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株洲地区8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丹 龙云铸 +4 位作者 黄彭 郭文龙 周青 傅京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7-233,共7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20年1月20日—2月27日株洲市80例确诊为COVID-19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情况,比...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20年1月20日—2月27日株洲市80例确诊为COVID-19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情况,比较轻型和普通型组、重型和危重型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80例确诊患者中,湖北疫区来源22例(27.5%),非湖北疫区来源58例(72.5%),其中有明确接触传染源者45例(56.3%),无明确接触史者13例(16.3%)。聚集性疫情共17起,涉及病例55例,湖北输入性聚集疫情4起,病例9例,其中家庭聚集3起;本地聚集性疫情13起,病例46例,家庭聚集10起,社交聚集2起,朋友聚餐1起。8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47.5岁;男女比例为1∶1;22例患者(27.5%)合并基础疾病,居前3位的基础疾病依次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轻型病例8例(10.0%),普通型55例(68.8%),重型11例(13.8%),危重型6例(7.5%)。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乏力、头痛、肌肉酸痛、腹泻。与轻型和普通型组患者相比,重型和危重型组患者年龄更大,糖尿病、高血压病比例更高,发生呼吸困难、呼吸频率>24次/分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白细胞数正常或减低者78例(97.5%),淋巴细胞计数<1.0×109/L者20例(25.0%);重型和危重型组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清蛋白均低于轻型和普通型组患者(均P<0.05),多项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例(11.3%)患者无肺炎表现,15例(18.8%)患者肺部单侧受累,56例(70.0%)患者肺部双侧受累,17例(100.0%)重型、危重型患者均为双肺受累。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呈家族聚集性发病,年龄大、合并基础疾病在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大多数重型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减少,可作为临床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COVID-19 2019-nCoV SARS-CoV-2
下载PDF
碱剩余早期动态变化和乳酸清除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21
2
作者 沈晔 +3 位作者 潘景业 程留慧 张近波 马继红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碱剩余(BE)的动态变化和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入院后28d时结局分为存活组90例,死亡组59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入院后动脉血碱剩余... 目的探讨碱剩余(BE)的动态变化和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入院后28d时结局分为存活组90例,死亡组59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入院后动脉血碱剩余值及早期乳酸清除率,高、低碱剩余组,高、低乳酸清除率组间各参数比较,分析其与病死率、预后的关系;分析比较入院后开始3d碱剩余值均数与28d病死率间的关系。结果108例高BE组(BE≥-8mmol/L)患者的病死率为33.3%,显著低于41例低BE组(BE<-8mmol/L)患者(56.1%,P<0.05)。112例高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患者的病死率为34.8%,显著低于37例低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患者(54.1%,P<0.05)。入院后开始3d碱剩余值均数与28d病死率间的相关分析示Pearson相关系数为0.946。结论高碱剩余组和高早期乳酸清除率组预后较好,治疗后碱剩余恢复较快组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剩余 早期乳酸清除率 脓毒症 预后
下载PDF
早期活动对预防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贺晓元 张朝霞 +1 位作者 刘婷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预防重症监护室(ICU)COPD机械通气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ICU 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确诊COPD且机械通气治疗时间>5 d的患者,共29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140例)和观察组(150例),对...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预防重症监护室(ICU)COPD机械通气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ICU 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确诊COPD且机械通气治疗时间>5 d的患者,共29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140例)和观察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早期活动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机械通气第1天、第3天、第5天及停机械通气时Padua评分、是否发生DVT及ICU停留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增加早期活动治疗后机械通气第3天、第5天、停机械通气时的Padua评分、DVT发生率均有降低,ICU停留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结论规范化的早期活动安全有效,可以降低ICU COPD机械通气患者DVT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早期活动 深静脉血栓 危重症护理
下载PDF
电针刺激通过JAK1/STAT3通路减轻脓毒症大鼠的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16
4
作者 谢璨灿 +2 位作者 李峥嵘 黄冰 曾维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62-1667,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PF级SD大鼠6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假手术组(SHAM)15只:只开腹而不结扎盲肠;脓毒组共45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制术(CLP)脓毒症肺损伤模型制备,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脓毒... 目的探讨电针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PF级SD大鼠6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假手术组(SHAM)15只:只开腹而不结扎盲肠;脓毒组共45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制术(CLP)脓毒症肺损伤模型制备,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组(ALI)15只:不做进一步处理;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电针非穴位组(ALI+SEA)15只、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电针穴位组(ALI+EA)15只:针刺双侧内关穴及足三里,电刺激的频率、强度与时间与ALI+SEA组保持一致。