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土耕作层土壤pH空间变异及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高凤杰 鞠铁男 +5 位作者 王钰尭 李昕哲 樊平 栾天 周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6-573,共8页
以东北黑土耕作区土壤表层(0~20 cm)土壤pH为研究对象,以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为基础,结合"3S"技术及Moran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剖析黑土区土壤pH的空间自相关类型及其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小流域土壤pH均值为6.72,变... 以东北黑土耕作区土壤表层(0~20 cm)土壤pH为研究对象,以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为基础,结合"3S"技术及Moran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剖析黑土区土壤pH的空间自相关类型及其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小流域土壤pH均值为6.72,变异系数为9.91%,其变程为1 000 m,具有较强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受地形、成土等结构性要素影响较大,在东–西(E–W)方向的空间变异相对剧烈;土壤pH与高程等地形因子显著性相关,地理加权克里格插值显示土壤pH高值出现在研究区中部旱地,低值出现在东部与西部区域,呈现带状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的东西向交替相近。全局自相关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pH存在较强的正自相关特征,且不同方向存在差异;随着距离的增大,土壤pH呈现负自相关特征,分布存在空间孤立。局部空间自相关类型主要为H–H型(高–高关联)和L–L型(低–低关联),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其中H–H型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旱地区域,形成高pH且高度空间自相关的格局,L–L型分布于东部林地区域,形成低pH集聚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耕作层 地统计 土壤PH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基于Android的移动监察GIS平台研发与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晓军 金辉 +2 位作者 彭龙军 钟凯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637-639,共3页
以新一代智能便携设备为硬件平台,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构建一个集定位、分析、叠加、规划符合性判断、选址和统计于一体的综合业务移动GIS平台,并获得实时的空间数据支撑,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由于主观选址或判断的重复操作和... 以新一代智能便携设备为硬件平台,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构建一个集定位、分析、叠加、规划符合性判断、选址和统计于一体的综合业务移动GIS平台,并获得实时的空间数据支撑,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由于主观选址或判断的重复操作和复杂程度,用以实现实时准确地掌规划的符合及变化情况,提高管理决策水平,为各级领导进行实时管理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并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辅助手段。该平台目前尚在部分区县试验阶段,使用效果良好,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监察 GIS GPS 安卓(Android)
下载PDF
黑土耕作区土壤含水量空间自相关及农业生产分区 被引量:12
3
作者 高凤杰 单培明 +4 位作者 马泉来 韩文文 周军 鞠铁男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30-1941,共12页
论文以东北黑土耕作区土壤表层(0~20 cm)含水量为研究对象,基于3S技术和Moran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掌握黑土区土壤表层含水量的空间自相关类型及其分布格局,划定农业生产中的优先区域,为农业生产中土壤含水量的分区管理、农业设施合... 论文以东北黑土耕作区土壤表层(0~20 cm)含水量为研究对象,基于3S技术和Moran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掌握黑土区土壤表层含水量的空间自相关类型及其分布格局,划定农业生产中的优先区域,为农业生产中土壤含水量的分区管理、农业设施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海沟河小流域土壤含水量空间差异大,变异程度为中等变异,受人类活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较大;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为0.417 7,表现出较强的正自相关特征,且不同方向存在较大差异;局部空间自相关系数为0.374 4,局部空间自相关类型主要为H-H型(高-高关联)和L-L型(低-低关联),空间集聚特征明显,H-H型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北部地势平坦的地区,形成高含水量且高度空间自相关的格局,耕作优势突出,为农业生产中的优先区域,L-L型分布于东部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带,形成低含水量集聚的格局,为农业生产中的一般区域。基于土壤含水量空间自相关分布特征,进行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定及分区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耕作区 土壤含水量 空间自相关 分区管理
原文传递
基于CA-Markov的农林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凤杰 韩文文 +4 位作者 单培明 鞠铁男 张炳芳 黄善林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5-153,共9页
