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用于预防化疗药物外渗 被引量:15
1
作者 郭柔妹 张燕玲 +3 位作者 方映娜 黄逸纯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1期6-8,共3页
目的规范静脉化疗操作流程,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方法将200例确诊为血液系统肿瘤拟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化疗药物的治疗操作;观察组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的方法,即确定降低化... 目的规范静脉化疗操作流程,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方法将200例确诊为血液系统肿瘤拟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化疗药物的治疗操作;观察组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的方法,即确定降低化疗药物外渗的主题,组建团队,制定流程,分析失效模式的原因,实施改进。结果两组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MEA应用于化疗患者,能显著降低药物外渗发生的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化疗药物外渗 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预防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娟璇 张燕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7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旨在为提高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护理效果及减少并发症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白血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旨在为提高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护理效果及减少并发症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白血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分(KPS)、不良反应、并发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服务理念运用于白血病患者护理中,能提高白血病化疗后护理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白血病 化疗 满意度
下载PDF
聚维酮碘治疗白血病病人化疗后肛周感染效果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燕玲 郭柔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5期2286-2288,共3页
目的观察聚维酮碘治疗白血病病人化疗后肛周感染效果。方法将40例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病人化疗后,均于早、晚及排大便后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液20rain。观察组联合肛门周围外涂聚维酮... 目的观察聚维酮碘治疗白血病病人化疗后肛周感染效果。方法将40例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病人化疗后,均于早、晚及排大便后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液20rain。观察组联合肛门周围外涂聚维酮碘乳膏,每天3次,观察30天。结果观察组20例病人中,痊愈18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治疗时间观察组(14±3.57)d短于对照组(27.45±4.73)d,P〈0.01。结论应用聚维酮碘乳膏预防及治疗白血病病人月.[周感染,效果可靠、操作简便、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病人 肛周感染 聚维酮碘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实践效果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郑娟璇 张燕玲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06-707,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并发肛周感染者纳入观察组(n=36),未发生肛周感染者纳入对照组(n=114),对比两组临床...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并发肛周感染者纳入观察组(n=36),未发生肛周感染者纳入对照组(n=114),对比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对观察组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各18例,A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B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年龄≥45岁、化疗未缓解、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组护理干预有效率94.4%较对照组6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易受年龄、化疗效果、粒细胞绝对值、白血病类型等因素影响而发生肛周感染,临床应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肛周感染 护理
下载PDF
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在血液病区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燕玲 +3 位作者 刘淑真 郭柔妹 朱文丽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第7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在血液病区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10月在血液病区实施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推行护士管床、管病人的工作制(病人设为观察组),并与2009年3月~... 目的探讨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在血液病区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10月在血液病区实施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推行护士管床、管病人的工作制(病人设为观察组),并与2009年3月~2010年6月实施传统责任制整体护理(病人设为对照组)进行护理质量(包括护理措施落实、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及满意度比较。结果实施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后,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病区实施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有利于为病人提供专业、全面、连续性的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包干”工作制 床边工作制 护理管理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燕璇 +1 位作者 郭柔妹 张燕玲 《现代临床护理》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6月95例SLE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结果SLE患者医院感染率为32.1%,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G-)杆菌,感染与疾病的...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6月95例SLE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结果SLE患者医院感染率为32.1%,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G-)杆菌,感染与疾病的活动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住院时间,白细胞数及补体C3有关。结论做好SLE患者的病情评估,加强健康教育,严格进行无菌技术操作,预防感染及严密病情观察是控制和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医院感染 护理
下载PDF
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松波 +3 位作者 李洪龙 郑映玉 华红 蔡锦楠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8期1429-1430,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调查问卷对100例16岁以上慢性荨麻疹患者(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并与50例健康者对照(对照组)。结果DLQI评分:观察组(12.36±4.31)分,...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调查问卷对100例16岁以上慢性荨麻疹患者(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并与50例健康者对照(对照组)。结果DLQI评分:观察组(12.36±4.31)分,对照组(0.49±1.0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2,P〈0.01),观察组中男性组、女性组DLQ1分别为(13.25±4.39)分、(11.41±4.1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P〉0.05);观察组中〈35岁组和≥35岁组DLQ1分别为(13.64±4.47)、(11.02±4.12)分,两组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t=2.13,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DLQI评分便于皮肤科医生采用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临床护理教学中目标教学法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燕玲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693-694,共2页
