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51—2005年中国大陆霾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306
1
作者 吴兑 吴晓京 +6 位作者 李菲 谭浩波 陈静 曹治强 孙弦 陈欢欢 李海燕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0-688,共9页
霾的出现有重要的空气质量指示意义。而雾的记录,有明确的天气指示意义。由于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大陆都市霾天气日趋严重。利用1951 2005年中国大陆743个地面气象站资料分析中国大陆霾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霾的出现有重要的空气质量指示意义。而雾的记录,有明确的天气指示意义。由于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大陆都市霾天气日趋严重。利用1951 2005年中国大陆743个地面气象站资料分析中国大陆霾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霾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从1956年到1980年中国霾日都比较少,仅四川盆地和新疆南部超过50天;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霾日明显增加,到21世纪大陆东部大部分地区几乎都超过100天,其中大城市区域超过150天,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霾日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沈阳、河北邢台、重庆市区、辽宁本溪、西安、成都、四川遂宁、湖北老河口、新疆和田、且末、民丰、四川内江,主要集中在辽宁中部、四川盆地、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地区,以及受沙尘暴影响较多的南疆地区。就中国大陆而言,12和1月霾天气日数明显偏多,2个月霾日数的总和达到了全年的30%;9月霾天气日数最少,约占全年的5%。具有霾日增加变化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南部,包括华北、黄淮、江淮、江南、江汉、华南以及西南地区东部,是中国东部一些经济和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具有霾日减少变化趋势的站点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和西北地区东部。这些地方的经济和工业水平相对滞后,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但近年来工业结构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改善使当地的霾日数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长期变化
下载PDF
中国大陆1951—2005年雾与轻雾的长期变化 被引量:48
2
作者 吴兑 吴晓京 +5 位作者 李菲 谭浩波 陈静 陈欢欢 曹治强 孙弦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51,共7页
雾的记录有明确的天气指示意义。通过分析1951—2005年中国大陆743个地面气象站的资料,对中国大陆雾、轻雾的长期变化趋势有如下认识:我国大陆雾日地理分布基本气候特征呈现东南部多西北部少的特点,冬半年雾日数多夏半年少。各年代的差... 雾的记录有明确的天气指示意义。通过分析1951—2005年中国大陆743个地面气象站的资料,对中国大陆雾、轻雾的长期变化趋势有如下认识:我国大陆雾日地理分布基本气候特征呈现东南部多西北部少的特点,冬半年雾日数多夏半年少。各年代的差异在不同地区不尽一致。西南地区是我国雾日最多的地区,四川盆地一年有雾日20余天;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在冬春季节会出现严重的持续性雾天气。长江以南各省的轻雾日数明显多于长江以北地区,而且1980年代以后轻雾日有明显增加;西南地区是我国轻雾日最多的地区,四川盆地一年有轻雾日100余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轻雾 长期变化
下载PDF
1961~2005年中国大雾天气气候特征 被引量:42
3
作者 曹治强 吴兑 吴晓京 《气象科技》 2008年第5期556-560,共5页
利用1961~2005年中国541个地面台站观测的能见度和相对湿度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雾时空分布特征和趋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大雾日数明显偏多,夏半年明显偏少。其中11月最多,6月最少。在空间分布上,中国东部降水量较多... 利用1961~2005年中国541个地面台站观测的能见度和相对湿度资料,分析了中国大雾时空分布特征和趋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大雾日数明显偏多,夏半年明显偏少。其中11月最多,6月最少。在空间分布上,中国东部降水量较多的平原和丘陵年均大雾日数较多,而内蒙古大部和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年均大雾日数较少,多在1天以下。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地区一些省市,是大雾天气多发的地区,并且具有明显正变化趋势,年大雾天气日数呈波动增多的趋势,波动的周期大约为1.5年。1982、1987、1989~2000年和2002年是大雾日数较多的年份,而1967年则是大雾日数明显偏少的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时空分布 变化趋势 EOF分析