基于2000和2007年TM影像和2015年OLI影像,借助于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分析东北山地丘陵地带农林交错区实施退耕还林15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23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预测和模拟。结果表明:1)不同研究时... 基于2000和2007年TM影像和2015年OLI影像,借助于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分析东北山地丘陵地带农林交错区实施退耕还林15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23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预测和模拟。结果表明:1)不同研究时期内,研究区林地面积比例均过65%,耕地面积均占总面积20%以上;2)稳定型图谱所占比例最大,散布于整个研究区,其中"林地-林地-林地"是其最大演变类型,"旱地-旱地-旱地"次之;"旱地-林地-林地"是前期变化型的最大变化类型,"草地-草地-林地"是后期变化型的主要变化模式,"林地-旱地-林地"是反复变化型面积最大的变化模式,持续变化型所占面积最小;3)运用CA-Markov预测的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其精度为0.94,模型可用,由此模拟了2023年土地利用数量和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土地利用结构仍以林地为主,林地-旱地是其最主要的转移轨迹。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用地需求与耕地保护三者之间的矛盾是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arkov模型 农林交错区 地学信息图谱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预测
原文传递
球阀三维流场的CFD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锦霞 焦伦龄 +3 位作者 丁雪兴 赵志琦 唐元清 《机械制造》 2016年第5期82-84,共3页
为了探索球阀的流阻因数和流量系数随球阀开度的变化关系.运用Fluent软件模拟了球阀的流阻因数和流量系数随球阀开度的变化关系,并运用实验验证了其正确性。结果表明:当球阀开度为25°时,球阀内部已形成了漩涡流动;当开度增大... 为了探索球阀的流阻因数和流量系数随球阀开度的变化关系.运用Fluent软件模拟了球阀的流阻因数和流量系数随球阀开度的变化关系,并运用实验验证了其正确性。结果表明:当球阀开度为25°时,球阀内部已形成了漩涡流动;当开度增大到40°时,形成稳定漩涡;当开度继续增大到80。时,漩涡基本消失。对于球阀的流阻因数,当开度小于30°时,急速下降;开度在30—40°之间,下降速度有所减慢:当开度大于40°时,下降极慢,无明显变化。对于流量系数,当开度小于40°时,增大缓慢;而在开度大于40°时。增大速度迅速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阀 流阻因数 流量系数 开度
下载PDF
海沟河小流域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鞠铁男 +5 位作者 师华定 高凤杰 李欣哲 王钰尭 栾天 樊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56-562,共7页
为了解海沟河小流域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采集海沟河小流域耕地表层土壤样品,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结合遥感影像解译和Arc GIS地统计方法,分析海沟河小流域耕地重金属Cd、Pb、Hg、Cu、As浓度分布。结果表明:Cd、Pb、Hg、Cu、As平均浓... 为了解海沟河小流域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采集海沟河小流域耕地表层土壤样品,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结合遥感影像解译和Arc GIS地统计方法,分析海沟河小流域耕地重金属Cd、Pb、Hg、Cu、As浓度分布。结果表明:Cd、Pb、Hg、Cu、As平均浓度分别为0.307、23.422、0.041、21.544和12.235 mg/kg,均高于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Cd浓度超过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其余重金属浓度均满足一级标准。重金属空间分布为As浓度自东向西逐渐减小;Cd浓度与As相反,为自东向西逐渐增大。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耕地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d、Hg的潜在生态风险等级分别为高度和中等,Pb、Cu和As为轻度,海沟河小流域耕地潜在生态风险为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土壤 重金属污染 AcrGIS地统计方法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最大熵的黑土区小流域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预测 被引量:9
7
作者 高凤杰 +4 位作者 师华定 鞠铁男 王鑫 高东晶 刘媚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65-1373,共9页
进行w(SOM)空间预测研究,对掌握区域w(SOM)空间分布现状、实施精准农业以及保护区域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以土地利用类型为辅助变量,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所对应w(SOM)的概率分布作为“软数据”,采用BME(贝叶斯最大熵)方法对我国东北... 进行w(SOM)空间预测研究,对掌握区域w(SOM)空间分布现状、实施精准农业以及保护区域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以土地利用类型为辅助变量,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所对应w(SOM)的概率分布作为“软数据”,采用BME(贝叶斯最大熵)方法对我国东北黑土丘陵区海沟河小流域表层w(SOM)的分布情况进行空间预测,并与以w(TN)和土地利用类型为辅助变量的CK(协同克里格)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两种方法的可行性与精度.结果表明:我国东北黑土丘陵区海沟河小流域表层w(SOM)平均值为24.04 g/kg,空间变异程度为中等.w(SOM)与w(TN)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地利用类型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w(SOM)差异明显,w(TN)与土地利用类型能够用来辅助w(SOM)的空间分布插值.相较于CK方法,BME方法能更好地利用“软数据”进行空间插值,使对w(SOM)预测结果的平均误差(M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有所降低,精度大幅提高,空间插值效果明显优于CK方法.研究显示,研究区w(SOM)以阶梯状自东向西依次递减分布,在南北方向上变化不大,空间变化特征较为明显,BME方法利用“软数据”插值后的结果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w(SOM)空间分布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软数据 协同克里格 贝叶斯最大熵 空间预测
