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
作者 于晓岩 王红宇 +2 位作者 邹宁 纪卫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9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临床症状与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RDS患儿78例,根据呼吸支持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加热湿... 目的探讨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临床症状与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RDS患儿78例,根据呼吸支持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气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儿进行性呼吸困难、气促、呻吟、吸气三凹征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3.181~5.279,P〈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t=3.447~12.390,P〈0.05);观察组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χ^2=5.186~9.953,P〈0.05);观察组患儿CO2潴留、低氧血症、鼻损伤、腹胀、机械通气率均低于对照组(χ^2=4.044~7.690,P〈0.05)。结论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能改善RDS临床症状与血气指标,缩短无创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导管辅助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症状 血气指标
下载PDF
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HFNC)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于晓岩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0期57-58,共2页
目的分析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HFNC)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2例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分别给予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和HHFNC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HHFNC)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2例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分别给予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和HHFNC治疗。观察2组血气分析指标及并发症。结果通气治疗48h后,观察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损伤(0.00%)、通气致腹胀率(7.84%)明显低于对照组(19.61%、25.49%)(P<0.05)。结论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治疗有助于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血气指标,提高通气功能,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气分析
下载PDF
Occludin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肠上皮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学清 +1 位作者 郭鸿飞 王孟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7-219,223,共4页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小鼠肠黏膜上皮occludin蛋白的表达,探讨SAP时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方法建立小鼠SAP模型,电镜下观察肠上皮超微结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肠上皮occludin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电镜下肠上皮超微结构未见...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小鼠肠黏膜上皮occludin蛋白的表达,探讨SAP时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方法建立小鼠SAP模型,电镜下观察肠上皮超微结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肠上皮occludin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电镜下肠上皮超微结构未见异常;实验组3 h无明显变化,其他时点可见肠上皮微绒毛稀疏、排列不整齐,部分断裂、脱落,细胞器受损,核内异染色质浓缩且边集,细胞连接增宽,24 h时改变最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对照组occludin均匀一致地分布于肠上皮细胞连接处的顶端;实验组分布不均,occludin表达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24 h最低。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3 h时平均光密度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2和24 h时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SAP小鼠早期即有肠黏膜屏障损伤,肠上皮细胞间连接增宽,其可能机制与肠上皮occludin蛋白的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黏膜屏障 OCCLUDIN蛋白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老年患者胃部黏膜病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于晓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227-3228,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老年患者胃部黏膜病理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良性胃肠道疾病老年患者15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3C呼气检查,依据Hp感染情况分为Hp阳性组(观察组)和Hp阴性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胃黏膜类型、胃黏膜病理特征及...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老年患者胃部黏膜病理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良性胃肠道疾病老年患者15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3C呼气检查,依据Hp感染情况分为Hp阳性组(观察组)和Hp阴性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胃黏膜类型、胃黏膜病理特征及炎症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47例,黏膜类型:胃窦型41例,小肠型2例,泌酸型4例;对照组112例,黏膜类型:胃窦型100例,小肠型5例,泌酸型7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黏膜糜烂28例,腺体萎缩9例,肠上皮化生16例,异型增生8例,淋巴滤泡14例;对照组黏膜糜烂10例,腺体萎缩5例,肠上皮化生10例,异型增生17例,淋巴滤泡3例。观察组慢性炎症6例,浅表性炎症28例,萎缩性炎症13例,其中轻度10例,中度15例,重度22例;对照组慢性炎症59例,浅表性炎症42例,萎缩性炎症11例,其中轻度65例,中度35例,重度1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老年患者胃部黏膜病理学改变密切相关,易导致黏膜糜烂、肠上皮化生、淋巴滤泡形成及重度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部黏膜 病理
下载PDF
RIP3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胰腺组织中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孟春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59-861,865,共4页
