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冰 贠晓光 +6 位作者 孙露 王莉 张庆华 乃石 田伟臣 陈子道 黎京芳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MVR)后发生左心室破裂的原因,以明确MVR术后除了手术操作引起左心室破裂外,尚有左心室自发性破裂的因素存在。方法10例二尖瓣病变患者在MVR后发生左心室破裂,立即检查破裂口局部情况改变,并在体外循环下行二次手...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MVR)后发生左心室破裂的原因,以明确MVR术后除了手术操作引起左心室破裂外,尚有左心室自发性破裂的因素存在。方法10例二尖瓣病变患者在MVR后发生左心室破裂,立即检查破裂口局部情况改变,并在体外循环下行二次手术修补破裂口。根据正常心动周期中心肌运动时几何形态改变及切除二尖瓣后破坏了左心室纵向环完整性的论点,结合10例患者MVR术后发生左心室破裂心脏局部病变情况,分析心脏破裂的原因。结果术中所见10例MVR患者术后发生左心室破裂的部位均在左心室后壁瓣环下方0.3~1.0cm处,而不在人工瓣膜植入的瓣环处。因修补心脏破裂口无效,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或心脏压塞死亡9例。对1例生存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患者无临床症状,心功能Ⅱ级,超声心动图提示:人工瓣膜功能良好,未见瓣周漏。结论MVR后发生左心室破裂的原因与左心室心肌运动几何形态学发生改变,以及局部解剖结构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左心室破裂 人工心脏瓣膜
下载PDF
人工腱索植入术对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石健骢 马东亮 +6 位作者 蔡国华 亓峰 刁力为 孙振东 张庆华 韩思扬 乃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腱索植入术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因患风湿性心脏病而需要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对二尖瓣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两组:A组(n... 目的:探讨人工腱索植入术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因患风湿性心脏病而需要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对二尖瓣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两组:A组(n=26),切除全部瓣膜及瓣下结构组;B组(n=24),为需切除全部瓣膜及瓣下结构的患者实行人工腱索植入术重建瓣下结构。分别于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患者左心功能,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别。结果:术后3个月B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变优于A组(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中,人工腱索植入重建瓣下结构的技术安全有效,对患者术后短期左心功能的恢复有良好改善,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置换 人工腱索 瓣下结构 左心室功能
下载PDF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心血管疾病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马东亮 刘石健骢 +5 位作者 蔡国华 孙振东 刁力为 亓峰 张庆华 乃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308-311,共4页
随着医疗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目前危害公民健康的严重疾病,如何有效的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认为,心血管领域中多种疾病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扩张性心... 随着医疗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目前危害公民健康的严重疾病,如何有效的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认为,心血管领域中多种疾病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和心脏移植等.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由日本学者Sakaguchi在1995年首次报道,是指一部分可以高表达IL-2受体的α链(CD25)分子的CD4+T细胞,其胞质中表达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rkhead box protein P3,Foxp3),根据其来源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天然CD4+ CD25+Treg (nTreg)和适应性CD4+ CD25+ Treg(iTreg),而二者的表型均为CD4+ CD25+ Foxp3+,通常所说的CD4+ CD25+Foxp3+ Treg主要是指nTre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韩思扬 蔡国华 +4 位作者 刁力为 孙振东 亓峰 张庆华 乃石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943-945,961,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因素,分析可能的预防方法。方法:对300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前术后各进行简易智力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因素对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因素,分析可能的预防方法。方法:对300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前术后各进行简易智力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因素对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体外循环时间、ICU停留时间与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患者术前指导,减少手术因素的影响,加强患者术后依从性。一旦出现术后POCD,应积极消除致病因素,控制精神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高龄 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大鼠腹腔改良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5
作者 乃石 臧旺福 +2 位作者 张明宇 田海 刘开宇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324,共2页
