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被引量:79
1
作者 吴于廑 《云南社会科学》 1983年第1期47-57,共11页
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十三日至二十一日在昆明举行。会议期间,学会理事长、武汉大学副校长吴于廑教授应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邀请,向云南省史学界作了题为《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学术报告。本文系根据报告... 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十三日至二十一日在昆明举行。会议期间,学会理事长、武汉大学副校长吴于廑教授应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邀请,向云南省史学界作了题为《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学术报告。本文系根据报告整理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世界 世界历史 农耕地 亚欧大陆 游牧部族 两个世界 世界史 十八世纪 美索不达米亚 次冲击
下载PDF
历史上农耕世界对工业世界的孕育 被引量:50
2
作者 吴于廑 《世界历史》 1987年第2期1-18,共18页
两年以前,作者在《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一文中曾说,历史上的“由农本而重商的行程、发轫于亚欧大陆农耕世界的西端,由此突破农耕世界的闭塞,为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的涌现创造了前提。……不妨说,这是一段由农耕世界开始转向工业世界... 两年以前,作者在《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一文中曾说,历史上的“由农本而重商的行程、发轫于亚欧大陆农耕世界的西端,由此突破农耕世界的闭塞,为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的涌现创造了前提。……不妨说,这是一段由农耕世界开始转向工业世界的行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资本主义 亚欧大陆 重商 农本 工业革命 毛纺织业 英国 尼德兰 经济史
原文传递
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 被引量:41
3
作者 吴于廑 《历史研究》 1984年第1期3-24,共22页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与1982年10月作者在云南社会科学院所作题为《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学术报告相衔接的。文中说明三个问题:一、亚欧大陆东西方的封建农本经济都重农抑商,都是耕织结合的自足经济,但西方封建农本经济有其...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与1982年10月作者在云南社会科学院所作题为《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学术报告相衔接的。文中说明三个问题:一、亚欧大陆东西方的封建农本经济都重农抑商,都是耕织结合的自足经济,但西方封建农本经济有其可注意的特点;二、由农本而重商的变化最初发生在西欧,变化起因于农本经济的内部,商业和城市经济由封建农本经济的附庸发展为它的对立物,促使它转向商品经济;三、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工业世界涌现的历史前奏。在1982年所作报告中,作者曾经这样说:农耕世界的"经济都是以农为本的。以农为本的经济是一种狭隘的、相对闭塞的、基本上属于地方性自足的经济。……不是说地方和地方之间没有交换,但那是处于附庸地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的 十六世纪 世界历史 重商主义政策 农本 城市经济 封建经济 经济政策 以农为本 资本主义
原文传递
亚欧大陆传统农耕世界不同国家在新兴工业世界冲击下的反应 被引量:23
4
作者 吴于廑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20,127,共19页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海道大通,源出西欧的一大历史冲击,逐步扩及世界,包括亚欧大陆和附陆诸岛。这一意义深远的冲击历时甚久,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段是近代西方工业世界的孕育期,相当于重商主义时期,约经两个世纪;后段起自工业世界的新生,...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海道大通,源出西欧的一大历史冲击,逐步扩及世界,包括亚欧大陆和附陆诸岛。这一意义深远的冲击历时甚久,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段是近代西方工业世界的孕育期,相当于重商主义时期,约经两个世纪;后段起自工业世界的新生,至今已有两个多世纪,但仍未见其已。本文所论,为西方工业世界新兴时期亚欧诸国对所受冲击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欧大陆 新兴工业 重商主义 亚欧诸国 海道大通 近代西方 新生 孕育期 西欧 英国
原文传递
关于编纂世界史的意见 被引量:23
5
作者 吴于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8年第5期35-40,52,共7页
会议要我在今天讲一讲世界史方面的问题。主要想讲两点意见:一是对过去我国引进的两种影响较大的外国学者所编世界历史的看法;一是为了改变我们世界史编纂的面貌,应当研究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不能把各种问题都讲到。只能就自己所看到的... 会议要我在今天讲一讲世界史方面的问题。主要想讲两点意见:一是对过去我国引进的两种影响较大的外国学者所编世界历史的看法;一是为了改变我们世界史编纂的面貌,应当研究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不能把各种问题都讲到。只能就自己所看到的一点两点,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可能完全没有说中要害的意见。话题拉开以后,涉及的方面难免要广泛一些。因此意见难免粗疏,表达也未必准确。请同志们指正。世界史的编写,如果不拘泥于世界史这个名词的现代涵义,我看是从古就有的。当然,古代史学家所知道的世界不就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世界。在地理范围上,它要小得多,狭隘得多。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一个古代史学家为他所知道的世界,也就是为他那个时代的世界,写作世界的历史。比如说,西方尊为“历史之父”的希腊史家希罗多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历史分期 地理范围 外国学者 综合比较研究 世界历史 世界史 历史学 史学家 成吉思汗