下载PDF
2007年初一次雪后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曹治强 方翔 +1 位作者 吴晓京 李小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2-58,共7页
大雾天气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7年1月15日华北和黄淮地区的雪后大雾天气产生的天气背景及其形成的温湿条件和层结特征。结果表明:在这次大雾天气发生时,亚欧大陆中高纬度的环流形势为两... 大雾天气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7年1月15日华北和黄淮地区的雪后大雾天气产生的天气背景及其形成的温湿条件和层结特征。结果表明:在这次大雾天气发生时,亚欧大陆中高纬度的环流形势为两槽一脊型,中纬度无明显冷空气活动,南支气流较为平直,天气形势比较稳定。华北和黄淮地区位于入海高压的后部,近地面层有弱的东北风或偏东风,即有利于海洋上暖湿气流的平流输送,又不至于破坏大雾形成的温湿条件。同时,大气层结是绝对稳定的,低层有深厚的逆温层,当暖湿空气平流到温度较低的下垫面上时冷却而形成雾,因而这次大雾天气属于典型的平流雾。这种形势的稳定维持,造成了这次持续时间较长的大范围的大雾天气。另外,华北和黄淮较低的海拔高度,有利于暖湿空气的平流进入,也是大雾形成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卫星云图 平流
下载PDF
扫描电子显微镜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剑霜 谢锋 +2 位作者 吴晓京 陈一 胡刚 《上海计量测试》 2003年第6期37-39,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不断需要从更高的微观层次观察、认识周围的物质世界.细胞、微生物等微米尺度的物体直接用肉眼观察不到,显微镜的发明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纳米科技成为研究热点,集成电路工艺加工的特征尺度进入深亚微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不断需要从更高的微观层次观察、认识周围的物质世界.细胞、微生物等微米尺度的物体直接用肉眼观察不到,显微镜的发明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纳米科技成为研究热点,集成电路工艺加工的特征尺度进入深亚微米,所有这些更加微小的物体光学显微镜也观察不到,必须使用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分为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简称透射电镜(TEM)两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 二次电子 特征x射线 背散射电子
下载PDF
应用MODIS数据对新疆北部大雾地面能见度和微物理参数的反演 被引量:25
6
作者 吴晓京 陈云浩 李三妹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8-696,共9页
大雾区域地面能见度、垂直总水汽含量、雾滴有效半径等因子是对大雾进行有效监测的重要参数。以MOD IS探测器的卫星遥感数据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定量反演了这些大雾参数。能见度参数反演结果和气象地面观测能见度信息数据的对比表明其效... 大雾区域地面能见度、垂直总水汽含量、雾滴有效半径等因子是对大雾进行有效监测的重要参数。以MOD IS探测器的卫星遥感数据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定量反演了这些大雾参数。能见度参数反演结果和气象地面观测能见度信息数据的对比表明其效果良好。所得垂直总水汽含量、雾滴有效半径也与以前国内外相关多年研究的结果趋势一致。此方法在这里成功的应用,说明其在遥感大雾监测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大雾 垂直厚度 地面能见度 垂直总水汽含量 有效半径
下载PDF
FY-4A卫星数据可视化及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清平 吴晓京 +1 位作者 陈阳权 段杰 《气象科技》 2019年第3期502-507,共6页
2016年12月11日我国发射了FY-4A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其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能够加强航空气象中的监测应用,为了更好地应用FY-4A卫星的各类观测产品,本文利用Python语言实现对FY-4A卫星AGRI观测仪器所探测的2km、4km分辨率的全圆盘和中国... 2016年12月11日我国发射了FY-4A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其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能够加强航空气象中的监测应用,为了更好地应用FY-4A卫星的各类观测产品,本文利用Python语言实现对FY-4A卫星AGRI观测仪器所探测的2km、4km分辨率的全圆盘和中国区域可见光、红外图像资料及7.8km分辨率闪电监测资料进行解码并可视化显示出图,将绘制的卫星图像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网站对外开放的卫星云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显示较为一致,可以用于航空气象业务。Python语言语法简练,对于卫星HDF和NC格式数据读取速度快,Python的Numpy工具包基于矩阵的运算能快速处理卫星观测数据,Basemap库中多种投影方式可供业务应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 FY-4A 闪电 全圆盘 LMI
