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变器侧电流反馈的LCL并网逆变器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策略 被引量:101
1
作者 吴云 谢少军 +1 位作者 阚加荣 过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60,9,共7页
逆变器侧电流反馈的具有稳定性强、单闭环控制、参数设计简单和系统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其属于电网电流间接控制,造成并网功率因数较低,此外,电网电流中还包含由电网电压引起的低次谐波电流。为保留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提出一种适用于... 逆变器侧电流反馈的具有稳定性强、单闭环控制、参数设计简单和系统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其属于电网电流间接控制,造成并网功率因数较低,此外,电网电流中还包含由电网电压引起的低次谐波电流。为保留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提出一种适用于逆变器侧电流反馈LCL并网逆变器的完全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策略,该策略能完全消除电网电压对电网电流的影响,并且并网功率因数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LCL滤波器 逆变器侧电流反馈 电网电流 低次谐波电流 电网电压前馈
下载PDF
无互联线并联逆变器的功率解耦控制策略 被引量:47
2
作者 阚加荣 谢少军 吴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40-45,共6页
传统下垂控制方法会引起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系统的误调节。该文在考虑逆变器输出阻抗和线路阻抗中阻性分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因逆变器模块滤波电感和线路阻抗差异造成的无功分配不均的原因,提出了功率下垂解耦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消除并... 传统下垂控制方法会引起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系统的误调节。该文在考虑逆变器输出阻抗和线路阻抗中阻性分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因逆变器模块滤波电感和线路阻抗差异造成的无功分配不均的原因,提出了功率下垂解耦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消除并联系统的误调节,但并不能改善功率分配不均的现象。分析得知,逆变器模块较大的输出电压幅值将使该逆变器发出较大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由此提出了改进型的功率解耦控制策略,该方法可以使功率分配不均的现象得到改善。原理试验样机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先进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并联 功率均分 解耦控制 参数差异
下载PDF
适用于低压微电网的逆变器控制策略设计 被引量:44
3
作者 吴云 阚加荣 谢少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9-44,共6页
低压微电网中线路阻抗呈阻性,为保证逆变器输出阻抗与线路阻抗相匹配,在逆变器控制策略中引入了阻性虚拟阻抗。分析了逆变器电压环积分参数对逆变器输出阻抗的影响,在保证逆变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提高电压环积分系数可使逆变器输出阻抗... 低压微电网中线路阻抗呈阻性,为保证逆变器输出阻抗与线路阻抗相匹配,在逆变器控制策略中引入了阻性虚拟阻抗。分析了逆变器电压环积分参数对逆变器输出阻抗的影响,在保证逆变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提高电压环积分系数可使逆变器输出阻抗呈阻性。对微电网等效电路分析得出,调节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可以调节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调节逆变器的频率可以调节逆变器输出的无功功率。微电网并网运行时,分析了参数检测误差对逆变器输出功率的影响,在下垂特性控制中,引入幅值和频率微调的比例—积分(PI)调节器,可实现逆变器输出功率的无静差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逆变器控制策略运行稳定,在并网和孤岛运行时都具有优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微电网 逆变器 分布式电源 输出阻抗 线路阻抗 下垂特性控制
下载PDF
逆变器侧电流反馈的LCL滤波并网逆变器参数设计 被引量:24
4
作者 阚加荣 谢少军 +3 位作者 吴云 姚志垒 胡国文 陈荣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19-124,共6页
对于采用有源阻尼控制策略的LCL并网逆变器而言,逆变器侧电流反馈的LCL并网逆变器能稳定工作,其控制参数设计相对简单,但是进网电流易产生较大的低频谐波。从控制的角度分析了产生低频谐波电流的原因,得出电流环的控制参数、LCL滤波器... 对于采用有源阻尼控制策略的LCL并网逆变器而言,逆变器侧电流反馈的LCL并网逆变器能稳定工作,其控制参数设计相对简单,但是进网电流易产生较大的低频谐波。从控制的角度分析了产生低频谐波电流的原因,得出电流环的控制参数、LCL滤波器参数对低频谐波电流抑制的具体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到逆变器侧电流反馈的LCL并网逆变器的滤波参数和控制参数的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参数设计方法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LCL滤波器 电流反馈 谐波抑制 参数设计
下载PDF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析及干预对策 被引量:23
5