下载PDF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选型以及对平整度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殷厚道 方显华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29,共2页
介绍了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基本知识,分析了在摊铺机选型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对道路施工过程中摊铺机以及摊铺作业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选型 平整度 摊铺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知识经济》 2015年第23期59-59,61,共2页
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换挡、结构调整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种状态相互叠加的时期。这种趋势性、不可逆转的发展状态说明中国经济进入转型的关键期,如何通过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来培育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至关重要。金融改革过程中的金... 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换挡、结构调整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种状态相互叠加的时期。这种趋势性、不可逆转的发展状态说明中国经济进入转型的关键期,如何通过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来培育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至关重要。金融改革过程中的金融风险防控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影响着金融改革进程的推进和实施,本文首先分析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与金融业发展的关系,接着,分析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金融风险防控现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金融风险防控 机制 经济发展
下载PDF
节流阀开度对自复叠制冷循环冷凝蒸发器换热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金平 郭灵兵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2-157,共6页
冷凝蒸发器的换热性能对自复叠制冷循环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试验研究节流阀开度对冷凝蒸发器换热性能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自复叠制冷循环中冷凝蒸发器的损失是换热器中最大的,通过调节主流节流阀和支流节流阀的开度可以减小冷凝蒸发器... 冷凝蒸发器的换热性能对自复叠制冷循环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试验研究节流阀开度对冷凝蒸发器换热性能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自复叠制冷循环中冷凝蒸发器的损失是换热器中最大的,通过调节主流节流阀和支流节流阀的开度可以减小冷凝蒸发器换热过程的损失,冷凝蒸发器的换热窄点出现在端部,主流节流阀开度对冷凝蒸发器损失的影响比支流节流阀的要显著,稳定工况下,存在一组使冷凝蒸发器的损率最小的主流节流阀开度和支流节流阀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叠制冷 冷凝蒸发器 换热性能 节流阀开度 分析
下载PDF
新型热释电材料及其在红外探测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林华 罗豪甦 +5 位作者 赵祥永 方家熊 李言瑾 邵秀梅 景为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7-785,共9页
以(1-x)Pb(Mg1/3Nb2/3)O3-xPbTiO3{PMNT[(1-x)/x]}为代表的大尺寸、高质量弛豫铁电单晶具有非常高的热释电系数、探测优值和较低的热扩散系数,其综合热释电性能远优于传统的热释电材料。概述了PMNT[(1-x)/x]单晶、掺锰PMNT(74/26)单晶和... 以(1-x)Pb(Mg1/3Nb2/3)O3-xPbTiO3{PMNT[(1-x)/x]}为代表的大尺寸、高质量弛豫铁电单晶具有非常高的热释电系数、探测优值和较低的热扩散系数,其综合热释电性能远优于传统的热释电材料。概述了PMNT[(1-x)/x]单晶、掺锰PMNT(74/26)单晶和0.42Pb(In1/2Nb1/2)O3-0.3Pb(Mg1/3Nb2/3)O3-0.28PbTiO3[PIMNT(42/30/28)]单晶的介电性能、铁电性能和热释电性能。掺杂后PMNT(74/26)单晶的介电损耗降低到0.000 5,探测优值提高到40.2×10-5 Pa-1/2,是目前所有三方四方相变温度(TRT)高于90°C的本征热释电材料中最高的。高居里温度PIMNT(42/30/28)单晶的TRT达到152°C,且具有较高的探测优值(10.2×10-5 Pa-1/2),将在更宽温度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制作了基于掺锰PMNT(74/26)单晶的单元探头,其比探测率D*达到1.07×109 cmHz1/2W-1,是目前商用LiTaO3探测器的两倍,器件性能满足实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弛豫铁电单晶 热释电 红外探测器 Pb(Mg1/3Nb2/3)O3-PbTiO3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模型的稳定预测控制及其在机炉协调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沈炯 李益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6-112,共7页
