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歌曲的艺术表达谈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吴天球
-
出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7-51,共5页
-
文摘
人们由于各自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生活经历、艺术实践经验以及个人的气质、性格、爱好等等的差别,对同一事物的感受和反映就不尽相同。因此,同一戏剧、影视角色,同一首歌曲,不同的演员就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手法,从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这是表演艺术正常的、必然的现象。
-
关键词
艺术表达
歌曲
表达手法
表演艺术
艺术效果
文化素养
思想水平
性格
生活经历
戏剧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
-
题名歌唱呼吸谈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吴天球
-
机构
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
-
出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82-85,共4页
-
文摘
人所共知,呼吸在歌唱中是极为重要的。其重要性,有人称之为“动力”;是“关键”;“呼吸做好了,歌唱、发声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中外的声乐前辈,当今的歌坛名家,对呼吸有过许多精辟的见解,比如“吸气要深”;“气沉丹田”,“吸气如闻花”等。这些讲的是“吸气”。至于“呼气”——实即歌唱时的“用气”,提的较少。一般要求:“气要保持”,“要控制”,“要结实有力”,“像打呵欠”……。无疑。
-
关键词
歌唱呼吸
气沉丹田
“关键”
重要性
一般要求
声乐
胸口
压迫感
呼吸训练
长音练习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
-
题名声乐训练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吴天球
-
出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2-77,96,共7页
-
文摘
歌唱形态的要求与训练歌唱是一门表演艺术,不同的舞台形象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有经验的演员,从走向台前到进入台后,都使人有一种完整的美感。这就是最佳的歌唱形态。对歌唱演员来说,舞台就是音乐殿堂,我们讨论歌唱的形态的目的,也不只是为了使演员在台上的形体富有美感,而主要是想通过形态美促使声音美、歌唱美,使完美的歌唱与优美的形态完整地有机地结合。
-
关键词
表演艺术
艺术效果
舞台形象
歌唱演员
声乐训练
头腔共鸣
喉结
放松
生活中
声音美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
-
题名歌唱字、声谈
- 4
-
-
作者
吴天球
-
机构
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
-
出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8年第4期40-44,共5页
-
文摘
歌唱的任务是真切、生动、优美地表达歌曲的内容。要完成这一任务,首先必需让听众听清歌词的每一个字,同时欣赏到美妙的歌声。歌唱吐字应以生活口语为基础,其字头、字身、字尾部应与生活口语相同,使人容易听清楚。但又要求比生活口语更优美,幅度更大,更具有穿透力,即比生活口语更为夸张。它体现在:吐字的腔体更宽,字身感觉更丰满,吐字的过程更轻松灵活,吐字的位置更高,气感更强烈,有如用气将字吹出来似的。集中表现为:字由歌声传送,吐字与歌声融为一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歌唱吐字就是发声。在声乐训练中特别注重声音的统一。
-
关键词
吐字
声乐训练
声音
口语
字头
母音
字尾
发声
高位置
韵腹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