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138
1
作者 李红波 张小林 +1 位作者 吴江 朱彬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8-446,共9页
基于苏南地区土地变更调查数据,通过空间分析方法,对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市域和县域两个层面探讨了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的驱动力,初步构建了驱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苏南地区乡村聚落分布整体较为集聚,苏锡常... 基于苏南地区土地变更调查数据,通过空间分析方法,对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市域和县域两个层面探讨了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的驱动力,初步构建了驱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苏南地区乡村聚落分布整体较为集聚,苏锡常地区村庄密度较高,宁镇地区呈稀疏化分布,村庄整体分布与地貌类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规模面积整体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县域单元乡村聚落用地总体较低。在此基础上提炼总结了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的影响因子,包括政府调控、城镇化、工业化和交通发展等,并基于社会发展角度构建了驱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格局 驱动机制 苏南地区
下载PDF
县域尺度下交通对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宿州市埇桥区为例 被引量:57
2
作者 吴江 张小林 +1 位作者 冀亚哲 李红波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聚落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历来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热点,而交通对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日益加深。以皖北的埇桥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GIS技术和景观分析软件,在县域尺度定量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交通对乡村聚... 聚落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历来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热点,而交通对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日益加深。以皖北的埇桥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GIS技术和景观分析软件,在县域尺度定量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交通对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运输用地是乡村聚落景观斑块之间和乡村聚落景观与其它类型景观进行物质和信息传递的景观廊道;乡村聚落景观面积和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在数量上存在正相关关系;交通是影响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重要因子,且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交通与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的相关性不同;国道、省道和县道与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有正相关性,铁路、高速公路和农村道路与乡村聚落景观分布则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景观格局 交通 分布 宿州市埇桥区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以安徽省宿州地区为例 被引量:42
3
作者 李红波 张小林 +1 位作者 吴江 吴启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1-716,共6页
以欠发达地区——皖北宿州地区的聚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计算了5个景观格局指标。用ArcGIS软件计算了形状指数、景观类型空间邻接比例、最邻近指数、最近距离以及聚落的耕作半径,分析了该区聚落景观的空间格局特... 以欠发达地区——皖北宿州地区的聚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计算了5个景观格局指标。用ArcGIS软件计算了形状指数、景观类型空间邻接比例、最邻近指数、最近距离以及聚落的耕作半径,分析了该区聚落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耕地是宿州地区的景观基质,聚落是宿州地区分布最广、斑块数目最多的景观类型;耕地是影响农村聚落分布格局的重要因子;农村聚落分布受中心城镇影响明显;用缓冲区的方法求取耕作半径在耕地分布均匀地区较为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 空间格局 影响因子 欠发达地区
下载PDF
“苏南模式”下乡村工业用地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以常熟市为例 被引量:35
4
作者 李红波 吴江 +1 位作者 张小林 李传武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159,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乡村发展迅速,以乡村工业为核心的“苏南模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乡村工业用地也成为乡村用地的重要组成,探索乡村工业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形成机制对于丰富乡村地理学有一定的价值。文章以...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乡村发展迅速,以乡村工业为核心的“苏南模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乡村工业用地也成为乡村用地的重要组成,探索乡村工业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形成机制对于丰富乡村地理学有一定的价值。文章以常熟市为例,在获取乡村工业用地空间矢量数据基础上,分析了乡村工业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产业类型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镇域尺度下的乡村工业存在“大分散、小集聚”的分散格局;水陆交通对乡村工业有一定的集聚效应,表现在水陆交通两侧的乡村工业用地远高于其它区域,且各类型、各等级的影响不同;农村居住用地与乡村工业用地的时空距离主要集中在5~15min内,体现了居住与工作“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空间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政策因素和地方实际,提出乡村工业用地的影响因素、内在机制以及乡村工业用地整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工业 用地 产业集聚 影响因素 苏南模式 常熟市
原文传递
基于耕作半径分析的县域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以安徽省埇桥区为例 被引量:23
5
作者 乔伟峰 吴江 +3 位作者 张小林 冀亚哲 李红波 王亚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57-1563,共7页