下载PDF
世界史学科前景杂说 被引量:20
6
作者 吴于廑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1-10,共10页
一、任何一个时代的历史学,包括治学方法,学术观点,历史思想以及由此完成的著述,其自身就是历史的产物。这样说,有两层意思:第一,从事历史学科研究和著作的学者,总是一离不开他们所处历史时代的影响。他们提出来研究的问题,对问题的看... 一、任何一个时代的历史学,包括治学方法,学术观点,历史思想以及由此完成的著述,其自身就是历史的产物。这样说,有两层意思:第一,从事历史学科研究和著作的学者,总是一离不开他们所处历史时代的影响。他们提出来研究的问题,对问题的看法和着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史学科 国别史 治学方法 历史思想 西方史学 历史发展规律 批判史学 政治史 专门史 历史时代
下载PDF
古典文明研究在我国的空白必须填补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谷城 吴于廑 林志纯 《世界历史》 1985年第11期1-3,共3页
自十八世纪末至今不到二百年间,随着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大量久为世人所不知道的古代文字的材料陆续出土。由于这些死文字的释读成功,各个有关的上古文明历史,得以根据遗留下来的文献进行研究。其中尤为著名的,例如在西方,有古代埃及象形... 自十八世纪末至今不到二百年间,随着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大量久为世人所不知道的古代文字的材料陆续出土。由于这些死文字的释读成功,各个有关的上古文明历史,得以根据遗留下来的文献进行研究。其中尤为著名的,例如在西方,有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的释读和随之兴起的古代埃及文明的研究;古代苏美尔·阿卡德语楔形文字的释读和随之兴起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文明)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埃及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近代考古学 阿卡德语 象形文字 文明研究 楔形文字 古文字 巴比伦 克里特
原文传递
时代和世界历史——试论不同时代关于世界历史中心的不同观点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于廑 《江汉论坛》 1964年第7期41-52,18,共13页
一一部名副其实的世界史,无疑必须体现世界的观点。所谓世界观点,是针对地区或种族的观点而言的。它应当排除地区或种族观点的偏見,全面而如实地考察世界各地区、各国家、民族的历史。但是直到现在,一部完好的、真正用世界观点写成的世... 一一部名副其实的世界史,无疑必须体现世界的观点。所谓世界观点,是针对地区或种族的观点而言的。它应当排除地区或种族观点的偏見,全面而如实地考察世界各地区、各国家、民族的历史。但是直到现在,一部完好的、真正用世界观点写成的世界史,似乎还不曾出现。自古以来,可以说,每个时代都有它的世界史家。世界史的概念,如果不苛求这个概念的涵义,并非从近现代才有的。远在人们还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多广以前,就已经有过为世界、为天下写历史的史家。希腊后期的波里比阿,著《历史》四十卷。他把这部卷帙浩繁的史书,看做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欧洲中心论 不同观点 资本主义 世界观 西方资产阶级 历史发展规律 无产阶级 统治阶级 西欧
下载PDF
吴于廑谈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于廑 《世界历史》 1983年第1期10-16,共7页
据本刊记者报道,1982年10月,武汉大学副校长、著名史学家吴于廑教授在昆明参加世界中世纪史学术讨论会期间,应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邀请,作了题为《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学术报告。 吴于廑教授从宏观史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了... 据本刊记者报道,1982年10月,武汉大学副校长、著名史学家吴于廑教授在昆明参加世界中世纪史学术讨论会期间,应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邀请,作了题为《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学术报告。 吴于廑教授从宏观史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对世界历史再认识的必要性,论证了历史成为世界史之前亚欧大陆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形成以及前者对后者的三次大冲击的意义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游牧世界 亚欧大陆 中世纪史 世界史 社会科学院 史学家 讨论会 必要性 云南省
原文传递
引远室之光,照古老史学之殿堂——《欧洲近代史学史》读后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于廑 《世界历史》 1986年第3期19-22,共4页
孙秉莹教授编著的《欧洲近代史学史》,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读了有关近代西方几个主要史学流派的章节之后,联想到过去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包括史学的看法,颇有所感。 近代西方史学开端于人文主义史学。孙书第一章即分节列述意大利、法... 孙秉莹教授编著的《欧洲近代史学史》,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读了有关近代西方几个主要史学流派的章节之后,联想到过去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包括史学的看法,颇有所感。 近代西方史学开端于人文主义史学。孙书第一章即分节列述意大利、法、英等国的人文主义史家及其著述。西方人文主义史学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本思潮在史学方面的反映。其共同趋向是面向世俗,面向人间,把开始摆脱宗教桎梏的有自我意志的人,视为创造历史的力量;把历史视为人的行为的记录,人的活动的结果。西学东渐之后,到本世纪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史 史学流派 西方史学 梁启超 清代学术 西方人文主义 近代西方 创造历史 欧洲 意大利
