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连接度的概念、度量及其应用 被引量:101
1
作者 广 周志翔 +2 位作者 王鹏程 肖文发 滕明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03-1910,共8页
景观连接度是指景观促进或阻碍生物体或某种生态过程在源斑块间运动的程度,反映了景观的功能特征。景观连接度理论与方法是景观评价、管理和生态规划的重要基础,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综... 景观连接度是指景观促进或阻碍生物体或某种生态过程在源斑块间运动的程度,反映了景观的功能特征。景观连接度理论与方法是景观评价、管理和生态规划的重要基础,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综述了国内外近10a来有关景观连接度概念、度量方法及其生态学意义的最新进展,并探讨了景观连接度与景观要素间的关系及其潜在应用前景,以期为深入开展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间关系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连接度 结构连接度 功能连接度 度量方法 生物多样性保护 景观规划
下载PDF
基于最小费用模型的景观连接度评价 被引量:57
2
作者 广 周志翔 +3 位作者 王鹏程 肖文发 滕明君 彭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42-2048,共7页
作为物种扩散的重要影响因子,景观连接度反映了景观促进或阻碍生物体在资源斑块间运动的程度,它也是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物保护领域的主要指标.最小费用模型起源于图论,其结合了景观中的详细地理信息和生物体的行为特征,通过费用距... 作为物种扩散的重要影响因子,景观连接度反映了景观促进或阻碍生物体在资源斑块间运动的程度,它也是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物保护领域的主要指标.最小费用模型起源于图论,其结合了景观中的详细地理信息和生物体的行为特征,通过费用距离分析可直观形象地描绘出物种在异质景观中的连接度,且可在GIS程序包中实现简便运算和适度的数据需求量,使其在大尺度景观连接度评价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当前的景观连接度研究,详细阐述了最小费用模型评价景观连接度的意义、原理及运算过程,并探讨了该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连接度 最小费用模型 费用距离 物种扩散 生境破碎化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土壤可蚀性K值研究 被引量:52
3
作者 广 曾毅 +3 位作者 周志翔 王鹏程 肖文发 罗翀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0年第3期8-12,共5页
研究土壤可蚀性K值有助于宏观判断和定量分析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的特点。依据重庆市和湖北省的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建立三峡库区各土种的理化性质数据库,并通过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对不同粒径标准的土壤质地进行转换,然后采用几何平均粒径模... 研究土壤可蚀性K值有助于宏观判断和定量分析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的特点。依据重庆市和湖北省的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建立三峡库区各土种的理化性质数据库,并通过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对不同粒径标准的土壤质地进行转换,然后采用几何平均粒径模型修正公式计算出三峡库区各土种的可蚀性K值,经面积加权平均得到三峡库区11类土壤的可蚀性K值,最后在分类分级基础上,探讨土壤可蚀性K值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土壤可蚀性K值变化于0.007 2-0.019 2 t.hm^2.h/(MJ.mm.hm^2)之间,其中在0.015 0-0.019 0 t.hm^2.h/(MJ.mm.hm^2)之间的中高可蚀性和高可蚀性土壤面积占库区总面积的74.49%;三峡库区存在很大的土壤侵蚀风险,国外已有的K值经验算式不能直接照搬,而采用几何平均粒径修正模型对三峡库区土壤可蚀性K值进行估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可蚀性 K值估算 质地转换 土壤侵蚀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三峡库区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6
4
作者 广 林德生 +3 位作者 肖文发 王鹏程 马浩 周志翔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158,共8页
基于1976—2005年三峡库区及周边25个气象站点的日雨量资料,对三峡库区降雨侵蚀力(R)值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库区境内7个主要站点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76—2005年,三峡库区年均R值在4389.0... 基于1976—2005年三峡库区及周边25个气象站点的日雨量资料,对三峡库区降雨侵蚀力(R)值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库区境内7个主要站点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76—2005年,三峡库区年均R值在4389.0~8021.0MJ.mm.hm-2.h-1.a-1,从库区东北向西南方向,R值先是逐渐递增,至库区中部达最大值后又开始递减;三峡库区7个主要站点的年内降雨侵蚀力主要集中在4—10月,R值从4月开始逐步增大,一般在6、7月出现最大值后又逐渐减小,其中连续3个月的最大累计降雨侵蚀力值占年值的54.2%~60.7%;研究期间,三峡库区7个主要站点年降雨侵蚀力的变异系数在0.278~0.387,属中等程度变异,倾向率的变化范围在-431.1~263.5MJ.mm.hm-2.h-1.(10a)-1,但趋势系数均没通过0.05显著水平的信度检验,年降雨侵蚀力变化存在一定随机波动性;月降雨侵蚀力的变异程度明显大于年降雨侵蚀力,但也仅是部分站点的少数月份存在显著气候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日雨量 时空分布 土壤侵蚀 三峡库区