针对TS模糊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李亚普诺夫函数的稳定预测控制方法,通过构造模糊李普诺夫函数并最小化预测控制中无穷时域或拟无穷时域性能指标的上界,来设计满足系统闭环稳定、输入约束以及控制性能最优的平行分配补偿控制律。该控... 针对TS模糊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李亚普诺夫函数的稳定预测控制方法,通过构造模糊李普诺夫函数并最小化预测控制中无穷时域或拟无穷时域性能指标的上界,来设计满足系统闭环稳定、输入约束以及控制性能最优的平行分配补偿控制律。该控制律最终归结为求解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下的凸优化问题。模糊李亚普诺夫函数的使用减少了公共李亚普诺夫函数及分段李亚普诺夫函数的保守性,增加了可行解的范围。数值仿真和火电厂非线性机炉协调系统中的仿真试验,证明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gi—Sugeno模糊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模糊李亚普诺夫函数 平行分配补偿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下载PDF
广州大学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鸿宇 +2 位作者 杨木壮 伍超宏 汪武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79-84,共6页
调查了广州大学公务车、教工私家车、用电、用水、燃气、制冷、热水、污水处理等方面的能源消耗情况.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广州大学两个学年的碳排放量,分析了广州大学的碳排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5~2006学年广州大学碳排放量为6 757.09... 调查了广州大学公务车、教工私家车、用电、用水、燃气、制冷、热水、污水处理等方面的能源消耗情况.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广州大学两个学年的碳排放量,分析了广州大学的碳排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5~2006学年广州大学碳排放量为6 757.09 t,需要1 773.51 hm2森林才能吸收;2006~2007学年为6 314.24 t,需要1 657.28hm2森林吸收.另外,学校的节能措施减少了用电量和制冷量,使碳排放量减少了6.55%,节约经费313.36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碳削减 高等学校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能源动力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沈炯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81-85,共5页
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这一转型能否顺利完成离不开能源动力专业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支撑。目前亟待调整能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内涵,加强低碳技术与创新能力培养,增强研究生在碳中和... 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这一转型能否顺利完成离不开能源动力专业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支撑。目前亟待调整能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内涵,加强低碳技术与创新能力培养,增强研究生在碳中和背景下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本文提出了碳中和背景下能源动力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和课程实施的举措,为碳中和背景下能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能源动力专业 硕士研究生培养 课程体系
下载PDF
考虑碳捕集利用与可再生能源的低碳综合能源系统配置优化研究
15
作者 秦宁 郑诚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5,共10页
为实现传统工业部门的低碳转型,构建了集成可再生能源、电锅炉、储热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装备的低碳综合能源系统,并提出了经济和低碳双重导向下的系统配置优化方法。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获得各设备的最优配置容量及典型场景... 为实现传统工业部门的低碳转型,构建了集成可再生能源、电锅炉、储热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装备的低碳综合能源系统,并提出了经济和低碳双重导向下的系统配置优化方法。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获得各设备的最优配置容量及典型场景下的最优调度方案,并选取乙烯工业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引入CCUS和可再生能源装备,系统碳排放减少了57.50%,年总成本增加15.92%;当碳价高于109.61元/t时,低碳综合能源系统具有经济和低碳双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综合能源系统 可再生能源 碳捕集利用(CCUS) 乙烯工业 配置优化
原文传递
直接空气碳捕集-综合能源系统配置优化方法
16
作者 杨礼华 沈炯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30-2238,共9页
