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州拖龙山五座西汉墓的发掘 被引量:32
1
作者 刘尊志 耿建军 公勤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132,I0009-I0016,共40页
Tombs Tuolongshan-M3—M7 of the Western Han period are situated on the summit and ridge at the southern end of Tuolong shan Hill about 9 km southeast of Xuzhou City proper and were excavated in November 1998 to Januar... Tombs Tuolongshan-M3—M7 of the Western Han period are situated on the summit and ridge at the southern end of Tuolong shan Hill about 9 km southeast of Xuzhou City proper and were excavated in November 1998 to January 1999.These graves are all furnished with mounds enclosed by walls built of stone blocks in one to three courses.They are shaft-and-cave rock-cut pits except for M6 without cave.The shaft is filled with rammed earth,and the cave is blockaded with a stone or timber structure and contains double coffins(or on the shaft bottom for M6).Tomb M3 lies on the summit.It is the largest in scale and the most elaborate in filling and blockage,the cave keeping building remains and its southern side having a horse-and-chariot niche.Despite robbery,it yielded rather rich funeral objects,numbering 174 pieces/sets,varying widely in type and astonishing in workmanship.The tomb-owner may have been a marquisate or even higher-status member of the Chu prince kin.The other tombs are mostly on the hill-slope and smaller in scale,M4 being closest to M3 in location and containing also remains of tile and wooden buildings,while the rest of burials lying a little farther away from M3 and having no traces of structures inside.They were also robbed and yielded lesser objects.Resembling each other in tomb form and containing grave goods with clear late Western Han features,the five tombs can be assigned roughly to the later mid to earlier late Western Han period,or the Emperor Xuandi to Chengdi reign.Moreover,close to each other in location and date,they seem to belong to the graveyard of the same kin or to be a prime tomb(M3)with a group of accompanying burials.The excavation has great value to researching into the tomb structure,burial institution and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Han period in the Xuzhou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墓葬 徐州市 龙山 发掘 高海拔 体育局 铜山县 博物馆
原文传递
江苏邳州市九女墩春秋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3
2
作者 公勤 耿建军 +3 位作者 刘照建 李军 张浩林 田芝梅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3-24,T004,共13页
在江苏省邳州市戴庄镇清理的3座墓葬,均带有斜坡墓道。其中,M4、M6为土坑竖穴木椁墓,M5为石坑竖穴木椁墓。M6的规模较大,有2个陪葬墓和3个陪葬棺。3座墓葬共出土遗物71件(组),包括陶瓷器、铜器、玉石器等。九女墩3座墓葬应为春秋晚期徐... 在江苏省邳州市戴庄镇清理的3座墓葬,均带有斜坡墓道。其中,M4、M6为土坑竖穴木椁墓,M5为石坑竖穴木椁墓。M6的规模较大,有2个陪葬墓和3个陪葬棺。3座墓葬共出土遗物71件(组),包括陶瓷器、铜器、玉石器等。九女墩3座墓葬应为春秋晚期徐国高级贵族墓葬,对于了解徐国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邳州市 春秋时期 墓葬形制 出土遗物 陶瓷器 铜器 玉石器
原文传递
江苏徐州市大孤山二号汉墓 被引量:12
3
作者 公勤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51,共11页
2004年4月,徐州博物馆对江苏徐州市区西北大孤山北麓的大孤山二号汉墓进行发掘。该墓为石坑竖穴洞室墓,竖穴底部有一地位稍低的合葬者,洞室位于竖穴西侧,内葬夫妻二人。随葬品较丰富,有陶器、铜器、漆器、玉器、铁器、龟钮玉印和铜印等... 2004年4月,徐州博物馆对江苏徐州市区西北大孤山北麓的大孤山二号汉墓进行发掘。该墓为石坑竖穴洞室墓,竖穴底部有一地位稍低的合葬者,洞室位于竖穴西侧,内葬夫妻二人。随葬品较丰富,有陶器、铜器、漆器、玉器、铁器、龟钮玉印和铜印等。大孤山二号汉墓的时代应为西汉中期,墓主应为级别较高的官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徐州市 石坑竖穴洞室墓 玉印 龟钮铜印 西汉中期