目的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的动物模型。方法以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建立异位大鼠心脏移植模型。结果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以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结论这是一种快速、可靠的异位心脏移植动物模型。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动物模型 显微外科 大鼠
下载PDF
成人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徐娇 孙振东 +3 位作者 蔡国华 亓峰 刁力为 乃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64-467,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成人停跳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为术后急性肾损伤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筛选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停跳、浅低温、体外循环下,需同时处理2个及以上... 目的:探讨分析成人停跳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为术后急性肾损伤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筛选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停跳、浅低温、体外循环下,需同时处理2个及以上瓣膜的成人心脏手术患者(n=433),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48 h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n=250)、非AKI组(n=183).收集两组的围手术期一般资料,分析术后AKI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AKI组与非AKI组在性别构成、有无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年龄、LVEDD、BNP、尿酸、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术中输血量的差别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21,95%CI:1.000~1.041)、性别(OR=2.107,95%CI:1.355~3.277)、体外循环时间(OR=1.019,95%CI:1.004~1.034)是成人停跳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对年龄、体外循环时间分组,进行哑变量变换、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OR=1.817,95%CI:1.211~2.727),体外循环时间>100 min(OR=2.450,95%CI:1.653~3.632)是成人停跳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年龄、性别、体外循环时间是成人停跳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年龄>50岁,体外循环时间>100 min与术后AKI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跳 浅低温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门静脉预输注供者凋亡骨髓细胞延长大鼠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 被引量:2
7
作者 叶明 乃石 夏求明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门静脉输注供者的凋亡骨髓细胞对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A组为对照组,受者术前6d经门静脉输注RPMI1640培养基0.5ml,术后不注射环孢素A(CsA);B组为骨髓细... 目的探讨门静脉输注供者的凋亡骨髓细胞对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A组为对照组,受者术前6d经门静脉输注RPMI1640培养基0.5ml,术后不注射环孢素A(CsA);B组为骨髓细胞输注组,受者术前6d经门静脉输注供者的骨髓细胞5×107个,术后不用CsA;C组为凋亡细胞输注组,受者术前6d经门静脉输注供者的凋亡骨髓细胞5×107个,术后不用CsA;D组为CsA组,受者术前3d起腹腔注射CsA5mg/kg,直至术后10d。60Coγ射线照射诱导骨髓细胞凋亡,各组大鼠建立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观察各组移植心的存活时间、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受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及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结果。结果C组移植心的存活时间为(14.00±0.95)d,较A组明显延长(P<0.01),但仍未达到长期存活(存活时间短于CsA组)。术后7d,C组移植心组织切片呈现中度急性排斥反应,心肌细胞损害不明显,但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除术后7d的TGF-β1外,C组其它各测定时点的血清IL-10及TGF-β1均高于其它3个组。C组大鼠的脾细胞在供鼠脾细胞的刺激下,细胞增殖反应明显低于A组、B组(P<0.01),而对第三品系大鼠的脾细胞仍有较强的增殖反应,具有明显的抗原特异性;CsA组的细胞增殖均被抑制。结论门静脉预输注供者的凋亡骨髓细胞,可明显延长大鼠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但单纯单剂量的输注凋亡细胞并不足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细胞凋亡 骨髓细胞 免疫耐受
原文传递
粉防己碱对大鼠肺动脉高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亓峰 乃石 《黑龙江医学》 2010年第10期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左全肺切除及腹腔注射野百合碱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应用粉防己碱灌胃干预治疗组。测定大鼠血液中NO的含量;...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左全肺切除及腹腔注射野百合碱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应用粉防己碱灌胃干预治疗组。测定大鼠血液中NO的含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右心指数;光镜下,观察肺小动脉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肺动脉压力降低,血液NO含量增高,右心指数降低。结论粉防己碱能够逆转大鼠肺血管重建,降低肺动脉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同期MC3三尖瓣成形环植入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桂亮 蔡国华 +6 位作者 亓峰 刁力为 孙振东 刘石健骢 张庆华 崔昭庆 乃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MC3成形环植入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继发三尖瓣反流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继发三尖瓣反流二尖瓣置换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对三尖瓣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两组:A组(n=19),二尖瓣... 