作者 赵丽霞 杨乐 +2 位作者 宋舸 吴云 朱梦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51-1652,1658,共3页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监测2012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共发生63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其中以护士为主占68.25%,多集中在20~25岁低年资职工占42.86%,职业暴露...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监测2012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共发生63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其中以护士为主占68.25%,多集中在20~25岁低年资职工占42.86%,职业暴露科室多见于外科占36.51%,科室以病房居首位占49.21%,主要以锐器刺伤为主占79.37%,拔针、手术缝合和抽血分别占26.98%、17.46%、15.87%),为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环节,暴露源中患有血源性传播疾病34例,占53.97%,以乙型肝炎为主(25例),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未出现医务人员感染现象。结论通过建立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加强教育与培训,执行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行为,组织职工年度体检及预防接种,能有效减少和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其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监测分析 干预对策
原文传递
基于双d-q坐标系的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16
6
作者 吴云 阚加荣 谢少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6-112,共7页
根据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直接电流控制策略和间接电流控制策略的控制机理。忽略线路电阻时,在单位功率因数情况下,逆变器输出电压d轴分量总等于电网电压峰值,据这一特征提出对逆变器d轴电流分量id单闭环的间接电流控制策略... 根据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直接电流控制策略和间接电流控制策略的控制机理。忽略线路电阻时,在单位功率因数情况下,逆变器输出电压d轴分量总等于电网电压峰值,据这一特征提出对逆变器d轴电流分量id单闭环的间接电流控制策略。分析了新方法的并网功率因数受线路阻抗与电网电压检测精度的影响程度,并根据造成功率因数低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在双d-q坐标下的并网控制策略,将不同的量设定在不同的坐标系中,但双坐标中所有的量仍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并网运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 逆变器 间接电流控制 直接电流控制 功率因数 双d-q坐标
下载PDF
某三级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丽霞 杨乐 +1 位作者 宋舸 吴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53-455,461,共4页
目的通过现患率调查,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统一培训调查人员。采用床旁逐个调查和查阅在架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和床旁调查表,对调查日处于医... 目的通过现患率调查,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统一培训调查人员。采用床旁逐个调查和查阅在架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和床旁调查表,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住院患者1 110例,发现医院感染61例,64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50%,例次现患率为5.77%。感染高发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43.75%)、皮肤软组织(12.50%)、上呼吸道(9.38%)、浅表切口(9.38%)、泌尿道(6.25%)、深部切口(6.25%);在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中,此次调查与以往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测相比,上呼吸道、胃肠道、浅表切口、深部切口和皮肤软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07%,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37.72%。结论长期住院、反复感染的患者会显著增加现患感染率;需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感染管理,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感染部位
下载PDF
三种频率偏移孤岛检测方法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云 阚加荣 +2 位作者 谢少军 汤雨 薛迎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64-971,共8页
