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制定的指南 被引量:605
1
作者 Walter N.Kernan Bruce Ovbiagele +14 位作者 Henry R.Black Dawn M.Bravata Marc I.Chimowitz Michael D.Ezekowitz Margaret C.Fang Marc Fisher Karen L.Furie 洪道俊 黄招君 李小兵 周美鸿 王博 卢艺 裕臣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05-841,共37页
本更新版指南旨在为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活者的卒中预防提供全面和及时的循证推荐.本指南适用于所有为上述患者提供二级预防的临床医生.这些循证推荐包括危险因素的控制、血管闭塞的干预、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疗以及非心源性... 本更新版指南旨在为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活者的卒中预防提供全面和及时的循证推荐.本指南适用于所有为上述患者提供二级预防的临床医生.这些循证推荐包括危险因素的控制、血管闭塞的干预、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疗以及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还对各种特殊情况下复发性卒中的预防提供了推荐意见,包括主动脉弓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分离、卵圆孔未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镰状细胞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以及妊娠.此外,还有专门的章节对颅内出血后抗栓和抗凝治疗的应用以及指南的实施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声明 心房颤动 颈动脉狭窄 高血压 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预防 卒中
原文传递
卒中患者护理和多学科康复治疗的全面概述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小兵 王珺 +4 位作者 邱智 洪道俊 冯珍 裕臣(译)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6-369,共44页
代表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护理委员会和卒中委员会 1引言在美国,每年约有79.5万例新发或复发性卒中;在20岁以上人群中,估计有650万例卒中患者[1]。由于急诊医学和卒中急性期治疗水平的提高,卒中后30d病死率已有所下降。此外,强有力... 代表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护理委员会和卒中委员会 1引言在美国,每年约有79.5万例新发或复发性卒中;在20岁以上人群中,估计有650万例卒中患者[1]。由于急诊医学和卒中急性期治疗水平的提高,卒中后30d病死率已有所下降。此外,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在卒中后最初4周内由多学科医疗小组实施组织化急性期后院内卒中医疗能使死亡的绝对人数减少心引。尽管取得了这些积极成就,但卒中仍是导致美国人长期残疾的首要原因:目前全球约有5千万卒中存活者遗留显著的运动、认知和情感功能缺损,其中25%~74%的卒中存活者需要某些帮助或完全依赖看护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 复发性卒中 护理委员会 康复治疗 患者 急性期治疗 科学 日常生活活动
原文传递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促红细胞生长素单药或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仕站 +3 位作者 张诚 徐仁伵 黄经纬 徐文苑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6年第2期158-165,共8页
目的 (1)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EPO)单用或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的保护作用。(2)探讨临床应用G-CSF和EPO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大鼠实验:72只大鼠制备局灶性I/R模... 目的 (1)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EPO)单用或联合应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的保护作用。(2)探讨临床应用G-CSF和EPO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大鼠实验:72只大鼠制备局灶性I/R模型,分为G-CSF组(给予G-CSF)、EPO组(给予EPO)和对照组(均n=24),各组又分为1 d、7 d、14 d、28 d,共4个亚组(均n=6)。于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梗死面积检测。(2)临床试验: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G-CSF(GCSF亚组,12例)、EPO(EPO亚组,12例)和G-CSF+EPO联合(G-CSF+EPO亚组,12例)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评分。结果 (1)大鼠实验:再灌注后14和28 d,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临床试验:治疗后1、7和14 d各组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28 d、3个月、6个月、1年、2年各治疗亚组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显著好转(P<0.05或P<0.01)。G-CSF+EPO亚组疗效明显优于G-CSF亚组和EPO亚组(P<0.05)。治疗后14d,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体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8 d各亚组脑梗死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G-CSF、EPO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G-CSF、EPO能明显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症状、减小梗死面积,对大鼠I/R损伤有保护作用。G-CSF和EPO单药或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耐受性良好,可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
原文传递
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涂琪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86-690,共5页
目的总结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可逆性细胞毒性水肿形成机制。方法与结果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与治疗的23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发热、抽... 目的总结成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可逆性细胞毒性水肿形成机制。方法与结果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与治疗的23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发热、抽搐、意识障碍等,均存在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头部MRI共同特点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孤立性病灶,呈边界清楚的类圆形,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且于发病第14天病灶逐渐或完全消失。结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病因及临床表现复杂,MRI表现为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类圆形病灶。影像学病灶通常早于临床症状消失。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可能是其细胞毒性水肿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血清白蛋白 水肿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葡萄糖-PEG_(2000)-DSPE修饰卡马西平纳米系统对癫痫大鼠海马线粒体内氧化应激作用
