清晰显示瘘管走向、内口、外口及隐匿性脓肿,为外科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影像学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序列成像 肛瘘
下载PDF
笑气滥用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
13
作者 戴美娜 白龙 卢虹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6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探讨笑气滥用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笑气滥用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并复习文献,总结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结果:4例患者为17~30岁青少年,男3例,女1例,均以四肢麻... 目的:探讨笑气滥用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笑气滥用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并复习文献,总结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结果:4例患者为17~30岁青少年,男3例,女1例,均以四肢麻木无力起病,渐进性加重;实验室检查均伴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其中2例血清Vit B_(12)水平下降;神经电生理显示四肢感觉和运动神经均受损;磁共振检查T_(2)WI轴位颈段脊髓后索见长节段倒“V”征高信号;停用笑气、补充Vit B_(12)治疗,所有患者症状均较前改善。结论:笑气滥用导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多见于青少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脊髓倒“V”征是重要诊断依据,早期诊断并停用笑气、及时补充Vit B_(12)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笑气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磁共振成像 同型半胱氨酸 维生素B12
下载PDF
肝肉瘤样癌的CT表现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凤铭 刘浩 +2 位作者 杨波 卢虹 白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9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肝肉瘤样癌的CT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程度和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例并复习文献报道16例共17肝肉瘤样癌患者临床与CT资料,总结该病的CT表现特点,探讨其CT诊断价值。结果:17例患者,肝左叶8例,肝右叶9例,肿瘤... 目的:探讨肝肉瘤样癌的CT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程度和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例并复习文献报道16例共17肝肉瘤样癌患者临床与CT资料,总结该病的CT表现特点,探讨其CT诊断价值。结果:17例患者,肝左叶8例,肝右叶9例,肿瘤最大径在4.3cm^18.0cm;平扫17例病灶均为混杂稍低密度影,其中6例病灶边界清晰,11例病灶边界不清,增强扫描7例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10例病灶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明显。结论: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肝肉瘤样癌的定位、定性有一定诊断价值,也可较好地判断其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推压等受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肉瘤样癌 CT 预后
下载PDF
一氧化氮中毒导致脊髓变性的临床及影像特征分析
15
作者 李凤铭 刘浩 白龙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2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笑气)中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改变,以提高临床对笑气中毒所致脊髓亚急性变性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18至2020年收治的4例笑气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及影像...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笑气)中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改变,以提高临床对笑气中毒所致脊髓亚急性变性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18至2020年收治的4例笑气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清维生素B_(12)水平及影像学改变。结果1例患者维生素B_(12)水平下降,4例患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4例患者均伴有颈髓磁共振成像-T_(2)加权成像(MRI-T_(2)WI)异常信号改变。结论笑气中毒所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多见于青壮年,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及磁共振T_(2)WI颈髓异常信号改变对该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磁共振成像 维生素B_(12)
下载PDF
MRI和多普勒超声联合CA15-3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16
作者 王雷 刘浩 +2 位作者 李家庭 白龙 陈京喆 《当代临床医刊》 2020年第6期573-573,566,共2页
目的探讨MRI和多普勒超声联合CA15-3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乳腺癌患者共40例作为乳腺癌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4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乳腺良性肿瘤组和4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均... 目的探讨MRI和多普勒超声联合CA15-3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乳腺癌患者共40例作为乳腺癌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4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乳腺良性肿瘤组和4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均进行MRI和多普勒超声联合CA15-3检测,研究观察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CA15-3、CEA水平和联合检测、单项检测诊断价值。结果乳腺癌组患者的血清CA15-3、CEA水平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度显著高于单项诊断检测(P<0.05),特异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和MRI联合CA15-3检测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突出价值,可以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多普勒超声 CA15-3 乳腺癌
下载PDF
含脂肪原发性肝癌CT表现
17
作者 白龙 刘浩 +1 位作者 卢虹 汤亚威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521-522,共2页
患者男,66岁。B超发现肝右叶偏高回声占位3 d入院。体格检查: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肝区无叩痛。实验室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甲胎蛋白(AFP)125 ng/L。CT平扫示肝右叶见一6.8 cm×6.5 cm类圆形不均质稍低密度肿块,边界尚清,... 患者男,66岁。B超发现肝右叶偏高回声占位3 d入院。体格检查: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肝区无叩痛。实验室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甲胎蛋白(AFP)125 ng/L。CT平扫示肝右叶见一6.8 cm×6.5 cm类圆形不均质稍低密度肿块,边界尚清,包膜下可见团簇状脂肪密度(见图1),CT值-45~37 Hu,增强扫描动脉期(见图2)实质部分不均质明显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脂肪变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