将直接空气碳捕集(Direct air carbon capture,DAC)与可再生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结合,是实现区域碳中和的有效途径。合理的配置方法是系统稳定、灵活、经济与零碳的前提。常规配置方法无法反映DAC吸附、解吸的动... 将直接空气碳捕集(Direct air carbon capture,DAC)与可再生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结合,是实现区域碳中和的有效途径。合理的配置方法是系统稳定、灵活、经济与零碳的前提。常规配置方法无法反映DAC吸附、解吸的动态CO_(2)传质特性以及能耗特征差异,导致非最优或不可行的配置方案。为此,本文构建了面向配置的DAC模型以反映其动态运行特性,在此基础上以包含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可再生能源削减惩罚以及负碳排环境效益的年总成本为目标函数,建立DAC-IES配置模型,获得各设备的最佳容量与协同运行策略,揭示间歇波动供能背景下DAC的灵活运行机制。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配置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结果同时表明,DAC系统灵活运行能够实现与可再生能源更好地协调与更经济地碳捕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气碳捕集 综合能源系统 动态特性 优化配置 灵活运行
原文传递
超声波辅助提取生姜中姜辣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杜秋叶 李赫 +4 位作者 蔡成岗 毛建卫 刘霞 平丽娟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15期73-75,共3页
对生姜中姜辣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超声波提取生姜中姜辣素的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溶剂进行提取时,料液比为1∶16、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20 min时姜辣素提取率最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 对生姜中姜辣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超声波提取生姜中姜辣素的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结果表明,以无水乙醇为溶剂进行提取时,料液比为1∶16、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20 min时姜辣素提取率最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6,超声波处理温度60℃,处理时间30 min。在最优条件下姜辣素提取液浓度为16.1μg/mL,提取率为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辣素 超声波提取 工艺优化
下载PDF
配电网精细化拓扑运行状态DCNN在线辨识方法
18
作者 蒋帅 李德志 +2 位作者 廖霈之 田长航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24年第5期36-42,共7页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将成为主力电源,高渗透率接入的新能源将深刻改变电力系统的形态、特性和机理。提出了一种结合潮流方程和深度神经网络的融合方法求解与量...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将成为主力电源,高渗透率接入的新能源将深刻改变电力系统的形态、特性和机理。提出了一种结合潮流方程和深度神经网络的融合方法求解与量测值最优匹配的拓扑和线路参数估计方法,通过分析海量信息数据,透过数据关系探究电网运行规律,用于配电网精细化拓扑辨识及线路参数估计。首先,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拓扑和线路参数进行初步估计,得到初步辨识参数,并对初始辨识参数进行降噪处理;然后,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对量测数据进行特征筛选,将筛选出的特征类别与相应的拓扑结构一一对应,构建训练数据集,进行离线训练,最终得到训练后的模型,从而得到精准的拓扑结构。最后,在IEEE 33节点配电网中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辨识 负荷预测 深度神经网络 状态估计 配电网
下载PDF
城市交通信息发布系统研究与体系设计——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晓军 +2 位作者 彭龙军 尹剑辉 梁子森 《热带地理》 2007年第3期224-228,248,共6页
基于对城市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分析,确定了GIS在城市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平台中的应用目标和实现功能,构造了基于GIS的城市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平台的总体结构,并探讨了GIS和数据挖掘与集成技术及其在城市交通信息发布平台中的应用。
关键词 交通信息发布(TII) 地理信息系统(GIS) 智能交通系统(ITS) 数据挖掘与集成(DMI)
下载PDF
燃煤电站碳捕集系统的分布式预测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伍权 杨晋宁 +4 位作者 王志勇 徐冬 杨阳 唐子寒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6-252,274,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燃煤电站-碳捕集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基于动态矩阵控制原理为燃煤电站和碳捕集系统分别设计了局部预测控制器。最后,在66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耦合单乙醇胺化学吸收碳捕集系统模型上,对所提控制方法进行... 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燃煤电站-碳捕集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基于动态矩阵控制原理为燃煤电站和碳捕集系统分别设计了局部预测控制器。最后,在66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耦合单乙醇胺化学吸收碳捕集系统模型上,对所提控制方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分布式预测控制方法在较高的计算效率下实现了电碳两侧控制效果的全局优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分散式预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站 碳捕集 灵活运行 分布式预测控制 动态矩阵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