于CLP后12 h后处死大鼠,称量大鼠肺组织,测定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计算肺组织凋亡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表达以及核转录因子JAK1/STAT3信号通路中重要蛋白JAK1、STAT3的表达。结果ALI与SHAM相比呈现出明显的肺损伤病理表型,表现为肺湿/干重比值增加(P<0.01),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显著上升(P<0.01),组织内JAK1、STAT3、Caspase-3、Bax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ALI+SEA与ALI相比以上指标无显著性变化(P>0.05);ALI+EA与ALI+SEA组比,能显著的减轻脓毒症诱发的肺部病理变化,表现为肺湿/干重比值升高受到抑制(P<0.01),血清中TNF-α和IL-6上升得到缓解(P<0.01),组织中JAK1、STAT3、Caspase-3、Bax的表达升高显著下调(P<0.01)。结论电针可关联JAK1/STAT3通路的机制,抑制脓毒症大鼠炎性介质的释放及细胞凋亡,减轻脓毒症大鼠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JAK1/STAT3通路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不同剂量CRRT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及预后转归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白准 刘旭丽 +2 位作者 曾维忠 彭苏娜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856-1859,共4页
目的研究剂量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及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对92例行CRRT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剂量不同分为A组(20 ml/kg)29例,B组(40 ml/kg)32... 目的研究剂量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及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对92例行CRRT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剂量不同分为A组(20 ml/kg)29例,B组(40 ml/kg)32例,C组(60 ml/kg)31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免疫功能(CD+4、CD+8、CD+4/CD+8)、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细菌内毒素(BT)、血浆二胺氧化酶(DAO)、血浆D-乳酸(D-Lac)]及预后指标[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分)]水平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IL-6、TNF-α、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B、C组各炎性指标水平下降程度高于A组,C组各炎性指标水平下降程度高于B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CD+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A组比较B、C组CD+4、CD+4/CD+8水平上升明显,CD+8水平下降明显(P<0.05),与B组比较C组CD+4、CD+4/CD+8水平上升明显,CD+8水平下降明显(P<0.05);3组患者治疗后BT、DAO、D-La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A组比较B、C组BT、DAO、D-Lac水平下降明显(P<0.05),与B组比较C组CBT、DAO、D-Lac水平下降明显(P<0.05);3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A组比较B、C组APACHEⅡ、SOFA评分水平下降明显(P<0.05),与B组比较C组APACHEⅡ、SOFA评分水平下降明显(P<0.05)。结论不同剂量CRRT可有效的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提高肠黏膜屏障功能保护能力,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预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治疗剂量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严重脓毒症 免疫功能 肠黏膜屏障功能 预后转归
下载PDF
黄芩苷联合黄芩素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婷 黄立中 +2 位作者 肖玉洁 罗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和黄芩素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黄芩苷、黄芩素以及两者联合作用于人乳腺癌(Michigan Cancer Foundation 7,MCF-7)细胞。检测上述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的活力、凋亡情况以及凋... 目的探讨黄芩苷和黄芩素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黄芩苷、黄芩素以及两者联合作用于人乳腺癌(Michigan Cancer Foundation 7,MCF-7)细胞。检测上述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的活力、凋亡情况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黄芩苷或黄芩素作用于乳腺癌细胞后,与作用前相比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两者联合应用,与两者单独作用相比抗增殖作用明显增强(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两者作用后尤其是两者联用后细胞凋亡显著增加。蛋白印迹分析显示黄芩苷和黄芩素联合作用后Caspase-3、Caspase-9、Bax和p53的表达增加而Bcl-2表达下降,同时p-38活化亦增加。结论黄芩苷和黄芩素均能诱导乳腺癌细胞的凋亡,两者联合应用后作用明显增强,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促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Bax和p53等的表达,并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黄芩素 联合治疗 人乳腺癌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参附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脏组织中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潘景业 +3 位作者 沈晔 张近波 张艳杰 陈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8-370,共3页
目的:观察参附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脏组织中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10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休克组、失血性休克组、林格液组、参附注射液组。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失血性休克及药物复苏大鼠不同时间点肺脏... 目的:观察参附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脏组织中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10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休克组、失血性休克组、林格液组、参附注射液组。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失血性休克及药物复苏大鼠不同时间点肺脏组织中血管EPCR的动态变化。结果:失血性休克组肺脏组织中EPCRmRNA明显升高,林格液组和参附注射组早期有所升高,随后开始下降。与失血性休克组相比,林格液组和参附注射液组肺内EPCRmRNA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参附注射组下降更明显。