目的探讨MC3成形环植入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继发三尖瓣反流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继发三尖瓣反流二尖瓣置换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对三尖瓣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两组:A组(n=19),二尖瓣置换同时行经典De Vega瓣环成形术;B组(n=20),二尖瓣置换同时行MC3成形环植入术。于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患者三尖瓣反流情况,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别。结果 A、B组都是有效的手术方法,但B组术后3个月三尖瓣反流改善效果好于A组(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同时行MC3成形环植入成形安全有效,对患者术后近期右心功能的恢复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三尖瓣反流 三尖瓣成形环 De VEGA MC3
下载PDF
急性脑死亡对移植供体心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明宇 臧旺福 +3 位作者 乃石 刘泉 高宏 孙露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4-325,i00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死亡(BD)对机体造成的病理生理改变和对心脏造成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采用30~40kg体重的猪8只,制造BD前为对照组,BD后为实验组。测定BD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中生化学指标,并进行心肌活检。结果BD后心率增加了88%,收缩... 目的探讨急性脑死亡(BD)对机体造成的病理生理改变和对心脏造成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采用30~40kg体重的猪8只,制造BD前为对照组,BD后为实验组。测定BD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中生化学指标,并进行心肌活检。结果BD后心率增加了88%,收缩压升高了132%,心排量增加了80%、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别升高240%和241%,三碘甲腺原氨酸浓度显著下降,心肌形态学检查发现有心肌损害。结论BD可造成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改变和心肌损害,血中儿茶酚胺含量升高和T3含量下降是造成心肌损伤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 急性 脑死亡 心脏 心肌损害 升高 血流动力学 三碘甲腺原氨酸 酸浓度 发现
原文传递
西地那非联合贝前列素钠对大鼠肺动脉高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雷加吉 亓峰 +3 位作者 孙振东 蔡国华 张庆华 乃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贝前列素钠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是否优于单一用药。方法 6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G),实验对照组(PAH)、西地那非组(SIL)、贝前列素钠组(BER)、联合治疗组(COM)。PAH组,SIL组,...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贝前列素钠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是否优于单一用药。方法 6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G),实验对照组(PAH)、西地那非组(SIL)、贝前列素钠组(BER)、联合治疗组(COM)。PAH组,SIL组,BER组、COM组大鼠在实验第一天应用野百合碱6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3周后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CG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SIL组大鼠每日应用西地那非灌胃2次,每次30 mg/kg;BER组大鼠每日应用贝前列素钠灌胃2次,每次40μg/kg;COM组大鼠每日应用西地那非(每次30 mg/kg)+贝前列素钠(每次40μg/kg)灌胃2次;CG组与PAH组大鼠正常喂养。持续4周。4周后镜下观察各组间肺血管的形态,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压力。结果 SIL组肺动脉压力(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PAP)为33.4±8.2,BER组PAP为29.4±7.5,COM组MPAP为24.0±7.3。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地那非、贝前列素钠都能有效改善大鼠肺动脉压力,两者联合应用其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那非 贝前列素钠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穿心莲成分API_(0134)对大鼠心脏移植物血管病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庆华 乃石 +4 位作者 姚志发 刁力为 亓峰 孙振东 李君权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0-442,共3页
目的研究穿心莲成分API0134对大鼠心脏移植物血管病(cardiac allograft vasculopathy,CAV)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对照组:n=20,自移植后当天至术后第9天腹腔注射环孢素A(CsA);实验组:n=20,腹腔注射CsA(用法同对... 目的研究穿心莲成分API0134对大鼠心脏移植物血管病(cardiac allograft vasculopathy,CAV)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对照组:n=20,自移植后当天至术后第9天腹腔注射环孢素A(CsA);实验组:n=20,腹腔注射CsA(用法同对照组),并从手术当天腹腔注射API0134,50mg/(kg.d)直至处死。每组分别于术后2个月和3个月各取10只大鼠,测定各组的CAV评分、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移植后2个月和3个月,实验组心脏移植物血管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0.2和2.5±0.4(P<0.05),1.7±0.5和2.9±0.7(P<0.05)。实验组血浆SO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57.85±14.53)U/mL和(120.72±14.40)U/mL(P<0.05),(154.10±15.18)U/mL和(128.14±15.78)U/mL(P<0.05);实验组血浆MD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66±0.82)nmol/mL和(10.52±1.81)nmol/mL(P<0.05),(4.80±0.21)nmol/mL和(11.13±1.26)nmol/mL(P<0.05)。结论 API0134可以延缓CAV的进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对冠状血管内皮的损害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心脏移植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成人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娇 亓峰 +3 位作者 蔡国华 孙振东 刁力为 乃石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39-642,共4页