原文传递
城市热环境定量评价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5
5
作者 孙铁钢 肖荣波 +2 位作者 蔡云楠 王耀武 广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717-2728,共12页
自"城市热岛"概念提出以来,城市热环境定量评价一直是城市气候与环境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随着空间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模拟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热环境定量评价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从最初单一利用气象站历史数据对... 自"城市热岛"概念提出以来,城市热环境定量评价一直是城市气候与环境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随着空间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模拟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热环境定量评价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从最初单一利用气象站历史数据对城市宏观尺度热环境进行数理统计分析,逐步发展到综合利用地面气象观测、热红外遥感、数值模式模拟等多种技术对不同尺度热环境进行动态模拟与预测.本文系统回顾了地面气象观测、热红外遥感、数值模式模拟3类城市热环境定量评价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各类技术的优缺点、适用性及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的城市热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环境 定量评价技术 地面气象观测 热红外遥感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降水量的空间插值方法及时空分布 被引量:29
6
作者 广 林德生 +3 位作者 周志翔 王鹏程 肖文发 滕明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52-758,共7页
三峡库区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分析库区降水的时空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46个气象站点资料,分别采用反距离加权法、样条函数法、普通克里金法、协同克里金法等4种空间插值方法,对三峡库区1961~2005年45年间的年平均降... 三峡库区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分析库区降水的时空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46个气象站点资料,分别采用反距离加权法、样条函数法、普通克里金法、协同克里金法等4种空间插值方法,对三峡库区1961~2005年45年间的年平均降水量、月平均降水量进行了空间插值模拟与交叉检验,并对三峡库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表明,考虑高程的协同克里金法整体插值效果要优于其他3种插值法。但通过站点误差分析,协同克里金法并非对每一个站点的插值精度都高。研究发现,在剔除其中2个高海拔站点的情况下,可以显著提高协同克里金的空间插值效果。由插值得到的三峡库区降水分布图可知,大部分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处于1 000~1 200 mm,而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匀,夏季降水约占年降水量的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降水量 空间插值 时空分布
原文传递
USLE/RUSLE模型中植被覆盖管理因子的遥感定量估算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7
作者 广 李生 +2 位作者 任华东 姚小华 黄子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28-1732,共5页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及其后续修正方程(RUSLE)是区域土壤侵蚀风险评估和水土保持规划的有效工具.植被覆盖管理因子作为USLE和RUSLE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合理估算对土壤侵蚀的准确预测尤为重要.基于野外实地调查和测量的传统估算法费时...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及其后续修正方程(RUSLE)是区域土壤侵蚀风险评估和水土保持规划的有效工具.植被覆盖管理因子作为USLE和RUSLE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合理估算对土壤侵蚀的准确预测尤为重要.基于野外实地调查和测量的传统估算法费时、费力且费用高,无法满足宏观尺度上植被覆盖管理因子的快速提取.近年来,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大尺度植被覆盖管理因子获取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方法.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了植被覆盖管理因子遥感定量估算方法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各类方法的优劣,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大尺度植被覆盖管理因子的定量估算及拓展现有研究思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USLE/RUSLE 模型 植被覆盖管理因子 遥感
原文传递
基于结构设计与管理的绿色廊道功能类型及其规划设计重点 被引量:22
8