采用滑模频率偏移(slide-mode frequency shift,SMS)法、Sandia频率偏移(sandiafrequency shift,SFS)法检测孤岛时,并网逆变器存在相位检测延时,会对孤岛检测盲区的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克服这一问题,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改变下垂锁相... 采用滑模频率偏移(slide-mode frequency shift,SMS)法、Sandia频率偏移(sandiafrequency shift,SFS)法检测孤岛时,并网逆变器存在相位检测延时,会对孤岛检测盲区的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克服这一问题,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改变下垂锁相环的扰动参数,进而提出改进的频率偏移孤岛检测方法(islanding detection method,IDM)。推导了3种孤岛检测方法在电网频率突变、电网频率偏离额定值2种情况下逆变器并网基准电流的表达式,分析了各自的谐波含量,在具有相同孤岛检测盲区的情况下所提IDM性能最优。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下垂特性 锁相环 无孤岛检测盲区 并网电流 相位检测延时 总谐波畸变率
下载PDF
有功调频-无功调压的间接电流型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案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云 阚加荣 谢少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3-97,共5页
分析了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得出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频率和幅值与电网吸收的有功和无功的关系,并基于此关系,提出了一种间接电流控制型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案,即在锁相环完成锁相的基础上,通过有功功率闭环调节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频率,通过无... 分析了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得出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频率和幅值与电网吸收的有功和无功的关系,并基于此关系,提出了一种间接电流控制型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案,即在锁相环完成锁相的基础上,通过有功功率闭环调节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频率,通过无功功率闭环调节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幅值。为保证逆变器相位调节的精度,提出了一种逆变器频率调节算法。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并网逆变器 间接电流控制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幅值调节 频率调节
下载PDF
控制参数对并联逆变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阚加荣 吴云 谢少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0-126,共7页
并联逆变器要求具有较强的环流抑制能力和较硬的外特性。通过对电感电流瞬时值反馈SPWM逆变器的分析,分别得出了电流内环控制参数、电压外环控制参数对逆变器输出阻抗幅值、输出阻抗角以及外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逆变器单元控制参数... 并联逆变器要求具有较强的环流抑制能力和较硬的外特性。通过对电感电流瞬时值反馈SPWM逆变器的分析,分别得出了电流内环控制参数、电压外环控制参数对逆变器输出阻抗幅值、输出阻抗角以及外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逆变器单元控制参数的设计方法,按照该方法设计的逆变器能够很好地抑制环流,同时能实现较硬的外特性。仿真和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的参数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并联 环流 输出阻抗 外特性
下载PDF
基于下垂特性锁相环的反孤岛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阚加荣 罗运虎 +3 位作者 谢少军 顾春雷 吴云 姚志垒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5-170,220,共7页
基于下垂特性锁相环可以实现逆变器单位功率因数并网运行,当负载的谐振频率在电网的正常频率范围内,该锁相环不能有效检测出孤岛的发生,相对于现有的主动扰动检测方法的盲区要大。为减小该锁相环的孤岛检测盲区,提出了在电网正常工作频... 基于下垂特性锁相环可以实现逆变器单位功率因数并网运行,当负载的谐振频率在电网的正常频率范围内,该锁相环不能有效检测出孤岛的发生,相对于现有的主动扰动检测方法的盲区要大。为减小该锁相环的孤岛检测盲区,提出了在电网正常工作频率范围以及其周围较小的频率范围内施加相位差扰动,并给出了改进下垂特性锁相环的参数选取原则。改进后的锁相环的孤岛检测盲区明显减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影响正常并网电流波形质量的情况下,实现了孤岛检测盲区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下垂特性 锁相环 相位差扰动 孤岛 检测盲区
下载PDF
升压单元高增益准Z源逆变器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冬春 吴云 +3 位作者 阚加荣 汤雨 李林林 程世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38-143,共6页