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减少失血性休克大鼠肺脏组织中EPCR的表达,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凝血功能,而早期应用效果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出血性 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参附注射液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曾一千 曾维忠 +3 位作者 彭苏娜 曾璟 刘德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684-1686,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至少完成7 d治疗的脓毒症成人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7),对照组按脓毒症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穴选肾...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至少完成7 d治疗的脓毒症成人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7),对照组按脓毒症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穴选肾俞、太溪、三阴交、足三里穴,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及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的例数及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次数及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血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第4天起,观察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 <0. 05);两组患者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肾俞、太溪、三阴交、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并发症/针灸疗法 肾功能衰竭 急性/并发症/针灸疗法 针刺穴位△
原文传递
癌胚抗原和腺苷脱氨酶水平及间皮细胞计数对恶性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殷宗宝 谭元 +3 位作者 陈彦凡 叶进燕 陈少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0-452,共3页
目的评价癌胚抗原(CEA)、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及间皮细胞计数检测在恶性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08年7月91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并经胸腔镜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43例(结核性组)和恶性... 目的评价癌胚抗原(CEA)、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及间皮细胞计数检测在恶性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08年7月91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并经胸腔镜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43例(结核性组)和恶性胸腔积液48例(恶性组),检测两组患者胸腔积液中CEA、ADA水平及间皮细胞计数。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CEA、ADA、间皮细胞计数以及胸腔积液CEA/血清CEA比值与结核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88.4%、特异度为95.0%、正确率为84.4%。CEA+ADA、CEA+间皮细胞正确率与间皮细胞+胸腔积液CEA/血清CE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EA、ADA、间皮细胞计数、胸腔积液CEA/血清CEA比值,对鉴别恶性与结核性胸腔积液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所有联合检测中以CEA+ADA的诊断正确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恶性 结核性胸腔积液 癌胚抗原 腺苷脱氨酶 间皮细胞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血栓调节蛋白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小洁 潘景业 +4 位作者 陈洁 张近波 王卫 沈晔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血栓调节蛋白(TM)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林格液复苏组、参附复苏组,每组10只。...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血栓调节蛋白(TM)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成年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失血性休克组、林格液复苏组、参附复苏组,每组10只。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林格液组用3倍失血量的林格液复苏;参附组用含参附注射液(10ml/kg)和林格液组成的3倍失血量的液体复苏。休克后4h及复苏后3h处死大鼠,留取肾组织,用RT-PCR法检测TM及EPCR的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对照组肾组织TM和EPCR的mRNA表达升高(P<0.05),休克后明显升高(P<0.01);林格液组和参附组复苏后肾组织TM和EPCR的mRNA表达较休克组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林格液组下降更明显(P<0.01);林格液组与参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时大鼠肾脏组织TM和EPCR表达增加,这与休克时存在内皮细胞功能损伤有关,参附注射液可以从基因水平影响大鼠肾组织TM和EPCR的mRNA表达,保护内皮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血栓调节蛋白 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参附注射液
下载PDF
电针联合右美托咪定对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镇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维忠 +3 位作者 王婷 刘德凯 彭苏娜 白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方案对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8例行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按脓毒症治疗指南予综合治疗,按镇静方案的不同分为右美托咪定组33例和电针+右美托咪定组35例,2组分别相应给予...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方案对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8例行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按脓毒症治疗指南予综合治疗,按镇静方案的不同分为右美托咪定组33例和电针+右美托咪定组35例,2组分别相应给予右美托咪定和电针+右美托咪定两种镇静治疗方案,对比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镇静达标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及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电针+右美托咪定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 <0. 05),而严重心动过缓、谵妄发生率有低于右美托咪定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电针+右美托咪定组达标时间和停药后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右美托咪定组(P均<0. 05),镇静达标率有高于右美托咪定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电针+右美托咪定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留住时间均较右美托咪定组显著缩短,ICU总治疗费用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对行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实施电针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镇静方案不良反应少,且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留住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右美托咪定 机械通气 脓毒症 镇静