作者 滕明君 周志翔 +2 位作者 王鹏程 广 徐永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04-1614,共11页
绿色廊道在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休闲旅游需求和实现历史文化保护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规划设计与管理受到广泛关注。但随着概念内涵与功能复杂性的增加,绿色廊道的功能定位与相应的结构设计成为其规划与管... 绿色廊道在维持区域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休闲旅游需求和实现历史文化保护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规划设计与管理受到广泛关注。但随着概念内涵与功能复杂性的增加,绿色廊道的功能定位与相应的结构设计成为其规划与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对绿色廊道功能类型体系和相应的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依据绿色廊道功能类型复杂性分析,提出了基于结构设计与管理的绿色廊道功能类型体系,并将其分为生物通道、环保廊道、景观游憩廊道和历史文化廊道等4个基本功能类型和22个二级类型,以指导绿色廊道功能定位;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功能类型绿色廊道的特点,对其相应的规划设计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建议,以期为多功能绿色廊道的可持续性规划设计与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廊道 景观规划 功能定位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基于局地气候优化的城市蓝绿空间规划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成雅田 广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935-3945,共11页
在高密度、高强度的城市建设模式下,我国大中城市内部均面临着热岛效应加剧、通风能力下降、灰霾天气频发等局地气候环境问题。城市蓝绿空间作为调控城市风热环境、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关键要素,已成为城市空间规划设计领域应对局地气候... 在高密度、高强度的城市建设模式下,我国大中城市内部均面临着热岛效应加剧、通风能力下降、灰霾天气频发等局地气候环境问题。城市蓝绿空间作为调控城市风热环境、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关键要素,已成为城市空间规划设计领域应对局地气候问题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蓝绿空间局地气候效应研究文献资料的回顾,从城市蓝绿空间规划布局、网络构建两个层面,梳理了冷岛景观特征优化、冷岛空间镶嵌布局、通风廊道网络连通、通风廊道界面管控的规划学途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相关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智能仿真平台、评估指标体系、规划设计指南、实施保障机制4方面建立城市蓝绿空间规划应对局地气候问题的研究框架,以期为城市气候适应性规划理论创新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蓝绿空间 局地气候 冷岛 通风廊道 规划途径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罗翀 周志翔 +2 位作者 王鹏程 广 肖文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7-31,67,共6页
三峡库区是我国重点敏感生态区和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和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在分析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明确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异基础上,... 三峡库区是我国重点敏感生态区和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和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在分析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现状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明确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空间分异基础上,综合采用GIS分析、聚类分析和专家集成等方法,根据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按三级分区的等级体系将三峡库区划分为4个自然生态区、6个生态亚区、9个生态功能区;并探讨了各生态功能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功能定位及生态环境建设措施与重点,以期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功能区划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城市高密度住区居民应急疏散行为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林姚宇 丁川 +2 位作者 广 马婷 姜雪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5-109,共5页