5
作者 赵斐 谢旭芳 +1 位作者 梁慧婷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9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基于癫痫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中线粒体内氧化应激机制,探究葡萄糖(GLU)-PEG_(2000)-DSPE修饰卡马西平纳米系统脑靶向效果。方法制备GLU-PEG_(2000)-DSPE修饰卡马西平纳米系统,观察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态,检测不同浓度卡马西平纳米粒子的... 目的基于癫痫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中线粒体内氧化应激机制,探究葡萄糖(GLU)-PEG_(2000)-DSPE修饰卡马西平纳米系统脑靶向效果。方法制备GLU-PEG_(2000)-DSPE修饰卡马西平纳米系统,观察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态,检测不同浓度卡马西平纳米粒子的毒性作用。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卡马西平组、纳米组,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大鼠均构建癫痫大鼠模型。检测卡马西平在癫痫大鼠脑部的蓄积情况,分析卡马西平对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的病理形态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100μg/mL卡马西平纳米粒子溶液对神经元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高于100μg/mL单纯的卡马西平溶液(P<0.05)。卡马西平纳米组大鼠脑组织中卡马西平含量(1.69±0.17)μg/mL明显高于卡马西平组大鼠脑组织中卡马西平含量(1.02±0.10)μg/mL(P<0.05)。卡马西平组、纳米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相较于模型组均有所改善,且纳米组大鼠改善效果更佳。与模型组相比,卡马西平组、纳米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OD、GSH-Px含量明显上升,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卡马西平组相比,纳米组大鼠海马组织中SOD、GSH-Px含量明显上升,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GLU-PEG_(2000)-DSPE修饰卡马西平纳米系统可以有效改善癫痫大鼠海马组织的病理状态,缓解其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靶向纳米粒子 癫痫 氧化应激 SD大鼠
下载PDF
院内卒中 被引量:3
6
作者 徐祖兵 裕臣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卒中与各种基础疾病和治疗有关,常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容易引起医疗纠纷。院内卒中诊断和治疗的时效性在理论上优于院外卒中,但在实际诊疗过程中仍然普遍存在延误的现象。文章对院内卒中的可能原因和机...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卒中与各种基础疾病和治疗有关,常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容易引起医疗纠纷。院内卒中诊断和治疗的时效性在理论上优于院外卒中,但在实际诊疗过程中仍然普遍存在延误的现象。文章对院内卒中的可能原因和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院内卒中的防范意识,预防和消除发生院内卒中的潜在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住院 危险因素 时间因素
原文传递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病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徐仁伵 陶玉慧 +2 位作者 杨云珠 易娟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神经系统 谷氨酸
下载PDF
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徐仁伵 周美鸿 +3 位作者 陶玉慧 易娟 杨云珠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119-1120,共2页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活组织检查 肌电描记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非HIV感染相关的隐球菌性脑膜炎97例临床特点及诊断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余婷 刘琼琼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1220-1222,1232,共4页
目的分析非HIV感染相关的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2005-2015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非HIV感染相关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诊治情况。结果在97例患者中,19.6%(19例)为老年患者;7... 目的分析非HIV感染相关的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2005-2015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非HIV感染相关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诊治情况。结果在97例患者中,19.6%(19例)为老年患者;70.1%(68例)有基础疾病者;92.7%(90例)以头痛、头晕为首发症状;91.8%(89例)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100%(30例送检)乳胶凝集试验阳性;头颅MRI见散在多发小缺血病灶82.4%(80例);13.4%(13例)误诊为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39.2%(38例)颅内压增高>300mm H2O;89例给予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单药或联合治疗。治愈12例,好转38例,死亡或自动出院47例。结论非HIV感染相关的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逐年增加,与人口老龄化、合并基础病相关。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死亡率高。脑脊液墨汁染色、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是提高早期诊断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隐球菌性 诊断
下载PDF
Tau基因多态性与神经变性疾病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美鸿 徐仁伵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49-2151,共3页