下载PDF
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右美托咪定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曾维忠 +3 位作者 刘德凯 彭苏娜 白准 刘钊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675-1678,共4页
目的探究对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株洲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65例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按脓毒症治疗指南予综合治疗。按治疗过程中使用的主要镇静药物不同分... 目的探究对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株洲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65例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按脓毒症治疗指南予综合治疗。按治疗过程中使用的主要镇静药物不同分为右美托咪定组35例和咪达唑仑组3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为主导的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和镇静达标情况,以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和医疗费用情况。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严重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于咪达唑仑组(8.6%vs 6.7%),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咪达唑仑组(14.2%vs 23.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呼吸抑制(5.7%vs 26.7%)、谵妄(2.9%vs 53.3%)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1.4%vs 90.0%)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均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镇静达标时间长于咪达唑仑组[(26.09±8.59)min vs(13.60±6.93)min],但镇静达标率高于咪达唑仑组(85.7%vs 63.3%),停药后苏醒时间短于咪达唑仑组[(13.63±6.57)min vs(39.57±8.5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第7天,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PCT水平较咪达唑仑组低[第3天:(7.05±2.65)ng/L vs(8.06±2.74)ng/L;第7天:(2.27±1.58)ng/L vs(3.67±1.9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两组患者的PCT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右美托咪定组:(2.27±1.58)ng/L vs(7.89±2.89)ng/L;咪达唑仑组:(3.67±1.99)ng/L vs(7.74±2.7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较咪达唑仑组机械通气时间[(5.58±1.25)d vs(6.22±1.23)d]和ICU留住时间[(7.50±1.36)d vs(8.22±1.45)d]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ICU总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4.26±1.48)万元vs(5.21±1.54)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中实施以右美托咪定为主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机械通气 脓毒症 早期目标导向镇静
下载PDF
扶阳救逆针刺法对感染性休克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曾维忠 +4 位作者 袁光辉 罗勇 刘德凯 曾一千 王鸿慧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5期851-853,共3页
目的观察扶阳救逆针刺法对感染性休克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完成7 d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8例为样本,进行研究。对照组32例给予补充血容量、抗感染、营养支持、保护脏器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方... 目的观察扶阳救逆针刺法对感染性休克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完成7 d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8例为样本,进行研究。对照组32例给予补充血容量、抗感染、营养支持、保护脏器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在入住ICU时起即予针刺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T细胞亚群含量以及其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7 d后CD3^+、CD4^+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治疗组CD8^+(%)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CD4^+/CD8^+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1、3、5、7天血清中PCT数值,两组患者治疗3 d后PCT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在治疗3 d后PCT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3 d后APACHEⅡ评分较入院时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3 d后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感染性休克时,IgG不变,IgA、IgM上升。治疗后,IgG和IgA无显著性变化,IgM降低。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gG、IgA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IgM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扶阳救逆针刺法,对患者的T细胞亚群有影响,其CD3^+、CD4^+、CD4^+/CD8^+水平有所提升。同时,接受扶阳救逆针刺法的患者,其治疗3 d后APACHEⅡ评分较入院时有所下降,且患者的IgM有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救逆针刺法 感染性休克 T 胞亚群 PCT
下载PDF