原文传递
吴于廑自传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于廑 《晋阳学刊》 1983年第4期76-80,共5页
(一)吴于廑、原名吴保安,今以字行。一九一三年生。祖籍安徽休宁。童年及少年时期,在江苏运河东岸的一个小县城宝应入学成长。家无中人赀,中学教育时断时续,很不完整。一九三一年高中毕业时,因获奖学金得似升入东吴大学。一九三五年大... (一)吴于廑、原名吴保安,今以字行。一九一三年生。祖籍安徽休宁。童年及少年时期,在江苏运河东岸的一个小县城宝应入学成长。家无中人赀,中学教育时断时续,很不完整。一九三一年高中毕业时,因获奖学金得似升入东吴大学。一九三五年大学毕业。毕业后直至抗日军兴,在东吴附属中学任教。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一年,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学经济史。一九四一年秋,考取清华大学第五届留美公费生,赴美入哈佛大学文理科研究院。一九四四年及一九四六年,先后在哈佛获文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一九四七年回国,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 世界史观 中心论 经济研究 十六世纪 武汉大学 经济史 历史比较研究 东西方 陈先生
下载PDF
巴拉克劳的史学观点与对欧洲历史的末世感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于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59年第8期60-72,共13页
【正】 近二三十年的西方资产阶级史学有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特征,这就是从前一世纪以来的对于欧洲历史那种强烈的、乐观信念的丧失。十九世纪的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可以说开端于朗克学派,这个学派在德国和英国留下特别深远的影响。朗克学派... 【正】 近二三十年的西方资产阶级史学有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特征,这就是从前一世纪以来的对于欧洲历史那种强烈的、乐观信念的丧失。十九世纪的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可以说开端于朗克学派,这个学派在德国和英国留下特别深远的影响。朗克学派最吸引人、也是最能蒙蔽人的地方,是它主张史料的全面估有和对史料的客观批判。朗克(Leopold Runke)本人是最先为资产阶级史学揭开西方各国档案材料的历史家。他在西方史学界所以享有不可一世的声名,主要是由于他掌握了丰富的史料、标榜从客观史料写历史、重视史料的析疑辨讹、有一套看来是颇为严谨的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历史 历史学家 史学观点 西方史学界 西欧 近代欧洲 史料 西方资产阶级 文艺复兴 三十年
下载PDF
《大学世界历史地图》前言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于廑 《世界历史》 1988年第5期137-140,共4页
这部《大学世界历史地图》,是为适应高等学校历史专业教学之用而编制的。从事这项编制工作的,有两个分工协作的编辑组,历史编辑组和地图编辑组,还有好些位其他制图专家和专业人员。历时数载,裒然成集,即将付印。
关键词 历史地图 专业教学 世界历史 分工协作 专业人员 制图 高等学校 成集 地图编辑 历史地图集
原文传递
论西方古今两个“客观”史学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于廑 《江汉论坛》 1963年第6期30-39,共10页
一如何对待历史科学的党性,存在不存在无党性的史学和史家,对于研究历史的人,这是有关学术方向的问题。列宁曾经说,“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的社会集团的立场上。”①对于列... 一如何对待历史科学的党性,存在不存在无党性的史学和史家,对于研究历史的人,这是有关学术方向的问题。列宁曾经说,“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的社会集团的立场上。”①对于列宁指示的原则,还不能说所有的历史研究者都已经接受得很好。有人至今抱着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而疑问又都和历史要不要贯彻党性的思想有关。在史论结合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昔底德 西方史学 史学家 十九世纪 普鲁士 党性 雅典人 历史科学 客观主义 历史研究
下载PDF
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大冲击对于历史成为世界史的作用及其历史限度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于廑 《中国社会科学》 1983年第3期218-219,共2页
亚欧大陆上的农耕世界出现在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此后,亚欧大陆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历史矛盾运动,爆发为暴力的形式,一直持续到公元十三、十四世纪。吴于廑教授认为,这种矛盾运动的激化,可以总括为游牧部族向农耕世界的三次冲击... 亚欧大陆上的农耕世界出现在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此后,亚欧大陆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历史矛盾运动,爆发为暴力的形式,一直持续到公元十三、十四世纪。吴于廑教授认为,这种矛盾运动的激化,可以总括为游牧部族向农耕世界的三次冲击的浪潮,即,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世界 农耕 世界史 亚欧大陆 游牧部族 矛盾运动 次冲击 历史发展 过渡时期 旧石器
原文传递