目的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能力,探讨目标教学法的效果。方法对护理实习生实施目标教学法,进行一对一带教,制定短期目标、专科目标,分三个阶段进行,第1周为适应期,第2~3周为临床实践期,第4周为总结期。同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能力,探讨目标教学法的效果。方法对护理实习生实施目标教学法,进行一对一带教,制定短期目标、专科目标,分三个阶段进行,第1周为适应期,第2~3周为临床实践期,第4周为总结期。同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改进教学方法后实习护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测评提高(P〈0.01),带教老师对实习生满意度提高(P〈0.01),实习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采用目标教学法适应护理教育事业需要,提高了临床护理带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教学 目标教学法 护理实习生
原文传递
护理会诊与措施干预在PICC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燕玲 郭柔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9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病人行PICC置管质量管理的方法。方法成立PICC质量管理小组,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指引、完善P1CC置管的操作及维护标准等,对本院肿瘤科、血液科、神经内外科等276例病人实施PICC置管护理会诊与措施干预的有效管...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病人行PICC置管质量管理的方法。方法成立PICC质量管理小组,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指引、完善P1CC置管的操作及维护标准等,对本院肿瘤科、血液科、神经内外科等276例病人实施PICC置管护理会诊与措施干预的有效管理。结果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减轻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提高病人护理质量。结论实施有效的PICC置管质量管理,是预防PICC置管并发症,提高病人依从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护理会诊 措施干预 质量管理
下载PDF
八湿膏治疗血液病皮肤感染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燕玲 陈映好 《现代医院》 2006年第9期95-96,共2页
目的 观察自制八湿膏治疗住院血液病人皮肤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49例Ⅱ~Ⅲ期皮肤感染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伤口创面处理以后观察组数以无菌八湿膏及加味八湿膏序贯油沙布填塞,对照组敷以利凡诺浸泡的无菌纱布换药。结果 观察... 目的 观察自制八湿膏治疗住院血液病人皮肤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49例Ⅱ~Ⅲ期皮肤感染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伤口创面处理以后观察组数以无菌八湿膏及加味八湿膏序贯油沙布填塞,对照组敷以利凡诺浸泡的无菌纱布换药。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八湿膏序贯治疗血液病人皮肤感染,效果可靠、安全、操作简便、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皮肤感染 八湿膏
下载PDF
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燕玲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3期406-40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以利于针对性护理。方法对2005年至2009年间98例老年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细菌培养情况以及易感因素进行分析。并与同期非老年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老...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以利于针对性护理。方法对2005年至2009年间98例老年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细菌培养情况以及易感因素进行分析。并与同期非老年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0%,高于同期非老年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36.6%,差异有显著性(P〈0.01)。感染部位以口腔、呼吸道为多,其次为消化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环境卫生、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者感染率明显增高。结论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环境因素、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是其易感因素。加强病区的消毒隔离工作,做好病人保护性隔离,及时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和综合支持治疗是预防和控制老年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白血病 医院感染 护理
原文传递
1例多发性骨髓瘤行达雷妥尤单抗治疗患者的用药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詹云玲 叶俊彬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1年第8期172-173,共2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以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多发于中老年人,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第二位。达雷妥尤单抗是一种人源化、抗CD38 IgG1单克隆抗体,与肿瘤细胞表达的CD38结合,可激活免疫系统,杀死骨髓瘤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以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为特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多发于中老年人,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第二位。达雷妥尤单抗是一种人源化、抗CD38 IgG1单克隆抗体,与肿瘤细胞表达的CD38结合,可激活免疫系统,杀死骨髓瘤细胞,使患者获得更深缓解和更长生存的目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雷妥尤单抗 护理 用药情况
下载PDF
外周静脉置管联合百特泵在多发性骨髓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燕玲 +3 位作者 何佳莉 郭柔妹 洪少杰 蔡广理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8期1530-1531,共2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以骨髓浆细胞克隆性增生为特点的恶性肿瘤,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探索化疗合理有效的给药方式,我们应用外周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联合百特泵,持续灌注的给药方式,应用于MM患者化疗中,取得了满意的...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以骨髓浆细胞克隆性增生为特点的恶性肿瘤,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探索化疗合理有效的给药方式,我们应用外周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联合百特泵,持续灌注的给药方式,应用于MM患者化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外周静脉置管 百特泵 化疗 中心静脉导管术 护理 给药方式 克隆性增生
原文传递
血液病区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
14
作者 张燕玲 郭柔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22期2685-2687,共3页