与准Z源逆变器相比,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具有更高的升压性能,但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光伏或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变化范围大,现有的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依然存在实际升压能力不高的缺点,在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基础上,将开关电感单元中的一个... 与准Z源逆变器相比,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具有更高的升压性能,但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光伏或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变化范围大,现有的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依然存在实际升压能力不高的缺点,在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基础上,将开关电感单元中的一个二极管用电容来代替,形成新的升压单元,提出了一种基于新的升压单元的高增益准Z源逆变器。与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相比,高增益准Z源逆变器减小了一个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可获得更高的增益,并保持了输入电流的连续、输入电压源与逆变桥侧共地的优点。在相同的输入输出条件下,高增益准Z源逆变器减小了桥臂直通时间,降低了系统直通时产生的导通损耗,提高了效率。在实验室中制作了开关电感准Z源逆变器和高增益准Z源逆变器两台原理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源逆变器 高增益 输入电流连续 升压单元
下载PDF
基于耦合电感的输入电流连续型高增益准Z源逆变器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冬春 吴云 +3 位作者 阚加荣 李林林 汤雨 顾君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25-131,共7页
基于耦合电感的输入电流连续的高增益准Z源逆变器(CL-qZSI),继承了传统Z源逆变器的优点,未增加无源器件数量,可获得更高的升压比;针对CL-qZSI,介绍了该类逆变器的拓扑推衍及其工作原理,在二极管及电容电压应力、匝比和直通占空比对升压... 基于耦合电感的输入电流连续的高增益准Z源逆变器(CL-qZSI),继承了传统Z源逆变器的优点,未增加无源器件数量,可获得更高的升压比;针对CL-qZSI,介绍了该类逆变器的拓扑推衍及其工作原理,在二极管及电容电压应力、匝比和直通占空比对升压因子的影响及耦合电感体积方面做了详细的比较,对比分析了该类逆变器各拓扑的性能。针对实验室原理样机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原理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电感 Z源逆变器 高增益 输入电流连续
下载PDF
逆变器无线并联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云 阚加荣 谢少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807-3812,共6页
分析了逆变器无线并联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离散化的功率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逆变器并联系统的仿真模型,说明了仿真模系统中模块间的关系。按照功率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中的求取方法,建立了计算频率... 分析了逆变器无线并联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离散化的功率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逆变器并联系统的仿真模型,说明了仿真模系统中模块间的关系。按照功率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中的求取方法,建立了计算频率可变的逆变器模块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模型,通过此功率模型在无线并联系统中的应用,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该功率计算模型可以推广到其它类似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无线并联 MATLAB/SIMULINK 建模 仿真
下载PDF
基于导抗网络的电压型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云 谢少军 +1 位作者 阚加荣 汤雨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4-430,共7页
根据导抗网络的基本特性,提出一种新型双向直流变换器(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BDC)。分析了所提双向变换器在boost模式和buck模式下电路的工作模态。由导抗网络的基本特性可知,在任意的工作模式下,都可保证变换器中全桥变换器... 根据导抗网络的基本特性,提出一种新型双向直流变换器(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BDC)。分析了所提双向变换器在boost模式和buck模式下电路的工作模态。由导抗网络的基本特性可知,在任意的工作模式下,都可保证变换器中全桥变换器交流侧的功率因数为1,可使回流功率为零以提高系统效率。分析了双向变换器中的物理量关系,给出了变换器中变压器、导抗网络参数优化设计的规则,提出了双向变换器的信号调制策略及相应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BDC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直流变换器 导抗网络 降压模式 升压模式 单位功率因数 回流功率 微电网
下载PDF
三相PWM整流器改进直接功率控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晓琴 吴云 +2 位作者 梁艳 阚加荣 胡国文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24,50,共5页
根据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在αβ坐标系下的表达式,分析了作用于PWM整流器的各开关矢量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变化率的影响曲线,由此得出采用传统开关矢量表的直接功率控制的PWM整流器功率跟踪性能差的原因。根据功率变化曲线,提出了一种... 根据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在αβ坐标系下的表达式,分析了作用于PWM整流器的各开关矢量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变化率的影响曲线,由此得出采用传统开关矢量表的直接功率控制的PWM整流器功率跟踪性能差的原因。根据功率变化曲线,提出了一种新的开关矢量表,将每1个扇区分为2部分,采用不同的矢量作用。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新开关矢量表的直接功率控制的PWM整流器具有较小的THD值、电流波形畸变小、动态特性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整流器 直接功率控制 开关矢量表 扇区