Tau基因及其编码的微管相关蛋白异常最早发现于阿尔茨海默病(AD),随着对Tau基因研究的深入,Tau基因与神经变性性疾病的研究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并且有新的发现,最近研究表明,Tau基因多态性可能与AD、额颞叶痴呆(FTD)、肌萎缩侧索... Tau基因及其编码的微管相关蛋白异常最早发现于阿尔茨海默病(AD),随着对Tau基因研究的深入,Tau基因与神经变性性疾病的研究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并且有新的发现,最近研究表明,Tau基因多态性可能与AD、额颞叶痴呆(FTD)、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皮质基底节变性(CBD)、帕金森病(PD)的发病存在潜在的相关性.本文将概述Tau基因的构成,Tau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部分神经变性性疾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基因 多态性 神经变性性疾病
下载PDF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仁伵 +2 位作者 易娟 杨云珠 陶玉慧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7年第6期241-244,共4页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是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疾病种类繁多,病理侵害部位广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诊断较困难,易漏诊和误诊,本文就较常见的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作一综述,为临床准确诊断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提供更...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是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疾病种类繁多,病理侵害部位广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诊断较困难,易漏诊和误诊,本文就较常见的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作一综述,为临床准确诊断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病理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一家系的临床特征及SOD1基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蓓 徐仁伵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5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FALS)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及SOD1基因突变规律。方法分析一个FALS大家系的临床特征、肌电图改变和遗传方式,用PCR-SSCP法检测SOD1基因第1~5号外显子的突变。结果该家系有4代46人,其中6人患病,5人死于肌萎缩... 目的探讨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FALS)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及SOD1基因突变规律。方法分析一个FALS大家系的临床特征、肌电图改变和遗传方式,用PCR-SSCP法检测SOD1基因第1~5号外显子的突变。结果该家系有4代46人,其中6人患病,5人死于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具典型ALS症状。PCR-SSCP法检测SOD1基因第1~5号外显子未发现突变。结论该家系为非SOD1基因突变的FALS家系,临床特征与SOD1基因突变家系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神经病学表现 DNA突变分析
原文传递
周围神经病伴NK细胞淋巴瘤及肺部占位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斐 +2 位作者 万慧 裕臣 洪道俊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6-377,共2页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4岁,因肢体麻木、无力2个月余,于2012106入院。2012—07底开始出现左侧前臂尺侧麻木,数天后出现左手指活动不灵活,抓握费力,伴麻木感,症状持续存在。9月初患者出现右下肢小腿前部蚁走感,伴小腿肌肉酸胀不适...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4岁,因肢体麻木、无力2个月余,于2012106入院。2012—07底开始出现左侧前臂尺侧麻木,数天后出现左手指活动不灵活,抓握费力,伴麻木感,症状持续存在。9月初患者出现右下肢小腿前部蚁走感,伴小腿肌肉酸胀不适,但行走上楼等运动不受影响。9月下旬开始右手尺侧两指也稍感麻木,同时左上肢症状较前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淋巴瘤 T细胞 肺疾病 肺肿瘤
下载PDF
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续前)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制定的指南 被引量:1
14
作者 洪道俊 黄招君 +23 位作者 李小兵 周美鸿 王博 卢艺 裕臣 Walter N. Kernan Bruce Ovbiagele Henry R. Black Dawn M. Bravata Marc I. Chimowitz Michael D. Ezekowitz Margaret C. Fang Marc Fisher Karen L. Furie Donald V. Heck S. Claiborne (Clay) Johnston Scott E. Kasner Steven J. Kittner Pamela H. Mitchell 2. .. Michael wl Rich DeJuran .Nchardson Lee H. Schwamm John A. Wilson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81-901,共21页
5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或TIA的抗栓治疗 5.1抗血小板药 FDA已批准4种抗血小板药用于预防卒中或TIA患者的血管事件: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噻氯匹定。平均而言,这些药物能使卒中、MI或死亡的船降低22%,... 5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或TIA的抗栓治疗 5.1抗血小板药 FDA已批准4种抗血小板药用于预防卒中或TIA患者的血管事件: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噻氯匹定。平均而言,这些药物能使卒中、MI或死亡的船降低22%,但这些药物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异,这会直接影响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患者 卒中协会 美国心脏协会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卫生专业人员 预防 非心源性栓塞性卒中 指南
原文传递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饶杰 +5 位作者 胡裕翔 雅俊 许晓璇 程艺 晏立 晓蓉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6,共5页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是指肌无力症状仅局限于眼外肌,以单侧或双侧上眼睑下垂、复视、易疲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学机制复杂,由多种致病性抗体、细胞因子参与及不同补体激活途径共同发...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是指肌无力症状仅局限于眼外肌,以单侧或双侧上眼睑下垂、复视、易疲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学机制复杂,由多种致病性抗体、细胞因子参与及不同补体激活途径共同发挥作用。文章就近年来oMG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免疫机制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眼肌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