目的探讨患者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以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防止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汕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50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1—12月就诊的50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 目的探讨患者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以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防止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汕头市中心医院就诊的50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1—12月就诊的50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根据医院管理“患者安全十大目标”,结合血液病专业的实际,查找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设置患者安全管理的危急值,制定并落实各项护理措施。监测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及投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错误发生率(2.0%)及患者跌倒率(0.4%)较对照组(2.4%,2.0%)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7.24,7.45;P〈0.01);观察组标本采集错误(0.6%),高危药品外渗(0.4%),压疮(O%),导管脱落(0.2%),患者投诉(0.2%)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2.6%,1.8%,1.O%,1.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6.35,4.50,5.03,4.54,5.49;P〈0.05)。结论血液病区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安全因素,防止不良事件及纠纷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
15
作者 刘少玲 罗燕华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2003年第8期571-572,共2页
通过对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的术后护理,其术后血管出血等并发症比择期手术高,病人及家属缺乏相关知识,存在焦虑、恐惧心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心电监护、预防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心... 通过对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的术后护理,其术后血管出血等并发症比择期手术高,病人及家属缺乏相关知识,存在焦虑、恐惧心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心电监护、预防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预防术后并发症,决定患者早日康复出院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TCA 术后护理
下载PDF
1例播散性马来菲青霉病患者的护理
16
作者 张燕玲 陈映好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3期71-72,共2页
对1例确诊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并马来菲青霉病患者应用激素和伊曲康唑治疗,住院40d好转出院。提出护理时注意病情变化,加强消毒隔离和患者的保护性隔离,注重心理护理和皮肤伤口护理,是治愈患者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 马来菲青霉病 隔离 护理
下载PDF
氨溴索雾化吸入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佳莉 +1 位作者 陈伟君 张立佳 《现代临床护理》 2011年第5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在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痰液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0例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5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采用氨溴索30mg+生理盐水5mL雾化吸入后咳嗽排痰,对照... 目的探讨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在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痰液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0例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5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采用氨溴索30mg+生理盐水5mL雾化吸入后咳嗽排痰,对照组采用常规用力深咳嗽排痰。记录两组患者标本采集率、标本合格率、痰液标本培养阳性率以及排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标本采集率、标本合格率、痰液标本培养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排痰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中,采用早期氨溴索雾化吸入后进行痰液标本的采集,可提高标本采集率、标本合格率、痰液标本培养阳性率,值得在临床实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 雾化吸入 痰液标本采集 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2种痰液标本采集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佳莉 +1 位作者 陈伟君 张立佳 《护理学报》 2011年第13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痰液标本采集法和常规痰液标本采集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230例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入院后次日清晨,观察组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后咳嗽排痰,对照... 目的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痰液标本采集法和常规痰液标本采集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230例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入院后次日清晨,观察组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后咳嗽排痰,对照组采用常规用力深咳嗽排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自设认知因素调查问卷,在采集痰液标本后和报告痰液标本培养结果后2个时间点对两组进行调查。结果 230例患者有5个认知因素与焦虑正相关,包括担心用力咳嗽排痰损伤肺部、担心痰液不符合培养要求、担心疾病无法治愈、担心药物损害身体和担心医疗费用增加(r为0.665~0.753,P<0.01)。观察组在2个时间点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且5个认知因素得分也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痰液标本采集法有利于减轻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痰液标本采集 焦虑 认知因素 心理护理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医院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燕璇 +1 位作者 郭柔妹 张燕玲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366-366,共1页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期间医院感染原因,以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AL化疗患者中发生154例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54例发生医院感染中,感染部位:呼吸道42.9%、口...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期间医院感染原因,以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AL化疗患者中发生154例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54例发生医院感染中,感染部位:呼吸道42.9%、口腔感染20.1%、泌尿道感染12.3%、血液感染10.4%、胃肠感染9.1%、其它部位11.7%;分离出病原菌11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9株、革兰阳性菌24株、真菌16株;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0×10^9/L组15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7例(83.6%),白细胞数〉2.0×10^9/L组11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7例,(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8,P〈0.01)。结论AL化疗期间易发生医院感染,以呼吸道为常见,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发生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有关,加强相应护理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交叉感染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