随着我国城市突发灾害的逐渐增多,城市应急避难与防灾减灾规划等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在城市内部尤其是城市高密度居住区,如何将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同居民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疏散行为结合起来,是一个重要课题。居民是防灾避难规划的服务... 随着我国城市突发灾害的逐渐增多,城市应急避难与防灾减灾规划等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在城市内部尤其是城市高密度居住区,如何将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同居民在灾害发生时的应急疏散行为结合起来,是一个重要课题。居民是防灾避难规划的服务对象和行为主体,突发灾害条件下人的疏散避难行为选择与综合决策需求应该成为规划的依据和导向。研究从行为学视角出发,剖析了突发灾害条件下居民疏散避难决策行为的相关特性,构建了居民避难场所及疏散路径选择理论模型,其分析结果有助于指导和完善住区防灾减灾规划与设计,以形成合理的避难空间布局及安全、可识别的应急疏散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住区 突发灾害 避难场所 应急疏散 行为分析
下载PDF
景观中心度及其在生态网络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滕明君 周志翔 +2 位作者 王鹏程 徐永荣 广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3-872,共10页
构建连续性生态网络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管理、游憩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景观规划策略,其规划与管理已受到广泛关注.关键景观组分的识别是生态网络规划与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借鉴图论网络分析理论... 构建连续性生态网络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管理、游憩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景观规划策略,其规划与管理已受到广泛关注.关键景观组分的识别是生态网络规划与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借鉴图论网络分析理论提出了景观中心度的概念及度量方法,并探讨了景观中心度在生态网络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内容和框架.景观中心度方法虽然可为景观规划与管理中关键景观要素的确定和连续生态网络的构建提供新途径,但仍需从指标的生态意义、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简单通用的分析软件等方面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中心度 生态网络 关键景观要素 景观规划 景观管理 图论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趋势 被引量:14
13
作者 林德生 广 +2 位作者 周志翔 肖文发 王鹏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37-1043,共7页
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32个气象站点1960~2006年的气温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分析和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近50a来的气温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近50a来三峡库区气温变化总体上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率为0.13℃/10a... 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32个气象站点1960~2006年的气温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分析和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近50a来的气温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近50a来三峡库区气温变化总体上呈显著上升趋势,增温率为0.13℃/10a;其中1960’s~1980’s末存在一个缓慢降温过程,1980’s末后快速增温。(2)三峡库区各季节平均气温变化过程与年气温变化过程相似,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气温增温率分别为0.10、0.005、0.19和0.21℃/10a,其中冬季气温上升对库区年平均气温上升的贡献率最大。(3)年均气温跃变出现在1996年,春、夏、秋、冬四季气温跃变点分别出现在1996、1993、1997、1996年,季节气温的跃变与年均气温跃变具有较好的同步性。(4)三峡库区偏暖和显著偏暖年份都发生在1996年以后,其中1998和2006年为异常偏暖年份;偏冷年份基本出现在1990’s以前,尤其集中在1980’s,但无显著偏冷和异常偏冷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均气温 季节平均气温 气温跃变 气候变化 三峡库区
原文传递
城市地表热环境季节变化及与下垫面特征关系 被引量:14
14
作者 广 林姚宇 +3 位作者 王耀武 龚咏喜 崔红蕾 夏丽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30,共5页
为进一步揭示城市地表热环境的时空分异机制,利用遥感信息技术提取深圳市西部地区不同季节的地表温度、植被覆盖、不透水面、水分状况等下垫面特征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地表热环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与下垫面生物物理参数的定量关系.结果表... 为进一步揭示城市地表热环境的时空分异机制,利用遥感信息技术提取深圳市西部地区不同季节的地表温度、植被覆盖、不透水面、水分状况等下垫面特征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地表热环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与下垫面生物物理参数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热力景观的空间分布、强度随季节发生显著变化;不透水面指数、湿度指数与地表温度分别呈指数正相关、线性负相关且在不同季节表现稳定,而植被指数与地表温度呈非线性关系并随季节变化;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不透水面对地表温度的调节作用最大、地表湿度次之、植被覆盖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生物物理参数 季节变化 遥感 深圳西部地区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的三峡库区防护林类型空间优化配置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浩 周志翔 +2 位作者 王鹏程 广 肖文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83-3090,共8页