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心脏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心脏术后AKI的发生率为5%〜42%[1],体外循环(cardiopulmoncuy bypass,CPB)是除脓毒血症外导致肾损伤的第二位常见原... 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心脏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心脏术后AKI的发生率为5%〜42%[1],体外循环(cardiopulmoncuy bypass,CPB)是除脓毒血症外导致肾损伤的第二位常见原因[2],造影剂的使用、心功能不全、高龄、机械通气等会显著增加其发生率。与心脏术后未发生AKI的患者相比,术后发生AKI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6~18倍,严重AKI使围手术期死亡率升高3~8倍[3],因此,提高心脏术后AKI的早期诊断和风险预测能力,对于指导临床早期干预,避免不良结局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联合检测 心脏手术 急性肾损伤 成人
下载PDF
人工腱索置入的二尖瓣置换术5年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蔡国华 孙振东 +4 位作者 刘石健骢 张庆华 亓峰 乃石 刁力为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评价人工腱索置入的二尖瓣置换术后5年效果。方法:将术后随访>5年的行二尖瓣置换患者分为两组。组1患者二尖瓣置换同时行人工腱索置入;组2二尖瓣置换时保留全部或部分后瓣患者,每组各30例。将术后5年的超声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比... 目的:评价人工腱索置入的二尖瓣置换术后5年效果。方法:将术后随访>5年的行二尖瓣置换患者分为两组。组1患者二尖瓣置换同时行人工腱索置入;组2二尖瓣置换时保留全部或部分后瓣患者,每组各30例。将术后5年的超声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比较术前、术后各组间数据差别。结果:对于二尖瓣替换手术,人工腱索置入与保留瓣下结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有良好的改善,中期效果相当。结论:当二尖瓣置换手术中瓣下结构严重钙化,腱索、乳头肌与瓣膜重度粘连及融合导致其无法保留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人工腱索置入不失为一种合适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置换 人工腱索 保留后瓣 左心室功能
下载PDF
热休克预适应对心脏移植供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刁力为 刘大勇 +6 位作者 叶明 刘泉 亓峰 孙振东 陈子道 姚志发 乃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预适应产生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心脏移植供心中的表达规律和对心脏移植供心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并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经热处理的R0 h、R24 h、R48 h、R96 h、R192 h实验组。分别于移植后1周取... 目的探讨热休克预适应产生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心脏移植供心中的表达规律和对心脏移植供心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并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经热处理的R0 h、R24 h、R48 h、R96 h、R192 h实验组。分别于移植后1周取出供心,测定其中HSP70含量、心肌组织生化指标变化并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R24 h、R48 h组HSP70含量较其他4组明显升高,心肌组织生化指标也优于其他4组(P〈0.01),供体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也较其他4组明显减轻。结论热休克预适应可诱导大鼠心肌HSP70含量逐渐增加,并在24~48 h达高峰,一定量的HSP70表达对心脏移植的供心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热休克预适应 热休克蛋白70 供心保护
下载PDF
微创技术在心脏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乃石 田海 +3 位作者 姚志发 刘宏宇 吕航 何天腾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观察微创技术在心血管外科中的应用。方法从1998年5月到2005年12月,共选择583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左房黏液瘤、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动脉导管未闭和冠心病患者。所有冠心病患者采用胸... 目的观察微创技术在心血管外科中的应用。方法从1998年5月到2005年12月,共选择583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左房黏液瘤、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动脉导管未闭和冠心病患者。所有冠心病患者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并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所有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采用左后外侧听诊三角开胸。其余患者,则根据年龄、发病率和肥胖程度,选择右前外乳腺下切口或右前外腋下斜行小切口或胸骨正中小切口。结果在冠心病患者中有6例死亡,其余322例患者均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微创技术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和不影响美观等特点,术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心脏手术 心脏疾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桂亮 张庆华 +6 位作者 蔡国华 刁力为 亓峰 孙振东 刘石健骢 崔昭庆 乃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630-634,共5页