分析了安徽省埇桥区农村居民点与耕地的空间邻接特征和数量结构关系,通过"均等"和"耕聚比"的方法分别求算耕作半径并构造缓冲区,得出两种耕作压力系数的分布,对其进行比较并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结果表明... 分析了安徽省埇桥区农村居民点与耕地的空间邻接特征和数量结构关系,通过"均等"和"耕聚比"的方法分别求算耕作半径并构造缓冲区,得出两种耕作压力系数的分布,对其进行比较并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结果表明:耕地是皖北平原地区影响农村居民点布局的主要因子,基于各乡(镇)统计的耕地与农村居民点面积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基于"耕聚比"的计算模型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居民点规模因素对耕作半径计算造成的影响;基于"耕聚比"的方法计算的耕作压力分布在评价耕地与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合理性上更为实用;耕作压力系数分布对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布局调整中应将压力系数高的地区的拆旧和压力系数低的地区的建新相挂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布局 耕作半径 耕作压力 埇桥区
原文传递
聚落景观格局的空间粒度转换响应及其机理分析——以江苏省镇江地区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冀亚哲 张小林 +1 位作者 吴江 李红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2-330,共9页
以镇江地区第二次土地调查(2009年)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运用GIS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按照中心属性值法和面积最大法从现状数据粗化为30m、100m、500m和1 000m栅格和矢量数据的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机理。结... 以镇江地区第二次土地调查(2009年)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运用GIS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按照中心属性值法和面积最大法从现状数据粗化为30m、100m、500m和1 000m栅格和矢量数据的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机理。结果显示:最大面积值法生成数据各景观类型的面积相对误差较大,特别是其它土地,在空间粒度为1 000m时消失,中心属性值法在空间粒度转换中的面积相对误差较小,并且是随机的;在聚落景观变化方面,研究区斑块密度、聚集度指数和斑块结合度指数降低,分维数、最大斑块指数和平均邻近距离升高,说明聚落景观斑块破碎化降低、斑块面积扩大并趋于成片成团、空间分布更为离散等特征;聚落景观格局变化表明最大面积值法突出整体分布规律,中心属性值法突出聚落景观的空间分布特性;基于最大面积值法的聚落景观格局的空间粒度转换响应与其斑块面积结构和空间邻接有所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聚落 景观格局 粒度转换 镇江地区
原文传递
多空间粒度下镇江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差异 被引量:13
7
作者 冀亚哲 张小林 +1 位作者 吴江 李红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62,F0002,共10页
研究目的:对因空间粒度变化导致的镇江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差异及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GIS,概率矩阵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结果:采用中心属性原则所得到的4种空间粒度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势景观类型对空间粒度变化不敏感;空... 研究目的:对因空间粒度变化导致的镇江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差异及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GIS,概率矩阵和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结果:采用中心属性原则所得到的4种空间粒度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势景观类型对空间粒度变化不敏感;空间粒度增加的过程中,各景观类型主要流向为耕地,显示耕地景观的基质特性,其他景观类型则镶嵌其中;景观水平上,景观破碎度减小,景观的空间连接性上升,景观要素类型空间分布不均衡,优势斑块类型的比例上升,其他斑块类型的优势度下降,斑块分布更为分散;中心值原则保证各景观类型组分与现状图保持基本一致。在类型水平上,景观基质(耕地)面积上呈增大、空间上呈连片的趋势;景观廊道表现为连通性降低、逐渐被分割。研究结论:景观格局指数对空间粒度变化的响应不同,景观类型对空间粒度变化的响应也有所不同,需要进一步细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空间粒度 概率矩阵 镇江市
下载PDF
江苏镇江地区聚落体系的空间集聚性多级分形特征——以团聚状聚落体系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江 张小林 +1 位作者 冀亚哲 李红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3-772,共10页
为定量研究市域尺度上的聚落体系的分形特征,以ArcGIS9.3软件为平台,选取江苏镇江地区团聚状聚落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豪斯道夫维数分析了聚落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通过计算关联维数和集聚维数,从聚落要素的空间相关性和聚落随机... 为定量研究市域尺度上的聚落体系的分形特征,以ArcGIS9.3软件为平台,选取江苏镇江地区团聚状聚落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豪斯道夫维数分析了聚落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通过计算关联维数和集聚维数,从聚落要素的空间相关性和聚落随机集聚的向心性两方面,分析了聚落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对聚落体系的空间集聚性的多级分形特征作了重点探讨。结果表明:镇江地区团聚状聚落体系在规模分布和空间结构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分形特征,表现出自相似结构;镇江地区团聚状聚落体系的空间集聚性存在多级分形的特征,中心村的空间集聚能力强于城市和镇;地形和聚落体系的发育程度是影响聚落体系的空间集聚性主要原因。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分形思想进行聚落体系规划,有效地利用地理空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体系 分形 空间结构 腹地 镇江地区
原文传递
多尺度粒度变化对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以镇江市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乔伟峰 吴江 王亚华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0-126,共7页
基于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粒度变化效应分析可对该数据在不同尺度下的综合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GIS空间分析研究方法,以镇江市为例对4种尺度下的景观格局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景观... 基于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粒度变化效应分析可对该数据在不同尺度下的综合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GIS空间分析研究方法,以镇江市为例对4种尺度下的景观格局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景观随着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土地利用景观随粒度变化的幅度与景观类型现状面积呈正相关,而其比率与景观类型面积呈负相关;(2)随着空间粒度的增加,景观破碎度降低,斑块面积向趋于不均匀的方向发展,景观的连接性和优势类型的比重提高;在各用地类型的变化效应方面,基质景观耕地随粒度粗化有空间上连片的趋势,廊道景观连通性降低,非优势景观的斑块逐渐萎缩;(3)粒度变化效应与土地利用景观的分布格局和结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景观 多尺度 粒度变化 镇江市
下载PDF
基于矿地融合视角的空间规划管制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晨 朱晨曦 +3 位作者 陈火根 晏王波 吴江 陈静欣 《地质学刊》 CAS 2019年第4期665-671,共7页