下载PDF
基于MODIS的黄海海雾研究——海雾特征量反演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纪伟 张苏平 +2 位作者 吴晓京 刘应辰 刘敬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11-318,共8页
基于MODIS卫星数据,运用卫星遥感基本理论,提取了海雾、晴空海面、高云等不同类型信息进行统计研究,结合前人经验,确定了雾区反演和特征量反演的方法。对2007年5月4日上午一次黄海海雾过程的进行了反演,得到了定量的光学厚度、液态水路... 基于MODIS卫星数据,运用卫星遥感基本理论,提取了海雾、晴空海面、高云等不同类型信息进行统计研究,结合前人经验,确定了雾区反演和特征量反演的方法。对2007年5月4日上午一次黄海海雾过程的进行了反演,得到了定量的光学厚度、液态水路径、有效半径、雾顶高度和能见度等特征量,并用沿海观测站的探空数据以及船舶资料,对用卫星资料反演的雾顶高度和能见度进行了验证,效果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海雾 光学厚度 有效半径 雾顶高度 能见度
下载PDF
基于CloudSat资料的中国地区深对流云物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杨冰韵 吴晓京 郭徵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55-1664,共10页
利用2007-2010年和2013-2014年Cloud Sat卫星资料,分析了中国11个地理区域的深对流云发生率、冰/液态水路径、冰/液态水含量等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化。结果显示,深对流云发生率整体呈现从东南到西北递减的趋势,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 利用2007-2010年和2013-2014年Cloud Sat卫星资料,分析了中国11个地理区域的深对流云发生率、冰/液态水路径、冰/液态水含量等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化。结果显示,深对流云发生率整体呈现从东南到西北递减的趋势,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东南部、西藏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黄淮西部和南部、江汉、江淮、江南和华南等地,就各个地区不同季节而言,江南地区夏季的值最大,达到10.34%。在垂直高度上,深对流云发生率分布在18 km以下,最大值为11.31%,出现在江南夏季4.08~4.56 km高度上。深对流云中冰水路径最大值出现在华南夏季,液态水路径最大值出现在黄淮秋季,西藏地区的深对流云中冰水路径的比例明显高于液态水路径。冰水含量在垂直高度上存在两个高值区,分别位于6~8 km、14~18 km,最大值发生在江南夏季19.44 km左右高度上,达到1 018.87 mg·m^(-3),季节差异较大的高度位于14~18 km。液态水含量最大值发生在江淮冬季,达到411.50 mg·m^(-3),高度在9.36 km左右,垂直高度上最大值在2~6 km上均有出现。该结果可以更好地揭示深对流云的气候特征,并为人工影响天气以及数值模式中对深对流云物理量的模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UDSAT 深对流云 云水含量
下载PDF
2001年春季沙尘天气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晓京 陆均天 +2 位作者 张晓虎 郑新江 孙家民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1年第3期8-10,24,T001,共5页
给出卫星遥感监测 2 0 0 1年春季我国北方沙尘过程的图像特征和产生沙尘天气系统云图的类型 ,初步分析了 2 0 0
关键词 沙尘暴 气象卫星 图像特征 2001年 春季 中国 蒙古气旋
下载PDF
金属锂负极失效机制及其先进表征技术 被引量:16
11
作者 岳昕阳 马萃 +4 位作者 包戬 杨思宇 陈东 吴晓京 周永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29,共22页
尽管传统的石墨负极在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中取得了成功,但其理论容量低(372 mAh·g^(−1))、本身不含锂的先天缺陷限制了其在下一代高比能量锂电池体系中的应用,特别是在需要锂源的锂-硫和锂-空气电池体系中。金属锂因其极高的理论比容... 尽管传统的石墨负极在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中取得了成功,但其理论容量低(372 mAh·g^(−1))、本身不含锂的先天缺陷限制了其在下一代高比能量锂电池体系中的应用,特别是在需要锂源的锂-硫和锂-空气电池体系中。金属锂因其极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Ah·g^(−1))和低氧化还原电势(相对于标准氢电极为−3.040 V),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最佳选择之一。但是,金属锂负极存在库伦效率低、循环性能差、安全性差等一系列瓶颈问题亟待解决,而循环过程中锂枝晶的生长、巨大的体积变化、以及电极界面不稳定等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金属锂负极瓶颈问题及其机理,包括金属锂电极表面固态电解质界面膜的形成,锂枝晶的生长行为,以及惰性死锂的形成。同时,本文还介绍了目前用于研究金属锂负极的先进表征技术,这些技术为研究人员深入认识金属锂负极的失效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金属锂负极 失效机制 先进表征技术
下载PDF