心脏体外循环机的发明迎来了现代心脏外科手术的新纪元.现如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已经成为心脏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阶段发展到今天,冠状动脉搭桥术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临床治疗方面都取得了许多进展.手术技术及围手... 心脏体外循环机的发明迎来了现代心脏外科手术的新纪元.现如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已经成为心脏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阶段发展到今天,冠状动脉搭桥术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临床治疗方面都取得了许多进展.手术技术及围手术期治疗的不断改进且术后很少出现并发症及不良事件,使更多患者愿意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笔者就关于冠脉搭桥手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综述
原文传递
托拉塞米在重症心脏联合瓣膜置换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乃石 刁力为 +3 位作者 刘泉 赵林 亓锋 刘大勇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53-755,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托拉塞米与呋塞米的利尿作用,探讨托拉塞米在重症心脏联合瓣膜置换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重症心脏联合瓣膜置换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托拉塞米组30例,男性6例,女性24例,年龄(54±s 12)a,围手术期中应用托... 目的:通过对比托拉塞米与呋塞米的利尿作用,探讨托拉塞米在重症心脏联合瓣膜置换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重症心脏联合瓣膜置换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托拉塞米组30例,男性6例,女性24例,年龄(54±s 12)a,围手术期中应用托拉塞米静脉注射治疗;呋塞米组30例,男性5例,女性25例,年龄(54±12)a,围手术期中应用托拉塞米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用手术前及手术后1,3,7,14d,24h尿中钾、钠、肌酐的含量。结果:手术后,2组24h尿钠、钾和肌酐含量均增高,与手术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手术后3d起,托拉塞米组24h尿钾、钠含量低于呋塞米组,肌酐含量高于呋塞米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托拉塞米组10%(3/30),呋塞米组80%(24/30),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托拉塞米具有排钠又相对保钾的作用,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比呋塞米更加适合于重症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的围手术期利尿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利尿药 呋塞米 托拉塞米
下载PDF
双向Glenn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41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国华 孙振东 +4 位作者 亓峰 刁力为 雷加吉 张庆华 乃石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总结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Glenn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效果。方法 41例复杂先心病患者,于非体外循环下行右侧、左侧、双侧双向Glenn术。结果本组中单纯夹闭上腔静脉行双向Glenn手术19例(非右心旁路组),22例在建立上腔-... 目的总结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Glenn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效果。方法 41例复杂先心病患者,于非体外循环下行右侧、左侧、双侧双向Glenn术。结果本组中单纯夹闭上腔静脉行双向Glenn手术19例(非右心旁路组),22例在建立上腔-右心房旁路下进行(右心旁路组);术后1周,患者血氧饱和度由术前(68.4±8.2)%提高至(84.5±4.0)%(P<0.05),血红蛋白由术前(172.3±37.4)g/L降至(153.5±24.9)g/L(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1.2±7.4)h,颜面肿胀时间(4.2±1.7)d,且右心旁路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颜面肿胀时间均较非右心旁路组短(P<0.05);围手术期死亡2例,并发乳糜胸3例;随访3~72个月,1例因心律失常死亡,其余38例患者活动耐力较术前增加。结论对无法行心内畸形根治的复杂先心病患者,双向Glenn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姑息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GLENN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三尖瓣置换手术19例体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国华 亓峰 +4 位作者 孙振东 雷加吉 刁力为 张庆华 乃石 《临床外科杂志》 2012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 评价三尖瓣置换术(TVR)治疗三尖瓣病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 2011年7月期间19例在我院接受三尖瓣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置换生物瓣10枚,机械瓣9枚.按病因分为风湿性心脏病变、先天性病变及其他病变组.比较总... 目的 评价三尖瓣置换术(TVR)治疗三尖瓣病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 2011年7月期间19例在我院接受三尖瓣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置换生物瓣10枚,机械瓣9枚.按病因分为风湿性心脏病变、先天性病变及其他病变组.比较总体及风湿性病变患者(其他组数据较少)术前情况与预后的差异.结果 围术期 2例患者死亡;术后随访3~36个月,死亡1例.随访过程中,总体及风湿性病变患者右心房、右心室较术前明显缩小[总体由(33.2±10.1)mm降至(26.4±8.6)mm,风心病组由(27.4±6.3)mm降至(22.7±7.3)mm,P〈0.05],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总体由(53.6±6.5)%提高至术后(61.1±6.7)%,风心病组由(52.2±5.8)%提高至(60.6±6.5)%,P〈0.05],近、中期术后效果良好.结论 目前对多种原因导致的三尖瓣病变虽力求修复治疗,但三尖瓣置换手术仍为目前严重器质性三尖瓣病变的最终治疗手段,应严格掌握手术时机与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置换 三尖瓣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