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18~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接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的现状,以及感染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风险,探讨HepB的免疫策略。方...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18~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接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的现状,以及感染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风险,探讨HepB的免疫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7~2012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乙肝病例的年龄别发病情况,以及1979年、1992年和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结果中国18~59岁人群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居高不下,易感人群的HepB接种率较低,感染风险较高。结论中国在成功实施新生儿HepB接种和儿童HepB查漏补种后,应适时开展18~59岁重点人群的HepB接种,进一步降低HBV感染率。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我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现阶段育龄期妇女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Antigen,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sAg,Anti-HBs)、乙肝病毒e抗原(HBV e A...目的了解我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现阶段育龄期妇女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Antigen,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sAg,Anti-HBs)、乙肝病毒e抗原(HBV e Antigen,HBeAg)、抗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eAg,Anti-HBe)的流行情况。方法用血清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个国家疾病监测点,多阶段随机抽取1~59岁常住人口,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4ml,统一检测HBsAg、Anti-HBs。HBsAg阳性者再进一步检测HBeAg和Anti-HBe;对15~49岁育龄期妇女进行HBsAg及HBeAg流行状况分析。结果经加权调整后,我国育龄期妇女HBsAg流行率为6.61%,Anti-HBs流行率为47.33%。在HBsAg阳性育龄期妇女中,HBeAg流行率为23.51%,Anti-HBe流行率为75.54%。育龄期妇女HBsAg流行率在地区、城乡、民族和文化程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0~24岁、30~34岁两组育龄期妇女,HBsAg流行率略高于全国育龄期妇女总HBsAg流行率。结论我国现阶段,育龄期妇女HBsAg流行率为6.61%,略低于全国一般水平。其中23.51%的HBsAg阳性妇女为HBsAg及HBeAg双阳性。展开更多
中国是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高感染率国家,实施国家乙肝疫苗(Hepatilis B Vaccine,HepB)预防接种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在免疫人群中显著下降,控制乙肝取得显著成就。然而,要进一步降低HBV的感染率,需...中国是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高感染率国家,实施国家乙肝疫苗(Hepatilis B Vaccine,HepB)预防接种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在免疫人群中显著下降,控制乙肝取得显著成就。然而,要进一步降低HBV的感染率,需不断完善国家的免疫策略,在落实新生儿HepB免疫规划的基础上,将HepB预防接种向儿童和成人高危人群扩大。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对34例SPN行MSCT动态增强(以4 m 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记录SPN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并计算强化值(PHSPN)、灌注量(P)、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PHSPN/PHAA)。...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对34例SPN行MSCT动态增强(以4 m 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记录SPN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并计算强化值(PHSPN)、灌注量(P)、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PHSPN/PHAA)。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并标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评价SPN CT灌注各参数与MVD和VEGF的相关性。结果PHSPN值恶性结节[(96.15±11.55)HU]和炎症性结节[(101.15±8.41)HU]较良性结节[(47.24±9.15)HU]有更高的强化峰值(F=72.730、9.728,P值均<0.001);PHSPN/PHAA比值恶性和炎性结节较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51、8.20,P值均<0.001)。而恶性结节与炎症性结节的PHSPN值和PHSPN/PHAA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SPN增强前密度明显低于恶性SPN(χ2=8.49,P<0.05)。恶性SPN与炎症性SPN的灌注量明显高于良性SPN(F=103.15、16.88,P值均<0.01)。VEGF阳性表达17例(恶性SPN 16例,良性SPN 1例),MVD计数恶性SPN[(36.88±6.76)条/视野]明显高于良性[(4.51±0.60)条/视野]和炎性[(26.11±5.43)条/视野]SPN(F=91.31、9.39,P值均<0.001)。CT灌注各参数PHSPN、P、PHSPN/PHAA比值,与恶性和良性MVD呈正相关,其中以恶性结节PHSPN与MVD相关性最强(r=0.657,P<0.05)。结论SPN的微血管密度和VEGF表达是其在CT灌注上不同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SPNCT灌注特点与其血管生成有良好的相关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18~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接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的现状,以及感染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风险,探讨HepB的免疫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7~2012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乙肝病例的年龄别发病情况,以及1979年、1992年和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结果中国18~59岁人群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居高不下,易感人群的HepB接种率较低,感染风险较高。结论中国在成功实施新生儿HepB接种和儿童HepB查漏补种后,应适时开展18~59岁重点人群的HepB接种,进一步降低HBV感染率。
文摘目的了解我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现阶段育龄期妇女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Antigen,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sAg,Anti-HBs)、乙肝病毒e抗原(HBV e Antigen,HBeAg)、抗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eAg,Anti-HBe)的流行情况。方法用血清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个国家疾病监测点,多阶段随机抽取1~59岁常住人口,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4ml,统一检测HBsAg、Anti-HBs。HBsAg阳性者再进一步检测HBeAg和Anti-HBe;对15~49岁育龄期妇女进行HBsAg及HBeAg流行状况分析。结果经加权调整后,我国育龄期妇女HBsAg流行率为6.61%,Anti-HBs流行率为47.33%。在HBsAg阳性育龄期妇女中,HBeAg流行率为23.51%,Anti-HBe流行率为75.54%。育龄期妇女HBsAg流行率在地区、城乡、民族和文化程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0~24岁、30~34岁两组育龄期妇女,HBsAg流行率略高于全国育龄期妇女总HBsAg流行率。结论我国现阶段,育龄期妇女HBsAg流行率为6.61%,略低于全国一般水平。其中23.51%的HBsAg阳性妇女为HBsAg及HBeAg双阳性。
文摘中国是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高感染率国家,实施国家乙肝疫苗(Hepatilis B Vaccine,HepB)预防接种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在免疫人群中显著下降,控制乙肝取得显著成就。然而,要进一步降低HBV的感染率,需不断完善国家的免疫策略,在落实新生儿HepB免疫规划的基础上,将HepB预防接种向儿童和成人高危人群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