针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T细胞亚群及PCT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曾维忠 +3 位作者 罗勇 龙赛英 白准 刘钊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8期909-91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针刺内关、水沟、百会穴治疗的研究,观察其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T细胞亚群、生命体征和白细胞数值及PC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补充血容量、抗感染、营养支持、保护脏... 目的通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针刺内关、水沟、百会穴治疗的研究,观察其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T细胞亚群、生命体征和白细胞数值及PC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补充血容量、抗感染、营养支持、保护脏器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内关、水沟、百会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含量,测定第1、3、5、7天血清中PCT数值和APACHEⅡ评分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和白细胞数值。结果治疗组T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比值与干预前相比明显提高(P<0.01,P<0.05),CD8﹢水平与干预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PCT较对照组下降趋势明显,5 d后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第3天后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3 d后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5 d后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体温、心率、呼吸、白细胞计数均有下降或好转,治疗组生命体征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针刺百会、水沟、内关穴可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免疫功能,并且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休克 T细胞亚群 降钙素原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方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德凯 曾维忠 +3 位作者 曾一千 曾璟 彭苏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次试验研究选择的试验对象是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接收并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70例,并通过随机样表法分为对照与研究两组,对照组32例抽取的对象...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次试验研究选择的试验对象是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接收并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70例,并通过随机样表法分为对照与研究两组,对照组32例抽取的对象按照常规镇静治疗,即选择应用咪达唑仑治疗,研究组抽取的3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选择应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不同镇静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等。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方法治疗,治疗后研究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镇静程度、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生命体征稳定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常规镇静治疗,效果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治疗中选择应用右美托咪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早期目标导向 镇静 感染性休克 咪达唑仑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腹内高压患者的PICCO监测与超声监测
16
作者 白准 曾维忠 +2 位作者 彭苏娜 刘旭丽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腹内高压患者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与超声监测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入住ICU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58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吸氧、胃肠减压、禁食禁饮、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维持...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腹内高压患者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与超声监测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入住ICU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58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吸氧、胃肠减压、禁食禁饮、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维持酸碱平衡紊乱、预防感染等,且进行PICCO监测与超声监测。比较不同监测方法血流动力学监测准确度、腹内压、痊愈率、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器官功能衰竭情况。[结果]PICCO联合超声组血流动力学监测准确度高于PICCO组、超声组,腹内压低于PICCO组、超声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O联合超声组痊愈率明显高于PICCO组、超声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PICCO联合超声组住院时间短于PICCO组、超声组,APACHEⅡ评分低于PICCO组、超声组,器官功能衰竭率低于PICCO组、超声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腹内高压患者PICCO与超声联合监测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提高血流动力学监测准确度、监测了可能引起治疗效果的改变,可以通过监测迅速改变治疗方案,方可引起预后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内高压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 超声监测
原文传递
复方七芍降压片通过miR-214治疗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康永清 +4 位作者 易添 罗勇 唐新桥 王欣宇 王婷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5期7-12,共6页
目的:从miR-214角度探讨复方七芍降压片对高血压大鼠血压以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采用无创大鼠尾动脉血压测定系统实时监测大鼠血压变化;采用超声心动仪测定大鼠心脏结构;观察大鼠心脏大体形态及心指数、左心室质量指数;采用苏木精... 目的:从miR-214角度探讨复方七芍降压片对高血压大鼠血压以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采用无创大鼠尾动脉血压测定系统实时监测大鼠血压变化;采用超声心动仪测定大鼠心脏结构;观察大鼠心脏大体形态及心指数、左心室质量指数;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心室肥厚血清学指标及心肌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表达变化;采用RT-PCR检测复方七芍降压片干预后肥大心肌细胞miR-214的变化情况。结果:血压结果显示复方七芍降压片能改善高血压大鼠血压;超声心动结果显示复方七芍降压片能改善高血压大鼠心脏功能;病理学结果显示复方七芍降压片能改善高血压大鼠心室肥厚情况;放射免疫法及ELISA结果显示复方七芍降压片能够降低大鼠血清型前胶原(PC 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及心肌和血浆AngⅡ表达,RT-PCR结果显示复方七芍降压片抑制肥大心肌细胞miR-214表达,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七芍降压片可能通过抑制miR-214表达改善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及心室肥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miR-214 复方七芍降压片
原文传递