原文传递
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仁伵 陶玉慧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9年第2期85-88,共4页
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包括ALS1-ALS8、合并ALS的额颞叶痴呆综合征、X性连锁遗传的ALS、ALS痴呆帕金森综合征及进行性下运动神经元疾病等12种亚型,分别呈常染色体、X性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LS1、ALS3、ALS4、ALS6、ALS7、ALS... 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包括ALS1-ALS8、合并ALS的额颞叶痴呆综合征、X性连锁遗传的ALS、ALS痴呆帕金森综合征及进行性下运动神经元疾病等12种亚型,分别呈常染色体、X性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LS1、ALS3、ALS4、ALS6、ALS7、ALS8、合并ALS的额颞叶痴呆综合征、ALS痴呆帕金森综合征及进行性下运动神经元疾病等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X性连锁遗传的ALS呈X性染色体显性遗传,ALS1(D90A)、ALS2和ALS5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本文就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最近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 遗传学 基因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与脑梗死
17
作者 徐仁佃 陶玉慧 +3 位作者 易娟 杨云珠 裕臣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7期541-544,共4页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低氧诱导因子家族中最先发现的蛋白因子,组织低氧时,HIF-1表达显著增加。HIF-1是缺氧环境的重要调节因子,对低氧反应性基因的转录有调控作用,并参与低氧反应的信号转导过程。轻度缺氧时,HIF-1产生缺氧耐...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低氧诱导因子家族中最先发现的蛋白因子,组织低氧时,HIF-1表达显著增加。HIF-1是缺氧环境的重要调节因子,对低氧反应性基因的转录有调控作用,并参与低氧反应的信号转导过程。轻度缺氧时,HIF-1产生缺氧耐受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长期重度缺氧时,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具有神经毒性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HIF-1可能与脑梗死有关。文章就HIF-1概况、低氧活性调节以及与脑梗死的可能关系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 脑梗死 发病机制 缺氧
原文传递
DNA甲基化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徐仁伵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4147-4151,共5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进行性、复杂性神经系统变性病,确切机制不明。ALS发病人群中5%~10%为家族性ALS,大多数为散发性病例。家族性青年型ALS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成年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可有外显不全现象;部...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进行性、复杂性神经系统变性病,确切机制不明。ALS发病人群中5%~10%为家族性ALS,大多数为散发性病例。家族性青年型ALS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成年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可有外显不全现象;部分家系中不同的ALS患者显示有不完全同型的发病年龄及临床表型。这说明遗传因素在ALS发病中起了一定作用,但遗传因素并不能诠释所有的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下载PDF
原发性帕金森病87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19
作者 易娟 徐仁伵 +2 位作者 杨云珠 杨荣卫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9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发病年龄对临床表现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2月~2008年4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珍和住院就诊的原发性PD患者共87例,分为早发组(≤50岁)20例和晚发组(>50岁)67例。比较早发患者和晚发患者的性别...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发病年龄对临床表现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2月~2008年4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珍和住院就诊的原发性PD患者共87例,分为早发组(≤50岁)20例和晚发组(>50岁)67例。比较早发患者和晚发患者的性别构成、发病年龄、家族史、首发症状、非运动症状、辅助检查、药物治疗情况。结果早发组的明确阳性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晚发组,合并自主神经和感觉障碍的非运动症状的比例显著低于晚发组。2组在性别构成、首发症状、辅助检查、药物治疗情况的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帕金森病的发病年龄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异质性关系密切,遗传因素可能在早发帕金森病中起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原发性基底节钙化并可逆性后部脑病一例
20
作者 王博 李芳君 +3 位作者 朱敏 徐仁伵 洪道俊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5-446,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男,15岁,因“智能减退7年,头痛伴视力下降3d,抽搐1d”,于2013-01—09入我院。患者8岁时,家长发现其学习能力较同龄人差,逐渐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力差、性格孤僻等。14岁时患者出现跑步时步态显笨拙,偶伴双侧上肢... 1病例报告患者男,15岁,因“智能减退7年,头痛伴视力下降3d,抽搐1d”,于2013-01—09入我院。患者8岁时,家长发现其学习能力较同龄人差,逐渐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力差、性格孤僻等。14岁时患者出现跑步时步态显笨拙,偶伴双侧上肢粗大的突发的不自主抖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基底节钙化 可逆性后部脑病 高血压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