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闭式可调节负压吸引术联合皮肤移植术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小锋 高秋芳 +4 位作者 张万锋 马亚军 牛雪涛 贺亚文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927-928,共2页
目的研究封闭式可调节负压吸引术联合皮肤移植术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下肢慢性溃疡患者94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在皮... 目的研究封闭式可调节负压吸引术联合皮肤移植术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下肢慢性溃疡患者94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在皮肤移植术后以打包或加压包扎方式固定,观察组行封闭式可调节负压吸引术联合皮肤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围术期各项指标水平,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内血红蛋白、羟脯氨酸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为93.62%较对照组68.09%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皮片存活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后换药次数、术后总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显著较少;术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羟脯胺酸、VEGF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可调节负压吸引术联合皮肤移植术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肉芽组织微血管再生,改善血流灌注,促进创面愈合,是治疗慢性溃疡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可调节负压吸引术 皮肤移植术 慢性溃疡
下载PDF
头皮轴型血管网皮瓣或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患者头皮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缺损的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万锋 张小锋 +6 位作者 高秋芳 牛雪涛 马亚军 马彬 梁锋 王爱武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91-496,共6页
目的观察头皮轴型血管网皮瓣或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患者头皮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2006年2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21例头皮恶性肿瘤患者,肿瘤侵犯颅骨外板或全层、硬脑膜。完善术前检查后,于入院后... 目的观察头皮轴型血管网皮瓣或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患者头皮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2006年2月—2015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21例头皮恶性肿瘤患者,肿瘤侵犯颅骨外板或全层、硬脑膜。完善术前检查后,于入院后3~4 d切除肿瘤及距肿瘤边缘3~5 cm范围内头皮组织,凿除颅骨外板或全层,硬脑膜有侵犯者切除局部硬脑膜,并行肿瘤周围前哨淋巴结清扫,术后形成11 cm×8 cm~22 cm×18 cm缺损。将切除的头皮肿瘤切缘组织、颅骨、硬脑膜切缘及基底组织、前哨淋巴结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其结果显示全为阴性后,同期行皮瓣移植术。3例高龄患者采用单个或多个头部轴型血管网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2 cm×7 cm~19 cm×14 cm。另18例患者游离移植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3 cm×10 cm~23 cm×19 cm,阔筋膜切取面积8 cm×7 cm~10 cm×10 cm。头部供瓣区取头部或背部中厚皮片修复,大腿供瓣区取同侧大腿中厚皮片修复。患者术后均放弃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后续治疗。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术后皮瓣和皮片均完全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等。随访6个月~9年,所有患者除头部术区秃发外,外形可,头部供瓣区和取皮区无明显畸形,脑组织无膨隆外疝,未出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位转移。大腿供瓣区和取皮区外形可,肌力正常,下肢活动正常。结论头皮恶性肿瘤患者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并应用头皮轴型血管网皮瓣或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后缺损,头部术区外形较佳,肿瘤无局部复发或远位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 肿瘤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颜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颏下动脉岛状瓣应用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小锋 张万锋 +4 位作者 马亚军 高秋芳 牛雪涛 贺亚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932-934,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颏下动脉岛状瓣进行颜面部软组织修复重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颜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根据患者缺损大小及位置对颏下动脉岛状瓣进行设计并进行修复重建,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3~9个月,对患者颜面部功能、外观恢复情况等... 目的:探讨采用颏下动脉岛状瓣进行颜面部软组织修复重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颜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根据患者缺损大小及位置对颏下动脉岛状瓣进行设计并进行修复重建,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3~9个月,对患者颜面部功能、外观恢复情况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颏下动脉岛状瓣颜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皮瓣面积分布为3cm×4.5cm^4cm×10cm;其中18例患者采用顺行颏下动脉岛状瓣进行修复,2例面部鳞癌患者行扩大切除术后采用逆行颏下动脉岛状瓣进行修复;术后所有患者受区外形和功能均良好恢复,且未见明显供区瘢痕。结论:颏下动脉岛状瓣同颜面部缺损在质地、颜色上匹配性较佳,且供区隐蔽,应用于颜面部软组织缺损可有效促进缺损部位功能和美观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软组织损伤/外科学 穿支皮辨 血管移植
下载PDF
膝降动脉隐支穿支皮瓣修复老年烧伤患者膝部深度创面的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万锋 高秋芳 +4 位作者 张小锋 牛雪涛 马亚军 陈霖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44-447,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膝降动脉隐支穿支皮瓣修复老年烧伤患者膝部深度创面的效果。方法2013年12月-2016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8例膝部Ⅲ度烧伤的老年烧伤患者,患者均为单侧膝部烧伤。2例患者髌骨、髌韧带完全坏死,切除后膝关节开放外露,予VSD治... 目的观察应用膝降动脉隐支穿支皮瓣修复老年烧伤患者膝部深度创面的效果。方法2013年12月-2016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8例膝部Ⅲ度烧伤的老年烧伤患者,患者均为单侧膝部烧伤。2例患者髌骨、髌韧带完全坏死,切除后膝关节开放外露,予VSD治疗1周后,Ⅱ期行膝降动脉隐支穿支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另6例患者髌骨、髌韧带部分坏死,切除后髌骨、髌韧带外露,关节腔积液引流,关节囊开放,同期手术行膝降动脉隐支穿支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本组患者关节囊开放创面大小19cm×11cm-25cm×15cm,皮瓣切取大小20cm×12cm~23cm×13Cm。供瓣区和非骨外露创面于创面同侧股外侧切取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8例患者皮瓣术后全部成活。随访2~26个月,皮瓣局部外形、质地良好,皮瓣感觉保留。其中2例髌骨、髌韧带坏死全部切除患者术后膝关节负重功能保留,6例髌骨、髌韧带部分坏死切除患者术后膝关节屈伸功能良好。结论膝降动脉隐支穿支皮瓣是修复老年烧伤患者膝部深度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外科皮瓣 膝损伤 膝降动脉 隐支