洋面风场的QuikSCAT/SeaWinds遥感探测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晓京 陈云浩 +2 位作者 郑新江 咸迪 李小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5,共9页
QuikSCAT卫星是监测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的重要卫星之一,它已经被世界气象组织列为业务卫星,所得数据对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介绍了QuikSCAT卫星的有关背景情况,星载SeaWinds散射测风计观测洋面风的原理和基本算法,说明... QuikSCAT卫星是监测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的重要卫星之一,它已经被世界气象组织列为业务卫星,所得数据对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介绍了QuikSCAT卫星的有关背景情况,星载SeaWinds散射测风计观测洋面风的原理和基本算法,说明了利用该资料在热带气旋中心定位及移向预报以及2003年淮河流域暴雨成因分析方面做了尝试性工作。最后,对该数据资料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面风 热带气旋 暴雨
下载PDF
利用动态阈值方法改进的风云二号卫星海雾检测技术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晓京 李云 +2 位作者 黄彬 王曦 宋晚郊 《海洋气象学报》 2017年第2期31-41,共11页
有效的观测是提高对海雾认知和预报水平的关键因素,卫星数据是当前最可行的观测数据源,但需要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和精细的检测技术。本文为提高风云二号海雾检测水平,在现有卫星观测数据条件下借鉴了动态获取云雾阈值的思想,定制设计了一... 有效的观测是提高对海雾认知和预报水平的关键因素,卫星数据是当前最可行的观测数据源,但需要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和精细的检测技术。本文为提高风云二号海雾检测水平,在现有卫星观测数据条件下借鉴了动态获取云雾阈值的思想,定制设计了一套从获取动态检测阈值到温度、纹理、噪声检测等步骤的黄渤海海雾检测方法流程。对黄渤海白天海雾检测结果的检验表明,虽然对于秋、冬非海雾季月份的效果还有待提高,但在春季海雾季已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同时该技术方法也需要继续搜集实例,进一步优化阈值获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二号 海雾检测 动态阈值
下载PDF
晨昏轨道卫星的气象应用需求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鹏 杨磊 +5 位作者 谷松岩 胡秀清 吴晓京 吴荣华 毕研盟 刘诚 《气象科技进展》 2015年第2期6-12,共7页
晨昏卫星(晨昏轨道极轨气象卫星,也简称晨昏轨道卫星)是指太阳同步近极地轨道卫星中轨道降交点地方时间(Equator Cross Time,ETC)在6:00左右的卫星,观测地方时间总在凌晨和傍晚。在介绍晨昏卫星的基础上,分析了晨昏卫星的平台特征、观... 晨昏卫星(晨昏轨道极轨气象卫星,也简称晨昏轨道卫星)是指太阳同步近极地轨道卫星中轨道降交点地方时间(Equator Cross Time,ETC)在6:00左右的卫星,观测地方时间总在凌晨和傍晚。在介绍晨昏卫星的基础上,分析了晨昏卫星的平台特征、观测特点和潜在应用。对轨道模拟仿真和多国观测系统试验(observing system experiments,OSE)的分析表明:晨昏卫星同上午卫星和下午卫星共同构成极轨气象卫星业务观测系统,可以每6h提供一次无缝隙的全球大气探测资料,改进NWP的初始场,对南北半球预报和行星尺度的区域预报均有积极的贡献。利用FY-1D卫星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晨昏卫星对气候和环境监测也具有独特的作用。根据现有风云气象卫星的发展规划,还讨论了发展晨昏卫星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晨昏卫星 数值天气预报 气候监测 环境监测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遥感大雾判识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年庆 蒋建莹 吴晓京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3-79,I0004,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卫星遥感数据大雾判识方法:首先通过对风云1D卫星大雾区域的各通道辐射值出现频次进行概率统计,利用其阈值来粗判识大雾;然后在粗判识的基础上通过支持向量机的方法进行大雾细判识;最后利用腐蚀和膨胀的图像...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卫星遥感数据大雾判识方法:首先通过对风云1D卫星大雾区域的各通道辐射值出现频次进行概率统计,利用其阈值来粗判识大雾;然后在粗判识的基础上通过支持向量机的方法进行大雾细判识;最后利用腐蚀和膨胀的图像处理技术对判识后的图像进行优化处理。在对我国2006年9-12月的65条监测到大雾的风云1D轨道的探测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大雾判识结果与专家标记吻合。检验结果表明,利用1、2、4、6、7、10通道组合进行粗判识的结果最好,5交叉正确率为89.9849%,TS评分为74.04%。利用上述方法对个例的分析检验表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遥感大雾判识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大雾判识 概率统计 支持向量机 腐蚀膨胀