下载PDF
基于高频交流升降压原理的双有源桥双向变换器 被引量:6
17
作者 阚加荣 吴云 +4 位作者 谢少军 汤雨 薛迎成 姚志垒 张斌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97-1807,共11页
为实现更优化的器件电流应力、更广范围内实现软开关,针对双有源桥双向变换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高频交流升降压的统一多变量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多变量求解的方法,并给出相应的计算流程和相关的控制框图。给出变压器变比和电感值的设计方... 为实现更优化的器件电流应力、更广范围内实现软开关,针对双有源桥双向变换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高频交流升降压的统一多变量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多变量求解的方法,并给出相应的计算流程和相关的控制框图。给出变压器变比和电感值的设计方法,并分析器件的电流应力。从器件电流应力、对控制变量潜力的挖掘程度和软开关范围3个方面,比较基于高频交流升降压控制策略与双移相控制策略控制下的双有源桥双向变换器的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 双向变换器 高频交流升降压 电流临界连续 电流断续 电流应力 多变量求解
下载PDF
一种无线短距离呼叫器的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志华 吴云 潘庭龙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74-176,共3页
针对一些无线短距离通信技术应用的局限性,以及其产品成本较高,维修困难等情况,设计了一种新的无线呼叫器,用于短距离的信息传递。该无线短距离呼叫器主要由发射机和接收机两大部分构成。经测定,该呼叫器具有维护方便、规模小、效率高... 针对一些无线短距离通信技术应用的局限性,以及其产品成本较高,维修困难等情况,设计了一种新的无线呼叫器,用于短距离的信息传递。该无线短距离呼叫器主要由发射机和接收机两大部分构成。经测定,该呼叫器具有维护方便、规模小、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发射功率利用系数大且成本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频 倍频 谐振 二次谐波 同步检波
下载PDF
基于LC谐振变换器串联锂电池组控制策略研究
19
作者 陈威威 吴云 +3 位作者 陈鹤鸣 周斌 刘志鹏 徐苏东 《建模与仿真》 2023年第5期4393-4401,共9页
现今LC谐振变换器中锂电池电压均衡控制策略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直接单对单均衡(DC2C)和直接多对多均衡(MC2MC),且DC2C控制简单但均衡时间长,MC2MC控制复杂但均衡时间短,所以针对LC谐振变换器的拓扑结构中串联锂离子电池在不同均衡方式下... 现今LC谐振变换器中锂电池电压均衡控制策略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直接单对单均衡(DC2C)和直接多对多均衡(MC2MC),且DC2C控制简单但均衡时间长,MC2MC控制复杂但均衡时间短,所以针对LC谐振变换器的拓扑结构中串联锂离子电池在不同均衡方式下的均衡速度不一致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改进型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结合DC2C和MC2MC这两种均衡策略的优点,使用先单后多的控制策略实现电池电压均衡,并且采用图论法分析了在改进型控制策略下的拓扑结构运行模态。文中在MATLAB/Simulink电力仿真平台上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拓扑在改进型控制策略下的均衡时间为0.191s,较DC2C的均衡时间0.335 s提升了75.4%,较MC2MC的0.22 s提升了19%,改进型控制策略在电路结构中的运行不仅合理有效,且拥有均衡速度更快,均衡时间更短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压均衡控制策略 电力仿真 运行模态 均衡速度 LC谐振 MATLAB/SIMULINK 电池电压
下载PDF
宽功率范围内采用电流临界连续状态+恒频控制的光伏微逆变器 被引量:4
20
作者 阚加荣 吴云 +2 位作者 谢少军 汤雨 吴冬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926-3933,共8页
小功率微逆变器常工作于电流断续状态(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DCM),为提高效率,可将其设计工作于电流临界连续状态(boundary conduction mode,BCM),但需付出变频控制、过高的驱动损耗和开关损耗的代价。为克服上述问题,提出一... 小功率微逆变器常工作于电流断续状态(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DCM),为提高效率,可将其设计工作于电流临界连续状态(boundary conduction mode,BCM),但需付出变频控制、过高的驱动损耗和开关损耗的代价。为克服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在宽功率范围内实现BCM的类谐振桥式微逆变器,引入可变电感作为能量缓冲器件,提出一种感值可扩展的方案,保证尽可能大的功率范围运行在BCM。提出一种BCM+DCM混合运行的控制策略,既保证了精度,又保证了动态特性。分析了所提方案在各方面的优势。350W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微逆变器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微逆变器 可变电感 感值扩展 电流临界连续模式 电流断续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