原文传递
不同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小锋 高秋芳 +4 位作者 张万锋 马亚军 牛雪涛 贺亚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21-122,126,共3页
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较为常见,大部分由烧伤、交通事故及挤压伤所致,以开放性损伤多见[1]。人体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相对薄弱,组织缺损常伴髌骨、韧带外露,通常需采用皮瓣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不仅需重视... 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较为常见,大部分由烧伤、交通事故及挤压伤所致,以开放性损伤多见[1]。人体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相对薄弱,组织缺损常伴髌骨、韧带外露,通常需采用皮瓣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不仅需重视功能重建,还需确保理想的外观,通常建议选择薄而柔软且耐磨的皮瓣进行移植。本研究探讨不同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 创面修复 效果
下载PDF
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谷氨酰胺治疗对早期重度烧伤患者临床疗效、TNF-α及PaO_(2)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马亚军 +1 位作者 任可一 高秋芳 《西部医学》 2021年第11期1660-1664,共5页
目的分析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谷氨酰胺治疗对早期重度烧伤患者临床疗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动脉氧分压(PaO_(2))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85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8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谷氨酰胺治疗对早期重度烧伤患者临床疗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动脉氧分压(PaO_(2))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85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8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谷氨酰胺治疗)43例和对照组(常规剂量、乌司他丁联合谷氨酰胺治疗)4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d及12d后炎症因子水平、呼吸功能含量,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2.50%)(P<0.05)。治疗后3d研究组IL-6、IL-8及TNF-α均较治疗前上升,但于治疗12d后达到最低值;同时,治疗后任意时间点研究组IL-6、IL-8及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呼吸功能各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3d研究组呼吸频率较治疗前降低,PaO_(2)及PaO_(2)/FiO_(2)均较治疗前上升,且治疗12d后达到最低值(峰值);同时,治疗后任意时间点研究组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aO_(2)及PaO_(2)/FiO_(2)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IgA、IgG和IgM水平比较无差异,治疗3d后各组IgA、IgG和IgM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于12d升高达到峰值,同时研究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IgA、IgG和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6.98%)与对照组(2.50%)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谷氨酰胺治疗可改善早期重度烧伤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及呼吸功能,提高其免疫功能,疗效佳、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乌司他丁 谷氨酰胺 重度烧伤 临床疗效 炎性因子 呼吸功能
下载PDF
miR-338-5p调控TRPC1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7
作者 马亚军 +2 位作者 任可一 高秋芳 兰阿峰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860-863,共4页
目的探讨miR-338-5p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的影响以及对TRPC1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FB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miR-NC、miR-338-5p mimics、pcDNA-NC、pcDNA-TRPC1、miR-338-5p mimics与pcDNA... 目的探讨miR-338-5p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的影响以及对TRPC1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FB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miR-NC、miR-338-5p mimics、pcDNA-NC、pcDNA-TRPC1、miR-338-5p mimics与pcDNA-NC、miR-338-5p mimics与pcDNA-TRPC1转染入KFB细胞;采用qRT-PCR实验与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miR-338-5p、TRPC1的表达量;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双荧光素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338-5p与TRPC1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yclinD1、Col-Ⅰ、Col-Ⅲ蛋白表达量。结果与NFB细胞比较,KFB细胞中miR-338-5p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TRPC1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miR-NC组比较,miR-338-5p组细胞活力降低(P<0.05),CyclinD1、Col-Ⅰ、Col-Ⅲ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pcDNA-NC组比较,pcDNA-TRPC1组细胞活力升高(P<0.05),CyclinD1、Col-Ⅰ、Col-Ⅲ蛋白水平升高(P<0.05);双荧光素报告基因实验证实TRPC1是miR-338-5p的靶基因;与miR-338-5p+pcDNA-NC组比较,miR-338-5p+pcDNA-TRPC1组细胞活力升高(P<0.05),CyclinD1、Col-Ⅰ、Col-Ⅲ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miR-338-5p过表达可通过负向调控TRPC1的表达而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从而抑制瘢痕疙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38-5p TRPC1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增殖 胶原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