基于2007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和影响防护林的主导环境因子,对三峡库区的森林立地进行分类,并通过选取水源涵养量、生物量和林分生产力3个指标,利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对库区现有的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4种防护林类... 基于2007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和影响防护林的主导环境因子,对三峡库区的森林立地进行分类,并通过选取水源涵养量、生物量和林分生产力3个指标,利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对库区现有的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4种防护林类型进行空间优化配置.结果表明:2007年,三峡库区森林立地可划分为40种类型;空间配置优化后,研究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的面积比例分别为32.55%、29.43%、34.95%和3.07%.与优化前相比,优化后针叶林和灌木林的面积比例分别减少了8.79%和28.55%,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分别增加了10.23%和27.11%.通过防护林类型的空间优化,三峡库区整体的水源涵养能力、生物量和林分生产力分别增加14.09×108m3、0.35×108t和1.08×106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防护林 空间优化配置 综合效益 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
原文传递
基于分形理论的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空间格局变化 被引量:12
16
作者 汪涛 黄子杰 +3 位作者 广 周志翔 肖文发 王鹏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1年第2期47-51,56,共6页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生成的三峡库区2000和2009年土壤侵蚀强度类型图的基础上,运用分形理论分析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的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在各侵蚀强度类型中,微度侵蚀面积最大且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其他侵蚀类型的面积均呈减小趋势;2...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生成的三峡库区2000和2009年土壤侵蚀强度类型图的基础上,运用分形理论分析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的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在各侵蚀强度类型中,微度侵蚀面积最大且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其他侵蚀类型的面积均呈减小趋势;2)土壤侵蚀空间格局存在分形特征,近10年间,各侵蚀强度类型的斑块镶嵌结构复杂度变化不一,其中微度、轻度侵蚀类型斑块结构的复杂度呈减小趋势,而中度以上侵蚀类型斑块结构的复杂度呈增加趋势;3)剧烈侵蚀类型的斑块镶嵌结构稳定性均高于其他侵蚀类型,稳定性指数在2000和2009年分别为0.489 2和0.463 6,时间变化上,除了微度和轻度侵蚀类型外,库区其他侵蚀强度类型的空间格局稳定性指数均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空间格局 分形理论 三峡库区
下载PDF
深圳市典型住区热环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广 夏丽丽 +3 位作者 林姚宇 王耀武 龚咏喜 张文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2,共4页
为进一步明确住区用地强度与城市热环境的关联性,选取深圳市城中村、多层住区、高层住区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5 TM影像和建筑普查数据为数据源,定量分析了3类住区地表温度特征及其与相关规划建设因子的关联度.结果表明:3类住区均存在不... 为进一步明确住区用地强度与城市热环境的关联性,选取深圳市城中村、多层住区、高层住区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5 TM影像和建筑普查数据为数据源,定量分析了3类住区地表温度特征及其与相关规划建设因子的关联度.结果表明:3类住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热岛效应,其中城中村平均热岛强度最大3.53℃,多层住区次之2.62℃,高层住区最小1.60℃;住区地表温度与建筑密度呈正相关,与地表湿度、植被覆盖、建筑平均高度、建筑平均最近邻距离、容积率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地表湿度和建筑平均高度是引起城市住区地表温度分异的主导因子.该研究可为城市住区热环境的评估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多层住区 高层住区 热环境 地表温度 深圳市
下载PDF
三峡库区1988~2007年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静 广 +2 位作者 周志翔 肖文发 罗翀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0-38,共9页