下载PDF
2001年夏季风活动与我国南方暴雨某些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岚 吴晓京 +2 位作者 江吉喜 张其松 李小龙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5-451,共7页
应用GMSTBB资料对 2 0 0 1年亚洲夏季风活动作了诊断分析 ,得到中南半岛和我国南海共经历了 3次季风爆发过程 ,且强度都强于历史同期水平 ;揭示了印度—孟加拉湾、中南半岛以及我国南海 3个季风区季风爆发与间歇的特征。分析了季风对华... 应用GMSTBB资料对 2 0 0 1年亚洲夏季风活动作了诊断分析 ,得到中南半岛和我国南海共经历了 3次季风爆发过程 ,且强度都强于历史同期水平 ;揭示了印度—孟加拉湾、中南半岛以及我国南海 3个季风区季风爆发与间歇的特征。分析了季风对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三次 (6月上旬至中旬初、6月下旬至 7月上旬、8月末 )暴雨过程的影响 ,指出季风爆发及其与北方南下冷空气的结合 ,是造成东南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强降水的必要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亮温 季风 暴雨 诊断 GMSTBB
下载PDF
纳米压痕试验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晓京 吴子景 蒋宾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纳米材料由于其本身特殊的尺度,呈现出与体材料完全不同的力学、摩擦学性质.纳米压痕试验作为一种在纳米尺度进行力学、摩擦学性质表征的有效手段,已经被成功地运用于单层/多层薄膜、超薄膜、纳米线/管等纳米材料的纳米摩擦学研究中.在... 纳米材料由于其本身特殊的尺度,呈现出与体材料完全不同的力学、摩擦学性质.纳米压痕试验作为一种在纳米尺度进行力学、摩擦学性质表征的有效手段,已经被成功地运用于单层/多层薄膜、超薄膜、纳米线/管等纳米材料的纳米摩擦学研究中.在硬度、弹性模量的测量以及弹性/塑性形变、应变强化等现象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是,目前的纳米压痕试验还存在着重复性差、精确定量困难、缺少统一的测试标准等问题.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纳米压痕试验未来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纳米摩擦学 纳米压痕 原子力显微镜 纳米硬度仪
原文传递
大雾消散卫星遥感临近预报及消散型分类——我国中东部案例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晓京 张苏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4-138,共5页
大雾作为在稳定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相关研究较少。大雾生消的预报准确率一直有待提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航运的发展,大雾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日益增多,引起了交通运输、环保、卫生等各行业的重视。在积累的大量卫... 大雾作为在稳定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相关研究较少。大雾生消的预报准确率一直有待提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航运的发展,大雾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日益增多,引起了交通运输、环保、卫生等各行业的重视。在积累的大量卫星探测数据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我国中东部地区不同季节、下垫面、地理位置的大雾消散遥感特征。通过加入太阳影响项等,改进了由Gurka等人提出的遥感大雾临近预报方法,提出了使用风云二号等覆盖东亚地区的气象卫星数据来预测中国中东部大雾消散时间的算法和流程,其结果与常规观测、卫星监测进行了比对。就地形、地表状况、季节等影响大雾消散的因素差异进行分析,并作了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消散 临近预报 气象卫星 消散类型
下载PDF
东亚春季沙尘天气的卫星云图特征分析和分型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晓京 郑新江 +3 位作者 李小龙 刘景涛 康玲 姜学恭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1-13,共13页
20 0 1年春季 ,沙尘天气对我国北方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作者给出了卫星遥感监测到的沙尘过程的图像特征并对产生沙尘的天气系统进行了云图分型。最后得出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 3种天气系统及相应的云系分布类型下。
关键词 沙尘暴 卫星监测 云图 天气特征
下载PDF
珍珠和珍珠贝壳的显微结构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晓京 杨大宇 +2 位作者 李方华 陈贵卿 陈俊豪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珍珠和珍珠贝珍珠层。使用了电子衍射、衍衬象、高分辨电子显微术等方法,研究了珍珠和珍珠贝的形貌、晶粒大小和微结构。观察到珍珠文石中普遍存在的孪生现象,并讨论了电子辐射的作用。
关键词 珍珠 珍珠贝 文石晶体 显微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