原文传递
江苏徐州市后楼山八号西汉墓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祥 公勤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30,i0002,i0003,i0006,共12页
2000年10月,徐州博物馆对徐州市后楼山八号汉墓进行发掘。墓葬为石坑竖穴洞室墓,墓道为长方形,墓室有内、外两室。随葬品主要出土于外室,有车马器、陶器和原始瓷器等,内室出土了一些乐器和铜镜等。从出土器物特点看,后楼山八号墓的时代... 2000年10月,徐州博物馆对徐州市后楼山八号汉墓进行发掘。墓葬为石坑竖穴洞室墓,墓道为长方形,墓室有内、外两室。随葬品主要出土于外室,有车马器、陶器和原始瓷器等,内室出土了一些乐器和铜镜等。从出土器物特点看,后楼山八号墓的时代应为西汉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楼山八号西汉墓 石坑竖穴洞室墓 西汉初期
原文传递
江苏铜山县班井四号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尊志 公勤 田芝梅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24,共7页
班井东汉四号墓有较大面积的封土和地面建筑,出土文物多样,为研究东汉晚期至魏晋时期徐州地区的葬制、葬俗及物质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墓内磨平的画像石为研究画像石的再利用提供了新的资料。
关键词 铜山县 班井 东汉至魏晋 墓葬
原文传递
江苏铜山县伊庄洪山汉画像石墓 被引量:5
6
作者 盛储彬 公勤 田芝梅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4,79,共6页
1999年3月,徐州博物馆对位于铜山县伊庄镇洪山村西北的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该墓由墓道、甬道、前室及后室组成,由于曾被盗,仅在墓上封土中清理出一件陶虎子,以及墓中残存的三块画像石。
关键词 铜山县 伊庄镇 画像石墓 虎子
原文传递
浅析汉代四神瓦当 被引量:4
7
作者 公勤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38-39,共2页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被奉为镇卫四方、驱除邪恶的神异动物,常用于建筑物上并表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四神瓦当在汉代建筑遗址中时有出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成龙配套,风格统一,同时反映了汉代瓦当制作的精湛...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被奉为镇卫四方、驱除邪恶的神异动物,常用于建筑物上并表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四神瓦当在汉代建筑遗址中时有出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成龙配套,风格统一,同时反映了汉代瓦当制作的精湛技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四神瓦当
下载PDF
徐州地区出土汉代玉璜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公勤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5-119,139,共6页
徐州地区出土的汉代玉璜根据造型特征可分为四种类型,西汉早中期和西汉晚期至东汉两个阶段。西汉早中期为玉璜的鼎盛期,西汉晚期到东汉为玉璜的衰落期。有玉璜出土的墓葬多为大中型墓葬,墓主身份为汉代楚王、列侯、刘氏宗室或高级贵族... 徐州地区出土的汉代玉璜根据造型特征可分为四种类型,西汉早中期和西汉晚期至东汉两个阶段。西汉早中期为玉璜的鼎盛期,西汉晚期到东汉为玉璜的衰落期。有玉璜出土的墓葬多为大中型墓葬,墓主身份为汉代楚王、列侯、刘氏宗室或高级贵族。玉璜主要作为礼仪用玉、生活佩饰和丧葬握具来使用。汉代人用玉璜随葬,彰显了墓主人尊贵显赫的身份,也反映了他们"事死如生"和"羽化升仙"的丧葬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地区 汉代 玉璜 丧葬内涵
原文传递
文字瓦当源流考 被引量:3
9
作者 公勤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28-128,146,共2页
关键词 文字 瓦当 源流 考证 甲骨文
下载PDF
江苏盐城黄海路遗址唐宋墓地发掘简报
10
作者 公勤 赵永正 +4 位作者 史为征 刘薛艳 佘亚楠 季洪明(绘图) 田亚如(摄影)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1-118,I0007,I0008,共20页
2019年12月—2021年1月,盐城市博物馆对黄海路遗址唐宋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144座,其中唐代墓葬20座,宋代墓葬95座,元代墓葬1座,明清墓葬28座,出土各类随葬品499件(组)。此次发掘,为研究盐城唐宋至明清时期墓葬结构、葬俗、平... 2019年12月—2021年1月,盐城市博物馆对黄海路遗址唐宋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144座,其中唐代墓葬20座,宋代墓葬95座,元代墓葬1座,明清墓葬28座,出土各类随葬品499件(组)。此次发掘,为研究盐城唐宋至明清时期墓葬结构、葬俗、平民阶层的社会生活状况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材料。出土的精美瓷器、漆器也为研究该时期瓷器、漆器的制作技术、产品特征、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 墓葬 漆器 丝织品
原文传递
江苏徐州子房山汉墓群
11
作者 公勤 《大众考古》 2016年第8期14-15,共2页
