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烧伤混合植皮后异体真皮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家 贾生贤 +1 位作者 邵松生 李洁英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6期427-429,共3页
两例严重烧伤女病人,在切痂术和覆盖大张打洞异性异体皮嵌植自体皮109d和507d后,对所取移植皮片中的异体真皮进行了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折,在染色体标本中,均找到了XY性染色体的细胞。表明:移植皮片中仍... 两例严重烧伤女病人,在切痂术和覆盖大张打洞异性异体皮嵌植自体皮109d和507d后,对所取移植皮片中的异体真皮进行了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折,在染色体标本中,均找到了XY性染色体的细胞。表明:移植皮片中仍存有供体来源的细胞.结果提示异体真皮的长期存在,并不是全身性因素影响的结果,可能是被嵌入的自体皮岛所具有的一种局部保护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同种异体皮 染色体 核型 皮肤移植
全文增补中
烧伤后血浆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铜蓝蛋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家 陈识杰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91-392,共2页
近年来,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在创伤后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烧伤后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受到破坏,也就是体内氧化物的数量超出多种内源性抗氧化物的抗氧化能力,它们的产生和消失不能平衡时,就出现组织损伤。为了进一步... 近年来,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在创伤后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烧伤后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受到破坏,也就是体内氧化物的数量超出多种内源性抗氧化物的抗氧化能力,它们的产生和消失不能平衡时,就出现组织损伤。为了进一步了解烧伤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变化,在休克期,复苏后及创面治疗恢复过程中分别测定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产物丙二醛(M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血浆丙二醛 超氧物歧化酶
原文传递
乌江流域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状况及作用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家 《情报探索》 2008年第7期48-49,共2页
阐述了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地方文献建设的现状和作用。
关键词 乌江流域 地方文献 建设 作用 探析
下载PDF
烧伤侵袭性感染时精神障碍
4
作者 吴家 李洁英 《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89年第1期54-55,共2页
本期门诊咨询内容为烧伤的早期处理,来稿较多,经编委审定,从中摘要发表部分内容,以供基层和未设烧伤专科病房医院的医生参考。
关键词 烧伤 感染 精神障碍
原文传递
用游离大网膜移植修复手部严重创伤
5
作者 吴家 林增禄 李洁英 《中华创伤杂志》 CAS 1987年第2期68-69,T0002,共3页
报告3例严重手外伤伴大面积皮肤缺损病例,采用游离大网膜移植一期修复创面,均获成功。讨论了该方法的优缺点及手术方法。
关键词 游离大网膜移植 皮肤修复 手部创伤 皮肤缺损 血液循环
原文传递
死婴皮治愈大面积深度烧伤一例
6
作者 李洁英 林增禄 +2 位作者 蔡成机 吴家 汤菁兰 《上海医学》 CAS 1981年第5期7-8,60-61,63,共5页
本文报道应用死婴皮反复覆盖烧伤创面的方法,治愈一例烧伤总面积为95.5%、Ⅲ度及混合度占60%的石灰水烧伤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共应用新鲜死婴皮22,400平方厘米,液氮保存的冷冻皮1,400平方厘米。创面敷贴异体皮后,全身情况明显改善,创... 本文报道应用死婴皮反复覆盖烧伤创面的方法,治愈一例烧伤总面积为95.5%、Ⅲ度及混合度占60%的石灰水烧伤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共应用新鲜死婴皮22,400平方厘米,液氮保存的冷冻皮1,400平方厘米。创面敷贴异体皮后,全身情况明显改善,创面迅速愈合.对死婴皮的治疗作用进行初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皮 自体皮 敷贴 大面积深度烧伤 创面
下载PDF
烧伤面积超过90%的死亡病例分析
7
作者 李洁英 林增禄 +1 位作者 吴家 何秀珠 《上海医学》 CAS 1981年第5期4-6,60,共4页
本文通过对8个烧伤死亡病例(烧伤总面积90~99.5%,Ⅲ度42~90.5%)的分析,认为复苏期补浓量不宜过少,胶体的输入有利于平稳地度过休克期,创面使用有效抗菌药物有利于及时控制感染,对于合并呼吸道烧伤者,宜常规测定血气分析,及时了解呼吸道... 本文通过对8个烧伤死亡病例(烧伤总面积90~99.5%,Ⅲ度42~90.5%)的分析,认为复苏期补浓量不宜过少,胶体的输入有利于平稳地度过休克期,创面使用有效抗菌药物有利于及时控制感染,对于合并呼吸道烧伤者,宜常规测定血气分析,及时了解呼吸道氧交换情况,对肺功能不全者应及时使用人工呼吸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 尿量 胶体 抗菌药物 分散体系 死亡病例 补液量 烧伤面积 吸入性损伤 呼吸道烧伤 休克期
下载PDF
一例大面积三度烧伤的治疗
8
作者 林增禄 吴家 李洁英 《上海医学》 CAS 1978年第3期7-9,共3页