目的观察胰腺组织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RIP3与胰腺细胞坏死的关系。方法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RIP3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及研究组胰腺组织结构清晰,细胞形态正... 目的观察胰腺组织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RIP3与胰腺细胞坏死的关系。方法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RIP3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及研究组胰腺组织结构清晰,细胞形态正常,无出血坏死。研究组小鼠6 h呈现水肿胰腺炎改变;12、24 h胰腺小叶结构紊乱,明显充血,腺泡细胞坏死,坏死区周围炎细胞侵润。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RIP3胰腺组织阴性表达;研究组RIP3表达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强,12、24 h研究组RIP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示3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24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P3蛋白可能在胰腺细胞坏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坏死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
下载PDF
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于晓岩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2期100-101,共2页
目的分析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 SIM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行n SIMV治疗,对照组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 目的分析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 SIM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行n SIMV治疗,对照组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 h,观察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 O2)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吸氧分数(Fi 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支持时间、气管插管上机率、CO2潴留率、低氧血症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 SIMV能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缩短呼吸支持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衰竭 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切除原发性早期十二指肠癌9例(含视频) 被引量:3
7
作者 董海燕 李国栋 +4 位作者 张秀 武帅 张燕 贾欣永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原发性早期十二指肠癌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采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诊疗科发现并ESD切除的非十二指肠乳头的原发性早期十二...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原发性早期十二指肠癌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采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诊疗科发现并ESD切除的非十二指肠乳头的原发性早期十二指肠癌患者9例临床资料,观察ESD治疗该类疾病的疗效。结果9例患者病变长径(1.01±0.63)cm(0.3~2.5 cm),切除标本长径(2.27±0.65)cm(1.2~3.2 cm),手术时间(61.6±27.5)min(36~108 min)。9例病变均一次性整块切除,其中2例术中发生穿孔,均成功闭合。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术后病理证实9例病变均完整切除,切缘阴性。结论ESD治疗原发性早期十二指肠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 原发性早期十二指肠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香港白沙洲现代水成沉积样品的钾长石低温MET-pIRIR法测年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龚志军 郭福生 +3 位作者 周万蓬 彭花明 罗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76-1387,共12页
对香港白沙洲(连岛沙坝)采集两个现代样品,其年代范围为小于14年,并利用钾长石碎屑粗颗粒对这两个现代样品开展低温多步升温红外激发法(MET-pIRIR)测年研究,以进一步扩宽钾长石MET-pIRIR法的应用范围。经测试后(激发温度分别为50℃、 8... 对香港白沙洲(连岛沙坝)采集两个现代样品,其年代范围为小于14年,并利用钾长石碎屑粗颗粒对这两个现代样品开展低温多步升温红外激发法(MET-pIRIR)测年研究,以进一步扩宽钾长石MET-pIRIR法的应用范围。经测试后(激发温度分别为50℃、 80℃、 110℃、 140℃和170℃),发现两个样品110℃、 140℃和170℃的等效剂量(D)数据在平均年龄模型下均有明显的年龄-温度坪。第1个钾长石样品(BSZ-A)在110℃、 140℃和170℃对应年代结果分别为-26±30 a、-22±30 a和6±49 a,这些年代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与年龄期望值一致;第2个钾长石样品(BSZ-B)在110℃、 140℃和170℃的对应年代结果分别为357±168 a、 289±138 a和391±158 a,这些年代结果比年龄期望值偏老约300年。以上数据表明对于香港白沙洲海岸带的年轻水成沉积物,在利用钾长石低温MET-pIRIR法测试时,如果采用平均年龄模型,即使出现很好的年龄-温度坪,但结果仍可能偏老数百年。通过分析发现造成第2个样品偏老的主要原因是在D分析中,先假定了平均年龄模型对D数据进行分析;这种假设对晒退较好的风成沉积物成立,但是对于晒退不充分的水成沉积物不一定成立,其应该采用最小年龄模型。在平均年龄模型中,由于平均效应可能造成一些晒退不好的D数据混入最终年代计算之中,造成年龄偏老。针对以上不足,本次研究对低温MET-pIRIR法的D分析流程进行了改进:首先对样品建立钾长石低温MET-pIRIR标准生长曲线,利用该曲线可以快速、大量获取不同测片的D数据;然后对每个测片逐片分析等效剂量-温度坪,并挑选有坪的D数据参与最终年代计算,以筛除pIRIR信号晒退很差的测片;最后根据筛选后D数据的统计分布特征和离散度(over-dispersion)来决定统计年龄模型。利用低温MET-pIRIR法新的D分析流程对香港白沙洲采集的两个现代样品进行重新测年,发现这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释光测年 白沙洲 多步升温红外激发法 钾长石 现代水成沉积物
原文传递
垃圾渗滤液的膜浓缩液处理方法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淼鋆 +1 位作者 孙启元 汪清环 《海峡科学》 2018年第6期3-4,共2页
当前普遍采用"MBR+NF/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该工艺将伴随产生成分复杂、极难处理的膜浓缩液。膜浓缩液一般通过回灌法、氧化法、蒸发法和焚烧法加以处理,这些方法在实际中均已表现出相应的缺陷。该文通过对目前现行膜浓缩... 当前普遍采用"MBR+NF/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该工艺将伴随产生成分复杂、极难处理的膜浓缩液。膜浓缩液一般通过回灌法、氧化法、蒸发法和焚烧法加以处理,这些方法在实际中均已表现出相应的缺陷。该文通过对目前现行膜浓缩液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探寻最新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有效解决膜浓缩液的处理难题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浓缩液 处理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鸡球虫病两种免疫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第2期7-8,共2页
本文简述鸡球虫病发病原因及几种常见鸡球虫病。并取爱拔益加肉鸡36 000羽公雏和36 000羽母雏,分为4栋鸡舍养殖(两栋公雏和两栋母雏),使用两种免疫方法分别对四栋鸡舍雏鸡进行免疫,并比较免疫效果。
关键词 鸡球虫病 球虫病疫苗 集约化养殖 抗球虫药物
下载PDF
再生污泥基生物炭对膜浓缩液COD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清环 +1 位作者 郑育毅 孙启元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3-17,共5页
膜浓缩液的处理是当前膜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亟待解决的瓶颈.将污水处理后的剩余污泥热解制成污泥基生物炭(SBB),用于吸附膜浓缩液.脱水污泥碳化后的污泥基生物炭呈现多孔结构,孔径大幅减小,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增大,首次再生炭(RSBB1)比... 膜浓缩液的处理是当前膜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亟待解决的瓶颈.将污水处理后的剩余污泥热解制成污泥基生物炭(SBB),用于吸附膜浓缩液.脱水污泥碳化后的污泥基生物炭呈现多孔结构,孔径大幅减小,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增大,首次再生炭(RSBB1)比SBB的COD吸附效果可提高1.88倍,达到84.06%;吸附饱和的污泥基生物炭可多次再生重复利用,再生3次COD的去除率仍然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基生物炭 膜浓缩液 再生 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