子房山位于徐州市区津浦铁路东侧,古代称鸡鸣山,相传楚汉相争时张良曾在此吹箫散楚兵,后在山西麓建子房祠(张良字子房),遂改称子房山。2015年10月在站东广场站地铁建设开挖基坑施工中发现汉代墓葬,由徐州博物馆(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 子房山位于徐州市区津浦铁路东侧,古代称鸡鸣山,相传楚汉相争时张良曾在此吹箫散楚兵,后在山西麓建子房祠(张良字子房),遂改称子房山。2015年10月在站东广场站地铁建设开挖基坑施工中发现汉代墓葬,由徐州博物馆(徐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发掘墓葬25座。因1976~1977年在现发掘区域西北曾发掘过3座墓葬,出土有玉面罩、陶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房山 徐州博物馆 墓群 玉面罩 考古发掘 鸡鸣山 抢救性 建子 竖穴墓 江苏徐州
下载PDF
徐州贾汪新城小学墓群发掘报告
12
作者 公勤 缪华 原丰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5年第1期182-191,17-18,共11页
2013年10-11月,徐州博物馆为配合贾汪区新城小学基建项目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20座,其中汉代墓葬1 6座、唐代墓葬2座、清代墓葬2座。由于墓群早期已被严重盗扰,加上施工破坏,墓葬结构损毁严重,出土随葬品较少。
关键词 石椁墓 砖室墓 砖石混合墓 土坑墓
原文传递
江苏徐州骆驼山西汉墓(M29)发掘简报
13
作者 郑洪全(执笔/绘图) +2 位作者 公勤(执笔/发掘) 耿建军(执笔/领队/发掘) 田芝梅(摄影) 《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3,F0002,共11页
骆驼山墓群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骆驼山东坡,北邻和平路,东南距狮子山楚王陵约300米(图一)。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徐州博物馆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竖穴土坑墓19座、砖室墓1座、石椁墓1座(另发现一座... 骆驼山墓群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骆驼山东坡,北邻和平路,东南距狮子山楚王陵约300米(图一)。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徐州博物馆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竖穴土坑墓19座、砖室墓1座、石椁墓1座(另发现一座石椁墓石板),其他墓葬仅存墓底或部分陶片,编号为08X骆M1~08X骆M34(简称M1~M34)。其中M29保存较好,出土器物丰富,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博物馆 情况简报 出土器物 考古发掘 砖室墓 汉墓 墓群 抢救性
原文传递
江苏徐州沛县创新产业园一期汉代墓地发掘简报
14
作者 公勤 孙秋阳(绘图) +2 位作者 雷东科(绘图) 刘娟(文/摄影) 夏春华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3-50,I0001,I0002,共20页
2022年1月,徐州博物馆配合沛县创新产业园一期工地建设清理汉代墓葬16座、明代墓葬1座。汉代墓葬类型有土坑墓、石椁墓、砖室墓等,出土陶器、釉陶器、铜器、铁器、滑石器等器物四十余件,为研究汉代沛县地区的丧葬习俗、探索地域文明增... 2022年1月,徐州博物馆配合沛县创新产业园一期工地建设清理汉代墓葬16座、明代墓葬1座。汉代墓葬类型有土坑墓、石椁墓、砖室墓等,出土陶器、釉陶器、铜器、铁器、滑石器等器物四十余件,为研究汉代沛县地区的丧葬习俗、探索地域文明增添了新的考古资料。明代墓葬地面石刻均为汉画像石改制而成,对研究汉画像石及其再利用颇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沛县 汉代 明代 墓葬 汉画像石再利用
原文传递
江苏邳州山头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留根 耿建军 +6 位作者 公勤 郑洪全 于征 井浩然 张宏伟 李军 魏高哲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60,I0003,共14页
山头遗址位于江苏省邳州市戴庄镇山头村西北,是中运河沿线一处重要的史前聚落遗址。2008年2—5月,由江苏徐州博物馆和邳州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对山头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房址2座、灰坑51个,出土了大量的陶、石、骨、角器等遗物,主... 山头遗址位于江苏省邳州市戴庄镇山头村西北,是中运河沿线一处重要的史前聚落遗址。2008年2—5月,由江苏徐州博物馆和邳州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对山头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房址2座、灰坑51个,出土了大量的陶、石、骨、角器等遗物,主要为大汶口文化和汉代文化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头遗址 大汶口文化 聚落遗址 汉代
原文传递
江苏徐州睢宁龙头山明墓发掘报告
16
作者 公勤 缪华 +3 位作者 徐娟 姜少军 姬长飞 郑宇鹏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45,共6页
2013年3月,徐州博物馆和睢宁博物馆对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官山镇西北约10公里的龙头山明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为一座仿木结构砖室墓葬,由墓道、门楼、甬道、前室、石门、后室组成。该墓有仿木构的门楼和庭院式的前后室,门楼和墓... 2013年3月,徐州博物馆和睢宁博物馆对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官山镇西北约10公里的龙头山明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为一座仿木结构砖室墓葬,由墓道、门楼、甬道、前室、石门、后室组成。该墓有仿木构的门楼和庭院式的前后室,门楼和墓室有丰富多彩的砖雕和彩绘壁画,石门上有阴刻描金题记"看破四大满腔念头归衣钵"和"万历二十三年四月望日立",为研究明代葬制、葬俗、建筑、绘画、宗教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睢宁 明代 砖雕 壁画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