我院在1977年6月成功地抢救一例大面积三度烧伤伤员,现将其治疗经过小结于后,同时谈几点体会。病历及治疗经过患者蔡××,男,33岁,上海炼油厂工人。六小时前因厂房汽油筒爆炸、着火,烧伤全身体表面积达94%,其中Ⅲ°80%、深... 我院在1977年6月成功地抢救一例大面积三度烧伤伤员,现将其治疗经过小结于后,同时谈几点体会。病历及治疗经过患者蔡××,男,33岁,上海炼油厂工人。六小时前因厂房汽油筒爆炸、着火,烧伤全身体表面积达94%,其中Ⅲ°80%、深Ⅱ°10%、浅Ⅱ°4%,合并呼吸道烧伤。于1977年6月2日入院。患者于烧伤后一小时被送到长海医院进行抢救,作了简单清创,右大隐静脉切开并输入右旋糖酐500毫升、706代血浆500毫升、葡萄糖水500毫升,6小时后转到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度烧伤 下肢 创面 急性排斥 四肢 异体皮 自体皮 休克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病员
下载PDF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组织游离移植22例分析
9
作者 林增禄 孙以鲁 吴家 《上海医学》 CAS 1983年第4期200-202,249,共4页
本文总结了作者在1978~1981年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22例(24块)组织瓣(下腹部皮辩1块、足背皮瓣9块、背阔肌肌皮瓣6块、大网膜8块)的游离移植,成功率91.7%(22/34)。介绍了微小血管处理中的经验和体会,如延长组织瓣血管蒂的方法,应用10~... 本文总结了作者在1978~1981年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22例(24块)组织瓣(下腹部皮辩1块、足背皮瓣9块、背阔肌肌皮瓣6块、大网膜8块)的游离移植,成功率91.7%(22/34)。介绍了微小血管处理中的经验和体会,如延长组织瓣血管蒂的方法,应用10~20mg/100ml的肝素盐水灌冼组织瓣血管使微小血管内含有肝素稀释的血液以防血栓形成等。作者认为组织瓣血管外径与受区血管相近并有足够长度以及充分的静脉回流是移植成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皮瓣 长度 受区 外径 游离移植 组织瓣 显微外科技术 血管蒂
下载PDF
治愈烧伤后肋骨外露及肱动脉破裂1例
10
作者 朱文莉 吴家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3年第7期412-412,共1页
患者男,32岁,于1991年1月16日因一氧化碳中毒昏倒,5小时后入急诊室抢救,右上肢内后侧,右前胸、背部诊断为火焰烧伤13%。体检:神志淡漠,右面部Ⅲ°烧伤焦痂,右上臂开放创口有肌肉外露,肌肉周围焦化,肢体肿胀,桡动脉搏动扪不清。右腋... 患者男,32岁,于1991年1月16日因一氧化碳中毒昏倒,5小时后入急诊室抢救,右上肢内后侧,右前胸、背部诊断为火焰烧伤13%。体检:神志淡漠,右面部Ⅲ°烧伤焦痂,右上臂开放创口有肌肉外露,肌肉周围焦化,肢体肿胀,桡动脉搏动扪不清。右腋下焦痂收缩,右腋后线第8、9肋骨外露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破裂 桡动脉搏动 火焰烧伤 右上臂 焦痂 神志淡漠 腋后线 肢体肿胀 同种异体皮 血管移植
原文传递
从被试的主体看新闻的人文关怀
11
作者 吴家 刘蓉 《新闻传播》 2013年第11期265-265,共1页
笔者从传播社会学的思路出发,借助田野调查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在新闻实践中"被试"及"研究者"作为一种人的存在,所投射出的人性伦理问题。由是,我们提出以分析人文关怀为导向的新闻伦理研究。文章中,笔者将"... 笔者从传播社会学的思路出发,借助田野调查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在新闻实践中"被试"及"研究者"作为一种人的存在,所投射出的人性伦理问题。由是,我们提出以分析人文关怀为导向的新闻伦理研究。文章中,笔者将"被试"的主体视角作为切入点,对新闻实践中人文关怀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伦理 被试主体 人文关怀
下载PDF
结构主义原理视域下新闻伦理的人性剖析
12
作者 刘蓉 吴家 《新闻传播》 2013年第7期147-147,共1页
结一构主义原理的研究范式讲求对现象符号的分层处理、逐层分析与整合归纳。前人对于新闻传播活动中伦理问题的研究大多分散于道德标准、价值挂念、伦理批判等方面,此处我们将以结构主义的相关原理为研究框架,以新闻传播活动中人性存... 结一构主义原理的研究范式讲求对现象符号的分层处理、逐层分析与整合归纳。前人对于新闻传播活动中伦理问题的研究大多分散于道德标准、价值挂念、伦理批判等方面,此处我们将以结构主义的相关原理为研究框架,以新闻传播活动中人性存在的问题作为新闻伦理研究的主题进行剖析。此处我们选取新闻实践中的采访报道者与被采访者作为考察的对象,按照分层处理的方式对其人性存在问题进行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 新闻伦理 原理 新闻传播活动 人性 视域 被采访者 道德标准
下载PDF
足背带血管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热压伤2例报告
13
作者 朱文莉 吴家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3期138-138,共1页
近年来本院采用足背带血管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热压伤2例,术后手部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现介绍手术方法并对手术需注意的问题予以讨论。例1.男,22岁。右腕热滚筒挤压伤,热度200℃,持续时间约3分钟,半小时后送入本院。体检:右腕肿胀明... 近年来本院采用足背带血管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热压伤2例,术后手部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现介绍手术方法并对手术需注意的问题予以讨论。例1.男,22岁。右腕热滚筒挤压伤,热度200℃,持续时间约3分钟,半小时后送入本院。体检:右腕肿胀明显,烧伤创面约有8cm×6cm,呈Ⅱ度焦痂状,手指屈伸功能受限。X片示:第5掌骨撕脱性骨折。当天急诊行清创术,石膏托固定,抬高患肢。伤后第三天行右腕焦痂切除,右足背带血管皮瓣游离移植,右足背游离自体植皮术。术中取右足背皮辨10cm×1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移植 热压伤 手部 足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