长时期植被覆盖变化研究有助于揭示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特征。以1988、2000和2007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结合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库,应用非监督分类的方法提取三峡库区植被覆盖信息,通过面积转移矩阵、动态度及动态变化趋势... 长时期植被覆盖变化研究有助于揭示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特征。以1988、2000和2007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结合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库,应用非监督分类的方法提取三峡库区植被覆盖信息,通过面积转移矩阵、动态度及动态变化趋势状态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分析了库区近20 a来的植被覆盖变化。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20 a来植被覆盖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下降速度在减缓。但库区内乔木林(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面积减少且变化量较大,而灌木林面积呈现上升趋势。(2)1988~2000年植被覆盖类型转移趋势主要表现为:针叶林主要转入类型为阔叶林和耕地,转出类型为耕地和灌丛;阔叶林主要转入类型为灌丛和耕地,转出类型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主要转入类型是针叶林,转出类型是耕地;灌丛主要转入类型和转出类型均为耕地。(3)2000~2007年植被覆盖类型转移趋势主要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灌丛对耕地的转移率分别为8.27%、60.33%、47.24%和29.11%,贡献率分别为3.92%、10.15%、1.04%和13.18%。这一时期内同时,各植被类型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转移率及贡献率均明显高于上一研究期。(4)三峡库区整体土地利用程度处于中等以上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的强度呈明显增大的趋势。三峡库区植被覆盖变化的3个驱动力因子分别为三峡工程建设、国家政策、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遥感分类 归一化植被指数 植被覆盖变化
原文传递
GIS支持下的浠水县林地适宜性评价及林种结构调整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浩 周志翔 +3 位作者 广 魏合义 刘学全 唐万鹏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47,69,共4页
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土层厚度和土壤类型5项因子,应用GIS技术对浠水县林地适宜性及林种结构调整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浠水县63 054 hm2的参评土地中,最适宜林地占48.7%,适宜林地占33.0%,勉强适宜林地占17.5%,不适宜林地仅占0... 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土层厚度和土壤类型5项因子,应用GIS技术对浠水县林地适宜性及林种结构调整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浠水县63 054 hm2的参评土地中,最适宜林地占48.7%,适宜林地占33.0%,勉强适宜林地占17.5%,不适宜林地仅占0.8%。其中3,905 hm2大于25°的坡耕地5、792 hm2未利用滩地及302 hm2的荒草地均为最适宜和适宜林地,应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和荒山(荒滩)造林尽快充分利用。根据不同林种对立地条件及林地适宜度等级的要求,浠水县林业用地可增加经济林面积2 699 hm2、特用林面积6 378 hm2、防护林面积13 122 hm2,减少用材林面积11 797 hm2,通过林种结构调整可使生态公益林所占比例由调整前的8.3%提高到37.8%,从而充分合理地利用林地资源、改善林种结构,为浠水县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适宜性评价 林种结构调整 浠水县
下载PDF
广场绿化形式及其植物景观特征的热环境效应实测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姜丽娟 成雅田 +2 位作者 程维金 林姚宇 广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58,110,共8页
为综合分析高温天气条件下广场不同绿化模式、植物景观特征对热环境的日夜间影响规律,本文在2020年8月31日7:00—22:00对华中农业大学校园广场进行小气候环境实地监测,比较分析了硬质铺装、水体景观、规则树阵、疏林草地4类绿化形式空... 为综合分析高温天气条件下广场不同绿化模式、植物景观特征对热环境的日夜间影响规律,本文在2020年8月31日7:00—22:00对华中农业大学校园广场进行小气候环境实地监测,比较分析了硬质铺装、水体景观、规则树阵、疏林草地4类绿化形式空间小气候因子和热舒适度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了不同围合形式植物景观的热舒适性差异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广场不同绿化形式对全天的空气温湿度影响较小,但对风速、黑球温度的影响较大且存在日夜差异,是影响广场不同空间生理等效温度(PET)差异的主要小气候因子;2)4类绿化形式空间热舒适性在日间存在较大差异,规则树阵、疏林草地、水体景观与硬质铺装相比,日间平均PET降幅分别为8.85℃、5.50℃、2.48℃,但从全天热可接受时间占比来看,硬质铺装空间则略高于水体景观空间;3)植物景观围合空间对PET的调控能力主要受乔木覆盖度影响,其中覆盖型、垂直型日间热舒适性要显著优于半开敞型、开敞型、无植物型,而在夜间不同植物景观围合空间的热舒适性差异较小,且覆盖型要略低于其它4类。该研究成果可为热环境优化视角下的广场植物景观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场 绿化形式 植物景观特征 生理等效温度 热舒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