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向涂鸦致敬!
- 1
-
-
作者
吴林田
-
出处
《旅行者》
2014年第12期122-125,共4页
-
文摘
艺术家吴林田先生早年从事传统山水画研究,近年来从事传统中国画创作的同时,还在众多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百余篇美术随笔评论,在中国艺术界影响广泛。他的作品参加国内外学术展览百余次。这次吴林田先生和《旅行者》一起体验了希腊爱奥尼亚群岛的旅行,回来之后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次旅行对我的绘画创作意义非凡,我的收获是最大的!”
-
关键词
《旅行者》
传统山水画
中国画创作
涂鸦
报刊杂志
创作意义
艺术家
艺术界
-
分类号
J21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吴林田作品
- 2
-
-
作者
吴林田
-
出处
《艺术界》
2008年第2期69-71,共3页
-
文摘
在上海的艺术界,吴林田是一位与众不同且具有鲜明特点而受到大家关注的艺术家,他的这种特点不仅体现在他独特不羁的性格与不断实验具有探索精神的作品方面,同样也体现在他对传统与现代、文化与艺术深刻的思考与无畏的行为方面。
-
关键词
吴林
精神领域
主观认同
步于
-
分类号
J222
[艺术—美术]
-
-
题名延续“海派”
- 3
-
-
作者
吴林田
-
出处
《东方艺术》
2003年第5期11-21,共11页
-
文摘
我不太喜欢写国画家的文章,因为我发现它们大都太不真实。很多人十年八载不见真山真水,还要标榜自己是山水画家;花花草草一到他们手上活不过八九十天,还要吹嘘自己这一笔怎样怎样,开玩笑!古人山水、花鸟画成就高,是因为他们就生活在山边水涧、花鸟鱼虫之间。这虽然不是惟一确切的理由,最起码古人比我们更能体味-树-木背后的其他。
-
关键词
“海派”
海派绘画
海派画家
“新海派”
山水画家
国画家
选择艺术
中国画
丰姿绰约
创作能力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看透边平山
- 4
-
-
作者
吴林田
-
出处
《书画艺术》
2004年第1期5-7,共3页
-
文摘
我看过上海中国画院里张挂在墙上的上一辈画师的黑白照片。对照当代国画家的面相,全然没了那种长髯飘飘、鹤发童颜的仙气。然后你再去奢望他们在国学深奥的门槛里摸爬,现实么?买画与风月似乎是当今国画家嘴边不变的主题。买画没错,风月有情。只是一动起笔,性灵修养全无,法度缺失,胡涂乱抹一气,再冠之为“创新”,好不过瘾。
-
关键词
中国画
边平山
文人画
绘画方式
艺术形式
艺术风格
创新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艺术必须生长在自己的土壤里
- 5
-
-
作者
吴林田
-
出处
《书画艺术》
2016年第2期37-41,共5页
-
文摘
全球化问题对于当代任何人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不过更不应忽视的是自己的传统,它不显山露水,但它无处不在。无论你倾向哪一面,也就是说无论你是内心敬畏传统还是钟爱西方,此两者皆不可偏废。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全球化不等于西方审美形态的一言堂。谈到传统这个问题,我2006年在上海《文汇报》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好的就是传统》,文章里我论述每个时代优秀的作品都会被留下来,最优秀的作品便是以后的传统。比如八大,即使现在你看他的作品还是新的,
-
关键词
全球化问题
敬畏传统
不等于
《文汇报》
审美形态
莫奈
中国文人画
陈子庄
黄宾虹
范宽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
-
题名“后园”里的陆云华
- 6
-
-
作者
吴林田
-
出处
《艺术界》
2003年第6期116-117,共2页
-
文摘
乍见陆云华,开着车,戴鸭舌帽,一脸倦意,仿佛从他营造了十年的“后园”里跑出来,然后便喋喋不休地谈起艺术,在座的还有蔡广斌兄。在经历了热爱艺术与实践艺术的狂热之后,像陆云华这样对艺术依然保持挚爱态度的人已不多见。
-
关键词
陆云
当代中国油画
艺术家
鸭舌帽
具象与抽象
创作意识
小幅油画
教育范式
理想图景
意中之象
-
分类号
J203
[艺术—美术]
-
-
题名恪勤以周 拾级而上——张伟舫书法艺术品评
- 7
-
-
作者
吴林田
-
出处
《航空港》
2011年第4期84-85,共2页
-
文摘
艺术的成就来自于对艺术本质的苦苦探索,探索的过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中的艰辛非常人能解。书法创作更是一种寂寞之道,一种一日也不可荒芜的学问,一种笃诚躬行的生命体验。在之前与张伟舫的交流中,我感觉他是一位热爱艺术的票友,但当我第一次一下子看到他的几十幅书法作品时,我从惊讶之中明白过来,他不仅是一个相当懂行的票友,更是一位默默无闻的书法耕耘者。他能日日临池不辍,创作出那么多的书法作品,这种毅力以及对书法艺术的执著是令人饮佩的。
-
关键词
热爱艺术
耕耘者
人能
艺术本质
楷隶
二王
艺术形式
圆融
令人
水流花开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现代水墨:文化精神的迷失
- 8
-
-
作者
吴林田
-
出处
《上海艺术家》
2002年第3期20-22,共3页
-
文摘
现代水墨发蒙于80年代,它的出现事实上是用水墨的武器对传统中国画的全面反叛,是对李小山先生“中国画穷途末路”学说的一次集体性回应式的“自刎”,其主要症侯是:舍弃笔墨、移植现代艺术的形式结构、设计化倾向、或以转换传统的旗号在表面上复古以寻求所谓于传统有关的现代性。
-
关键词
传统中国画
笔墨
水墨
现代艺术
集体性
文化精神
复古
反叛
迷失
倾向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艺博会有段凝固的诗篇
- 9
-
-
作者
钱建群
吴林田
-
机构
上海
-
出处
《文化市场》
2004年第6期28-28,共1页
-
文摘
每逢金秋,如期而至的上海艺博会,几乎都奉献一餐令收藏家难忘的视觉盛筵。而令人怦然心动的艺术样式——雕塑,则是这场筵席中的主菜。罗丹、阿曼、恺撒等大师雕塑作品,分别成为每届艺博会上一抹独特的亮色,同时也给中国的收藏家们带来一片广阔的艺术视野与一份意外的惊喜。
-
关键词
艺术样式
雕塑作品
罗丹
独特
大师
收藏家
视觉
中国
阿曼
上海
-
分类号
G894
[文化科学—体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