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再回顾——纪念“七·七”事变50周年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于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6期11-17,共7页
【正】 两千年来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两国学者已经从很多方面作了深入的考察。我于这一专门领域之门外,这里无我可以置喙之余地。之所以写这篇短文,只是想借这次两国史学家集会的机会,谈谈由中日两千年文化交流而引起的历史反思。两... 【正】 两千年来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两国学者已经从很多方面作了深入的考察。我于这一专门领域之门外,这里无我可以置喙之余地。之所以写这篇短文,只是想借这次两国史学家集会的机会,谈谈由中日两千年文化交流而引起的历史反思。两千年之久的两国文化交流,在我们的思想感情深处,沉积着很多意味深长的往事。自隋唐以迄宋明,日本学问僧、留学生、法师,不辞风涛之险,渡海到中国求经问道,观摩礼乐法制,几百年络绎不绝。同样,中国的高僧宿学,在这个时期到日本传戒授业,也历历有人。在这样长时期的人物往返之中,阿倍仲麻吕和王维、李白之间才调相投的诗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文化交流 中日两国 学问僧 伊斯兰世界 中国文明 中国化 基督教世界 佛教 宋太宗 天主教
下载PDF
略论关于封建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几个问题
17
作者 吴于廑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6年第1期105-128,共24页
本文在一九五五年完稿时,苏联「历史问题」编辑部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总结还没有发表。最近作者修正原稿,在某些有关的地方,已经考虑到、并且在行文中也涉及「历史问题」编辑部的总结意见。在本文所讨论的几个问题之中,在封建主义生产目... 本文在一九五五年完稿时,苏联「历史问题」编辑部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总结还没有发表。最近作者修正原稿,在某些有关的地方,已经考虑到、并且在行文中也涉及「历史问题」编辑部的总结意见。在本文所讨论的几个问题之中,在封建主义生产目的和封建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应否把手工业在封建主义生产中的地位概括在内这两个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主 梅伊曼 斯卡兹 封建地租 封建剥削 地租率
下载PDF
略论关于封建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几个问题
18
作者 吴于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56年第0期105-128,共24页
【正】 本文在一九五五年完稿时,苏联「历史问题」编辑部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总结还没有发表。最近作者修正原稿,在某些有关的地方,已经考虑到、并且在行文中也涉及「历史问题」编辑部的总结意见。在本文所讨论的几个问题之中,在封建主... 【正】 本文在一九五五年完稿时,苏联「历史问题」编辑部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总结还没有发表。最近作者修正原稿,在某些有关的地方,已经考虑到、并且在行文中也涉及「历史问题」编辑部的总结意见。在本文所讨论的几个问题之中,在封建主义生产目的和封建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应否把手工业在封建主义生产中的地位概括在内这两个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主义 封建地租 封建制度 地租率 基本经济规律 本主 手工 主要方面 恩格斯 劳役
下载PDF
借鉴不等于借用
19
作者 吴于廑 《中国社会科学》 1982年第5期140-141,共2页
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是在西方启蒙运动影响下写成的一本史学著作,它从史学领域反映了十八世纪中叶西方理性主义思潮对正在消失的封建时代的历史批判。吉本的历史批判精神,与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思潮是一致的,这突出表... 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是在西方启蒙运动影响下写成的一本史学著作,它从史学领域反映了十八世纪中叶西方理性主义思潮对正在消失的封建时代的历史批判。吉本的历史批判精神,与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思潮是一致的,这突出表现在对基督传统教义、信条、法规等所持的批判态度。在关于上帝、神迹、禁欲达三个问题上,吉本所作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主义者 十八世纪 批判精神 启蒙运动 封建主义 儒家思想 突出表现 三个问题 史学 西方
原文传递
一份是非杂揉的遗产——《西欧宗教改革与近代社会思潮》序
20
作者 吴于廑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1-102,共2页
16世纪西方宗教改革,和近代人文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对自然界的科学探索,几乎是一种同步而又交叉发展的历史现象,人们往往称之为近代西方精神的崛起。这一精神何以形成?如何形成?它对西方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后还将怎样发展... 16世纪西方宗教改革,和近代人文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对自然界的科学探索,几乎是一种同步而又交叉发展的历史现象,人们往往称之为近代西方精神的崛起。这一精神何以形成?如何形成?它对西方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后还将怎样发展和演变?这对世界处于多变的今天,无疑值得人们考察和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改革 世界历史 西方宗教 近代西方 历史现象 近代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社会思潮 遗产 自然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