五种评分系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舜午 +1 位作者 曾维忠 彭苏娜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28期28-31,共4页
目的比较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Ranson评分、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BahhazarCT严重指数(CTSI)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五种临床常用评分系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目的比较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Ranson评分、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BahhazarCT严重指数(CTSI)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五种临床常用评分系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54例,记录所有患者入院后3d内的五种评分系统评分,按入院后生存时间又分为早期死亡组43例和早期存活组111例。比较两组入院后3d内五种评分系统的差异及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早期死亡组入院后3d内每天的五种评分系统评分均高于早期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在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后中人院后第1天APACHEⅡ的准确度和价值最大[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其次是MEWS(AUC为0.858),第2、3天MEWS的准确度和价值最大(AUC分别为0.900和0.942)。结论MEWS在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预后的准确度和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预后 评分系统
原文传递
黄芩苷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与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勇 +3 位作者 康永清 唐新桥 王泽强 王婷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用黄芩苷干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观察黄芩苷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芩苷组、miR-126组、LNA组、LNA-126组和LNA-126+黄芩苷组。采用RT-PCR检测miR-126、miR-145、miR-10... 目的用黄芩苷干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观察黄芩苷对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芩苷组、miR-126组、LNA组、LNA-126组和LNA-126+黄芩苷组。采用RT-PCR检测miR-126、miR-145、miR-100和let-7c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与迁移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53、Caspase-3、Caspase-9、Bcl-2、Bax和p-p38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作用于MCF-7细胞后miR-126、miR-145、miR-100和let-7c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P<0.001),其中以miR-126最为显著(P<0.001);与正常组相比,4种miRNA在模型组中的表达均下调,其中以miR-126下调最为明显(P<0.05);MTT结果显示,MCF-7细胞的增殖受到miR-126和黄芩苷的抑制(P<0.05),而MCF-7细胞的增殖受到LNA-126的促进(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MCF-7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受到miR-126和黄芩苷的抑制(P<0.05),而黄芩苷对MCF-7细胞侵袭和迁移的抑制受到LNA-126的拮抗(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黄芩苷及miR-126作用于MCF-7细胞后Bcl-2表达水平下降(P<0.05),p53、Caspase-3、Caspase-9、Bax及p-p38表达水平上升(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黄芩苷及miR-126促进MCF-7细胞凋亡(P<0.05)。结论黄芩苷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miR-126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黄芩苷 MIR-126 侵袭与迁移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电针抑制AT1介导JAK/STAT通路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大鼠实验研究
20
作者 康永清 罗勇 +2 位作者 唐新桥 王婷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4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大鼠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高血压左室肥厚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AT1-R siRNA组及STAT siRNA组,以血压正常Wistar-Kyoto大鼠作为对照组,每组20只。观察大鼠...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大鼠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高血压左室肥厚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组、AT1-R siRNA组及STAT siRNA组,以血压正常Wistar-Kyoto大鼠作为对照组,每组20只。观察大鼠治疗前后的血压、心脏结构改变、心肌纤维化情况、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浓度、血管紧张素受体1 (AT1) mRNA、Janus激酶及转录的信号转导子及激活子(JAK/STAT)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电针穴位组治疗后大鼠收缩压下降,而高血压左室肥厚组、电针非穴组、AT1-R siRNA组和STAT siRNA组大鼠治疗后收缩压无明显下降,与电针穴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穴位组大鼠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小于高血压左室肥厚组、电针非穴组、AT1-R si RNA组和STAT si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穴位组大鼠的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高于高血压左室肥厚组、电针非穴组、AT1-R siRNA组和STAT si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切片可观察到:电针穴位组大鼠的心脏较高血压左室肥厚组大鼠心脏体积和心肌细胞横截面积缩小。电针穴位组大鼠心肌组织Ang Ⅱ水平、血清血清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均低于高血压左室肥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穴位组大鼠心肌组织AT1mRNA水平低于高血压左室肥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左室肥厚组、电针非穴组、AT1-R siRNA组JAK1、STAT3高表达,而电针穴位组JAK1、STAT3表达减少,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能是通过抑制AT1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相关细胞因子和蛋白的表达,达到逆转大鼠左室肥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室肥厚 电针 血管紧张素受体1 Janus激酶及转录的信号转导子及激活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