将地质资源环境调查与空间规划相结合,是规范土地开发行为、规避地质环境风险、有效利用地质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统筹考虑地质调查成果内容和空间管制分区评价需求,应用Meta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提出了一套以空间规划管制分区为切入点... 将地质资源环境调查与空间规划相结合,是规范土地开发行为、规避地质环境风险、有效利用地质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统筹考虑地质调查成果内容和空间管制分区评价需求,应用Meta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提出了一套以空间规划管制分区为切入点的矿地融合空间规划管制方案,并选取苏州中心城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市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较好,较适宜建设区域面积较大,主要分区在工业园区、相城区和吴江区,基本能满足近期规划的需求,从城镇扩展、生态用地保护、中心城区开发边界3个方面提出空间规划管制发展方向,证明未来城市建设应向南北两个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地融合 空间规划管制 限制性 江苏苏州
下载PDF
快速城镇化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伟晔 吴江 唐文刚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8年第6期22-26,共5页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显著影响。本文利用权威性强的国土部门土地变更数据,研究了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数量、空间分布,并试图从经济发展、自然本底角度解释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显著影响。本文利用权威性强的国土部门土地变更数据,研究了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数量、空间分布,并试图从经济发展、自然本底角度解释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速率与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基本同步,苏州市自1996年以来生态系统价值下降速度经历了稳定—快速—再稳定的过程;(2)苏州市耕地对生态系统服务正贡献比重最大,城乡建设用地负贡献最大;(3)自然本底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对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影响较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利用自然本底优势等改善生态环境措施,以期对同类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城镇化 时空变化 苏州
下载PDF
基于5W1H框架下的苏州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金泉 吴江 +1 位作者 吴方振 严智丹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年第4期8-10,共3页
农村建设用地是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约集约评价应引起与城市和开发区相当的重视程度,本文较为创新性地引入5W1H方法,在分析苏州市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明确了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责任主... 农村建设用地是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约集约评价应引起与城市和开发区相当的重视程度,本文较为创新性地引入5W1H方法,在分析苏州市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明确了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责任主体、重点区域、时序安排,并提出市场配置和政府调控并重的方法,旨在为当前的节约集约用地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 节约集约 5W1H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不同尺度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集聚性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 被引量:42
13
作者 吴江 张小林 冀亚哲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7,共9页
为分析乡村聚落景观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以GIS为平台、土地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通过集聚维数,分别在县域、镇域和村域三个尺度上,分析了聚落体系空间集聚性的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乡村聚落景观在空间结构上具有比较明显的... 为分析乡村聚落景观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以GIS为平台、土地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通过集聚维数,分别在县域、镇域和村域三个尺度上,分析了聚落体系空间集聚性的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乡村聚落景观在空间结构上具有比较明显的分形特征;空间集聚性存在不同尺度分形特征的差异,同时丹阳市的镇和中心村的集聚性则明显小于句容市;不同尺度聚落集聚性出现明显的尺度特征,即中心村>镇>县城;地形是影响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集聚性分形特征,表现为腹地内坡度越大,集聚性越强;交通网络的完善降低了乡村聚落对空间直线距离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分形 空间集聚性 不同 尺度
下载PDF
苏南和皖北平原地区乡村聚落分形特征对比分析——以镇江丹阳市和宿州埇桥区为例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江 张小林 冀亚哲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169,共9页
聚落规模和空间结构的研究历来是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分形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聚落的定量研究,而相对于城镇体系分形研究,乡村聚落体系的分形研究是一块"短板"。为定量对比分析苏南地区与皖北地区的聚落体系的分形特征,以Arc... 聚落规模和空间结构的研究历来是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分形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聚落的定量研究,而相对于城镇体系分形研究,乡村聚落体系的分形研究是一块"短板"。为定量对比分析苏南地区与皖北地区的聚落体系的分形特征,以ArcGIS9.3软件为平台,在县域尺度上选取镇江丹阳市和宿州埇桥区平原地区团聚状聚落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豪斯道夫维数对比分析了聚落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差异,通过计算关联维数和集聚维数,从聚落要素的空间相关性和聚落随机集聚的向心性两方面,分析了聚落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差异,对聚落体系的空间集聚性的多级分形特征差异作了重点探讨。结果表明:丹阳市和埇桥区规模分布分形的判定系数R2分别为0.966和0.962、空间结构的相关系数R2在0.990左右,表明苏南地区和皖北地区团聚状聚落体系在规模分布和空间结构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分形特征,表现出自相似结构,且皖北地区聚落体系处低水平发展阶段;苏南地区和皖北地区团聚状聚落体系的空间集聚性存在多级分形的特征,苏南地区的城市的集聚性强于皖北地区,而镇(乡)和中心村的集聚性(分维数D平均值为2.162和2.029)则明显小于皖北地区(分维数D平均值为1.916和1.592);平原地区聚落体系的分形特征与其城市化阶段密切相关。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分形思想进行聚落体系规划,有效地利用地理空间资源,优化区域聚落体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体系 分形 空间结构 腹地 对比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